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中脘的功效
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中脘的功效
中脘穴是4条经脉的会聚穴位,人体脏腑的正中间,是人体正气与疾病的必争之地,同时号称胃”灵魂腧穴“,该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能调理脾胃虚弱的常见穴位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中脘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穴配伍艾灸疗法
1.配百会,足三里,神门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失眠,脏躁。
2.配膻中,天突,丰隆,有宽胸理气的作用,主治哮喘。
3.配梁丘,下巨虚,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急性肠胃炎。
4.配阳池穴,胞门穴,子户穴,有补肾养经,理气止痛的作用,治疗腰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病症。
5.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有升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胃下垂。
呕吐艾灸哪里图解 脾胃虚弱型呕吐
主要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或稍觉劳倦,即困惫乏力,眩晕呕吐,喜暖恶寒,面白肢冷,便溏,舌淡。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关元,脾俞,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关元,于俯卧位加就脾俞,肾俞穴。
艾灸手法:同上述艾灸手法一致。
艾灸功效: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虚如何艾灸能治疗
艾叶作为药,有药性,它入肝、艾叶作为药,有药性,它入肝、脾、肾经,对各个经脉有好处。肾经,对各个经脉有好处。《本草》中记载,有祛湿、止血、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艾叶有燃烧的作用,它的热力温和、渗透力强,能传到身体深层。可以让人感到热力在深层传走,会让人觉的舒服。
艾灸有艾条灸、艾柱灸。
艾条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艾柱灸分为: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隔物灸 、(瘢痕灸 )、米粒灸 (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 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
而脾胃虚的人一般只需要艾灸两个穴位,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艾叶是中医针灸的常用药材,但是最好得治病方法当然是好好的调理身体,然后利用自己的身体机能来自动修复身体的不良症状。另外,脾胃虚的人可以多吃一点黄色的东西,像是玉米、土豆、鲫鱼汤之类的,其他的肉类因为消化不好就尽量少吃。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艾灸中脘的神奇功效 艾灸中脘的功效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任脉之上,它是胃之募穴,也就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之功效。艾灸该穴位能够治疗胃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 泄泻等症。具体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艾灸中脘有什么功效作用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任脉之上,它是胃之募穴,也就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艾灸该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之功效。艾灸该穴位能够治疗胃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 泄泻等症。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
呕吐应该辩证分型来取穴进行艾灸,具体分型如下: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去2双胃俞穴温和灸5-10分钟,灸法同上。
艾灸功效:解表化浊。
饮食停积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据穴区部位切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用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3-5壮。
艾灸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满闷,胀痛不舒,苔薄。
艾灸疗法:灸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膻中,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
艾灸手法:用一手中指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垂直悬灸所选穴位的皮肤,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至微有灼痛感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脾胃虚弱型呕吐
主要症状: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或稍觉劳倦,即困惫乏力,眩晕呕吐,喜暖恶寒,面白肢冷,便溏,舌淡。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神阙,关元,脾俞,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神阙,关元,于俯卧位加就脾俞,肾俞穴。
艾灸手法:同上述艾灸手法一致。
艾灸功效: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宝宝脾胃不好可以按摩穴位调理吗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艾灸这4个穴位能养生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肚脐正上方四寸的地方,中医认为,艾灸中脘穴对于治疗腹胀、腹泻、呕吐、便秘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不错的功效。当人们出现肠胃不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艾灸中脘穴来调理身体。另外,中脘穴对也能缓解人们精神不济、神经衰弱等病症。
2.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腰,有人说艾灸命门穴可以治疗肾虚,起到养肾固肾的功效,其实艾灸命门穴对女性来讲也有不少好处。中医认为,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病也能灸一灸此穴。
3.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一个养生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调理气血,改善气血不足、气血两虚等症状。男性若是出现性能力问题,也可以坚持温灸关元穴,灸一段时间就能得到效果。
4.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不用小编多介绍,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那么艾灸足三里穴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中医表示,足三里穴能调和气血、补益脾胃,艾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治疗肠胃系统疾病,还可以缓解干咳、久咳,改善长期失眠、头晕的症状。
脾胃虚弱中医调理方法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虚寒按摩哪些穴位
穴位按摩法: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穴位艾灸法: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不好按摩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按摩5穴位可以调理脾胃
我们都知道,脾胃直接关乎到我们的营养吸收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脾胃不好的话,就没有办法吸收一样,身体健康也就成了问题了。因此我们如果脾胃虚弱了,一定要调理好。今天小编教大家用按摩来调理脾胃。那么大家知道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吗?
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