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叶状囊肉瘤有哪些症状

乳腺叶状囊肉瘤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患者几乎都因为发现肿块而就医。也有少数病人有刺痛或轻度胀痛。在临床查体时一般可触及l~3cm肿块。文献报道肿块最大者可达40~50cm,质地可硬可软,多数为单侧发生,双侧者极少。病程1个月至l0余年不等,最长可达成40余年,平均4.5年。肿瘤生长一直是缓慢的,但大多数是一向缓慢而近期迅速增大,而肿瘤生长的快慢和良恶性关系不大。瘤体虽然可以很大但与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个别病例可因瘤体巨大使局部皮肤变薄、发亮、充血,甚至因压迫而形成溃疡。乳头被推移,但很少发生回缩或溢液。少数病人可有腋窝淋巴结肿大,但也通常没有转移。

二、诊断

在临床上凡遇到乳内巨大肿瘤者应首先考虑本病之可能。查体时可见瘤灶多很大,许多病人甚至占据全乳,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表面不平,质地坚韧,有时可有弹性感或囊性感,界限清楚,活动性好,少数肿块有压痛,患侧腋淋巴结因增生反应可触及,但罕见转移。钼靶X线检查见边缘清楚的球形或椭圆形致密影,大的肿瘤亦可呈波浪形或多囊形;B超检查有球形或囊实性混合声影;动脉和乳房皮下静脉造影,肿块有明显的血液供应和皮下静脉扩张等。根据上述表现诊断应无困难。

为什么会长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发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多发于青春期的任何年龄,以18岁—25岁青年女性多见。本病的发生是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增高引起本病。最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乳腺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多单发,亦有多发者,瘤体多成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可达1—3cm,偶有巨大者,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触之有滑动感,溜体无痛感,与月经无关根据瘤体数量的多少、大小,可分为单发性乳腺纤维腺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巨大纤维腺瘤。特别是巨大纤维腺瘤生长迅速,直径可达7cm以上,质地与单纯性乳腺癌相似。临床上要结合其它体征,仔细辨别,以免与乳腺癌相混淆。由于巨大纤维腺瘤在组织结构上乳腺分叶状囊肉瘤有相似之处,所以又称之为分叶状囊肉瘤的恶变前期病变。纤维腺瘤手术后多易复发,在临床上一般手术后要服中药调理。

中医称之为“乳核”,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气滞血瘀、脾气结滞,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无形之气滞与有形之血瘀,痰浊互结于乳房而致者,也有肝气耗伤肾阴,灼津为痰,痰浊血瘀,凝结乳房而致者。

乳腺纤维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西医病因:

一是先天性因素,即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是这些纤维细胞所含的雌激素受体的数量较多导致; 二是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所致,乳腺纤维瘤的形成与卵巢功能旺盛、机体和乳房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刺激的敏感性有关。

2.中医病因:

乳腺纤维瘤在历代中医著作中没有确切的指出这种肿块的名称,有的认为乳腺纤维瘤相当于“乳癖”,《诸病源候论》谓“癖者,癖侧在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 “《疡科心得集》则对乳癖的描述又略有不同,说:“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临床上见到的乳腺纤 维瘤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腺纤维瘤,一种是乳腺增生伴发的腺纤维瘤。前者具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质中等、活动度大、能在扪诊的手指下滑脱等特征;后者则仅可扪及部分露在增生乳腺组织外的光滑瘤体,边缘不清,其活动性则随增生组织的活动而活动,有一定的自限性,由于乳腺增生症常“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所以,瘤体亦可随喜怒而消长。

乳腺肿瘤如何鉴别诊断

1、 腺囊性增生病:此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 乳痛症: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 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 腺纤维瘤:好发于内分泌旺盛而调节紊乱的年轻妇女,大多在20-30岁期间。肿块明显、边界清楚、光滑、活动、较软,并呈结节状。生长缓慢,而且很少有疼痛,但有恶变发生的可能。

5、 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 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

8、 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结转移。

乳腺叶状囊肉瘤饮食宜忌

1、多吃果菜:研究发现,粗粮、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能阻止和减慢癌症发展各个阶段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以大豆类、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助于乳癌的预防。

2、食鱼有益:据有关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3、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黄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黄嘌呤的大量摄入,乳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4、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

乳腺癌患者有哪些皮肤改变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一: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症”。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二: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三: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乳腺癌的皮肤改变之四: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医学上叫做“橘皮症”)。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乳房纤维瘤会出现并发症吗

1、腺囊性增生病:次病为乳腺异常增殖症的一个病变阶段,多为年龄较大者,且易多发,有时呈索条状结节,边界不清,属于癌前期病变。

2、乳痛症:亦为乳腺异常增生症的一个病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在乳腺上可触及多数不平滑之小结节,且多有轻微自发性痛。尤其月经来潮前乳腺胀痛明显,甚至有是痛不可触,患者很是痛苦。

3、乳头状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单发者多为老年妇女,50%有血性溢液。多发者呈弥漫性结节,无明显肿块。此瘤可恶变。

4、叶状囊肉瘤:多见于35-40岁者,发展较慢,肿瘤呈分叶状,部分坚硬如石,部分区域呈囊性感。瘤体常巨大,有时溃破,很少与胸膛固定。常误认为晚期乳腺癌,但根治术后疗效很好。转移不多见,一般以血行为主,偶有淋巴道转移。

5、脂肪坏死:好发于肥胖妇女的乳房外侧部分,大多有外伤史,需行切除活检来鉴别。

6、乳房结核:多为胸壁结核蔓延而来,可溃破,并流出干酪样脓液。注意检查时常发现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同时存在。

7、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非哺乳期乳腺炎。较少见,多有急性发作史,可有疼痛、发烧等,但经消炎治疗后很快消退。[1]

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哪些类型

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提出本病的组织学分类为良性、临界病变、恶性三种类型。普遍认为肿瘤可能是由纤维腺瘤变化而来,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肿瘤一般直径较大,生长迅速。恶性者多呈分叶状。良性者可行肿物切除;临界状态和低恶度者行扩大的肿瘤切除,也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象限切除术、半乳切除术;恶性者,应考虑行乳腺肿瘤根治术。放疗、化疗对于恶性叶状囊肉瘤效果不肯定。

乳腺纤维肉瘤:肿物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可呈巨大型,表面光滑、质地硬韧,可活动。常需与叶状囊肉瘤相鉴别。治疗以乳腺单纯切除术为主,手术后可综合使用放疗、化疗。

乳腺脂肪肉瘤:极为少见,肿物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迅速。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分化差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当行根治术。

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窝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无论全身淋巴肉瘤的乳腺表现还是乳腺原发淋巴瘤,都是全身性疾患,很容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因此,治疗应当首选全身化疗。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在控制病情后,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或放疗。

乳腺癌肉瘤:是起源于上皮的癌和起源于其他组织的肉瘤的混合病变。极为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助放疗。

前列腺的恶性肿瘤还有哪几类

前列腺的恶性肿瘤除前列腺癌以外,还有如下几种:

(一)前列腺肉瘤:本病约占前列腺恶性肿瘤的0 1%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30%发生在10 岁以下,75%发生于40岁以下。

(1)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又可分为三类

①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是最常见的类型,横纹肌母细胞呈散在分布,分化差的区域由小而圆或卵圆的细胞组成,核浓染;胞浆少而界限不清;分化好的区域可有横纹肌母细胞形成,胞浆红染,部分细胞浆内有横纹;部分病例可有不成熟的软骨或骨组织。

②腺泡性横纹肌肉瘤:较少见,分化差的圆形或卵圆形肿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泡结构,细胞间界清楚。

③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少见,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巨核肿瘤细胞可见,部分细胞胞浆红染,有横纹肌形成。

(2)平滑肌肉瘤:占前列腺肉瘤的25%,细胞梭形、纺织排列;核呈梭形,浓染,核分裂像易见;胞浆红染,界不清;结合蛋白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3)间质肉瘤:未分化、高度恶性的梭形细胞肿瘤,少见。

(二)癌肉瘤:有明确的癌和肉瘤的组织成分方可诊断癌肉瘤。肉瘤组织内常可见软骨和骨组织。

(三)恶性纤维细胞瘤:恶性纤维细胞瘤非常罕见,至今世界上共有3例报道。

(四)其他如叶状囊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脂肪肉瘤等,均有报道,但均较罕见。

乳腺叶状囊肉瘤发病原因

本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和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调有关。有报道认为,月经初潮前后内分泌功能为不稳定阶段,性成熟早期及老年不同阶段的妇女,内分泌均发生重大变化,容易产生不协调 其中,雌激素分泌增多为叶状囊肉瘤发生的基础,故内分泌因素在病因学中有很大关系。

发病机制:

乳腺叶状囊肉瘤的病理特点为:

乳腺叶状囊肉瘤1.大体形态 肿瘤体积差别较大,小的直径2~3cm呈结节状 大者可为40~50cm的巨块,恶性肿瘤又较良性瘤体积略大。肿瘤边缘也较清楚,无真正的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在坏死区或脂肪肉瘤瘤样变区则带黄色。约1/3的病例肿瘤有囊腔,囊内有清澈或血性液体。更常见的是多个息肉状肿物充塞了囊腔,造成肿瘤切面的裂隙状态。肿瘤质软如肉,其中也有较硬的部分,有时可有骨和软骨化生。

2.组织形态 瘤组织由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构成,只是纤维组织成分增生更加活跃,构成肿瘤的主要成分。细胞排列密集,核肥大深染 似纤维肉瘤或低度恶性纤维肉瘤。在同一肿瘤中的不同切片,或同一切片的不同区域纤维细胞的密度和分化程度可以很不相同。少数病例间质成分中尚可发现分化程度不同的脂肪组织,黏液组织,甚至软骨等。诊断本病除上述成分外 必须发现有上皮细胞成分,否则和乳腺肉瘤难于区别(图2,3)。

乳头凹陷要注意

视诊:检查双侧乳房外形、大小、位置是否对称。乳房肿块较大时,可有乳房皮肤局限性隆起。皮下表浅部位的癌肿,由于侵犯韧带,可以出现“酒窝征”。观察乳房皮肤的颜色有无红肿、静脉曲张及破溃。增长迅速的青春期腺纤维瘤或叶状囊肉瘤在乳房表面皮肤可出现静脉曲张。70%的炎性乳腺癌乳房皮肤呈暗红色,同时伴有橘皮样水肿。观察两侧乳头的位置是否等高,是否有一侧乳头抬高或回缩;乳头受癌细胞侵犯时,乳头表面皮肤可能发生脱屑、糜烂、破溃等。

提醒大家多加的注意,做好预防工作,若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就应该及时的跟医生交流,避免更加严重的疾病现象出现,危害到身体健康。

乳腺恶性肿瘤分为哪几大类别

常见的肉瘤分为以下几种:

(1)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提出本病的组织学分类为良性、临界病变、恶性三种类型。普遍认为肿瘤可能是由纤维腺瘤变化而来,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肿瘤一般直径较大,生长迅速。恶性者多呈分叶状。良性者可行肿物切除;临界状态和低恶度者行扩大的肿瘤切除,也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象限切除术、半乳切除术;恶性者,应考虑行乳腺肿瘤根治术。放疗、化疗对于恶性叶状囊肉瘤效果不肯定。

(2)乳腺纤维肉瘤:肿物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可呈巨大型,表面光滑、质地硬韧,可活动。常需与叶状囊肉瘤相鉴别。治疗以乳腺单纯切除术为主,手术后可综合使用放疗、化疗。

(3)乳腺脂肪肉瘤:极为少见,肿物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迅速。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分化差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当行根治术。

(4)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窝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无论全身淋巴肉瘤的乳腺表现还是乳腺原发淋巴瘤,都是全身性疾患,很容易早期发生广泛转移。因此,治疗应当首选全身化疗。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在控制病情后,行乳腺单纯切除术或放疗。

(5)乳腺癌肉瘤:是起源于上皮的癌和起源于其他组织的肉瘤的混合病变。极为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助放疗。

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级

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通常将乳腺癌分为导管细胞起源(导管腺癌)或小叶起源(小叶癌)的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能够转移的侵袭性癌(浸润癌)和局限在基底膜下的非侵袭性癌(导管原位癌,即为导管内癌)。

1、导管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临床预后变化范围广,从惰性到迅速发展型。可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如ER、骗人、Ki67和HER2的表达评估预后。

2、小叶癌小叶原位癌(LCIS)能够增加今后患浸润性癌(导管癌或小叶癌)的风险。然而,LCIS就其本身而言无任何临床后果。

类似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能够发生转移,且其分期与预后相关。由于独特的单细胞放射状的组织女侵袭方式,常使触诊或乳腺影像学检查呈阴性表现,导致浸润性小叶癌的诊断格外困难。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浸润性小叶癌倾向于双侧发生,易转移到胸膜心包的表面。

3、预后较好的特殊亚型包括乳头状、管状、黏蛋白样和髓样癌。

4、炎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亚型,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皮肤淋巴管受侵,从而明确诊断。临床上,常伴发乳房皮肤红斑(类似于乳腺炎)和皮肤水肿即“橘皮样病变”。

5、乳腺佩吉特病以单侧乳头湿疹样改变为特征,常伴随导管原位癌。

6、叶状囊肉瘤很罕见,多半为良性肿瘤,在所有乳腺肿瘤中不到百分之一。约百分之九十的叶状肿瘤是良性的,约百分之十为恶性的。此类肿瘤转移很少见,但可局部复发,须予以扩大切缘的外科切除术以有效控制局部复发。

7、罕见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和肉瘤。

乳腺结节诊断常见误区

误区1:乳腺X线检查是不是越多越好

乳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方法,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值得注意。

误区2:乳腺增生不用治,完全可以自愈

专家观点:正常乳腺上皮向恶性转化有一个过程,即增生-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临床上,囊性增生为不典型增生,其组织学改变是不可逆的,称为癌前病变。

乳腺疾病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疾病三类,良性的有增生性疾病、纤维瘤、囊肿、脂肪瘤、乳头状瘤等;交界性为叶状囊肉瘤;恶性有淋巴瘤、乳腺癌、乳腺转移癌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的消耗量增加;一些激素类食品、垃圾食品的摄入量增加;晚婚少育,精神紧张,就业压力的增加等因素促使乳腺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有一些对该类疾病不了解的患者盲从于所谓”专家意见”,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种种误区。

误区3:乳腺增生不用治疗,每个女人都有经前乳房胀痛

专家观点:乳腺增生的典型表现就是经前乳房胀痛,经后减轻或消失。这是不正常的。此病很普遍,许多人习以为常不去诊治,有些专业医生也认为不需要治疗,使许多乳腺增生加重,甚至癌变。

相关推荐

小叶增生治疗的6大误区

误区一:乳腺小叶增生通过长期口服药物就可治愈。 乳腺小叶增生是慢性的与内分泌失调关的一组疾病或疾病过程。针对增生的肿块及疼痛可进行药物治疗。但乳腺增生又是一种心源性疾病,很多心理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如果没去除心理影响,仅仅是药物治疗也是没用的。 误区二:乳腺小叶增生不会变为癌。 总体而言,乳腺增生为良性疾病,患者不必太紧张,但也不能高枕无忧。乳腺增生的病因不去除,乳腺管和乳腺上皮长期受刺激后可能引起不典型增生,就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因而,乳腺增生需医院随访。 误区三:穿刺活检会促使乳腺小叶

乳房肿块的女性学会“三早”

早发现 定期(每月一次,时间在月经过后一周较好)在洗澡时自我检查。正确的方法是: 双手交叉检查双侧乳房(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紧贴胸壁,通过各手指交替轻压,按顺序触摸整个乳房的各个区域。正常乳房较柔软,肿块时感觉东西在手指下滑动。 切忌用手抓捏乳房,因为抓捏会使正常的乳腺组织缩成团,感觉就像是肿块,即使其中真肿块也查不清。 早治疗 乳房良性肿瘤也恶变的可能,因此,对于乳房肿块一般应予手术切除。即使是乳腺癌,也非不治之症,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术后配合必要的综合

甲状腺囊腺瘤的症状

典型病例常见以下临床表现甲状腺囊腺瘤症状。 高代谢症群 怕热,多汗,低热,皮肤红润、温暖、湿润,消瘦、肌肉无力,容易疲乏等。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的症状 神经过敏、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多梦、思想不集中,双手平伸时细微震颤,伸舌可见舌细微震颤。 甲状腺肿大 多呈双侧弥漫性肿大,腺体质地柔软或中等硬,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因腺体内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所以局部可听到血管杂音,触诊能扪及震颤。少数病人可伴结节。 眼球突出 良性突眼和恶性突眼2种,前者占突眼症的大多数。一般为双侧,偶见单侧,或一眼先突出另一眼

乳腺纤维瘤早期症状哪些

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多见于20岁左右,多为无意中发现,往往是在洗澡时自己触及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多数情况下,乳房肿块是本病的唯一症状。肿块在乳房内容易移动,边界清楚,像一个小小的光滑弹珠,硬度似橡胶,因为这类肿块含胶原组织(软骨、骨、肌腱和皮肤中含的一种坚韧的纤维蛋白)。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发现,一般不伴疼痛感,亦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少部分病例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共同存在,此时则可经前乳房胀痛。 肿瘤常为单发,亦可多发,或在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

防治乳房肿块的方法

早发现: 定期(每月一次,时间在月经过后一周较好)在洗澡时自我检查。正确的方法是:①双手交叉检查双侧乳房(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②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紧贴胸壁,通过各手指交替轻压,按顺序触摸整个乳房的各个区域。正常乳房较柔软,肿块时感觉东西在手指下滑动。③切忌用手抓捏乳房,因为抓捏会使正常的乳腺组织缩成团,感觉就像是肿块,即使其中真肿块也查不清。 早诊断: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特点、肿块性质,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如B超、红外线、钼靶照像、细针穿刺活检等)才能对乳腺肿块作出诊断。各种病变都

双侧乳腺纤维瘤的危害

乳腺纤维瘤的危害较大,女性朋友们应该在生活中注意预防。通常,女性患乳腺纤维瘤后,会出现一些症状,满足一定适应症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该病。 1、些女性对乳腺纤维瘤手术会不会复发存在疑问,其实只要手术医生术中完整地切除其包膜及周围关腺叶,并注意是否新发的病灶,这种顾虑是可以避免的。 2、一些人认为乳腺纤维瘤通过服药治疗能够消除,因而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临床上确实可见到一些用药后稍微消肿的乳腺包块,但这些包块大多是乳腺增生结节,而不是乳腺纤维瘤。盲目的治疗,不但不能把病治好,甚至还使乳腺纤维瘤的危害更

治疗乳腺增生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乳腺增生通过长期口服药物就可治愈 乳腺增生是慢性的与内分泌失调关的一组疾病或疾病过程。针对增生的肿块及疼痛可进行药物治疗。但乳腺增生又是一种心源性疾病,很多心理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如果没去除心理影响,仅仅是药物治疗也是没用的。上海东方医院乳腺外科韩晶 误区二:乳腺增生不会变为癌 总体而言,乳腺增生为良性疾病,患者不必太紧张,但也不能高枕无忧。乳腺增生的病因不去除,乳腺管和乳腺上皮长期受刺激后可能引起不典型增生,就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因而,乳腺增生需医院随访。 误区三:乳腺X线检查是

乳腺增生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乳腺增生通过长期口服药物就可治愈。 乳腺增生是慢性的与内分泌失调关的一组疾病或疾病过程。针对增生的肿块及疼痛可进行药物治疗。但乳腺增生又是一种心源性疾病,很多心理疾患如焦虑、抑郁等都会引起。如果没去除心理影响,仅仅是药物治疗也是没用的。上海东方医院乳腺外科韩晶 误区二:乳腺增生不会变为癌。 总体而言,乳腺增生为良性疾病,患者不必太紧张,但也不能高枕无忧。乳腺增生的病因不去除,乳腺管和乳腺上皮长期受刺激后可能引起不典型增生,就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因而,乳腺增生需医院随访。 误区三:穿刺活检会

预防乳腺囊肿恶变的几种手段

1.早发现 定期(每月一次,时间在过后一周较好)在洗澡时自我检查。正确的方法是:①双手交叉检查双侧乳房(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②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紧贴胸壁,通过各手指交替轻压,按顺序触摸整个乳房的各个区域。正常乳房较柔软,肿块时感觉东西在手指下滑动。③切忌用手抓捏乳房,因为抓捏会使正常的乳腺组织缩成团,感觉就像是肿块,即使其中真肿块也查不清。 2.早诊断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 ( 如 B 超、红外线、钼靶照像、细针穿刺活检等 ) 才干对乳腺肿块作出诊断。各种病变都其特点:如常见的乳腺纤维

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的症状哪些

腺瘤的管腔中分泌物潴留呈囊状扩张者称为囊腺瘤。由于被覆内壁的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形成多数大小不一的房室。内容可浆液、粘液、假粘液、胶质等多种物质。以卵巢最为多见,此外也见于乳腺、肾脏、胰脏、肝脏。 粘液性囊腺瘤: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30%。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含粘蛋白和糖蛋白。囊内很少乳头生长。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高柱状上皮,产生粘液。 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是涎腺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