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要如何的预防
下呼吸道感染要如何的预防
春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坚持病室透风换气,不适宜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湿式清扫等。 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那么,下呼吸道感染要如何的预防?
一、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
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合理使用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消毒洗手: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洗手。
2、器械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
3、隔离:隔离措施对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隔离。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病人或携带者必须隔离。对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四、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1、保持环境卫生: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2、帮助: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3、注意卫生: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4、消毒处理: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干燥保存。
5、正规操作: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切开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吸痰时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6、不交叉传染: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温馨提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需要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远离下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源,特别是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另外要带我们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另外,我们感染疾病的时候,我们切记不要随意使用药物,这样对我们身体的恢复没有多大好处。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一、普通感冒
成人多数为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的时候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
咽部明显有充血和水肿,淋巴结肿大,还会有眼结合膜炎。
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三、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呼吸道感染“上下”有别
呼吸道感染按发病的部位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上的部位,包括鼻、咽、喉等,包括的疾病有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感冒的症状包括流鼻涕、鼻子痒、打喷嚏、鼻子干、轻微咳嗽、发烧、头疼等;咽炎的症状包括嗓子干痒、干咳没有痰等;扁桃体炎的症状主要是咽喉肿痛、吞咽东西后疼得更厉害而且伴有发烧;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咽喉肿痛伴有咳嗽,通常还伴有发烧。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喘、出气困难、X光胸透检查表现为纹理粗以及肺内有斑片状的阴影等。
虽然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但在治疗上可大不相同。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多,如果上感治疗护理不当感染向下蔓延就会出现支气管炎,进一步成为肺炎。
天气忽冷忽热如何不得病
常见病1:感冒
小莹莹总喜欢在家里上蹿下跳,每次总要玩到满头大汗才善罢甘休。而只要小莹莹一觉得热,父母们就生怕她热坏了,急忙为其脱下衣服,不料莹莹却感冒了。
预防宝典:根据天气加减衣
不要过早给宝宝加衣服,每天要根据天气变化给其增减衣服。当宝宝已经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而应该让宝宝静下来,擦干汗水,等到宝宝不再是汗流浃背时,脱掉一件衣服,再放宝宝去玩。不要把出汗的宝宝放到风口处凉快,更不能使用电风扇或空调等方法为孩子降热,也不要让孩子快速喝冷饮等食品,这样会使孩子敞开的汗毛孔迅速闭合,造成体内调节失衡,引起感冒。另外,应该让宝宝喝温白开水,这样不但可预防感冒,而且对小儿胃肠道和肺部有益。
常见病2:气管炎、肺炎
由于不注意增减衣服,小宝宝开始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连续吃了三天药,宝宝的症状并不见减轻,反而咳嗽越来越厉害了。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知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
预防宝典:加强有氧锻炼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则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得多。上呼吸道感染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护理不当是小儿患呼吸道感染的触发因素。让宝宝到大自然中去锻炼,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可不少父母都是怕宝宝冻着,天气刚刚有些凉意,就闭门闭窗,这无异于剥夺了宝宝在大自然锻炼的机会。当秋季来临时,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最好的办法是大人与宝宝穿一样厚薄的衣服,大人静坐时不感到冷,宝宝就不会冷。小孩虽然没有大人耐寒,但小儿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会安静。当小儿患感冒时,多休息、多睡眠、多饮水、适当退热、注意护理、勤看医生是治疗感冒、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下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下呼吸道是指在声门以下,包括气管和支气管。下呼吸道不仅是空气通过的管道,而且具有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还有真菌与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⑴ 免疫缺陷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由于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所致的疾病被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反复、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线索,包括原发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继发于多种疾病及理化、生物等因素对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又称免疫缺陷状态。
⑵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纤毛功能异常症、先天性会厌吞噬功能不全症、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肺囊肿等。
⑶微量元素缺乏 如锌元素缺乏或不足时,儿童胸腺、脾脏萎缩,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铁、钙、镁、磷不足时,可直接影响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伤力,并削弱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消除病源及过敏颗粒的能力。
⑷ 慢性病灶如慢性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症、扁桃体炎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⑸ 其他 如营养不良、蛋白异常丢失,包括肾病、蛋白丢失性肠炎、皮肤损伤、脾切除等。
总之与年龄因素、免疫功能、蛋白质、微量元素锌、维生素缺乏、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下呼吸道感染原因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侵入患者下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
一、下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与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机体抵抗力底下时或老幼体弱.呼吸道有慢性炎症者更易发病。
二、免疫功能异常。小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处于免疫低下状态,另外,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低,故易反复感染 。营养不良。最常见的是饮食上百般迁就孩子,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故易导致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使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复感儿发病率要比使用清洁燃料的高出19倍。此外,室内通风不良等也会降低小儿抵抗力。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1、急性气管炎
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气管炎要考虑百日咳杆菌感染,最好的检验样品是深部鼻咽拭。
2、慢性气管炎
查找病原体往往较困难,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它莫拉菌属往往能从这些患者的支气管中分离到。病毒往往也是一个致病原。
3、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浸入肺部、直接吸入病原体或由血流入肺,均可引起肺炎。成人肺炎的常见病因有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军团菌。肺炎链球菌是成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
4、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新一代含氟喹诺酮类衍生物的产生,使其药理活性明显拓宽,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此类抗生素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 mIC)低等特点,临床已用于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及重症监护室中的感染。尽管目前公认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菌有效,但不作为首选,仅用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以及对多种药物过敏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其主要原因是喹诺酮对肺炎链球菌 mIC较高。在欧洲与北美主要用于治疗轻症的社区性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呼吸道感染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两种,上那么,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冬春季节多发,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有时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等。体征亦为上呼吸道各器官的炎症表现。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
而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临床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听诊可有肺部哕音。x线检查可发现下呼吸道炎症。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液容易咳出,下呼吸道感染咳嗽痰液不易咳出,症状严重,需要先口服抗生素和镇咳化痰药物治疗。
无论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感染,生活中一旦出现就应该积极治疗,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
(1)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解热镇痛(发热头痛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咽痛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口服)、减充血剂(鼻塞使用盐酸伪麻黄 碱)、抗组胺药(打喷嚏、流鼻涕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镇咳剂(咳嗽症状较明显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
(2)病因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如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病毒 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
2、下呼吸道感染
(1)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低等特点。
(2)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如氟罗沙星、罗米沙星及司巴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广泛,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单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等。
(4)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最多用于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
以上就是关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如何区分”的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祝大家身体健康。
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1、免疫力下降:下呼吸道感染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会发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感冒、劳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脏病、长期吸烟等,下呼吸道感染球菌即可乘机侵入人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2、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都会引发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
您可以吃些去痰的食物如:冰粮炖雪梨,款冬花,桔梗
桔梗(其根)是常用的祛痰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功效,可治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等疾病。因桔梗辛散苦泻,善于宣通肺气、祛痰排脓,所以很适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及肺痈症。现代药理分析,桔梗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其祛痰效果与西药氯化铵相似。
实用便方有:
1、肺痈多痰:桔梗30克,甘草9克,水煎,作1日量,分3次温服。
2、感冒咳嗽:桔梗10克,荆芥、防风各9克,杏仁6克,水煎服。
3、咽喉肿痛:桔梗、薄荷、牛蒡子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4、胸满胁痛:桔梗、枳实各30克,山楂9克,水煎服。
下呼吸道感染要如何的预防
一、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
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合理使用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消毒洗手: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洗手。
2、器械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
3、隔离:隔离措施对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隔离。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病人或携带者必须隔离。对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多锻炼、提高免疫力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四、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1、保持环境卫生: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2、帮助: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3、注意卫生: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4、消毒处理: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干燥保存。
5、正规操作: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切开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吸痰时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6、不交叉传染: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热、喘、出气困难、X光胸透检查表现为纹理粗以及肺内有斑片状的阴影等。一旦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爸妈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