养生健康

猪苓有什么用 治疟止泻

猪苓有什么用 治疟止泻

《本草汇言》记载:“此药味甘淡微苦,苦虽下降,而甘淡又能渗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开腠理分理表阳里阴之气利小便,故前古主主痎疟。”《方脉家宝》中就记载有用猪苓配柴胡、茯苓、半夏、生姜等治疗新久痎疟。又《时病论·湿泻》云:“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浸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阑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治泻之法,《医学入门.泄泻》中云:“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故用猪苓治泻,可以分便小便,从而使湿去泻自止。

手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五里配伍治疗方法

1.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少海,外关,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治疗经气不利之肩肘臂挛急,疼痛等。

2.配臂臑,扶突,曲池,支沟,针刺平补平泻法,舒豁痰化瘀散结,治疗痰瘀凝结之瘰疬。

3.配大椎,曲池,支沟,液门,针刺泻法,大椎点刺出血,退热截疟,治疗感受疟邪之疟疾。

4.配肺俞,中府,尺泽,孔最,针刺泻法,宣肺泄热,凉血止血,治疗肺热咳嗽,吐血等。

5.配大钟,照海,二间,针刺泻法,解困醒神,治疗阴盛阳虚之嗜睡。

宝宝湿热型腹泻如何治疗

1.白头翁;黄连;黄柏

据现代医学研究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伤寒,副伤寒,霍乱,阿米巴滋养体等均有抑制作用。白头翁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并配伍其它中。

2. 藿香正气散 (水.丸)

剂型 丸剂;胶囊;软胶囊;冲剂

药物组成 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用于治疗感冒,急性胃肠炎,急、慢性结肠炎,荨麻疹,酸中毒,体癣皮炎等。

五苓散过量的副作用是什么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其中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那么,五苓散过量的副作用是什么?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五苓散:苓,臣药也,二苓相辅则五者之中可为君药矣,故曰五苓。猪苓、泽泻相须,借泽泻之咸以润下;茯苓、白术相须,借白术之燥以升精,脾精升则湿热散,而小便利,即东垣欲降先升之理也;然欲小便利者,又难越膀胱一腑,故以肉桂热因热用,内通阳道,使太阳里水引而竭之。

另外,五苓散属于一种中成药,因此如果过量服用,五苓散过量的副作用就是会在人体内产生蓄积中毒。中医治病讲究“纠偏”,就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应用中成药用量过多,必然矫栓过正,引起新的疾病产生。所以,不管哪种中成药都不适宜过量服用。

中医能治好滑膜炎吗

中医辨证,内外并治,是中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常用疗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笔者采用《伤寒论》经方五苓散加味,结合敷药,内外并治,取得较好疗效。

方 名:猪苓汤(利湿之剂)

总 结:利湿泻热

组 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方源〗 《内经·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内经·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组成〗 猪苓 十八铢[12g]去皮 泽泻 一两六株[20g] 白术 十八铢[12g] 茯苓 十八铢[12g] 桂枝 半两[8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

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功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病机〗 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外有太阳表邪,故头痛发热脉浮;内传太阳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水液蓄而不行以致津液不得输布,则烦渴引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则水入即吐,而成水逆。

〖运用〗

1.本方为利水之剂,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2.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注意事项〗

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附方一〗 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组成: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

用法: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多热少,小便不利等证。

〖附方二〗 四苓散(《明医指掌》)

组成: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各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附方三〗 胃苓汤(《丹溪心法》)

组成: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用法:上合和,姜枣汤,空心服。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以上三方鉴别]

以上三方均为五苓散加减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淡渗利水,主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诸证。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用,具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之功,主要用于水湿内盛的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倍量之茵陈,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作用,适用于黄疸病,属于湿多热少,小便不利者。

老年性阴道炎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

治法:疏肝健脾,清热渗湿。

方药:止带汤加减,茯苓,猪苓,茵陈,黄柏,桅子,山药,牛膝,泽泻,丹皮,车前子。若外阴灼热痒痛较甚,便秘,或溏而不爽者加大黄;合并湿热日久生虫者的加贯众,川楝 ,鹤虱,白鲜皮以杀虫止痒。

2、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祛风止痒。

老年性阴道炎肝肾阴虚方药;知相地黄汤加减。茯苓,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知母,黄柏,制首乌,当归,荆芥,防风。若带下量多色黄秽臭明显者加土茯苓,野菊花;带中挟血加茜草、乌贼骨。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1、《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4、《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5、《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6、《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症结,下五膈气。

7、《医学启原》:治后重。

8、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

9、《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10、《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11、《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

12、《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槟榔的药用价值

【药名】槟榔

【别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来源】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

槟榔的药用附方

1、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槟榔二两,白术三两,麦芽二两,砂仁一两。俱炒燥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2、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3、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槟榔二个(一生一煨)。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伤寒总病论》槟榔散)

4、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湿,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用麦门冬煎水磨一钱,重汤烫热服之。(《普济方》槟榔散。《纲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5、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槟榔三钱,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6、治脚气冲心:白槟榔一个(鸡心大者)。为末。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温酒共半盏凋,只作一服,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7、治脚气累发,渐成水肿不消:大腹子。滚汤磨汁半盏,食前服,日二次。服二月。(《本草汇言》)

8、治乌癞:大腹生者二枚,如无生者,干者亦得,用皮全者,勿令伤动。以酒一升浸,缓火熬令酒尽药干,捣罗为末,炼腊月猪膏,调和如膏敷之。(《圣济总录》大腹子膏)

9、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槟榔水磨,以纸衬,晒干,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10、吻生白疮:槟榔二枚。烧灰细研,敷疮上。(《圣惠方》)

11、盯耳出脓:槟榔研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12、阴毛生虱:槟榔煎水洗。(《本草备要》)

利水消肿的中药有哪些

1、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泽泻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利水渗湿药。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3、玉米须

玉米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

4、香加皮

香加皮,为萝蘑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不宜过量服用。血热、旰阳上亢者忌用。

5、泽漆

泽漆,中药名,为大戟科草本植物泽漆的地上部份,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全草,晒干入药。行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6、荠菜

荠菜,俗称地菜,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

便清泄泻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此外,患有目疾、疮疡、热感冒等病症者或体弱者也不宜食用,便溏者慎食。

7、薏苡仁

薏苡仁,别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种仁。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8、冬瓜皮

冬瓜皮,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治肿胀: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苏根叶半斤,生姜皮三两。煎汤熏洗,暖卧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长,自然胀退。跌扑伤损: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末。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

一、湿热蕴结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清利湿热,消瘀散结。方药龙胆泻肝汤或猪苓汤加减。湿热重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若湿热伤阴者,用猪苓汤加减,阿胶滋养阴血、调补阴阳,猪苓、茯苓、滑石、泽泻清热利湿、通小便,加莪术、丹皮、赤芍以消瘀散结、缓解挛急。便秘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加大黄通腑泻热而取通大便、利小便之功,血尿者,加蒲黄止血活血,小便不通者,加白芍、甘草、石菖蒲、薏苡仁缓急以通利小便。

二、脾肾气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升提,化气行水。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以助气行,桂枝、茯苓化气行水,升麻、桔梗升清降浊,当归补血活血以缓挛急。加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缓挛急。前列腺增生明显者,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或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三、气滞血瘀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活血祛瘀,散结利水。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化气行水,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加莪术、水蛭破瘀散结,海藻、昆布软坚散结,薏苡仁、冬瓜仁散结利水,白芍、甘草缓解前列腺增生的急症。

四、气阴两虚症前列腺增生

治法益气养阴,调补阴阳。方药黄芪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甘草、山药益气以助膀胱气化,地黄、山茱萸补阴和阳,泽泻、茯苓利水通阳,丹皮活血化瘀以解挛急。本型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出现较晚,前列腺增生明显,通常加用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通阳化气。若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明显者,加用天花粉、知母、黄柏滋阴清热,养阴生津。

相关推荐

无花果也能痔疮

抗炎:「柴胡皂苷」的抗炎强度与「强体松龙」相似,抗肉芽肿增生比抗渗出作用强。〔当归〕水提出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释出致炎物质。〔甘草〕具皮质激素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 2 通便:〔大黄〕致泻成分以「番泻疳(去病换弋) A 作用最强,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蠕动加快,但并不妨碍小肠的吸收功能。 .抗菌:〔大黄、黄芩〕均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升麻〕对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柴胡〕可抗原虫,抑制流感病毒,并可增强免疫细胞机能。 .解热:〔柴胡、

仙鹤草的功效

全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市售仙鹤草素制剂为止血药;地下冬芽或带细根的冬芽能牛绦虫、猪绦虫;全草制成200%的浓缩液,可阴道滴虫,作农药可用来防蚜虫、小麦杆锈病等。 功效: 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涩汗,止咳。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痢、疾、消渴病多汗、伤力咳嗽等症,外滴虫性阴道炎、疖疮痈肿、痔疮等症。 茶饮:以热水浸泡3匙干燥的龙芽草10-15分钟。改善腹泻,减轻皮肤刺激,以冷却的浸泡液擦拭皮肤。减缓口腔刺激、喉咙痛:用温热的浸泡液漱口

​阴道炎的疗方法介绍

疗方法: 1、保持外阴清洁。 2、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细菌性阴道炎中医疗方法 中药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法:健脾利湿止带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

念珠菌阴道炎的中医

中药疗: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剂:石菖蒲10g黄柏10g茯苓20g白术10g车前子10g鹤虱10g苦参10g白鲜皮20g贯众10g。本方以川萆、石菖蒲、茯苓、车前子、黄柏清热除湿,以鹤虱、苦参、白鲜皮、贯众杀虫止痒。如果患者有脾虚症状,如饮食不香,大便不成形等,可加入山药30g,白术10g,苍术10g。 方剂: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茵陈10g白鲜皮20g鹤虱10g蚤休30g野菊花10g白花蛇舌草30g。方中以茯苓、猪苓、泽泻、

非特异性阴道炎中药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法:健脾利湿止带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 。 3、肝郁脾虚: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疗上述症状可与人参、白术、甘草和用称四君子汤,主脾胃气虚、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可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眩晕心悸等证,多与白术、猪苓、泽泻、桂枝配伍,称五苓散,是中医疗各种水肿的基本方剂。茯神有扶脾、养心安神的作用,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失眠多梦、虚烦易惊、健忘等证的病人,可选用以茯神、人参、当归、龙眼肉等配

何首乌的功能主

补肝,益肾,养血,祛风。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 ①《何首乌录》:"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 ②《日华子本草》:"一切冷气及肠风。" ③《开宝本草》:"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亦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④王好古:"泻肝风。

中药如何疗细菌性阴道炎

1、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 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法:健脾利湿止带 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中成药:白带丸。 3、肝郁脾虚 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

狼疮肾炎疗的药物

对于狼疮肾炎德疗,西医采用的是抗生素等药物,短期内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则采用辨证疗,循序渐进,稳定性很好。患者应该利用双方的优势,合理搭配。 西医对于狼疮肾炎,一般用抗药、乙酰水杨酸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疗 ,可同时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 ,主要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环孢素、霉酚酸酯、 硫唑嘌呤 。 热毒炽盛 主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喜冷饮。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面部对称性红斑,色泽鲜红或皮下红斑,关节疼痛,伴双下肢浮肿,或血尿,腰痛,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脉洪大或弦数。本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

慢性阴道炎症怎么

1、湿热下注型的慢性阴道炎症: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药主要是有:龙胆泻肝丸等。 2、湿浊下注型的慢性阴道炎症: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法:健脾利湿止带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中成药主要是有:白带丸等。 3、肝郁脾虚型的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