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的病因
皮炎的病因
皮炎湿疹类疾患病因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内部因素
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神经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2.外部因素
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生活环境(如冷、热、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理化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
激素性皮炎病因
(一) 皮肤病适应症选择错误: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人们往往被这一假象所蒙混,加之有些广告宣传的误导,很多人又对激素应用范围和不良反应缺乏了解而长期滥用,导致不良后果。有少数人还用这类药品代替护肤品搽抹面部,在正常的面部长期使用,虽然初用时感觉良好,但时间一长便产生了依赖性皮炎。有的人还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误解为抗生素的消炎抗菌作用,而长期反复不当的滥用,带来严重不良后果。例如青壮年常见皮肤病痤疮(青春粉刺)、脂溢性皮炎、股癣、脓疱疮等细菌、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或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发生在面部、阴部等皮肤较薄嫩部位的皮肤病,长期大面积使用含量较高的激素制剂,因这些部位对皮肤皮质类固醇激素较易吸收,副作用也相对容易发生;很容易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皮肤发皱老化。特别是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如经皮肤吸收后,还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二)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皮质类固醇激素强效制剂,最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但由于使用者的随意性,这类药物近年来被滥用了。有实验表明,在皮康王霜、皮炎平霜、肤轻松霜、祛斑霜、倍氯美松霜、复方康纳乐霜,肤乐霜这7类药物中,以每月人均用量计算,虽然皮康王霜剂的人均用量最少,但引起副作用的比例却高达60.4%,原因之一是该药含有最强效的制剂氯倍他索,由于使用者对这一特点了解的很少,所以引起副作用者更多。
(三) 用药时间过长: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后可引起表皮萎缩并可抑制真皮胶原的合成,长期大面积外用后可引起系统副作用。有实验表明,长期用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量增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病情恶化。
皮炎和湿疹的区别
湿疹的疹型变化比皮疹大。皮炎没有这些变型,其炎症多限于急性、亚急性、和恢复期,慢性皮炎少见。
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皮炎病程短,复发少;湿疹病期长,缠绵难愈。
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
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同一皮损内,皮炎的的疹型较单一,例如基本上是红斑、水肿、水疱等;湿疹则较复杂多变,同一处损害有几种皮疹,如外层为红斑、丘疹,中层为水疱,内层有糜烂、渗液、结痂。
皮炎损害集中,界限清楚,好似印出或画出的;湿疹皮疹分散,疹片、疹群常无明晰的界限,注意饮食习惯,不能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容易得肠胃疾病。
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性皮炎患者病因非常多要特别注意精神因素,局部的刺激,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紧张激动情绪。神经性皮炎有可能和内分泌,胃肠道功能障碍有直接的关系。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
1.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
2.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3.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本病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
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精神因素(35%):
因情志波动,精神过度兴奋,忧郁,紧张,焦虑,恐怖或神经衰弱,造成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紊乱,引起肛门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当受到刺激时,皮肤易出现反应,呈苔藓样变化。
刺激因素(25%):
如过饮醇酒,咖啡等辛热兴奋剂,或服用某些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及内裤磨擦,摩擦为本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搔抓等局部刺激,均为诱因。物理性刺激因素常促使本病发生。
疾病因素(20%):
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障碍等,亦为重要诱因。
本病为七情所伤,多因心火内生,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外感风湿热邪,以致阻滞肌肤,血虚生燥,肌肤失荣所致。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很明确,但长期搔抓,摩擦为本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如日光照射,多汗及其他机械性,此外,可能与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或体内感染病灶有关。
神经性皮炎病因
神经性皮炎患者病因非常多要特别注意精神因素,局部的刺激,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紧张激动情绪。神经性皮炎有可能和内分泌,胃肠道功能障碍有直接的关系。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
1.精神因素目前认为是发生本病的主要诱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复。2.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体内慢性病灶感染等,均可能成为致病因素。3.局部刺激如衣领过硬而引起的摩擦,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阳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本病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
大家一定要控制好病情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有营养的食物,合理膳食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皮肤瘙痒都处于正常现象,最好去医院全面检查,注意生活作息规律。
慢性湿性疹皮炎病因
慢性湿性疹皮炎病因1、饮食因素
日常的饮食一般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上我们经常食用的某些食物内含有大量的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化工成分。长期进食此类食物,不仅影响患者的内部机制,同时也会引发湿疹等皮肤损害的发生。
慢性湿性疹皮炎病因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容易引发过敏的药物后,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湿疹等皮肤损害。具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药物,以免用药不当而诱发湿疹等损害的发生。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发生其损害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并遵照医嘱用药,以免治疗不当而加重其损害。
慢性湿性疹皮炎病因3、物理因素
患者们过度曝嗮或受到冷风刺激时,也会诱发湿疹的产生。上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此病的预防,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中曝嗮,以免其损害的加重。
季节发生更替时,要加强防寒保暖,以免刺激皮肤而加重其损害。患者长期处于压力下,也会诱发慢性湿性疹皮炎的产生。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病因
一、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该型患者无选择性,是皮肤或粘膜对外界刺激物的直接反应。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接触物质刺激性强弱,同机体自身关系不大。通常引起皮炎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是同它接触的人都可病。例如任何人由于于不慎皮肤接触上浓硫酸,不久之后肯定会发生皮肤急性炎症。有人提出,原发刺激物损伤表皮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由于崩解而释放出酸性酸酶等溶蛋白酶,可参与破坏皮肤组织,对本型皮炎的发生可起到一定作用。能够引起本型皮炎的接触物质最常见是化工原料,诸如强酸强碱等。某些刺激性较弱的物质,如肥皂、有机溶剂,某些工业原料等,若长期反复接触接触也能引起皮炎。
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此型皮炎的接触物质往往不具有强烈刺激性,仅仅是有过敏素质的人接触该物质方能发病。所以这一型皮炎,只发生于少数的敏感者,而对大多数人并不用担心。
一般的物多是小分子化学物质,故不具有抗原性,属于半抗原。它须与表皮内载体蛋白结合后才能形成完全抗原。从而获得抗原性,然后作用于机体,最终导致IV型变态反应的发生。但经观察研究已注意到本型皮炎和体液免疫也有关系。换句话说,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不单是T细胞的作用,B细胞的作用也不可小看。此外,表皮中的郎格罕细胞(Langerhamscell)在本型皮炎所起的作用亦应值得关注,因该细胞具有运送、处理和传递抗原信息的能力。
皮炎与湿疹的区别
1、湿疹的疹型变化比皮疹大。皮炎没有这些变型,其炎症多限于急性、亚急性、和恢复期,慢性皮炎少见。
2、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3、皮炎病程短,复发少;湿疹病期长,缠绵难愈。
4、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
5、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6、同一皮损内,皮炎的的疹型较单一,例如基本上是红斑、水肿、水疱等;湿疹则较复杂多变,同一处损害有几种皮疹,如外层为红斑、丘疹,中层为水疱,内层有糜烂、渗液、结痂。
如何区别皮炎和湿疹
1.湿疹的疹型变化比皮疹大。皮炎没有这些变型,其炎症多限于急性、亚急性、和恢复期,慢性皮炎少见。
2.皮炎部位为暴露处,即接触过敏原处,湿疹则较泛发。
3.皮炎病程短,复发少;湿疹病期长,缠绵难愈。
4.急性皮炎的炎症程度重于急性湿疹,红斑、水肿更重,水疱更多,常有大疱;湿疹的炎症程度轻于皮炎,极少见到大疱;有特征性点状糜烂。
5.皮炎有比较明确的病因即接触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中,相当一部分极易探明,但湿疹的直接病因常难以确认。有些病人所谓的“病因”如搔抓、烫洗等,至多也只算诱因。
脂溢性皮炎的原因
脂溢性皮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经递质异常、物理气候因素、营养缺乏以及药物等的作用有关。
近年来,卵圆形糠秕孢子菌与脂溢性皮炎的关系得到了重视,认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此外,精神因素、饮食习惯、B族维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也可能有一定影响。泛发而顽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肤症状。
脂溢性皮炎病因
脂溢性皮炎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脂溢性皮炎的形成,而一般病因有以下几种。
1、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2、青春期寻常痤疮或成人痘毒性痤疮没及时根治、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脂溢性皮炎。
3、在平时时候不健康,带有化学物质的化妆品的时候,是可能会导致脂溢性皮炎形成的。
淤积性皮炎病因
(一)发病原因
真正病因尚不明,发病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长期从事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工作或多次妊娠,盆腔静脉曲张除先天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外,亦可继发于血栓性静脉炎后的静脉闭塞。
(二)发病机制
有人认为与静脉高压使受累部位发生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短路有关,亦有认为系腓肠肌泵内的静脉流动压力增高,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间隙加宽使纤维蛋白渗入间质,这层纤维蛋白形成毛细血管周围屏障,造成局部皮肤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当静脉曲张后,静脉回流受阻血流变慢和倒流,造成静脉淤血,血液含氧量及营养成分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蛋白质和红细胞,代谢产物等渗入组织,形成水肿,进而缺氧和营养不良,产生瘙痒或感觉异常,搔抓,摩擦或外伤等刺激即发生本病。
脂溢性皮炎病因
治疗及用药不当(15%):
现在好多的治疗和用药不当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又一病因,在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情况下,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者使用一些不对症的药物,往往会使得其反。
精神因素和细菌感染(20%):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并发痤疮症状;还可继发对真菌、细菌的过敏反应,自身的免疫反应还可继发湿疹样病变与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
饮食因素(15%):
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痤疮(15%):
青春期寻常痤疮或成人痘(毒性痤疮)没及时根治、或治疗不当,都会造成脂溢性皮炎。
滥用护肤品(10%):
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伤害了皮肤本身的水油均衡机能,皮肤水油代谢紊乱了。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不利于细菌生长。因为化学物质的侵袭(化妆品、护肤品、烫染剂)、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效果降低,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内分泌紊乱(10%):
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为雄激素分泌亢进所致。除此以外,如女性经期综合症等。有的以为有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
其他因素(15%):
代谢障碍、遗传因素、维生素b缺乏以及物理、化学刺激,很是经常搔抓或用碱性洗涤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
颜面复发性皮炎病因
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有报告与化妆品、温热、光线刺激、尘埃、花粉等过敏或刺激有关。有人认为空气中的尘埃、花粉等物,由于涂擦化妆品而粘附于皮肤,再经过日光刺激,局部皮肤pH的变化,皮肤表面温度升高等使其易于溶解、吸收而发生变应原作用。因此本病可能即是化妆品皮炎或季节性接触性皮炎。
除上述外因外,患者的卵巢功能障碍,习惯性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及疲劳,消化功能障碍,维生素B族、维生素C缺乏和贫血等,亦可能为本病发病的因素。
症状
本病为在颜面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于女性。在日本皮肤病书籍及杂志中又称为女子颜面再发性皮炎(皆见)、再发性潮红性落屑性颜面红皮症(粟原)、颜面颈部秕糠性皮肤炎(山田)等。因男性亦可发生,故仍采用本病名。
初起于眼睑周围,渐次扩展至颊部、耳前,有时累及颜面全部,发生轻度限局性红斑、细小糠状鳞屑。有的可轻度肿胀,但决不发生丘疹、水疱,亦无浸润和苔藓化。皮疹有的可发生于颈部及颈前三角区,但躯干、四肢等处并不发生。多见于30~40岁女性,20岁左右发生也不少,其它年龄及男性也可见到。发病突然,自觉瘙痒,约经一周而消退,但可再发,反复再发时可有色素沉着。发病季节多为春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