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发长得慢怎么办 减少干预
婴儿头发长得慢怎么办 减少干预
婴儿头发长得快慢与遗传、体质、后天营养等有关,就像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大部分宝宝随着身体发育,会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只要孩子吃得好、睡得香、体重增长正常,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大量事实表明,头发稀少的小宝宝到1~2岁时,头发已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了。
孩子头发的日常护理误区
误区1 减少洗发次数,防止仅有的头发被洗掉。
专家解释:洗发时脱落的都是衰老的头发,不洗也会掉;而且,如果长期不洗发,油脂及汗液的刺激会引起继发感染,反而影响新头发的生长。
误区2 在宝宝的头皮上擦生姜,涂“生发精”、“生发灵”等。
专家解释:给头皮擦生姜,是想促进毛囊周围的血液循环,加速头发生长,其实这种做法既无益也没有科学依据;涂擦各种名目的“生发精”、“生发灵”之类的药物,则纯属画蛇添足,因为宝宝头发稀少并不属于秃发症,而且也不适宜宝宝幼嫩的皮肤。
误区3 宝宝满月剃满月头
在少数地区的风俗习惯中,宝宝满月要剃满月头,以为剃了满月头,将来头发长得多、长得黑,有的还要把剃下的胎发做成小发团挂在床前,认为可以“压邪”,或者做成胎毛笔,留作纪念等。
专家解释: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宝宝的头皮毛孔会受到肉眼看不到的损伤。如果剃刀不干净,或者头部皮肤不清洁,细菌就会趁机而入,导致局部长脓疮或者皮肤化脓感染,严重时细菌进入血液还会造成败血症。事实和经验已经证明,剃不剃满月头,与将来头发的多少、颜色,毫无关系。
一般说来,胎儿在子宫里营养不良,可使婴儿的头发稀疏、细而柔软,一绺一绺的。患有佝偻病的婴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往往在靠近枕头部的头发长得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
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头发一般表现为枯黄、干燥、没有光泽、容易脱落,同时还伴有指甲生长缓慢、皮肤干燥发凉,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还有一种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病苯丙酮症,患儿头发越长越发黄,且脸色细嫩、发白、尿有老鼠尿味,智力发育不健全。
三个月婴儿头发稀少怎么回事
儿头发的变化与疾病及其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一般说来,胎儿在子宫里营养不良,可使婴儿的头发稀疏、细而柔软,一绺一绺的。患有佝偻病的婴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往往在靠近枕头部的头发长得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头发一般表现为枯黄、干燥、没有光泽、容易脱落,同时还伴有指甲生长缓慢、皮肤干燥发凉,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
一是可能缺少微量元素,建议你去医院做个微量元素检查。
二就是遗传基因,以前看过一文章,说头发稀的人智商高。
所以看你宝宝是那种原因引起的,查明原因,科学喂养,这样宝宝才能最健康.,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
还有:有一些宝宝头皮光秃秃的,稀稀拉拉长着几根又黄又软的头发,由此家人非常担心。其实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到5~6个月时,全身就有了浓密的胎毛,以后再逐渐脱落,如果脱落过多,出生时就显得头发稀少。到1岁左右时,头发就会渐渐增多,到2岁的时候,就和一般宝宝一样浓密乌黑了。所以家长不用着急,不必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充分了解了以上的介绍,相信你也了解了3个月婴儿头发稀少怎么回事?首先说3个月婴儿头发稀少,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因为孩子这个时候头发长得都比较慢,所以这时候的头发稀少,往往是比较正常的,通过营养的补充,一般在一岁的时候,头发就会渐渐的增多。
宝宝头发黄是什么原因 遗传因素引起的黄发
大多数宝宝的黄发和遗传因素相关。人的大部分特性都是由与生俱来的DNA作决定的,例如身高,身材,相貌等等,就连头发也没有例外。
有些肤色较白的人头发比较黄的几率也较高一些,其原因是黑色素的产生与利用使然,这是正常的情况,无须担心。
注意:除了发色,发量和头发的生长速度也和遗传因素相关,和剃不剃头是没有关系的。
剃头并不会让孩子的头发长得更好。出生时头发多少和今后头发的多少无关。婴儿头发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
大部分孩子随着他的身体发育过程,会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大量事实表明,头发稀少的小宝宝到1~2岁时,头发已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了。
宝宝头发稀少的饮食调理
小儿头发的变化与疾病及其营养状况关系密切。
一般说来,胎儿在子宫里营养不良,可使婴儿的头发稀疏、细而柔软,一绺一绺的。患有佝偻病的婴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往往在靠近枕头部的头发长得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
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头发一般表现为枯黄、干燥、没有光泽、容易脱落,同时还伴有指甲生长缓慢、皮肤干燥发凉,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还有一种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病苯丙酮症,患儿头发越长越发黄,且脸色细嫩、发白、尿有老鼠尿味,智力发育不健全。
婴幼儿头发稀疏可在饮食调理方面,注意选择一些益气补血和补脾健胃的食谱。
取芡实10克、薏仁10克、莲子肉10克、山楂肉6克、淮山药10克、粳米适量,作药膳食用。
黑芝麻适量炒熟、研粉,与等量炒熟的面粉混合,用开水调成糊状,可加些红糖调味,每日吃一次。
党参10克、茯苓10克、红枣5枚、桂圆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党参10克、白术6克、茯苓6克、粉草3克、广木香3克、砂仁3克、泡半夏3克、陈皮3克,水煎服。
红枣或黑枣6~7枚、鸡内金3克,水煎饮汤食枣。
取活黑鱼或黄鳝加水,隔水清炖,并放一些食盐调味食用。
取黑、白木耳各10克,做菜肴食用。
胡萝卜30克、大枣5枚,煎汤调适量麦芽糖食用。
黑芝麻、黄豆和花生仁各等量,洗净炒熟,碾粉混合,调红糖开水冲泡成糊状食用。
此外,要注意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和谐,避免噪声刺激,让小儿心情愉快,也有利头发生长。
婴儿头发怎么长得快 适当补充营养
头发生长依赖于精血滋养,宝宝精血充沛、头发就长得快;部分婴儿头发长得慢,与营养不良,身体缺乏微量元素有关,如缺锌、缺钙等。此类型孩子,除了头发生长慢之外,常伴有体重增长缓慢、食欲不佳、发色黄、稀疏,可带孩子去医院做微量元素和其他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素,如钙剂、锌剂、维生素、鱼肝油等。另外宝宝到了4-6个月时,应适当增加辅食,饮食中要有牛奶、瘦肉、鱼、蛋、虾、豆制品、水果和胡萝卜等各种食物的摄入与搭配,含碘丰富的紫菜、海带也要经常给宝宝食用,以促进头发生长。
宝宝头发稀疏 饮食来调理
小儿头发的变化与疾病及其营养状况关系密切。一般说来,胎儿在子宫里营养不良,可使婴儿的头发稀疏、细而柔软,一绺一绺的;患有佝偻病的婴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往往在靠近枕头部位的头发长得稀疏,并伴有出汗多、头皮发痒等症状;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头发一般表现为枯黄、干燥、没有光泽、容易脱落,同时还伴有指甲生长缓慢、皮肤干燥发凉,或有起鸡皮疙瘩等现象;还有一种由于近亲结婚造成的遗传病——苯丙酮症,患儿头发越长越发黄,且脸色细嫩、发白、尿有老鼠尿味,智力发育不健全。
其实,婴幼儿头发稀疏可在饮食方面调理,注意选择一些益气补血和补脾健胃的食谱。
(1)取芡实10克、薏仁10克、莲子肉10克、山楂肉6克、淮山药10克、粳米适量,作药膳食用。
(2)黑芝麻适量炒熟、研粉,与等量炒熟的面粉混合,用开水调成糊状,可加些红糖调味,每日吃一次。
(3)党参10克、茯苓10克、红枣5枚、桂圆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4)党参10克、白术6克、茯苓6克、粉草3克、广木香3克、砂仁3克、泡半夏3克、陈皮3克,水煎服。
(5)红枣或黑枣6~7枚、鸡内金3克,水煎饮汤食枣。
(7)取活黑鱼或黄鳝加水,隔水清炖,并放一些食盐调味食用。
(8)取黑、白木耳各10克,做菜肴食用。
(9)胡萝卜30克、大枣5枚,煎汤调适量麦芽糖食用。
(10)黑芝麻、黄豆和花生仁各等量,洗净炒熟,碾粉混合,调红糖开水冲泡成糊状食用。
此外,要注意婴幼儿生活环境的和谐,避免噪声刺激,让小儿心情愉快,也有利头发生长。
新生儿头发少不必愁
宝宝的头发乌黑乌黑的,又多,这让很多家长都很自豪,可是新生儿中,有很多头发不是很好,家长就担心了,怕以后一直不好。专家指出,新生儿头发稀少是没必要发愁的。
一方面头发的遗传倾向比较明显,存在着个体差异,头发的多少、色泽、曲直与父母遗传有一定关系。如父母头发好,则孩子的头发也较好,父母头发差,孩子的头发也差。
另一方面出生时头发多少和今后头发的多少无关。婴儿头发的生长和身体长高一样,有早有迟,有快有慢。大部分孩子随着他的身体发育过程,会渐渐由稀到密,由黄到黑。大量事实表明,头发稀少的小宝宝到1~2岁时,头发已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了。
有些家长减少给孩子洗发次数,唯恐把仅有的头发洗掉。其实洗发时脱落的都是衰老的头发,不洗也会掉;相反,长期不洗发,油脂及汗液的刺激会引起 继发感染,反而影响新的头发生长。个别家长还给婴儿的头皮上擦生姜,想以此增加毛囊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这种做法是无益的也没有科学依据。而通 过给宝宝多剃头来达到多生长毛发的方式更是十分危险,因为当剃刀刮宝宝的头发时,不少毛孔会受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损伤,加上剃刀不干净或者头部皮肤不清 洁,细菌由此趁机而入,导致局部有小脓疮或者皮肤化脓感染。
当然,也有婴儿的头发少与疾病有关。如佝偻病、某些稀有元素的缺乏和过剩、有遗传代谢疾病等的患儿都会表现为头发稀疏。如果孩子1岁左右头发仍无明显改善,可去医院做微量元素和其他相关检查。并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和加强对身体的锻炼。
宝宝头发长得好不好和怀孕期间的营养有很大关系,所以,准妈们要注意让自己摄取的营养丰富并且均衡哦!
婴儿为什么头发长得慢 缺乏营养
中医认为,头发是靠人的精血滋养的,精血充沛、头发就长得快,精血衰弱,头发就长得慢;所以婴儿头发长得慢,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如宝宝头顶光秃秃的,头发枯黄,稀稀拉拉,长得慢,且伴随食欲不振、体重增长缓慢、睡眠不佳等;首先要考虑平时辅食的添加是否合理,有可能是营养不良的原因,另外还有可能是缺锌或者缺钙,最好是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适当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