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家教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8大家教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 ),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关键问题1: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关键问题2: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关键问题3: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关键问题4: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关键问题5: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关键问题6: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关键问题7: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关键问题8: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辅食与母乳以及配方奶的区别
辅食是什么?辅食不是特指某种食物,而是泛指的概念。在婴儿阶段,母乳当然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约六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原先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之外,另外还应给予宝宝一些固体实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辅食。辅食是母乳、奶粉喂养的补充,提供婴儿发育所需的完整均衡的营养,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辅食包括米粉、泥湖状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
为新生儿如何购买保险
当宝宝像天使一样降临时,年轻的父母亲自然是又激动,又惶恐,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给孩子做一个全面的体检,起名,办满月酒,要考虑买什么样的安全奶粉……
专家提醒年轻的父母亲:不要仅仅为眼前的事情忙得晕头转向,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别忘了给宝宝买一份商业保险,这才是送给宝宝的最好礼物。
1、为什么要选择给宝宝买保险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些独生子女已普遍到了生育年龄,加上2007年“金猪宝宝”以及2008年的“奥运宝宝”扎堆出生,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生育高峰。
给宝宝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天底下所有父母亲共同的承诺。寿险专家指出,给宝宝买一份合适的商业保险,是实现这一庄严承诺的最佳途径之一。
为宝宝购买保险,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孩爱玩闹,自我防护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卫生及食品安全的原因,目前重大疾病有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重大疾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的沉重负担;此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仍是中国父母最殷切的盼望,由于大量宝宝集中出生,未来孩子们在上学、就业时,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更大的竞争压力,要为孩子提早规划教育费用。
根据目前的消费水平,每个孩子教育费用投入经费超过20万元人民币,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子女教育是最受公众关注的重要理财需求之一。
2、如何为宝宝投保
显然,越来越多的父母亲,已经意识到给新生宝宝买份商业保险的重要性,但是,面对纷繁芜杂的保险产品,又该如何选择呢?
投保要根据宝宝的保障需求来买保险。而宝宝的保障需求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意外及医疗保障。宝宝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伤害,意外险已经成为爸爸妈妈们必选的险种;宝宝的免疫能力弱,且各种疾病也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要准备一份医疗保险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第二个层次为:教育储备。宝宝逐渐长大,家长面临的另外的一问题就是孩子教育费用的问题。要保障孩子的未来的教育质量,教育储备必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稳健性,二是具有强制性,而保险就成为十分适合的工具。建议为孩子购买一些带有储备教育金功能的两全保险。教育金保险针对教育支出的时间特点,在孩子上中学、大学时给付教育金,而两全保险在满期时的给付,既可以作为他进一步深造的费用,也可以作为他婚嫁金与创业金,以辅助孩子日后的成长。
有的家长说,我自己可以为孩子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解决教育金。那么这就有个问题,做基金定投一定要持续,万一到时没有准备好,父母出现了风险,那时谁还来给宝宝做定投,又怎么解决教育金的储蓄?而保险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教育险,大部分都可以附加豁免,相对的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宝宝十大常见问题解决宝典
1黄疸
黄疸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另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大部分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开始在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会出现轻度的黄染,而手心和脚心一般不出现黄染,在生后一周到十天会自行消退,在此期间吃奶、睡眠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其它不适表现,如果查血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黄疸”。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染现象,血清胆红素不正常,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现黄染,进展迅速,并且迟迟不退,或稍退后又重现,嗜睡、不肯吃奶、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就是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去医院救治。
2奶癣
奶癣即婴儿湿疹,是婴儿期的常见问题,多在生后1~2月开始,1~2年内消失。表现为皮肤的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点,婴儿可无自觉不适。严重者可出现渗出、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婴儿可能有烦躁不安症状,甚至影响睡眠和进食。
3吐奶
吐奶是新生儿的常见现象,吐奶可因喂养不当所致,也可能由各种疾病引起。
4鼻塞
鼻塞不一定就是感冒了,这一条规则特别针对新生儿。新生儿的鼻腔狭小,在鼻黏膜水肿或有分泌物阻塞时特别容易发生鼻塞。如果房间的温度太低,宝宝鼻塞的症状会更明显。不用担心,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些鼻塞的情况是由于生理结构引起的,不是病。有的宝宝还常流出少量的鼻涕,干燥后成了鼻屎,颜色呈淡黄色,这也是属于正常情况。
5打嗝
新儿打嗝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不是病。新生儿为什么容易打嗝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膈肌痉挛,所以打嗝的次数会比成年人多。打嗝会造成家长的不安,但对新生儿不会有不良影响,不少地方介绍各种处理方法,家长可以作尝试,但从医学角度看,新生儿打嗝是一种无须任何处理的生理现象。
6睡眠
新生儿多数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一般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为18~20个小时。但由于新生儿浅睡眠时间较长,浅睡时可出现面部表情如微笑、皱眉、噘嘴或做怪相,有时四肢伸展一下,发出哼哼声、呼吸快慢不均等,这些都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特点。
7红臀
“你的宝贝有红屁股吗” ?
别发呆,这说的就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红臀。顾名思义,就是臀部皮肤发红,症状轻的仅表现为表皮微红、表面干燥;严重的会有明显的皮肤糜烂,有渗出液,还可能伴有红色丘疹、水疱。除臀部外,兜尿布的其他部位,像会阴部、下腹部、大腿等处也容易发生类似症状。
8腹胀
腹胀通常有主观上的不适感觉。由于新生儿无法表达主观感受,同时在正常新生儿本身可存在生理性腹部膨隆,因此,判断和处理宝宝腹胀的关键,不是单纯看宝宝是否有腹部膨隆,而是看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现象。
9眼屎
新生儿的眼睛特点:新生儿眼睛具有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容易导致眼结膜炎症。
10厌食
新生儿生后1周内的吃奶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如生后第一天可能只需要30-50ml/kg/d,然后逐渐增加,一周后可达到120-150ml/kg/d,然后保持比较稳定的奶量。因此,判断奶量是否合适与生后日龄有关。一天中每次的喂奶量可以不同,喂奶的间隔时间也可能为2~6小时不等(取决于婴儿的睡眠和活动周期),但每天的总奶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不同婴儿的奶量存在差异,与宝宝的活动、睡眠、个体差异等有关。
五种错误的教养方式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大学生泼熊事件”到“网络游戏自杀事件”,都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待提高。
有人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教育的。教育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父母教育。或许您并不认同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但通过反思您会发现,但当您面对自己的宝贝时,在不知不觉中您重演着您父母的角色。一些守旧的教育观念,如“棍棒教育”,始终束缚着我们的父母;而新近的教育理念也似是而非,如挫折教育的滥用,对“民主”教育、“忽视”教育的误解。这一系列家庭教育的误区,都会对宝贝个性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父母的5种错误方式容易使宝贝产生问题行为
1.过分严格
有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育很严厉,有时甚至达到残酷的程度,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稍不顺心或宝贝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斥责甚至打骂孩子。
后果: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宝贝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消极情绪,或产生不能克制的逆反、攻击和冲动行为,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2.过度溺爱
这些爸爸妈妈对宝贝的教养方式与上面刚好相反,他们对宝贝过分的溺爱和宽容,对宝贝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
后果:这容易使宝贝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格。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贝由于自小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听从自己的命令。当他们接触其他小朋友或走入社会时,可能会因挫折而拒绝接触社会,因被忽视而嫉妒和仇视他人,因不能自控而与人冲突,甚至产生严重的侵犯性行为问题。
3.支配
这种情况多见于父母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的家庭。这些爸爸妈妈总喜欢直接替宝贝拿主意,直接告诉宝贝做这做那,对宝贝自己的意愿漠不关心。
后果:虽然直接向宝贝发出命令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提高生活效率,但长此以往宝贝会养成过度依赖、服从的性格。由于事事都由爸爸妈妈决定,宝贝自然也无须主动的思考自己的事情,这样长大以后宝贝就会缺乏主动性,性格自闭,且对父母产生过分的依赖感。
4.不断拒绝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宝贝长大后对社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有意识的对宝贝进行过度的挫折教育,增强宝贝的“抗挫能力”。
后果:过度的“挫折教育”,对宝贝提出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拒绝,又不对宝贝解释拒绝的原因,让宝贝长期生活在一种不安全的心理环境中。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处于挫折中,会产生强烈的神经质倾向,并且会伴随反社会和侵犯性行为。“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宝贝的心理卫生,在“拒绝”后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有安全的感觉。
5.忽视
在一些家庭中,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看宝贝,宝贝的护养工作大多由保姆或亲属代劳。
后果:宝贝由于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爸爸妈妈接触,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情绪。由于在情感上被忽略,宝贝会倾向于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引起爸爸妈妈的关注,如生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或其他一些奇怪的行为。
不难看出,教养方式不当会对宝贝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因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教养方式不良引发的不同的儿童问题行为。所以父母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正确做法: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宝贝的成长
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民主型的爸爸妈妈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宝贝的行为更多的是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注意的是,民主不等于什么事都是协商。宝贝由于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不能深刻与全面的分析问题。针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家庭讨论的方式,“民主”的做出决定。这时,爸爸妈妈要事先统一口径,然后召开家庭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让宝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文/张晖 图/超景 编辑:蓉蓉)
宝宝上幼儿园被欺负了
第一,父母要先冷静,控制好情绪,了解被欺负的原因
很多父母把宝宝从幼儿园接回来后检查宝宝身体,一发现有什么伤痕就立刻发火了,马上当着宝宝面大声囔囔或者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有的父母甚至会找到欺负自己宝宝的那个孩子家里去。这样激动的情绪只会增加大人之间的矛盾,对宝宝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小孩子之间吵架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如果家长小题大做,做出过激的行为只会让宝宝更尴尬甚至让宝宝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跟着父母一样只会暴力解决。因此,知道宝宝被欺负时,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和宝宝沟通,了解被欺负的原因,一般小孩子之间都是会无意的打骂。
第二,切忌教唆宝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报复行为
当宝宝跟家长说在学校被小朋友欺负时,爸爸妈妈会跟宝宝讲“别人如果打你的时候,你就打回去,不能让人欺负”。这是非常不可行的处理方法,对宝宝的价值观养成很不好。
第三,可以教宝宝一些处理问题的良性方法
当宝宝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发生抢玩具或其他摩擦的情况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碰伤的情况,宝宝会受伤,其他小朋友可能受伤。这时候家长可以教导宝宝在遇到以上情况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比如当其他小朋友骂宝宝时,可以让宝宝大声的跟小朋友讲:“我不喜欢你这种行为,你骂我让我很伤心,小朋友不能骂人”,然后走开不跟对方玩。当有小朋友要抢自己玩具或打宝宝时,可以教宝宝怎么回击“xx,你不能打我,你这样做事不对的”等,大声制止对方,或者去寻求老师的帮助。
第四,要教宝宝和他人友好的交往方式,并且多用语言代替行为表达情绪
刚上幼儿园的小宝宝也就三岁左右,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当出现问题时,可能就会哭或者通过“动手”表现出来,这样小朋友之间就产生了“伤害”。因此,在家里应该多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情感,并且教宝宝怎么和小朋友友好的交往,指出哪些行为会伤害他人,哪些话是骂人的。
宝宝上幼儿园被欺负,爸爸妈妈心疼是必然的,难免也会有情绪,但是也要理智的和宝宝一起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宝宝的成长,此外也可以多跟老师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才好想出对策。
早教从几岁开始最好
其实,宝宝“爱放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注意力的问题。0~6岁幼儿的注意力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在教育宝宝、为宝宝布置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这些特点,在尊重和顺应的基础上,再采取科学的方法促进其注意力的发展…
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应是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的,融入家庭日常照料与养育之中。上早教中心,其实反映的是家长的需求,年轻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不如别人发展得好了,或在教养宝宝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搞不定,才想到要上早教中心,找专业人士指点。
早教权威专家指出:宝宝在6个月前,父母只要凭借天生的母爱或父爱就可以照料好他们,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学习;宝宝在七八个月前看不出有太大差别。但此后至2岁的教养便决定了宝宝在两岁时的发展状况,发展好坏一目了然。
1岁以上宝宝的家长发现宝宝不如别人聪明善交往,或自己教养经验不足,这才找到早教中心寻求帮助,这样的行为未免有点“后知后觉”。事实证明,有差别之后的补偿性教育,往往不如促进发展的早期教育容易取得效果。根据父母育儿现状与需求的实践研究,建议家长在宝宝8个月前就可以到专业早教中心接受专业指导。
父母须要谨防早教"跑偏"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太片面化。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详细】
最利孩子成长的七种早教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详细】
妈妈是婴儿早教的第一老师
母亲要对婴儿多给予抚爱,及早训练与建立婴儿主动寻找食物的条件反射。在每次喂奶时,用亲切温柔的话语与宝宝交流,言语刺激,对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帮助极大。这种条件反射的建立,属于最初的智力开发内容,对促进心理现象的萌发和心理活动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详细】
婆媳关系不好会影响宝宝成长
一、婆媳关系与宝宝喂养
在喂养宝宝方面,相信许多新妈妈已经做足了功课,买来各种教材、上网查看各种成功案例,从怀胎十月开始就精心为宝宝准备一切了。等到孩子生下来,奶奶越看越喜欢,也按照自己的抚养方式去喂养宝宝。
妈妈说自己的喂养方式是最科学的,奶奶说自己的方式养大了自己的子子孙孙……于是,孩子的夜奶、辅食、把尿等问题就成了婆媳大战的焦点,最受伤的还是宝宝,有可能因为习惯没有养成或者辅食喂养不当而造成以后偏食、挑食、爱哭、多动等不良影响。
解决办法:在这里,爱宝贝360建议,新妈妈应该和奶奶进行一次深入谈话,用最科学的例子说服奶奶,奶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养育经验,两人共同商定出一套标准来喂养宝宝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婆媳关系与宝宝行为习惯
“你喜欢奶奶还是妈妈?”、“不要听你奶奶乱说!”如果婆媳关系不和,宝宝耳边总是会充斥着这些声音吧,二选一,宝宝也相当为难。
如果长此以往,宝宝很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某一方更加偏好,喜好奶奶的,不听从妈妈的教育;听妈妈话的,对奶奶态度很恶劣。不仅对家庭关系不利,还容易养成宝宝目中无人、不尊老爱幼的缺点。
解决办法:就算是婆媳之间有一些观点不和或者有一些矛盾,双方也要达成共识:自己的事与宝宝无关,对奶奶和妈妈,应该教育宝宝一视同仁。
三、婆媳关系与宝宝性格
幼儿园里,很多老师会深有感触,总有那么几个小鬼头脾气暴躁,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其他小朋友发火。后来经过家访才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里几乎每天都是战火纷飞的,奶奶和妈妈动不动就吵架斗嘴,宝宝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很容易就学会了吵架的“功夫”。
而另一些宝宝则胆小怕人,而且敏感爱哭,经过家访也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奶奶和妈妈经常冷战、大吵,甚至还会拿宝宝当出气筒。这样下来,孩子怎么能不敏感、爱哭、性格内向呢?
解决办法:妈妈和奶奶最好采用温和的方式交谈,将自己内心的不快一吐为快,不要冷战也不要大吵,尽量用两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就算是有问题需要争论,也要等孩子离开时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