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肠癌不如查癌
防肠癌不如查癌
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有肠癌家族史,检查时间应提前到40岁左右。
“摄入更多纤维素是否能防肠癌?阿司匹林是否能防肠癌?这些都是未知数或正处在研究中,即便是世界卫生组织也没有给出一个比较可行的预防肠癌的方案,更多是从生活方式上干预”。专家指出,肠癌不好防,却很容易查出来,因此防肠癌不如查癌。
肠癌难预防,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可以确切引起肠癌的病因。它不像宫颈癌,已明确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只要有针对性打宫颈癌疫苗就能降低其发病率。除遗传因素外,肠癌目前只能从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运动以及戒烟、控酒等生活方式改变着手。
肠癌虽难以预防,却可阻止癌变进程。原因是肠癌的病变包括肠炎、息肉、多发性腺瘤等,如果通过检查能提早发现一些小的腺瘤,并把它摘除,就终止了癌变过程,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对于家族性腺瘤病,如果在青少年时候发病不去治疗,到中年后可能会发生癌变,这个时候可提前手术进行预防性切除。
专家曾接触过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得知他有4个孩子,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就对患者说:“让你的孩子们查查肠镜吧。”结果一检查两个孩子是多发息肉,一个是多发息肉恶化,属于早期癌。可见,早检查、早治疗可有效阻止肠道癌变。
目前,对于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有肠癌家族史,检查时间应提前到40岁左右。
早期肠癌根治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晚期肠癌,哪怕做了根治手术,五年生存率也只有30%左右。遗憾的是我国大约六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更多是提高其生活质量,一般采用辅助放化、应用贝伐珠单抗等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等,以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另外,如果出现长期慢性的腹痛,就是疼痛不是很厉害,常常是隐隐作痛,需到医院进行肠癌筛查。如果同时伴有发烧则应排查是炎症疼痛,还是肿瘤造成的感染,总之老年人肚子疼不要忍着不治,或自行吃止痛药,以免耽误诊治。
如何预防大肠癌
预防大肠癌的重要方法是消除已知道的可能发生癌的因素。
⑴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⑵积极治疗已患的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
⑶如有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家族性多发性自肉、溃疡性结肠炎、
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预防大肠癌应意哪些方面?
(1)改进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
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
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高动物类蛋白饮食一方面刺激胆汁分泌,肠道内胆汁量增加,
胆汁中主要含有胆酸和胆固醇,故粪便中胆酸和胆固醇含量增多;
另一方面,该类饮食可导致大肠腔内内容物(俗称粪汁)中梭形芽孢杆菌生长活跃,该种细菌是一种厌氧杆菌,
该类细菌含有丰富的7-?一脱羟基化酶,它作用于胆酸和胆固醇,形成可致癌的非饱和多环烃类物质。
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
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及其他等,
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
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
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
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肠癌该如何预防
饮食问题
每天吃足够果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应吃2份水果喝5份蔬菜,可大大降低患肠癌几率。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和清淡食物。魔芋、大豆制品、藻类等,都有助降低肠癌险。饮食上,还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菠菜、苦瓜、黑木耳等都是很好的预防性食品。少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食物。例如动物内脏、肥肉、动物油脂、鱼子、鱿鱼等。不吃油炸食品。
体检问题
出现五种症状需及时就医。正常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中带血或黏液;近期腹部持续胀气或隐痛;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消瘦、乏力;腹部可触及肿块等。
五类人最好定期检查。大便时有不良习惯,例如如厕时看书报,或容易引发肛肠疾病;久站、久坐和长期便秘的人;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喜欢吃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患有肛肠疾病,如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以及做过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习惯问题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一般而言,早晨起床和吃饭后是一天中最有便意的时段,可以早期一会,留出固定的排便时间。如果早晨没有排便,可调整到晚饭后,最好先做半小时运动,刺激大肠蠕动,有利排便。
直肠癌如何预防
(1) 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 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 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如何预防直肠癌
1.积极防治直肠息肉、肛瘘、肛裂、溃疡性大肠炎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刺激;对多发性息肉、乳头状息肉,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切除,以减少癌变的机会。
2.饮食宜多样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经常吃些含有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可能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性。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进行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直肠癌的生存率。
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始终注意:
1.在你父母或兄弟姐妹这些直系亲属中发现肠癌,你必须定期做肠镜检查。
2.不到50岁的非直系亲属发现肠癌,你可以让医生决定是否做肠镜检查。
3.如果以下这些症状持续2周或2周以上,你就得去医院检查了。①排便习惯改变,例如最近经常腹泻或便秘;大便中带有黏液;与以前相比,粪便形状变细。②出血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液和黏液。③里急后重总是感觉大便没有排泄完。④腹部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⑤贫血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骤降。
肠癌如何预防
1、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尤其是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便隐血检测是:
(1)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
(2)美国癌症协会(ACS)广泛推荐的“健康人群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我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特别指出的“最有价值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指标”;
目前便隐血检测已不拘泥于以往的传统检测,国内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在家即可轻松自检。
2、多运动:闲暇之余不要久坐不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
适量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经常运动的人,不但看起来更年轻,而且比较不容易得癌症,尤其是大肠癌。每天慢跑30分钟或做相等运动者,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一般少人 30%,原因十分复杂,看如何去解释。有人说运动会增加免疫力,或者是经常运动的人比较重视养生之道。
3、饮食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预防大肠癌—合理安排饮食多吃新鲜果蔬、粗纤维的食物;少食入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高动物类蛋白饮食一方面刺激胆汁分泌,肠道内胆汁量增加,胆汁中主要含有胆酸和胆固醇,故粪便中胆酸和胆固醇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该类饮食可导致大肠腔内内容物(俗称粪汁)中一种厌氧杆菌的生长,这类细菌作用于胆酸和胆固醇,形成可致癌的物质。而低纤维素饮食,导致粪便量少,对大肠刺激减少,大肠蠕动缓慢,上述致癌物质在大肠内存在时间延长,就会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防治肠道疾病。
直肠癌患者的科学饮食问题
1、直肠癌不能吃或者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
2、直肠癌不能吃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
3、直肠癌患者多有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因此直肠癌不能吃高脂肪油腻的食物。
4、直肠癌不能饮用烈性酒。
5、直肠癌不能吃活尽量少吃低纤维的食物。
直肠癌患者对上述食物一定要做到尽量少吃,同时注意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每日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营养,而且食物不要一成不变。直肠癌患者饮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中应有较多的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豆类和粗加工的谷类等。
相信大家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了解到了直肠癌患者的饮食问题。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广大的直肠癌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保养工作。合理的搭配饮食工作,让自己早日远离直肠癌疾病的荼毒。
如何预防肠癌
预防肠癌的根本宗旨只有一点:那就是注意饮食习惯!
天气冷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吃多”了不仅担心发胖,更担心健康亮红灯。尤其是晚餐,如果进食不当,过饱、过晚,都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晚餐不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宁”。如果晚餐过饮,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保护肠胃中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β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同时晚餐过饱,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有毒物质,加之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可能促进大肠癌的发生。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这是因为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糖代谢活性,在一天24小时不同的阶段中,会有不同的改变。原则上,物质代谢的活 性,随着阳光强弱的变化而改变;身体方面则受休息或活动状态的强烈影响。白糖经消化分解为果糖与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分别转变成能量与脂肪,由于运动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对白糖转换成脂肪也有抑制作用。所以摄取白糖后立即运动,就可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浓度长高。而摄取白糖后立刻休息,结果则相反,久而久之会令人发胖。
晚餐不宜吃得太晚,否则易患尿道结石。不少人因工作关系很晚才吃晚餐,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在睡眠状态下血液流速变慢,小便排泄也随之减少,而饮食中的钙盐除被人体吸收外,余下的须经尿道排出。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4至5小时,如果晚餐太晚,比如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进食,排尿高峰便在凌晨零点以后,此时入睡得正香,高浓度的钙盐与尿液在尿道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草酸钙,当其浓度较高时,在正常体温下可析出结晶并沉淀、积聚、形成结石。因此,除多饮水外,应尽早进晚餐,使进食后的排泄高峰提前,排一次尿后再睡觉最好。
如何预防大肠癌
(1)改进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大肠癌如何预防
摄取足够的膳食纤维、钙质,能够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就可降低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根据国外研究显示,每增加10公克的膳食纤维摄取,可减少10%的罹癌风险,尤其膳食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并促进胃肠道消化、蠕动,缩短肠道毒物与肠道接触时间,进而预防便秘。
这样拉肚子小心是肠癌
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肿瘤学科的专家指出,定期接受防癌体检、筛查癌症,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癌症。结直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发展为癌症;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
让施章时担忧的是:“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癌。”据介绍,现在医院开展义诊和免费筛查,就是希望普及预防肠癌的科普保健知识,引起市民的重视。施章时建议以下八类人群早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这样拉肚子当心肠癌
肿瘤学科的专家指出,定期接受防癌体检、筛查癌症,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发展到中晚期癌症。结直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一是因为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时,一般需要5-10年才能发展为癌症;二是因为临床上痔疮和直肠癌有很多相似的症状,治疗痔疮时医生“顺便”可筛查,而结肠镜检查能100%发现息肉和肠癌。
让施章时担忧的是:“患者有症状,却因为怕麻烦不做检查,自己又意识不到会发展到肠癌。”据介绍,现在医院开展义诊和免费筛查,就是希望普及预防肠癌的科普保健知识,引起市民的重视。施章时建议以下八类人群早做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4、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7、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肥胖者患肠癌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者。
如何预防结肠癌
1、定期检查: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2、改善饮食习惯: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
3、积极锻炼:寻找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4、控制体重:目前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癌症,包括大肠癌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体重。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到24.9之间是正常的。超过该数值则表明应该控制体重。
癌症日防夜防不如查查才知健康
肠癌难预防,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可以确切引起肠癌的病因。它不像宫颈癌,已明确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只要有针对性打宫颈癌疫苗就能降低其发病率。除遗传因素外,肠癌目前只能从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运动以及戒烟、控酒等生活方式改变着手。
肠癌虽难以预防,却可阻止癌变进程。原因是肠癌的病变包括肠炎、息肉、多发性腺瘤等,如果通过检查能提早发现一些小的腺瘤,并把它摘除,就终止了癌变过程,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对于家族性腺瘤病,如果在青少年时候发病不去治疗,到中年后可能会发生癌变,这个时候可提前手术进行预防性切除。
目前,对于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有肠癌家族史,检查时间应提前到40岁左右。
早期肠癌根治手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晚期肠癌,哪怕做了根治手术,五年生存率也只有30%左右。遗憾的是我国大约六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更多是提高其生活质量,一般采用辅助放化、应用贝伐珠单抗等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等,以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另外,如果出现长期慢性的腹痛,就是疼痛不是很厉害,常常是隐隐作痛,需到医院进行肠癌筛查。如果同时伴有发烧则应排查是炎症疼痛,还是肿瘤造成的感染,总之老年人肚子疼不要忍着不治,或自行吃止痛药,以免耽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