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在哪里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在哪里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3寸,下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先找到足三里穴,由此往下四横指,就是上巨虚,上巨虚再往下4横指,即为下巨虚。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和下巨虚虽然同属于足阳明胃经,都具有调肠胃,通经络的作用,但各自的功用仍然有所不同,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病症,下巨虚治疗小肠的病症效果更佳。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作用

上巨虚为大肠的小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的下合穴。经络中的下合穴是指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六腑的部位,所以下合穴和六腑的关系非常紧密。小肠,大肠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基本任务就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与排泄。现代人“文明病”,“富贵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机体新陈代谢与排泄功能的障碍与紊乱,因而,像体内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形体肥胖等疾病,都可取上,下巨虚穴进行必要的调整。

上巨虚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消积化滞,疏经调气,清利湿热,主治腰痛,痢疾,肠鸣,便秘,泄泻,肠痈,下肢瘫痪等。

下巨虚功能主治:调理肠胃,疏通乳络,主治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乳痈,下肢痿痹,肋间神经痛。

上巨虚和下巨虚保健用法

1.慢性腹泻,大便稀薄的患者,可用艾条先灸下巨虚,再灸上巨虚,每穴3-5壮,坚持数日即可缓解症状。

2.拇指揉按上巨虚5-10下,然后自上巨虚向下巨虚推按10下,再按下巨虚5-10下,反复3-5次,可以起到调理肠胃,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3大穴位治疗消化不良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几个穴位就行。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胃疼按摩哪里会缓解 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致胃疼按摩位置

常用足部反射区:胃,脾,肝,十二指肠,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肾,输尿管,膀胱等。

随证加减:1.若上腹痛伴随腹部闷胀,反酸者,取食管,腹腔神经丛,膈及胃等反射区,应重点按压。2.若胃疼喜暖,疼痛拘急,取脾,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经穴与经外奇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解溪等穴。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

足底部按摩:1.单食指握拳法按压食管,膈,胃,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2.扣指法按压十二指肠,胰,肾,肾上腺等反射区;3.双拇指推胃,食管和胸部淋巴结等反射区。

足背部按摩:1.双指上推法推腹部淋巴结反射区;2.拇指按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阴陵泉,三阴交,太白,解溪等穴。

以上部位每日指压按摩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一个疗程。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图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主要有承泣,四白,大迎,人迎,水突,乳中,天枢,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丰隆,冲阳,陷谷,内庭,巨髎,地仓,头维,颊车,下关,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不容,梁门,承满,乳根,膺窗,关门,太乙,滑肉门,外陵,髀关,气冲,大巨,水道,归来,犊鼻,解溪,条口,上巨虚,下巨虚,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及功效

位置

上巨虚在胫、腓骨间之巨大空隙处,跷足抬脚,在巨大空隙处之上方,上巨虚属于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下合穴。而下巨虚在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

上巨虚和下巨虚是人体常见的穴位,都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经常进行按摩可以治疗胃肠道疾病;其中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疾病,比如便秘、过敏性肠炎等;而下巨虚对于小肠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痢疾、泄泻等。

按摩手法解酒肠胃不适

在中医里面认为,经常做穴位按摩,可以帮助健胃消食、化积滞等胃部养生。足三里、下脘、四缝等这几个穴位就是肠胃问题的关键穴位。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穴这个穴位是在腹部,它离胃非常近。在我们中医里面有个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有问题的器官周围找穴位,这边有点就近原则的意思。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和下巨虚保健用法

1.慢性腹泻,大便稀薄的患者,可用艾条先灸下巨虚,再灸上巨虚,每穴3-5壮,坚持数日即可缓解症状。

2.拇指揉按上巨虚5-10下,然后自上巨虚向下巨虚推按10下,再按下巨虚5-10下,反复3-5次,可以起到调理肠胃,缓解便秘的作用。

轻松摆脱胃肠病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为足阳明胃经穴,都位于小腿骨外侧一中指宽的位置上,其中,足三里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三个拇指宽;上巨虚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六个拇指宽;下巨虚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八个拇指宽。再往上走,就是中脘,此处为任脉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四个拇指宽。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一个半拇指宽。以上几个穴位对于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如下:取仰卧或坐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手指按压穴位,按压5秒钟左右松开,重复10到20次。按压时应该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如果只疼痛,那是按压的位置不准确,需要重新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年老体弱者,按压的力度要小一些,时间可以短一些;而年轻力壮者力度可大一些,时间长一些;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偏低,按压时用力不要过大,否则可能在肌肤上留下青紫的痕迹。同时,进行穴位按压时,患者不要过饱或空腹。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和下巨虚虽然同属于足阳明胃经,都具有调肠胃,通经络的作用,但各自的功用仍然有所不同,上巨虚主治大肠的病症,下巨虚治疗小肠的病症效果更佳。

胃炎刮痧刮哪里 简易部位刮痧治疗胃炎

刮痧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刮拭步骤:

1.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膈俞往下经肝俞,脾俞刮至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刮腹部正中任脉,从上脘经中脘至下脘处,再刮腹部胃经天枢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3.刮上肢心包经内关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4.刮下肢胃经,从足三里往下经上巨虚,下巨虚刮至丰隆穴,刮下肢足部肝经太冲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上巨虚和下巨虚位置图

上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3寸,下巨虚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先找到足三里穴,由此往下四横指,就是上巨虚,上巨虚再往下4横指,即为下巨虚。

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相关推荐

上巨虚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下巨虚穴名解析

巨,巨大,虚,中空。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空隙,即中空,上巨虚在此空隙之上方,下巨虚在此空隙之下方。故而得名。

艾灸来治疗秋季腹泻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申脉穴。 灸法: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点燃艾条对穴位处施行雀啄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灸法3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4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天枢如何针刺 天枢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璇玑,腹结,梁丘,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肠之绕脐痛,腹胀,呕吐,不嗜食。 2.配二间,上巨虚,大肠俞,针刺泻法,理肠导滞,治疗积滞内停之腹痛肠鸣,或腹泻,或便秘,或里急后重,下利不爽。 3.配风池,合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针刺泻法,至阳穴针后加灸,散寒化浊,和胃止泻,治疗寒湿中阻滞脘闷腹痛,肠鸣泄泻。 4.配曲池,上巨虚,大肠俞,关元,针刺泻法,针灸兼施,温经散寒,和肠止泻,治疗感受寒邪或内伤生冷不洁食物之腹痛,腹泻。 5.配下巨虚,合谷,足三里,公孙,合谷针刺

小宝宝消化不良推拿方法有哪些

宝宝消化不良应该多按摩以下穴位 揉按中脘 定位: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轻柔匀速地回旋按揉中脘穴。 揉按天枢 定位:天枢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揉天枢穴2-3分钟。 揉按合谷 定位:合谷位于手背的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按摩:用拇指指腹匀速回旋按摩两手的合谷穴,至潮红发热为度。 揉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按摩:用拇指指腹依次按揉足三里,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揉按上巨虚 定位: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

腹泻拔罐拔哪里

寒湿困脾,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者健脾益肾,温化寒湿;肝郁气滞,食滞胃肠,肠腑湿热者行气化滞,通调腑气。 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 配穴:寒湿困脾者加脾俞,阴陵泉;肠腑湿热者加下巨虚,手三里,合谷;饮食停滞者加中脘,建里;肝郁气滞者加期门;脾气亏虚者加脾俞,足三里;脾气下陷者加关元,气海;肾阳亏虚者加肾俞,关元。 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3天为一疗程。

上吐下泻没药怎么缓解 按摩缓解

1.以一指禅推从中脘穴开始缓慢向下操作至气海、关元穴,往返3~5分钟。 2.双掌相叠按压腹部,并施振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次。 3.逆时针摩腹5分钟左右。 4.滚、推其背、腰部肌肉,重点配合按揉脾俞、大肠俞、肾俞等穴,操作3~5分钟。 5.用掌根部按揉腰骶部处2~3分钟,并以小鱼际从尾骶部沿脊椎向上推擦,以热为度。 6.以拇、示(食)指捏紧其尾骶部肌肉,一松一捏渐向上移动直至大椎止,反复操作5~10次。 7.按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太溪等穴各30~

上巨虚的定位在哪里

上巨虚的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膝眼”(膝盖骨下部外侧的浅窝)下面6寸,横向则距离小腿骨棱外边食指粗细的位置。 作用主治 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同时又是大肠的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在人下肢上汇聚的穴位,而且只是在下肢上的3条阳经上汇聚,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上巨虚在治疗脾胃疾病方面的独特作用。它能够调和肠胃,行气化瘀,整肠止泻,通经活络,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鸣,腹痛,泄泻,便秘,下肢痿痹,脚气等症。 保健按摩手法 将手握成拳头,中间突起的四个关节并排在一起,从膝

按摩丰隆最佳时间 丰隆穴名解析

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象声词,为轰隆之假借词,该穴名意指条口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化雨而降,且降雨量大,如雷雨之轰隆有声,故名。

骨质疏松按摩好吗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肝肾不足的表现之一,所以按摩疗法从补益肝肾着手,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常用方法之一。 按摩选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合谷、内关、曲池、肩井、风池、涌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等(图5-10)。 按摩方法 ①掌摩关元5~10分钟。 ②点按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各50~100次。 ③拿捏关元、合谷、内关、曲池、肩井、风池、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各5~10次。 ④虚掌拍击全身1~2遍。 ⑤缓慢伸屈活动各关节3~5次。 ⑥擦涌泉100

上巨虚下巨虚的区别 上巨虚下巨虚的作用

上巨虚为大肠的小合穴,下巨虚为小肠的下合穴。经络中的下合穴是指脉气从足三阳经上分出,注入六腑的部位,所以下合穴和六腑的关系非常紧密。小肠,大肠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基本任务就是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与排泄。现代人“文明病”,“富贵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机体新陈代谢与排泄功能的障碍与紊乱,因而,像体内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形体肥胖等疾病,都可取上,下巨虚穴进行必要的调整。 上巨虚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消积化滞,疏经调气,清利湿热,主治腰痛,痢疾,肠鸣,便秘,泄泻,肠痈,下肢瘫痪等。 下巨虚功能主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