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天热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天气热如果入睡时有汗出,醒来后自止,常常是盗汗的表现,多因为体内阴虚所致,也可见于肺结核等患者。
天气热或者天气不热,如果没什么原因动不动就汗出不止,这在中医上称作自汗。常见因为体内气虚阳虚等原因引起,也可见于佝偻病、甲亢等患者。
天气热如果经常出冷汗,多半因为体内阳虚、卫气不足,肌表不固所致,可见于低血糖等患者。
天气热如果经常出汗,每次出汗可持续20到30分钟,常伴心悸、燥热不安等症状,被称作潮热,多见于妇女更年期或更年期前期。
老人贫血是疾病征兆
有部分老年人的贫血是由疾病造成的,例如存在消化道隐性出血,甚至是癌症等严重的疾病。不少老人,最开始是因为贫血而到血液科求诊,但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胃癌或大肠癌。此外,肾病和一些严重的血液病也会有贫血的表现。
另一方面,贫血还会反过来影响和加重老年人本来就存在的慢性病。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所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因此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可直接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慢性病会加重。专家说,例如患有冠心病的人,本身就存在心脏缺血、缺氧,而贫血会加重此类问题,导致心绞痛甚至猝死的发生几率上升。
脸上斑点竟是疾病征兆
信号:面部色斑或与疾病相关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
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
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
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及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
嘴巴周围的斑疤:见于进食量过多者。
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妇科疾患。
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
支招:
祛斑按摩三个穴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针对面部长斑的情况,女性平时应坚持按摩一些穴位,对美白皮肤很有好处,而且能帮助治疗面部色斑。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10厘米,胫骨内侧缘后方)、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地机穴(阴陵泉穴下10厘米)。
对于出现面斑的朋友来说,还需要按摩长斑的地方。中医上有阿是穴的说法,就是哪里有病哪里就有穴位,对于色斑也是这样。产生色斑的地方往往血液循环不好,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从而淡化色斑。如果配合针灸效果会更好。
淡斑试试薏苡仁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田栓磊:薏苡仁是极佳的美容食材,具有治疣平痘、淡斑美白、润肤除皱等美容养颜功效。用法为:成人每天用带壳的薏苡仁30克,洗净后加入两杯半水,煮熬到水减至一半时即可服用。一般服一个月。
老人贫血可能是疾病征兆
老人常见贫血,却大多重视不够。尤其是老年男性,睾丸素分泌不足,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贫血更为明显。面对贫血,多数老人会将其归结为偏食或营养不良,而不及时加以重视。殊不知,心脏病、消化道肿瘤、慢性感染等多种疾病都可能以贫血“打先锋”,若不能及时捕捉并重视,可能导致严重的器质病变。
比如,贫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大幅度下降,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缺氧,会大大加重心脏的负担。贫血还使心脏自身的供血下降,进一步导致心脏缺氧。这对已患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影响更大。为了避免贫血损害心脏,当出现乏力、容易疲劳、活动量大时心悸;体位突然改变时头晕明显;面色、手指甲、嘴唇苍白等早期贫血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
老年人继发性贫血也十分多见,可见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肺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外,肾性贫血、肝性贫血也不鲜见。老年人重度贫血,约半数由恶性肿瘤引起,必须引起充分注意。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早期即可表现为贫血,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可能上升,但短期内便会再贫血。
老年人贫血的特点是缓慢、隐匿,应特别留意其征兆。比如,皮肤黏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以及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等精神变化。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应考虑是否贫血。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贫血除了查血色素,还要查大便潜血,长期慢性贫血者还要尽早做全身检查,包括肺部、胃肠道、血液、泌尿生殖系统等。
当然,也有很多老人属于缺铁性贫血,这种情况则不必过于担心。首先,这可能是老年痔疮、子宫功能性出血导致的慢性失血;其次,铁的摄入量不足,也会导致体内储铁量下降。这部分老人可以通过饮食调养,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为促进铁的吸收,还应吃些酸味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贫血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手麻可能是疾病征兆
一、脑卒中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单侧的手麻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进展型脑卒中患者通常都有一侧肢体发麻,然后出现偏瘫。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僵等症状,而且又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应多加注意,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二、颈椎病
人到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往往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关节增生和肥大。这些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时,便成了颈椎病。颈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觉异常外,还伴有颈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动障碍等症状。
三、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以末梢神经炎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此病前期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例如有麻木、针刺、灼热或行走如踏棉垫感;后期则有肌力和肋张力下降,进而发展为肌萎缩和瘫痪。
四、腕管综合症
这是家庭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另外,会计和“电脑族”也是腕管综合症的高发人群。腕管综合症是支配手的神经之一“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初期表现为手的刺痛、麻木、感觉异常,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以至于病人有“麻醒”或“痛醒”的诉说。此病可伴有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劳累时症状加重,甩手、局部按摩可使症状有所缓解。
五、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可能会有手麻的现象,但不是很明显,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会随之消失。
身上静电多是疾病征兆吗
不是。
身上的静电和身体疾病并没有直接关系,生病也不会引起静电,这些静电一般是由于空气比较干燥,静电离子不能得到释放从而积累在体表而发生的。静电一般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此时空气湿度低,另外穿的衣服比较厚,这样就容易摩擦产生更多静电,这是正常现象,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无需过于担心。
眼皮浮肿或是疾病征兆
单侧眼皮浮肿多半与局部因素有关,例如眼睛的结膜炎、麦粒肿、局部接触性过敏等,但多会伴有疼痛,或发痒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炎症表现,一般都是小问题。
如果是突发的双侧眼皮浮肿,老年人首先会想到是没睡好。当然,睡前喝水太多或饮食的盐分过高也可以引起,但一般都是一过性的,隔天就会好。如果是持续性的浮肿就要引起重视了,需要排除一些重要的全身性疾病因素。
肾炎、肾功能不良是老年人眼皮浮肿的一个重要原因。老年朋友可能会误认为肾炎多见于年轻人,其实老年人肾炎的发病率一点也不比年轻人低。当然它常会有肾功能或尿液检查的异常。
其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另一个常见原因。它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常伴有怕冷、少汗、乏力、少言懒动、食欲减退,皮肤粗糙增厚、毛发稀少等症。
经常哈欠可能是疾病征兆
一直打哈欠好吗? 揭不停打哈欠的五种健康隐患
一般都认为打哈只是犯困的表现,但是一直打哈是怎么一回事呢?不停的打哈欠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不停打哈欠就表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那么不停打哈欠会出现什么健康隐患呢?
打哈欠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当人困倦的时候就会打哈欠,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人为什么会打哈欠,有几种理论,一是当人缺氧的时候,导致打哈欠,因为打哈欠会嘴巴张大,这样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二是无聊和困倦的时候打哈欠。三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清醒的状态。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不过目前倾向于打哈欠还是因为大脑缺血缺氧导致的,是因为大脑缺氧传递给下丘脑信号,而出现打哈欠,是为了增加脑部的供氧。而且,偶尔的打哈欠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但是如果不停的打哈欠,就不是正常现象,那如果不停的打哈欠,究竟是怎么回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健康隐患?
提示可能有高血脂
前面分析过人之所以打哈欠是因为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如果持续的打哈欠,说明大脑严重的供氧不足,血脂升高会导致血液中的垃圾增多,会导致官腔变窄,血流缓慢,因此,会引起大脑的供血供氧不足,这样就会频繁的打哈欠。
提示可能有颈椎病
颈椎是身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因为是连接大脑于躯干的重要环节,所有的神经都是通过颈椎到躯干的,因此,如果颈椎出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神经的传到,同样脑部的血管供血也全部是从心脏经过颈椎动脉送到大脑的,颈椎病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颈椎增生导致椎管狭窄,会导致大脑的供血、供氧不足,而会经常的打哈欠。
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
心脏是负责供给全身及大脑的血液,如果心脏出现问题,比如冠心病、心肌炎症、瓣膜病等,就会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下降,同样会引起大脑的缺血缺氧,也会不断的打哈欠。
老人贫血可能是疾病征兆
除了因为老人牙齿松动脱落、咀嚼能力差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外,有些老人由于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严格限制膳食中的动物性食品,也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
其次,肿瘤是老人贫血的重要原因,缺铁性贫血常常是胃肠道肿瘤的首发表现,老人尤其要高度警惕。贫血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或绝经后妇女,应常规作大便潜血试验,如果呈阳性,要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及胃镜检查。
失血也会造成贫血,比如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出血、痔疮出血等。还有各种肾脏疾病晚期造成的肾功能衰竭,由于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使骨髓的造血机能减退,引起贫血。骨髓原发性疾病也会产生贫血,像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因此,老人一旦出现贫血,不要擅自服补血药,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查找病因。因为许多贫血患者,服用了含铁的药物后,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改善,掩盖原发疾病,贻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