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眼袋
中医辨证施治眼袋
对获得性眼袋,中医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
方药:参苓白术散(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功用:益气健脾,渗湿之泻。
方解:方中的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是为君药:可补脾胃之气。再配合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不仅能有效去除眼袋,还能消退皮肤的湿气,从而减少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发生的几率。
男人眼袋黑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西医治疗
先天性眼袋保守疗法效果不好,可进行手术矫正。
2.中医辨证施治
对获得性眼袋,中医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
方药: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功用:益气健脾,渗湿之泻。
方解:方中的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是为君药:可补脾胃之气。再配合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不仅能有效去除眼袋,还能消退皮肤的湿气,从而减少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发生的几率。
3.去眼袋常见的手术方法:抽脂法(负压法)去眼袋、开刀法去眼袋、激光法去眼袋、射频消融法去眼袋、超声法去眼袋。而超声法去眼袋是目前唯一的无创无痕去眼袋手术,该方法去除眼袋无创口没有任何后遗症.是目前最先进的最受消费者青睐的去眼袋方法。超声法去眼袋官方网里有详细介绍。
中医辨证施治更年期失眠
痰湿内阻型:症状。虚烦不眠,惊悸多梦,坐卧不安,头晕,头沉如裹,脉缓沉迟,舌质胖大,苔厚腻或湿滑。治法。祛湿化痰,健脾和胃,佐以安神。药物。陈皮、半夏、竹茹、枳壳、厚朴、淫羊藿各10克,茯苓、合欢皮各15克,炙甘草6克,远志、柏子仁各10克。用法。水煎服。
阴虚阳亢型:症状。失眠多梦,耳鸣健忘,潮热汗出,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阴潜阳,镇静安神。药物。生地黄、熟地黄各30克,何首乌15克,茯苓15克,泽泻、牡丹皮、玄参、麦门冬、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磁石、珍珠母、夜交藤各30克,山药、木瓜各10克。用法。水煎服。
中医辨证施治更年期失眠包括气滞血瘀型:症状。心悸失眠,噩梦,Jb中烦热,胸胁胀痛或周身刺痛,脉弦或涩,舌发绀或舌尖有淤点、淤斑,舌下静脉怒张。治法。活血化瘀,除烦安神。药物。当归、红花各10克,川芎、桔梗各5克,赤芍6克,生地黄、牛膝各9克,柴胡3克,枳壳10克,桃仁12克,琥珀3克。用法。水煎服。
休克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气阴亏虚型
患者症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呼吸促而弱,皮肤干燥,尿少口干,四肢厥冷,唇舌干绛,苔少而干,脉细数而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救逆固脱。可用方药生脉散加减。
阴竭阳脱型
患者症见神志不清,面色青灰,皮肤紫花或大片瘀斑,皮肤湿冷,四肢冰凉古肘膝,汗出如油,呼吸不整,体温不升,唇紫发青,苔白滑,脉微欲绝,指纹淡隐。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可用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热毒内闭型
患者症见高热,烦躁,或精神萎靡,甚则神志昏迷,强直抽搐,喉中痰鸣,胸腹灼热,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细数。治法:清热解毒,通腑开窍。可用方药清瘟败毒饮合小承气汤加减。
宫颈肥大的中医辨证施治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如脓,臭秽,阴中灼痛肿胀,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土茯苓、赤芍、丹皮、败酱草各15克,栀子、择泻、车前子(包)、川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抗宫炎片。
(2)脾肾两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有腥味.腰膝酸软,纳呆便搪,小腹坠痛,尿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泊法:健脾温肾,化湿止带。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骨脂、乌贼骨各15克,巴戟天、芡实各10克,炙甘草6克。中成药:温经白带丸。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辩证分型
1)肝气犯胃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院痛连胁,嗳气则舒,情志不舒时加重,泛吐酸水,胸闷喜太息,食少。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胃脘胀满作痛;气病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疼痛攻撑连胁,暧气则舒;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可见胸闷喜太息,泛吐酸水,食少;弦脉主肝病、主痛。
2)肝胃郁热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食入即痛,泛酸嘈杂,口干口音,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胃郁热,火邪犯胃,胃失和降,可见胃脘灼痛,泛酸嘈杂;肝胆火旺,可见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胃阴不足症状:胃痛隐隐,饥饿时加重,口燥咽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似饥而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有裂纹,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证候分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可见胃痛隐隐;阴虚内热津亏,可见口燥咽干,渴不欲饮,五心烦热;胃失和降,可见似饥而不欲食,或纳呆,时作干呕;大肠液耗,可见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胃痛之象。
4)胃络瘀血症状: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甚者呕血、便血。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
证候分析:气滞而致血瘀,胃痛有定处而拒按,如刺如割;舌紫黯,有瘀斑瘀点,脉涩均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之征。
5)中焦虚寒症状:胃痛隐隐,喜按喜暖,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迟。
证候分析:脾胃虚寒,脉络失于温养,可见胃痛隐隐;虚则喜按,寒则喜暖;脾失健运,水饮停胃,可见纳食减少,呕吐清涎,大便稀薄;脾主肌肉四肢,脾阳不振故见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或迟,为脾阳不振,中焦虚寒之象。
诊断要点
1)中上腹疼痛,呈反复性、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位置在中上腹稍偏右处,或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发生在两餐之间,位置多出现在中上腹,或略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和饥饿样痛。
2)其他症状、体征:可有泛酸、嘈杂、腹胀、嗳气、反胃、恶心、呕吐等症状。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
3)内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
4)x线钡餐检查:消化性溃疡的x线主要征象是壁龛和龛影,也可见到十二指肠畸形、激惹。
5)胃液分析可发现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基础酸排出量(bao)增加。
6)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施治原则
1)肝气犯胃治则:疏肝理气。
2)肝胃郁热治则:和胃泄热。
3)胃阴不足治则:益胃养阴。
4)胃络瘀血治则:和胃化瘀。
5)中焦虚寒冶则:健脾温中。
注意事项
1)避免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宜食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定时进食;不宜饱食、暴食;忌食生冷粗硬、冷饮沸汤、辛辣酸甜之品;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肉瘤的治疗
1、首选外科手术,载肢或根治术是最常用方法,但疗效仍不理想,仍有约50%的病人死亡,部分切除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倾向保留肢体局部大部分切除再进行化放疗。
2、化疗:可行术前和术后化疗但有效率均不高,且付作用大。
3、局部放疗:对一些肉瘤患者也可选择性进行放疗,但有效率低,一但肺部转移疗效更差。
4、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对肉瘤的治疗会有显著疗效,不少曾被判处死刑的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治后有的可延长命,有的甚至痊愈。
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首选外科手术,载肢或根治术是最常用方法,但疗效仍不理想,仍有约50%的病人死亡,部分切除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倾向保留肢体局部大部分切除再进行化放疗。
2、化疗:可行术前和术后化疗但有效率均不高,且付作用大。
3、局部放疗,对一些肉瘤患者也可选择性进行放疗,但有效率低,一但肺部转移疗效更差。
4、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对肉瘤的治疗相当有效,不少曾被判处死刑的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治后有的可延长命,有的甚至痊愈。肉瘤病人选择中医药治疗,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
眼袋消除的方法
1.西医治疗先天性眼袋保守疗法效果不好,可进行手术矫正。
2.中医辨证施治对获得性眼袋,中医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以便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
方药:参苓白术散(选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功用:益气健脾,渗湿之泻。
方解:方中的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是为君药:可补脾胃之气。再配合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不仅能有效去除眼袋,还能消退皮肤的湿气,从而减少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发生的几率。
肛瘘的中医辨证施治
1、中医治疗肛瘘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消法
中医治肛瘘常用的方法是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的肛周痈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溃脓和切开之苦。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肛周痈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体用法是极其灵活的,因为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必须因病而异。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实者宜通里,热毒蕴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应温通,气滞者要行气,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时,还需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痈疽所属的不同经络,灵活施治。凡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内消,也可移深出浅,转重为轻;如脓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以免养脓为患,毒散不收,血气受损,脓毒内蕴,反会侵蚀好肉,溃烂后难于收敛。
2、中医治疗肛瘘方法之托法
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内陷。此法适用于肛周脓肿中期,正气虚弱,毒邪偏盛,不能托毒外透,肛周痈疽外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泄出脓毒,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造成后患。
3、补法是中医治疗肛瘘常用的手段
这是用补益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患处新生,使疮口、瘘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老年体虚,气血虚弱,溃疡后期,或肛肠疾病术后,热毒已去,病灶巳除,而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以及便血和脱垂等病人。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凡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但在毒邪未尽的时候,切勿早用补法,以免病邪内蕴,久而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