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补铁误区
常见补铁误区
【铁锅做饭能补铁?】
铁锅做饭补铁这是老人的说法,不过也有一定的道理。铁锅中的铁主要以三价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如醋、碱都会使得锅表面的氧化铁进入食物,并随食物进入胃中。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后以铁蛋白的形式进入血液。可以说对我们的补铁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如果烹调的膳食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草酸、植酸,如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都会妨碍铁的吸收。因此这种补铁的方式限制太多,效果不好。
【吃枣补铁不如瘦肉给力】
一提补铁补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红的大枣。而大枣能不能补铁我们要关注的有两方面,一个是含量多少,一个是利用率。大枣含铁量还算不错,但是问题出在这利用率上。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都是非血红素铁,人体的吸收率较低,补铁效果不好。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血、肝脏及瘦肉中的铁为利于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补铁效果更好。而且大枣中所含的木质素也会干扰铁的吸收。
如果要非用枣来补铁那么建议用鲜枣而不选干枣,鲜枣中丰富的VC可促进铁的吸收,而干枣中VC甚微。
【菠菜能否补铁?】
菠菜也是在补铁补血食物中呼声较高的。但其实说到补血的话,菠菜补得恐怕不是缺铁性贫血缺的血,而是补的叶酸。叶酸是人体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素,缺乏是可能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其是孕妇缺乏还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而半斤菠菜中所含的叶酸就超过了一片400微克的叶酸片。
再来说说菠菜中的铁含量及利用率的问题。菠菜的含铁量在叶菜里是在算不上高,且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菠菜中大量的草酸,即使焯水依然含量不少,也会影响铁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干扰其他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所以菠菜补铁实在不划算。
准妈妈饮食补铁误区需避免
误区一:肉食损害健康。部分女性受媒体广告的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误区二:吃鸡蛋喝牛奶营养足够。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铁质的吸收。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误区三:蔬菜水果无益补铁。许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四:嗜饮咖啡与茶。对女性来说,过量地饮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补铁误区
饮食补铁有误区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大约有50%的女童、20%的成年女性、40%的孕妇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首先是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易发生贫血。青春期的女孩生长发育旺盛,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加上月经来潮,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给胎婴儿营养物质,铁的需要量大大提高,如不额外补充,贫血几乎不可避免。中年女性受宫内节育环、子宫肌瘤等影响,月经量较多,铁的流失已成必然。老年妇女胃肠道吸收功能减退,造血功能衰弱,贫血的发生也是有增无减。但是,除了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外,女性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习惯,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误区一:肉食损害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体广告的误导,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导致富含铁元素的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少。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其吸收率也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盐、 草酸盐等的干扰,吸收率很低。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误区二:吃鸡蛋喝牛奶营养足够。
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铁质的吸收。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即“牛奶性贫血”。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误区三:蔬菜水果不利补铁。
许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四:嗜饮咖啡与茶。
对女性来说,过量地饮用咖啡和茶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当然,除了营养因素以外,缺铁性贫血还可能由疾病引起。所以,发生了贫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必要时服用铁制剂。
补铁误区
我们先来说说红糖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红糖水可是补铁佳品。正因如此,很多产妇的饮食中都少不了它,甚至有的产妇一天还会冲泡半袋(一袋350g)的红糖并且喝完。然而红糖水并不能作为补铁的优选大量饮用,否则不仅补铁效果不好,反而摄入过多能量,促使体重增加,而体重过重会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那再来看看红枣。都说红枣补血效果好,比补铁还要直接。更有句话说“一日三颗枣,容颜不显老”,这也是在突出红枣有补血养颜的功效。那红枣的补血效果真的有那么好吗?其实不然,红枣不能补铁,红枣补的是铁——造血的原料。然而,即使红枣能补铁,效果也不怎么样。理由如下:
1. 红枣中的含铁量不高。干红枣中铁的含量大概是2—4mg/100g。跟动物性食品相比,实在是很低。
2. 吸收率低。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我们人体平时吸收利用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红枣中的铁就是非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被人体利用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植酸、草酸、膳食纤维等多个妨碍因素,吸收利用率就收到了影响。
所以,红枣补铁的效果也不好。
那究竟什么样的补铁方式才是最好的呢?补铁食物中效果最好的应该是动物性食品。因为动物性食品中的铁是血红素铁,是人体可以直接拿来吸收并为己所用,制造自己的血红蛋白,利用率就高得多。例如动物肉、动物肝脏的吸收率约为22%,而大米为1%,玉米和黑豆为3%。但是动物肝脏除了富含铁以外,还富含维生素A,大量摄入容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因此要适量。同时可以配合维生素C一起补充,这样效果会更好。
补铁常见的6个误区
使用铁锅炒菜,锅壁上的铁在铲子的刮蹭之下,有微量碎屑掉下来,接触到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之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铁离子,混入到食品当中,增加食物中铁的含量。
虽然用铁锅炒菜能够增加菜肴中的铁含量,但这些铁都是无机铁,而人体吸收时需要吸收有机化合物形态的铁,又被称为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在人体中的吸收率约为30%-35%。而来自铁锅中的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并不高,估计只有3%以下。因此,用铁锅炒菜来补铁并不合适。
误区2 多吃菠菜可以补铁。
菠菜也是在补铁补血食物中呼声较高的。但事实上菠菜的含铁量在叶菜里实在算不上高,且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菠菜中大量的草酸,即使焯水依然含量不少,也会影响铁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干扰其他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误区3 多吃红枣可以补铁。
红枣是枣类晒干以后的产物,是一种干性果子,无水后属于果制品,而非水果。在鲜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锌和其他的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堪称是“VC之王”,每100g鲜枣中就含有243mg维生素C,这个含量可以说是惊人的,而每100g鲜枣中,含铁量只有1.2mg。但鲜枣一旦晒干成为红枣后,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和铁都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而流失,实际上,红枣中基本不含有维生素C和其他的矿物质,因此,作为晾干的鲜枣产物,红枣也不会有补血补铁的功效。
误区4 蔬菜水果无益补铁。
许多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好处的。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误区5 多吃蛋、奶有益补铁。
牛奶虽然营养丰富,但它的含铁量非常低,人体吸收率也只有10%,所以我们能吸收利用的部分也很少。而蛋黄虽然含铁量高,但其铁的吸收率仅为3%,而且会产生抑制身体吸收铁质的蛋白质。因此,这两种食物对治疗因缺铁造成的贫血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
误区6 多吃肉不利于补铁,还对身体不好。
很多人认为多吃肉不好,除了增加脂肪外没有别的用处。实际上,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率也高,一般可达25%(动物肝脏中铁的吸收率甚至达30%以上)。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受食物中所含植酸盐、草酸盐等干扰,吸收率很低(约为3%)。因此,忌肉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孩子补铁常见误区
误区一、母乳奶粉和米粉米糊同吃
在我们的身边可以发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吃母乳或者奶粉不够饱,晚上总需要起来喝奶,怕是孩子饿了,所以就会在母乳或者奶粉中加入米粉或者米糊一起喂孩子吃,认为这样既可以让孩子饱肚子,又营养充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米粉和米糊中含有植酸,会一直乳类食物中铁的正常吸收,因此,母乳奶粉是不建议和米粉米糊同吃的。
误区二、粥里加糖有营养
我们都知道,大米煮粥对孩子的健康有利,营养价值高,但是,有些愚昧的家长就会认为,在大米粥中加入糖,这样可以增加营养价值。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出现缺铁的情况。
误区三、喝汤不吃肉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炖汤,各种肉汤、鱼汤、蛋汤、鸡汤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家长只是让孩子喝汤,而不吃肉,那么,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完全吸收全面的营养,这是因为,即使炖汤之后,大部分的营养其实还是留在肉上面的。
误区四:破坏食物维生素C
给孩子多吃新鲜的蔬果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好处,但是,如果家长买到了不新鲜的食材,或者是烹调的时间过于长,那么就会使得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破坏,而蔬菜中的植酸或者草酸反而抑制了铁的吸收。
准妈妈贫血怎么办
对于贫血的孕妇,应该多补充含铁的食物,如用血块煮汤;把肝脏和鱼肉蒸熟碾碎,拌在米粉或粥里吃;或是把瘦肉剁碎,炒熟后拌在粥里吃。如果缺铁的情况比较严重,就要看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了。李智还提醒,由于孕妇胃酸分泌少、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有的孕妇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C等,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另外,针对有的孕妇喜欢吃红豆、红枣来补铁的情况,专家提醒人们要走出补铁误区,要知道,这些民间流行的补铁佳品却未必有那么理想的补铁效果。例如红豆实际上含铁量并不多,每100克红豆含铁量只有7.4毫克左右;而红枣的含铁量也不高,每100克红枣只有1.2毫克铁。蛋黄虽然含铁不少,但因为其中含磷比较高,因此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蛋黄也不是补血佳品。
婴幼儿的补铁误区
过去,乃至目前仍有不少优生优育文章和儿科医生,还在向家长积极推荐蛋黄作为婴幼儿补铁的主要食物来源。不错,鸡蛋黄中含铁量不算低,每100克含量为6.5毫克,相当于2000多克鲜牛奶的含铁量,而且鸡蛋价廉易得,再贫困的地区给独苗儿吃几个鸡蛋也无问题。事实上,由于受传统和舆论的影响,无论城镇、乡村,还是富豪、穷人,用鸡蛋作补铁食品的,几乎普及到每家每户。
许多人沿用了一个老观点,认为鸡蛋是动物性食物,铁吸收率当有20—25%。而新的研究表明,如在全世界广为发行的《默克诊断手册》(92年15版)以及我国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编的《实用内科学》(94年第9版)中认为,由于鸡蛋黄中含有磷蛋白和卵黄高磷蛋白,吸收率只有2—3%左右。
婴幼儿每天需要吸收利用铁1毫克。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每天吃一只鸡蛋黄(重约25克),以动物性食物平均铁吸收率23%计算,可吸收到0.37毫克铁,加上从母乳中吸收到的铁(约0.5毫克),已达到标准需要量的85%;一岁以后的幼儿如果每天吃两只鸡蛋,也可达标准需要量的75%左右,都不可能出现目前婴幼儿普遍患有铁缺乏症这个局面。但如果按鸡蛋黄铁吸收率3%计算,只能从每只蛋黄中吸收到0.048毫克的铁,仅依靠母乳,或其它植物性食物和鱼、肉之类食物中摄取膳食铁,显然不可能满足婴幼儿对铁的生理需要量。
既然我国婴幼儿普遍用鸡蛋作膳食铁的主要来源,而80%以上的婴幼儿,又都患有包括缺铁性贫血在内的铁缺乏症,那么十分清楚,正是由于人们对鸡蛋营养的认识误区造成的。
婴儿补铁最适宜的辅食应是猪肝、鸡血和鸭血,不仅含铁量大大超过鸡蛋,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过敏反应也比鸡蛋少。如果婴儿每天吃10克猪肝,幼儿20克,便可有效地预防铁缺乏症,而且还不必补充维生素a。但用禽血补铁,要否补充维生素a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常见补钙误区
1、可乐咖啡当水喝
近些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要归咎于年轻人常喝的可乐、雪碧,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它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
2、一次补太多
补钙一次不要补太多,应该少量多次。建议买剂量小的钙片,每天分两至三次服下。尤其对于老年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少量多次补钙可以减少便秘、肾结石以及膀胱结石等问题的出现。
3、钙剂选液态
有的人认为液态钙比钙片更容易吸收,其实钙的吸收场所主要不是胃,而在肠道。因此,服下的钙剂,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机制,在胃里不受胃酸的干扰,而能被肠道吸收。而液体补充钙剂很难达到这一点。
4、补钙后不注意运动
被人吃进的钙首先进入胃肠,再转移到血液,最后才从血液转移到骨骼。所以人只有多运动、增加锻炼强度和频率,血液中的钙才会向骨骼中转化。因此,运动能帮助提高钙吸收和保持骨密度。最有利于骨健康的项目是散步、慢跑、爬楼梯和跳舞,建议每周最少做两次有氧运动。
5、忽视维生素D和元素钙
中国人本身维生素D的水平比较低,导致很多钙补进去的时候无法吸收和利用,甚至出现天天补钙还缺钙的情况。所以应选择元素钙含量高的高浓度钙源如碳酸钙源,以充分满足补钙量的需求。除了元素钙外,维生素D也很关键。维生素D就像一辆运输车,只有它存在,钙质才能被“搬运”到人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