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与青蒿如何区别
黄花蒿与青蒿如何区别
黄花蒿与青蒿颇类,二者都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且味道相近,黄花蒿含有青蒿素,入药谓之青蒿。它们的叶都是多回羽状深裂,它们的花冠都是黄色。那么如何区分二者呢?二者之区别俱在细微之处。一、花序的区别:黄花蒿的头状花序近球形,花序较小,长与宽均约1.5毫米;青蒿的头状花序半球形,花序较大,直径约为3~4毫米。二、叶的区别:黄花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三至四回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上部叶渐小,常为一回羽状深裂,且叶面绿中透黄,叶裂片轴有狭翼;青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二至三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上部叶渐小,多为一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且叶面不绿中透黄,叶裂片轴有不甚规则的羽片。纸上谈兵,按图索骥,不见实物,终归难释迷惘与困惑,俟高明指点迷津。
芦蒿和茼蒿的区别
两长相气味均大不相同茼蒿(chrysanthemum cornarium var.spatisum)【概述】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潮湿,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茎叶供生炒、凉拌、做汤耐食用。欧洲将茼蒿作花坛花卉。茼蒿属浅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层。茎圆形,绿色,有蒿味。叶长形,圳缘波状或深裂,叶肉厚。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种子,在植物学称瘦果,有棱角,平均千粒重1.85克。茼蒿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适温20℃左右,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一般以较弱光照为好。属长日照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营养生长不能充分发展,很快进入生殖生长而开花结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较短的春秋季节。肥水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不积水为佳。茼蒿的品种依叶片大小,分为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类。【性味归经】性温,味甘涩;人肝、肾经。
黄花蒿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学通称为“黄花蒿”A. annur Linn.,该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其体态略有变异。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本种不同于植物学上称的“青蒿”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亦无抗疟作用。黄花蒿风干植物含水分9.7%,乙醚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纤维素11.6%,纤维素8.5%,木质素9.6%,蛋白质9.3%,灰分10.1%,鞣质类2.4%。
黄花蒿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退蒸
①黄花蒿用于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症,常与鳖甲、生地、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②黄花蒿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常与鳖甲、地骨皮等同用,如秦艽鳖甲散。
①黄花蒿用于急慢性肝炎及胆囊炎,常与黄芩、栀子、半夏、大黄、赤芍等同用。
②黄花蒿用于湿热病,多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生冷而致湿热壅滞肠中,症见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常与葛根、黄芩、白扁豆等同用。
③黄花蒿用于风湿痹痛,可用本品配其他祛风湿药同用。
月痨病可以治愈吗
妇女产后未满40天,元气大伤,同房性交时出现子宫收缩,瘀血与败精互结,加之创口感染,瘀热日结,正气渐衰,火邪内燔,津液日耗,而成为月家痨。
1.归丹银蒿汤
处方:当归12g 丹参15g 金银花15g 紫花地丁15g
败酱草15g 青蒿6g 白薇6g 香附4.5g 红花4.5g 谷芽12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与主治: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月家痨初起,小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阴道有时流黯红浊液,带多黄稠,五心烦热,纳差,咽干口渴,舌红边略黯,苔黄,脉弦数.
方义:当归,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清热解毒;青蒿凉血,解骨蒸劳热;白薇退阴虚内热;少佐香附解郁结;谷芽健脾胃;甘草养胃气,调和诸药。
2):归丹地蒿汤
处方:当归12g 丹参15g 生地黄12g
地骨皮10g 青蒿6g 沙参12g
十大功劳叶6g 凌霄花6g 蒲公英15g
白花蛇舌草15g 麦芽12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与主治:活血祛瘀,养阴清热。月家痨中期,至午后发热,天明热退,心胸及手足心烦热,自觉骨中有火向外燔灼,小腹痛,按之硬,带多黄稠,心慌心悸,咽干口渴,纳少,舌红边黯,苔黄,脉小而数。
方义: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生地黄养阴清火;地骨皮凉血退蒸;青蒿凉血,退虚热;沙参养阴益气;十大功劳叶清热养阴;凌霄花凉血祛瘀;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麦芽健脾和中;甘草清养胃气,调和诸药。
青蒿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青蒿中含有多种倍半萜内酯,如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还有青蒿酸、青蒿醇等;另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中国蓟醇等;此外还含有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等成分以及豆甾醇、β-谷甾醇和棕榈酸,青蒿中所含的活性成分是青蒿药理作用的基础。
艾蒿能吃么 艾蒿和艾草的区别
艾蒿叶子较薄,颜色为鲜绿色,在生长前期会长有短绒毛,后期绒毛会逐渐脱落;而艾草的叶片较厚,且叶子的两边长有的绒毛到后期不会脱落。
艾蒿开花时颜色为橙黄色,且雌性艾蒿的花冠为狭管状,两性艾蒿的花冠为管状;而艾草开花时颜色为黄色,花冠为高脚杯状。
艾蒿食用时的口感较苦涩,味道也比较浓重;艾草所含有的苦涩感会相对轻一些,味道也清淡一些。
艾蒿刚刚长出嫩芽及幼苗时口感是最好吃的时候,四五月左右时采摘后直接炒食,或者与其他菜一起炒着吃味道也是很好的,传统的艾蒿吃法是将艾蒿与糯米粉等材料做成艾叶粑粑食用,有祛风驱邪的效果,将这种食用方式改良后,可以与面粉等做成艾蒿青团、艾蒿饼等不同风味的食物。
青蒿知识介绍
青蒿知识介绍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
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至8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蒿、鳖血青蒿、炒青蒿,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鳖血蒿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青蒿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青蒿的治病功效及食疗方
青蒿,又称香蒿、臭蒿,在2月生苗,茎粗且肥软,叶子青色,有点像茵陈,青蒿的根为白色,7、8月份开细黄的花,很香。
中医认为,青蒿味苦、辛,性寒,是酷夏必备的泻暑热良药,它具有清热解暑、凉血、除蒸、截痢的功效,对暑邪发热、阴虚发热、湿热黄疸、痢疾寒热等症有治疗功效。
治病功效
1、治夏季热,暑邪
取青蒿、薄荷各二钱,鲜荷叶一片,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地骨皮三钱,知母一钱,生石膏四两,上述药材加水煎汁,代茶饮用。
2、治妇人血气,腹内满及冷热久痢
春夏用青蒿苗,秋冬用青蒿子,捣碎绞治后服用。
3、治小儿感冒发热,利水消食,清热解暑
青蒿、滑石、淡竹叶、连翘、白薇各取二钱,蝉衣半钱,钩藤一钱,麦芽四钱,加水煎汁,差不多150毫升,分三次饮用。
食疗方
1、青蒿团鱼汤
材料:青蒿10克,团鱼200克,黄芪10克,干桃花10克,蜂蜜
做法:先将青蒿、黄芪、桃花放入砂锅,加水煎汁,去渣取汁,同团鱼一同煎煮,煎半小时,待温度适宜时倒入蜂蜜即可。
功效:该食疗方能够补血滋润、滋阴养颜,适合女性喝。
2、青蒿枸杞鳖汤
材料:青蒿10克,皮25克,枸杞20克,鳖一只,葱姜,料酒,冰糖
做法:地骨皮、青蒿加水煎汁,去渣取汁备用,甲鱼洗净,将枸杞、冰糖、料酒、葱姜放入腹中,放入砂锅,倒入煎好的药汁,再加些清水,用中火煮一小时。功效:解毒凉血,滋阴清热。
貌不惊人的皇帝菜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蔬菜,茼蒿生于农历九月秋风萧瑟、万物凋零之时,在风刀霜剑中努力成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它“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花深黄色,状如小菊花”。不过其实茼蒿的得名以及最早记载更要追溯到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著作《千金方》中将茼蒿归入蔬菜类,记述作:“味辛,性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茼蒿的食疗作用。而现代科学研究则更加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茼蒿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
茼蒿独特的个性和品格,还有丰富的内涵,都为它赢得了历代文人的喜爱。宋代陆游“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中的“蓬蒿”,以及大诗人苏轼“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中的“青蒿”,指的都是茼蒿。前者用以寄托自己的满腔忧愤所凝结的遁世思绪,后者则借物咏志,寄托思归之情。与古人的幽思伤感不同,今天人们多把茼蒿视作爱情的象征。这不仅因为茼蒿的发音与“同好”相近,更因其在烹调以及进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女儿姿态,叫人浮想联翩。
茼蒿在古代受到帝王将相的宠爱,因而“烹茼蒿羹”“炙茼蒿鱼”“拌茼蒿菜”和“烧茼蒿元”都是当时流行的菜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今的菜谱中已难觅其迹,如今的茼蒿,多以简单朴实的烹饪方法做客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主要的方式便是清炒或凉拌。而在寒冷冬天,茼蒿最好的吃法是用来涮火锅——既暖胃,又可增加汤底的鲜美,别有一番风味。在潮汕人常喝的鱼丸汤中,也包含些茼蒿,目的即是令汤味更香浓。在台湾还流行一种汤圆吃法——在汤圆中加入茼蒿一起煮,一番水乳交融后,汤圆散发出茼蒿的异香,与甜腻的口感搭配,成为绝佳美食。
血热型月经量多怎么办
症状
经来甚多,经色鲜红或深红,质稠黏有光泽,小腹作胀,血流出自觉有热感,可见唇干红,口渴,心烦,小溲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治以清热凉血,止血固冲。
黑白茶
准备墨旱莲30g,白茅根30g,苦瓜根15g,冰糖适量,先将诸药洗净,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加入冰糖调味即可。功效: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芙蓉莲蓬茶
用木芙蓉花15g,莲蓬15g,冰糖15g,将木芙蓉花、莲蓬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入冰糖即可。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适用于血热型月经过多。
青蒿丹皮茶
准备青蒿6g,丹皮6g,茶叶3g,冰糖15g,将青蒿、丹皮冼净,与茶叶同放杯中,用开水浸泡15~20分钟后,再加入冰糖溶化,即可饮用。功效:方中清蒿能清透伏热,丹皮清热凉血止血,冰糖补中益气,并能防制青蒿、丹皮之苦寒伤胃,共奏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青蒿素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的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植物中的一种提取物,其主要提取方式是通过乙醚提取的,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
艾草与青蒿的区别
一科属:
1·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
2·草 别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科属分类 菊科, 艾属 。
二用途:
1·青蒿入药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功效,用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
2·艾草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
三形态:
1·艾草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
2·青蒿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四化学成分:
1·青蒿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倍半萜类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黄酮类有3,4-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等。香豆素类有香豆素、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等。挥发性成分中以茨烯、β-茨烯、异蒿酮、左旋樟脑、β-丁香烯、β-菠烯为主,另含α菠烯、蒿酮、樟脑等。
2·艾草素,4-羟基 -8-乙酰氧基-8-乙酰氧基-1(2),9(10)-愈创木二烯-6,12-内酯,洋艾内酯,洋艾内酯,洋艾素,艾草宁,11-表洋艾素,11,10,11-表洋艾素,10,11-表洋艾素,大籽蒿素,11α-二氢墨西哥蒿素B,11α,13-二氢汉菲林,异戊酸,-(8-异戊酰氧基)橙花醇酯,2α,3α-环氧-11α,13-二氢去氢木香内酯,大牻牛儿烯,右旋姜黄烯,异戊酸橙花醇酯,4-去羟亚菊素,安洋艾素,球花母菊素,兰香油薁,兰香油精,蒿萜内酯等。还含木脂体类分合物:芝麻素,e,a-阿斯汉亭,e,e-蒿脂麻木质体,鹅掌楸树脂醇B二甲醚,鹅掌楸树脂醇A二甲醚。又含黄酮类化合物:艾黄素,猎眼草黄素,芸香甙,异槲皮甙以及马栗树皮素,咖啡酸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精油等。
青蒿如何做好吃
一、青蒿炒腊肉的做法
用新鲜的青蒿炒肉吃,味道鲜美。腊肉先切片待用,买来的青蒿摘掉老叶子和根须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之后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烧热油锅后先放入切好的姜丝,微微爆香后放入腊肉,小火不停的翻炒腊肉直到腊肉中的肥肉变得透明,此时就能够放入青蒿了,及时改大火翻炒,加入调味料后大火持续翻炒直到青蒿断生。
二、青蒿蹄花汤的做法
猪蹄炖汤不单单可以搭配黄豆,青蒿搭配猪蹄炖汤也能养颜美容。猪蹄洗净除毛后,切段放入沸水中焯水,水要没过猪蹄将血水逼出,少量的加入些许醋可以去腥。青蒿清洗去除后置入煮锅中,平铺在锅底,再放入猪蹄,上面放入姜片,导入事先准备的老汤底,开火炖煮。猪蹄煮到酥烂,肉骨可以分离的程度就基本差不多了,放入盐鸡精调味,再炖煮一会儿,美味的青蒿蹄花汤的做法就做好了。记住炖煮的时候汤底一定要放的足够多,避免中途水煮干了再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