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损伤护理方法
颈脊髓损伤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人一般营养状况差,食欲减退,需供给高蛋白、多维生素及高热量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变水平以下感觉障碍,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病情观察:急性期病情不稳,需严密观察呼吸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记热、紫绀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是上升性脊髓炎的表现,应立即给予吸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抢救。
症状护理:周围神经损伤及长期卧床造成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和便秘,影响食欲,应解除腹胀,减轻痛苦,可进行腹部按摩或肛管排气,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水果、蔬菜,防止便秘。可用泻药、开塞露、肥皂水灌肠等方法协助排便。粪便干结,可带橡皮手套掏出。有尿潴留时应置导尿管,定时放尿,应注意预防泌尿系感染。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多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而大多为中度或轻度损伤。伤后早期可能存在短暂的脊髓休克期,此后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及感觉功能。这种损伤的多数病例在早期经过卧床、脱水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神经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常常在恢复至一定程度时便停滞不前,而且多数病例在数月至数年内,其病情轻重反复,以致脊髓功能障碍不断加重。
治疗
1.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治疗。颈椎MRI显示脊髓受压,或有明显的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并与脊髓损伤平面相关,就应早期手术治疗。高龄患者并有伴随疾病体质弱,手术风险较大,为相对禁忌证。需权衡利弊,并经医患沟通后再作决定。极少数患者可能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但没有脊髓受压,也未发现与脊髓损伤相关的椎间关节异常活动,则没有手术指征,而应保守治疗。
2.手术目的
解除脊髓压迫,尽可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并重建稳定。
在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治疗方法之后及时进行调整,上面就是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的介绍,通过了解以后相对许多朋友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另外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更加的细心,尽量避免一些意外的伤害等,以免给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查看颈椎病的方法
对于颈椎病这种疾病来说,如果我们没有能有效的治疗的话,在疾病的后期患者所承担的痛苦是很大的,为此我们应该在疾病的早期就给出积极地治疗方式,但是具体的应该怎治疗和护理呢?首先我们还是了解什么样的临床表现我们才称之为颈椎病吧,具体的阐述如下:
1.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
以上对于颈椎病这种疾病的类型我们专家给出了四种,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很多疾病都需要做好检查工作,这样才会有利于提高确诊的概率,再者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患者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治疗效果也就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在患者的疾病基础上去治疗。
... ...
老人颈椎病的症状有什么?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老年人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3)患者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颈椎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脊髓损伤病人康复计划
1、外伤性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
(1)现场急救:对脊髓损伤的急症病人现伤急救时,要注意防止脊髓损伤加重。搬动病人前首先检查肢体活动及感觉有否异常,如无异常,可使头颈部固定位置下移动病人,平卧位拉于硬板上,头颈部两侧加垫避免摆动,如检查有神经症状,则纵轴方向轻轻牵引头颈,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转送医院。由此可见,有专门训练的急救护送人员对伤后病人预后是很重要的。
(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 式的固定。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冻、高压氧、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
2、预防、治疗并发症
截瘫尤其是颈脊髓损伤的高位截瘫病人,由于早期治疗护理不当,可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如呼吸系统的感染,运动系统肌肉的挛缩,关节变形,泌尿系统的感染,血栓的形成,皮肤压疮等。这些并发症即是病人死亡的原因,也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一旦发现并发症及早治疗才能使康复计划顺利完成。
(1)尿路感染: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时引起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盈性尿失禁 。此期病人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病人排尿功能得到恢复,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进行排尿训练,外力压迫逼尿时要正确应用腹压,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下加压引丐肾盂积水及逆行感染。采用每隔4小时导尿一次的间歇导尿法可降低泌尿系感染率。有条件的医院也可应用体位移动床使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时站立位,可以增加膀胱内沉淀物排出,使残留尿相对减少而预防尿路感染。
(2)褥疮;这是截瘫病人的终身注意的问题。在卧床期除按皮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要注意足趾也可因被子的压力造成褥疮的可能。对恢复期病人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检查受压皮肤的方法,双手撑起减压的方法及预防褥疮的措施。
(3)解除消化道常见症状,如便秘、大便失禁、肠胀气,肠梗阻也可以应用干扰电疗法及中医按摩针灸技术。
(4)深部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常发生在脊髓损伤后一个月内,护理上要注意观察患者两侧下肢的腿围 ,看是否有水肿出现,尽早应用弹力袜和弹力绷带,早期斜床站立训练,可使截瘫的肢体血管神经舒缩功能得到恢复。
(5)肺部感染:截瘫病人长期卧床或呼吸肌运动障碍,呼吸量减少,咳嗽动作减弱或消失 ,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肺部感染。为预防这一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病人排痰时,护理人员用双手紧压患者胁下部,运输和要随患者呼吸节奏,可以使病人将痰咳出。力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损伤脊神经或导致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的护理方法
1、基础护理:
大多数脊柱脊髓损伤病人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三大并发症。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三大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2、早期干预:
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治疗,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3、心理护理:
应针对情况主动关心体贴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讲述脊柱脊髓损伤病人肢体功能锻炼的基本知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告诉病人只要坚持锻炼与治疗是会取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告诉病人保持正常饮食会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发生。
4、防止关节挛缩:
躯干和肢体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以减少后期发生挛缩和疼痛;腕关节通常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应处于微屈位,每日进行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每次5min。给病人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度,防止踝关节屈曲挛缩。
5、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
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3)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脊髓损伤常见症状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的产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行为活动。那么,脊髓损伤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脊髓损常见的症状
1、脊髓前综合征
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胶瘫痪,侗下胶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2、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仲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容积变化,脊髓受皱拇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3、胸段脊髓损伤表现截瘫
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仍为痉挛性瘫痪。
4、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
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膛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5、脊髓半切征
损伤平面以厂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以上就是脊髓损伤常见症状,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脊髓损伤的护理
脊髓受伤的护理也十分重要,脊髓损伤必须卧床休息,伤后一周内应适当限制饮食,避免腹胀影响呼吸,伤后2~3周宜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手术后还应积极防治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对截瘫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利用体位引流,帮助其排痰,防止皮肤褥疮,受伤后即应使用软垫保护,并定时翻身,每2~3小时一次,保持大便通畅,康复治疗要早,越早越容易恢复。
但是方法一定要正确,军军的治疗还算及时,但如果当时不把他抱起来,而是用平板抬送入院会更好。
脊髓损伤症状
1、脊髓损伤
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口头,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端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脊髓前综合症: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症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溶剂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
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现。
“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如某病人自主运动完全丧失,而其他两项为部分丧失,则该病人的截瘫指数为2+1+1=4,三种功能完全正常的截瘫指数为0,三种功能完全丧失则截瘫指数为6。从节腾指数可以大致反映脊髓损伤的程度,发展情况,便于记录,还可比较治疗效果。
颈椎病患者经常颈肩部疼痛,是否属于脊髓损伤后疼痛
长期保持伏案书写、用电脑、玩手机、打麻将、背扛重物等低头姿势都很容易出现颈肩部僵硬、疼痛。一般的颈肩疼痛不一定有脊髓损伤,但若出现头昏、走路不稳、跌跤、下肢沉重、踩棉花感、上肢麻木、持物不稳、双手无力等症状时就需要考虑是否已有颈脊髓损伤。此时应及时就医,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直观看见有无颈脊髓受压表现,也可以做脊髓神经-肌电图检查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与损伤程度。
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3)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6)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颈椎病的三大症状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
(5)除外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
(3)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脊髓损伤有哪些表现
一、脊髓震荡与脊髓休克:
1、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2、脊髓休克: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从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来判断损伤的节段。
(一)、颈脊髓损伤:
1、第一、二脊髓损伤:病人多数立即死亡,能到医院就诊者只有下列神经病学改变:
①运动改变:第一、二颈神经发出纤维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当其受伤时,会影响这些肌肉功能。
②感觉改变:第一、二颈神经的前支参与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当寰枢推骨折、脱位、齿状突骨折时,病人可感到耳部及枕部疼痛、麻木。检查时可发现有局部痛觉过敏或减退。
2.第三颈脊髓损伤:该部位的脊髓支配膈肌及肋间肌,损伤后不能进行自主呼吸,伤员多于受伤后立即死亡。常见的损伤原因为绞刑骨折,即第二至第三颈椎脱位,第二颈椎双侧椎弓骨折。这种骨折脱位亦可因上部颈椎于过伸位受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