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中药方剂大全有哪些
月经不调中药方剂大全有哪些
柴胡白芍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调气理血。主治月经先期、经量血多或非时出血(少量)。
偏方组成,柴胡6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自茅根12克,香附10克,地榆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各温服1次。
加减,本方适宜因血热所致之月经先期、经量血多及轻微的非时出血诸症。实热者,可酌加丹皮、青蒿、黄柏;虚热者,宜以生地、地骨皮为主,配滋阴壮水及阿胶等养血柔阴之品自可收功;郁热者,可以本方与丹桅逍遥散合参化裁治之。
当归川芎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75例,治疗效果较好。
地骨皮女贞子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茜草丹参治月经不调
功能主治,消瘀止痛,生新排浊。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茜草12克,丹参12克,桃仁3克,土鳖虫6克,川军6克,当归3克,赤芍12克,红花3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共研为细末,每晚临睡前服4.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650例,不少久病之妇,服药后病获痊愈。
小儿多动症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一。
【组成】当归身15克柏子仁10克茯苓10克浮小麦20克生龙骨10克黄连3克甘草1.5克。
【用法】间断服药。先取3剂,煎汤分服。停5~10天,继服3剂。2~3个月为1疗程。
【治法】养心安神,益脾缓中。
【主治】心脾不足型儿童多动症。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心神不定,多动不安,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语言冒失,兴趣多变,做事有头无尾,脉缓而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多动症方剂二。
【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2克白芍10克生牡蛎(先煎)12克珍珠母(先煎)10克夜交藤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服。
【治法】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
【主治】小儿多动症。
【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者熟地10克,阿胶(烊化)12克;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多动症>
治疗淋巴结核的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淋巴结核方剂一。
【组成】夏枯草60克柴胡6克鲜鸡蛋14枚(煮熟)。
【用法】先以水5碗,煮草药成汁,去渣,再将熟鸡蛋去壳,放入药汁内同煮,以汁尽为度。每次吃1枚,每日服2次,饭后用温水送下,连服7日为1疗程,1~3个疗程。
【治法】软坚散结。
【主治】颈部淋巴结结核,无论男女、新久皆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淋巴结核方剂二。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皮10克红花10克金银花15克黄芪15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牡蛎20克地丁2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白水送服。
【主治】瘰疬(淋巴结结核)。
【加减】若瘰疬已经溃破,则可用本方再加桔梗、连翘、百部各10克,以增解毒祛痰排脓之效。
【备注】适用于瘰疬初起或日久未溃破者。一般一料即愈。必要时可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腥等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偏方
治疗淋巴结核的偏方有哪些?虽然偏方不怎么可信,但有些偏方对于治疗疾病确实有些许效果,只要哪些偏方不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用偏方治疗一些疾病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治疗淋巴结核的偏方。
治疗淋巴结核的偏方有一下几种:
中药处方(一)
【方名】淋巴结核方剂一。
【组成】夏枯草60克柴胡6克鲜鸡蛋14枚(煮熟)。
【用法】先以水5碗,煮草药成汁,去渣,再将熟鸡蛋去壳,放入药汁内同煮,以汁尽为度。每次吃1枚,每日服2次,饭后用温水送下,连服7日为1疗程,1~3个疗程。
【治法】软坚散结。
【主治】颈部淋巴结结核,无论男女、新久皆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淋巴结核方剂二。
【组成】夏枯草30克玄参20克当归20克丹皮10克红花10克金银花15克黄芪15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牡蛎20克地丁2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白水送服。
【主治】瘰疬(淋巴结结核)。
【加减】若瘰疬已经溃破,则可用本方再加桔梗、连翘、百部各10克,以增解毒祛痰排脓之效。
【备注】适用于瘰疬初起或日久未溃破者。一般一料即愈。必要时可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腥等物。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以上就是关于和治疗淋巴结核的偏方的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使用偏方后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且到正规医院去进行相关的治疗,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惊厥的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白带黄中药治疗方剂有哪些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黄带方剂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
【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亦可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妇女带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症见黄、白带下,质稠粘有臭气,或痔漏肿痛,肠风下血,或热盛风生,肌肤干燥作痒,或湿热毒邪,淫伤血络,发为疹块、衄血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动脉硬化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一。
【组成】柏子仁300克核桃仁1000克桃仁500克松子仁300克红糖(或用蜂蜜)1500克。
【用法】前4味各捣如泥,混合在一起,用红糖或蜂蜜调匀即成。每服10克,日服2~3次,开水送下。
【主治】动脉硬化症,包括脑、冠状动脉和肾动脉硬化。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动脉硬化方剂二。
【组成】石菖蒲12克熟地12克首乌12克杞子12克虎杖12克女贞子12克丹参15克川芎9克山楂9克益智仁9克红花6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益肾补脑,活血化瘀。
【主治】脑动脉硬化,证属肾亏衰老,脂瘀阻滞脑络者。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治疗小儿惊厥的偏方
小儿惊厥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加减】高热加石膏、大青叶、丹皮,黄疸加茵陈、栀子、黄芩,痰壅屏息加竹沥、苇根、化红,昏迷加石菖蒲、草决明、麝香敷脐。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惊厥>
备注:此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
1、血虚型月经不调
血虚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极少,颜色浅,脸色比较黄,经常头晕、心悸、乏力、眼花。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仙灵脾、当归、黄芪、大白芍、党参、鸡血藤、川芎、山茱萸、熟地、茯苓、炒白术。
2、血瘀型月经不调
血瘀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少,有血块,颜色呈紫黑色,经期腹痛。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当归、乌药、红花、失笑散、川芎、桃仁、生地、泽兰叶、赤芍、京三棱、香附。
3、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
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的女性,常见的这种症状就是月经提前或延后,经血量过多或者过少,有血块,胸胀腹胀等。对于这类月经不调患者,常见的调理中药方组成如下:柴胡、茯苓、香附、白芍、木香、当归、郁金、炙甘草、白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子宫1内膜异位症方剂一。
【组成】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黄糖(自加)适量。
【用法】自加鸡蛋1只,与药同煎,清水3碗煎至1碗(鸡蛋去壳)后纳黄糖,空腹服药。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病痛。
【加减】经痛剧烈,经中夹血块者,酌加延胡15克,九香虫12克,以理气化瘀除痛;肿块大者,酌加山楂、三棱各12克,丹参15克,以破瘀消症;高热,经红稠者,酌加银花藤,或大黄加量或加黄岑12克;低热者加丹皮、毛冬青各15克,以清热凉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者,加北芪15克,以补气摄血,配合当归,养血不留瘀;口渴心烦,舌上少苔者,酌加太子参、淮山药、麦冬各15克,养阴生津;里急不甚,大便无异常,可去大黄。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方剂二。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4.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20克鬼箭羽20克石见穿15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活血化瘀退热。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前发热。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子宫>
月经不调的调理办法有哪些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女人朋友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也很重要。
2、女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常吃辛辣食物,在经期注意保暖,少碰凉水,注意个人卫生,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现象。
3、多吃含有铁和滋补的食物:如果女人的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也容易引发月经不调,因此,女人在平时也应合理的搭配饮食,避免过度减肥,多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贫血。
4、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月经不调患者是因为精神受到挫折或压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另外,我们也可以针对月经不调的应对,结合一些中药方剂,以平衡医学为基础,进而调整下我们女人内分泌的问题。
得了子宫肌瘤有哪些治疗的好方法
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时,认为气滞型的应以行气导滞、活血消症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为香棱丸,由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等药物组成,可随症加减有月经不调症状者可加入丹参、香附15g;白带过多者加茯苓、苡仁、白芷;小腹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田七。
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时,认为血瘀型的应以活血破瘀、消症散结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为桂技茯苓丸,由桂枝、云苓、丹皮、芍药、桃仁等药物组成。
可随症加减月经量多且有崩漏症状的患者可再加蒲黄、五灵脂;月经量少,或闭经者加牛膝、泽兰;白带过多者加苡仁、白芷;小腹疼痛较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包块较显,且固定不移者加水蛭、蟅虫。
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时,认为痰湿型的应以理气化痰、消症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为二陈汤加味,由制半夏、陈皮、茯苓、青皮、香附、川芎、三棱、莪术、木香、苍术、甘草药物组成,可随症加减:脾虚症状尤甚者加党参、白术;白带量多,且色黄者在基础方上去除香附和苍术,另加败酱草、红藤。
小儿猩红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猩红热方剂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猩红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偏方有哪些
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腔以外而引起的病变和症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
中药处方(一)
【方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方剂一。
【组成】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黄糖(自加)适量。
【用法】自加鸡蛋1只,与药同煎,清水3碗煎至1碗(鸡蛋去壳)后纳黄糖,空腹服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偏方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病痛。
【加减】经痛剧烈,经中夹血块者,酌加延胡15克,九香虫12克,以理气化瘀除痛;肿块大者,酌加山楂、三棱各12克,丹参15克,以破瘀消症;高热,经红稠者,酌加银花藤,或大黄加量或加黄岑12克;低热者加丹皮、毛冬青各15克,以清热凉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者,加北芪15克,以补气摄血,配合当归,养血不留瘀;口渴心烦,舌上少苔者,酌加太子参、淮山药、麦冬各15克,养阴生津;里急不甚,大便无异常,可去大黄。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方剂二。
【组成】云茯苓12克桂枝4.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20克鬼箭羽20克石见穿15克。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偏方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活血化瘀退热。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经前发热。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