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肾药有哪些
常用补肾药有哪些
具有补壮阳效果的中药很多,如附子、干姜、肉桂、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阳起石、骨碎补、巴戟天、川续继、狗脊、补骨脂、山药、胡桃肉、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复盆子、菟丝子、鹿茸等。在临床上使用这些药物治疗时,还要根据病人的表现,症状、舌质、舌苔变化及脉象,随症加减用药。如伴有阳痿早泄时用芡实、金樱子、阳起石、莲子肉等配伍;伴有水肿时常与泽泻、车前子、茯苓、猪苓等药物配伍;伴有小便多,遗尿时常与益智仁、桑螵蛸、复盆子等配伍。病人体虚或气喘、肢凉时,又常与附子、党参、黄芪、龙骨、壮蛎等药物配伍。常用的补肾壮阳方剂有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缩泉丸、贞武汤及五苓散等,均可随症加减选用。
常用药有:
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同上 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七味都气丸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口服,1次9克,1日2次。 肾阴虚引起的气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大补阴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口服,1次6克,1日2~3次。 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四神丸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口服,1次9克,1日1~2次。 五更泄泻名方。以肾阳虚衰(命门火衰),凌晨即泻为特点。
青娥丸 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针对肾亏而偏阳虚的腰痛病人。
五子衍宗丸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用于肾中精气阴阳不足之证,兼有收涩之功。
最好的补肾药包括了多种,补肾最好的方法就是药物补充,患者可服用指定的中药或是中成药,药物之间也有药性冲突,建议患者多吃补肾的食物,再配合药物进行服用,补肾期间患者要多锻炼身体,多运动,更要观察身体调理后的特征,如发现补肾未达到功效的,可更换其它的补肾药物,也能更改补肾的方法。
补气与益气区别
意思差不多。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五味子补肾效果怎么样
比较好。
五味子是具有一定补肾效果的,对于男性来说,适量食用对于其遗精、滑精、肾功能不全等,都具有较好的作用,补肾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毕竟五味子不是专门用来补肾的药材,补肾效果有效,加上其含有一定的药性,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补肾效果,还需要服用专门的补肾药物才行。
怎么让孩子发育正常 孩子转骨治疗「长大人」的最佳时间
所以,何时才是提供孩子转骨治疗「长大人」的最佳时间呢?小孩子在青春期前可给予健脾补气的用药,使孩子能够有食欲以获得充足营养,至于补肾转骨药的治疗,则是应该在青春期进行,过早补肾容易造成性早熟的现象而导致生长板提早闭合。且使用补肾药时,仍应参酌健脾药,因为如果消化吸收不良,再多补品也是枉然。
血虚如何预防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怎样远离补肾壮阳的误区
我们会经常会在各种媒体看到和听到各种“补肾壮阳”类药品的广告宣传,甚至会看到服用某种补肾壮阳药物可以使阴茎增长的说法,甚至在家还要受到此类传单的困扰,给人的感觉好像中国男人都肾虚了,都需要补肾壮阳了,肾虚就是性功能不好,吃了补肾药就能补肾壮阳。真的要补肾壮阳吗?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补肾壮阳类药品广告很多在误导消费者。
第一,是让消费者误认为补肾药是“壮阳药”,以为“一吃就灵”。这类“壮阳药”实际上只是起到了“壮胆药”的作用,为什么会说是“壮胆药”呢?因为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心理因素出现了性功能减退,在吃了补肾药后,自认为性功能没问题了,于是在自信心增强的作用下,产生了改善性功能的结果,补肾药起到了壮胆作用。对于那些有器质性病变的性功能障碍患者来说,滥用“壮阳补肾”类药物,就不见得会产生什么作用。
第二,这类广告还误导消费者以为肾虚就是指性功能减退,就是阳痿、早泄。其实,性功能减退仅仅是肾虚的多种表现之一,中医在这方面早就有着很精辟的见解。壮阳要对症选药。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ED的形成当然有的是因为肾虚,属于肾虚的用壮阳药自然逐渐能够好转甚至彻底治愈,因为所谓壮阳药成分一般都是补肾之品。但是,ED并不都是因为肾虚造成的,淤血、肝气郁结、湿热等都可以造成ED。这些原因造成的ED,如果用壮阳药有时候虽然也可以起到一时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是药不对症,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ED的加重甚至完全阳痿。淤血造成的ED,当然先要活血化瘀。肝气郁结的ED一要心情舒畅,再配合舒肝理气之药,有望重展男子汉风采。湿热造成的ED,需要注意少抽烟喝酒,少吃油腻的食物,再配合清利湿热的药品保健品,才是治本之法。因此,壮阳药是用来壮阳的,但是否适合,还得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用,千万别自作主张,随便服用。
中医治疗血虚血燥
中医治疗血虚燥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因此需要清热解毒。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通过上面介绍的这些方法,对患病的病人肯定是有很好的帮助,虽可能不是立竿见影,但是只要长期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这个疾病肯定是会有所好转的,所以不要太着急,疾病都是需要慢慢养的,身体养好了,疾病自然就不在了。
血虚血燥的治疗方法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因此需要清热解毒。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老年人补肾药有哪些
1.九芝堂浓缩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功能是滋阴补肾,适用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和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好多中老年人群都可以服用九芝堂浓缩六味地黄丸,你可以先去药店咨询过后再决定是否要购买。
2.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肾阳虚表现为性欲减低、阳痿早泄、乏力、怕冷等。肾阴虚表现为怕热、易出汗、手脚出汗、眼干口渴。肾阳虚可以口服男宝胶囊、壮腰健肾丸、右归丸。肾阴虚可以口服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3.补肾药比较多啦 补肾阳如 阳起石 仙灵脾 仙茅 益智仁 补骨脂 补肾阴的有 生地 知母 黄柏 枸杞 女贞子 等 右归丸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阳的 左归丸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
4.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
黑米明目护肾。
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
老年人补肾药有哪些我们一定要去认真的去了解一番,我们的子女朋友们应该为我们的老年朋友们多购买一些补肾药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老年人朋友摆脱肾病的苦恼,希望我们的老年人朋友都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过上健康的生活。
中医治疗气血两亏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益气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精。精能生髓,髓能化血。同时,肾中之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精髓化血,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精微,五脏六腑之精,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血海,与肾之大络相会以滋肾,以营骨髓。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范畴,认为其发病是由于肾虚所致。使用补肾法治疗肾虚症可使骨质疏松症状明显改善,骨密度平均值回升,骨钙含量、骨密度等均可得到提高。
中医运用补肾法治疗时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型,并分别用左归丸补肾阴及右归丸加减补肾阳治疗(参见本刊第10期25页“经典名方”栏目——编者注),加减补肾药物,如淫羊藿、杜仲、巴戟、续断、紫河车、女贞子、旱莲草、泽泻、龙骨、熟地等(具体药方根据病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从而调节骨代谢平衡,促进骨生成,提高骨密度,从源头上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