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风艾灸什么穴位

痛风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以灸痛点为主,和肿胀的部位。同时加上中脘,神阙,关元和足三里,肾俞,腰阳关。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治疗痛点,我们还要用艾灸的方式来恢复体能,来恢复被疾病破坏的正气,用艾灸来升元阴元阳。艾灸的主要功能也是驱、补、通、调。就是驱寒邪,补正气,通经络,调整人体元阴元阳。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脉络瘀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疗方法首选受累关节刺血。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采血针将患部鲜红或暗红的瘀络刺破,瘀血顺势而出,其颜色由暗红转为鲜红后即可加压止血。所选瘀络不必拘泥于一条,可以同时选择多条。如果患部没有明确瘀络显现,则在该关节基底部周围寻找到瘀络并刺血(刺血的注意事项是预防感染)。刺血后选用针刺疗法,具体用穴为百会穴、神庭穴、曲池穴、合谷穴、神门穴、足三里穴、太冲穴、丰隆穴、内庭穴、阴陵泉穴以及阿是穴。毫针泻法,以期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每日治疗一次,5次一个疗程。通常2 ~3次即可直折病势,安神定痛。

对于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可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以预防痛风发作。由于尿酸在体内的异常增高与肾排泄机能下降有关,笔者认为,痛风病静止期的患者应该补益肾气,增加排泄机能。临床可选太溪穴、复溜穴、神门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水道穴等,毫针补法,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也可以长期采用针刺疗法进行调补,改善体质。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常见的经络养生法

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点穴按摩: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艾灸法

灸疗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根据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艾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而间接灸又可分为隔物灸和悬灸。从效果来说,直接灸效果最好,较之扎针(针灸)效果更佳。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直接接触皮肤施行灸法,患者非常痛苦。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艾灸的操作方法上做了大量改进。首先就是隔上一层东西的艾灸,如隔上生姜片的隔姜灸。但由于这种灸法还是有痛苦,之后就干脆将艾条悬空,离开皮肤一定距离施灸。这就是现在的悬灸。根据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荨麻疹艾灸哪个部位 推荐荨麻疹艾灸方法

1、膈俞穴:使用艾条灸,每穴温和灸10—15分钟;

2、血海穴:使用艾条灸,每穴温和灸10—15分钟;

3、神阙穴:使用艾条灸,温和灸10—15分钟。

取风门、膈俞、身柱、神阙、风市、血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筑宾穴。

用艾炷隔徐长卿灸法,将徐长卿鲜根捣成糊状,再把其贴敷于皮肤穴位处,上面再放艾炷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或者用艾条施灸,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次选3~5穴,各灸5~ 10个艾炷,每天1次。

取风门、膈俞、身柱、神阙、风市、血海、手三里、曲池、足三里、筑宾穴。

用艾条温和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或腧穴,距2~3厘米进行施灸,使患者感觉有温热而无灼痛,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次选3~5穴,各灸5~10分钟,每天1~2次。

取穴分两组,一组取血海、中府、章门、曲池、风市穴;一组取风门、肺俞、膈俞、列缺、脾俞穴,交替使用。

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之间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雀啄食一样的一上一下移动,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天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1~3日。

取穴分2组,第1组取血海、中府、章门、曲池、风市穴;第2组取风门、肺俞、膈俞、列缺、脾俞穴,交替使用。

用艾条温和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 对准施灸的部位或腧穴,距2~3厘米进行施灸,使患者感觉有温热而无灼痛,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期间可休息1~3日。

疱疹性咽峡炎艾灸哪里 疱疹性咽峡炎发烧艾灸哪里

位置: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艾灸方法:身柱穴为起始点上下循经往返灸。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艾灸风门穴即可起到祛风寒的作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属膀胱经。

功效: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条温和灸,2岁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用手感应热度,温热潮红即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成人一般每穴15分钟左右。

头疼艾灸哪个穴位

温和灸

艾灸穴位:百会穴、太阳穴、上星穴、合谷穴。

操作方法:取合适的体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隔附子灸:

艾灸穴位:涌泉穴。

操作方法:将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0.3~0.5厘米的薄片,用针扎数孔,用大、中艾柱点燃放在附子片中心施灸。若患者有灼痛感可将附子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施灸5~10壮。

回旋就

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落枕了艾灸有用吗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舌苔白厚艾灸穴位:

风门

定位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

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适合受凉后舌苔厚白用于艾灸。

艾灸方法

艾炷灸风门穴3-7壮;或艾条灸风门穴5-15分钟。

列缺

定位

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以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处是穴。

功效主治

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正头痛,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颈项痛,掌中热,腕痛无力,小便热,阴茎痛,尿血,遗精,瘾疹,惊痫,可用于受凉舌苔厚白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炷灸列缺穴3~5壮,艾条灸列缺穴5~10分钟。

合谷

定位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适合作为受凉后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柱灸合谷穴3-5壮;或艾条灸合谷穴5-10分钟。孕妇不宜针灸。

风池

定位

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治

主治头痛,头晕,伤风感冒,鼻渊,鼻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症,耳鸣,耳聋,颈项强痛,落枕,荨麻疹,丹毒,及神经衰弱,癫痫,高血压,甲状腺肿,电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视神经萎缩等,是受凉后舌苔厚白的适宜选穴。

艾灸方法

艾条灸风池穴5-10分钟。

风府

定位

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功效主治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可用于受凉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

艾灸方法

艾条灸风府穴5-10分钟。

艾灸能治疗哪些病 艾灸治疗感冒

风热感冒表现: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鼻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寒感冒表现: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打喷嚏等。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醒脑益气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等感冒症状。

风门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3胸椎间),左右各2厘米处,或以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症状。

列缺穴:将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于两虎口处垂直相交,一只手食指搭在另一只手上,手臂自然落下,食指尖处即为列缺穴,艾灸该穴位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喉咙痛等症。

合谷穴: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故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通络镇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口眼歪斜,齿痛,手腕及手臂疼痛等症。

艾条悬灸:取风池穴,将艾条放在穴位上,头发拨向两边,小心施灸5-7壮,此方法适合外感风寒。

艾条温和灸:取上述穴位,先灸头背部,再灸四肢,将点燃的艾条放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分别施灸,灸3-5分钟,每日一到两次,此种方法适风热感冒。

呕吐怎么缓解 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去2双胃俞穴温和灸5-10分钟,灸法同上。

艾灸功效:解表化浊。

落枕可以艾灸吗

落枕是可以艾灸的。

艾灸有很好的疏筋通络的功效,主治头痛、项强等症状;艾灸还能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祛风止痛,主治颈肩部位疾病;灸局部痛点有很好的舒筋活络的作用。

落枕艾灸部位

风池穴

在后颈部,后头骨下两侧,两条大筋外缘,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耳垂处。

肩井穴

该穴位位于肩上,大椎穴(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时低头,取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即可。

大椎穴

正坐低头时,人体颈部下端最高点,即第七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

落枕穴

在手背侧,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

天柱穴

在颈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的发际凹陷中,取穴时摸到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脖子处那块突起的肌肉,即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为此穴。

落枕艾灸治疗方法

气滞血淤型落枕

主要症状:晨起颈项酸痛,活动不利,头部歪向患侧,活动室疼痛加剧,局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硬结,舌暗。

艾灸疗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阳陵泉,三阴交,大椎穴及患部阿是穴施灸。

艾灸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风寒阻络型落枕

主要症状:颈项背肩酸痛,拘紧麻木,可见头痛,恶风怕冷等风寒表证,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取风门,列缺,患侧凤池,肩井,大椎,落枕及患部阿是穴施灸。如疼痛牵及肩胛,腋后者,与俯卧位加灸天宗,后溪穴,牵及肩头,上臂者,加灸外关,中渚穴施灸。2.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取天柱,大椎,风池,阿是穴。3.患者取坐位,取双侧风池穴施灸。

艾灸功效:舒筋活络止痛。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 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 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灸能治咳嗽吗 外感咳嗽艾灸

主要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咙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灸大椎,风门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每穴灸10-15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的方法,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采用隔蒜灸的方法,每灸3-4壮后换一次蒜片,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一次,急性,重症每日两次,7-1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所选穴位进行无瘢痕灸,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待灸穴位皮肤表面,置麦粒大的艾炷于穴位上,每穴3-7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个疗程。

艾灸功效:解表散寒止咳。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喉燥咽痛,常伴随恶风身热,头痛,鼻流黄体,口渴等表热症,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取列缺穴,合谷穴,肺俞穴,大椎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主要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感,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取定喘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施灸。用艾条温和灸,以温热连续刺激,每次灸5-10分钟。或者采用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根据穴区部位,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或中等艾炷施灸,待施灸部位皮肤有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疏风润燥,宣肺止咳。

头痛艾灸哪个穴位 回旋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相关推荐

艾灸对痔疮有好处吗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艾灸具有一定祛湿作用,可通过艾灸以下部位缓解体内湿气: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脚踝上侧26-27cm左右,与胫骨前缘大概两中指的距离,艾灸此穴可以化痰祛湿,治疗头痛、头晕的情况。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三寸,约10cm处,艾灸关元穴驱寒祛湿,具有祛湿以及培本固元等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外侧,外膝眼下3寸约10cm左右的位置,按压有酸痛感,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调理脾胃、疏风化湿。

女人常常艾灸穴位更显年轻

女人要想年轻,艾灸三穴,一生不显老。 抗衰老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食疗、运动、美容等。抗衰老还可采取艾灸疗法,助您留住美丽的容颜,淡去岁月留下的痕迹。专家指出,对关元、神阙及足三里穴进行艾灸疗法,可延缓衰老。 方法1:取关元、神阙、足三里穴 采用艾卷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约2-3厘米处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方法2:取足三里穴 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将约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如果感觉到疼痛,可

风寒感冒了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4、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

头痛艾灸哪里快速缓解 痰浊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 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后取仰卧位,取印堂,中脘穴,内关穴,丰隆穴施灸。 艾灸功效: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偏头痛艾灸灸哪里最好

率谷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治疗偏头痛,头晕的特效穴,艾灸穴位具有清热息风之功,可以起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小海穴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 常用腧穴之一,为小肠经合穴,艾灸穴位具有散风邪,通经络,定神志的功效,主治头痛,风眩头痛,耳鸣,齿龈疼痛,尺神经痛,肘关节炎等症。 百会穴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因头为诸阳之会,穴居颠顶,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同时本穴为百脉之争,是各经脉气会聚之处,连贯周身经脉,对于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艾灸穴位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之功效,主治头痛目眩,头风等头部症状。 中渚穴是三

艾灸治感冒灸哪些地方

治疗原则: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 施灸穴位: 主穴:风池,列缺,合谷穴。 配穴:头痛加百会,太阳;咳嗽加尺泽,太渊。 施灸方法: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cm,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穴每日1-2次,每处灸10-15分钟,5-7天为一个疗程。 隔姜灸:用生姜片将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每穴5-7壮,7天1个疗程。

月经期间艾灸可以吗 月经少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穴位: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 方法: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普通艾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艾灸穴位: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艾灸方法:在小腹部用艾条,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治疗方法:治宜温经散寒调经。 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艾灸穴位: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 艾灸方法

头痛怎么艾灸 风热犯表型头痛

主证:头痛剧烈,发热怕风,面红耳赤,咽喉肿痛,口渴欲饮,便秘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穴。 施灸方法:选用督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在施灸穴位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

呕吐艾灸哪里可以缓解

呕吐应该辩证分型来取穴进行艾灸,具体分型如下: 外邪犯胃型呕吐艾灸 主要症状: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胸腹满闷,苔白。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中府,大椎,风门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中府,于俯卧位加灸大椎,风门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边,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悬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然后俯卧,

小孩咳嗽艾灸哪里

1、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 2、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身柱穴 取穴:身柱穴是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一个穴位。,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方法: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3、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肺俞穴 取穴:在身柱穴旁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