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病人如何护理对病情好
坐骨神经痛病人如何护理对病情好
1、坐骨神经痛病人需适当控制饮食的量,公道搭配杂粮,严禁暴饮暴食,如果对饮食的量和质不能科学控制、搭配,那么肥胖就不可避免。
2、坐骨神经痛病人应该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3、坐骨神经痛病人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应适当吃些、粗米、粗面、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坐骨神经痛病人可以适当吃些坚果,如核桃、白果、松子等,它们含丰富的神经代谢营养物质。
4、坐骨神经痛病人要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坐骨神经痛。
5、坐骨神经痛病人要经常食用燕麦町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切碎的燕麦草在温水中冲泡2分钟并过滤后就是一种补品,一天喝1—4克,若要减轻皮肤瘙痒,用细棉布包燕麦片挂在喷头下,用冲过燕麦片的水洗澡。
6、坐骨神经痛病人需要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坐骨神经痛感染加重机会。
如何护理坐骨神经痛患者
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是非常的高的,所以作为患者来讲就要随时随地做好坐骨神经痛的护理,其实坐骨神经痛的护理是最基本的一个步骤。
1.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用患侧拇指的指尖按压环跳、承扶、阿是等穴,每穴按压10—20秒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这些就是坐骨神经痛的护理。
2.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对梨状肌处进行弹拨6-10次,以局部感到酸痛为度。
3.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在环跳穴处进行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地按揉1—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发热、舒适为度。
4.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手掌的掌根在患处进行按揉2、3分钟,以局部感到发热、舒适为度。
5.如本病经尽快的正确手法治疗以及好的坐骨神经痛的护理,其疗效甚佳,有时几次甚至1次即可治愈。
6.病人在日常坐骨神经痛的护理中,应避免再次受伤,同时应避风寒侵淫,以免加重病情。
坐骨神经痛的锻炼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锻炼方法
1、吊杆:找一个单杠,让身体自由下垂,对脊柱起到了拉伸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腰腿疼痛,并有一定的矫正姿势的作用。2、脚尖踩书:地板上放一摞书,然后用脚尖站在书上,脚跟的地方悬空,一次锻炼到坚持不住为止(初次尝试锻炼可以减少锻炼的时间,循序渐进的来)。3、抬高腿:伸直双腿,仰卧在床上,慢慢向上抬腿(腿一直保持伸直),当感到腰腿疼痛的时候仍然要坚持一会,再休息。4、压腿动作:这不是说要和练武的人一样压腿,简单一点,坐在床上,后靠墙壁,两腿伸直,然后用手去够你的脚跟。
在生活中还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护腰,有专门为坐骨神经痛病人设计的。腰部不能受凉否则就会造成腰部神经炎症,加剧腰腿的疼痛。而且要注意饮食合理膳食有助于病情的减轻。在生活中一定要改掉以前的那些不良习惯。如果患有坐骨神经痛切忌千万不要在睡软床,睡硬板床有助于脊柱复归正确的姿势,平时出门在外也不要穿高跟鞋也可以帮助纠正脊椎。
看完了上面详细介绍地关于坐骨神经痛的锻炼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各位朋友已经大致有所认识和了解了。坐骨神经痛的锻炼方法包括了室外的吊杆,室内的脚尖踩书,抬高腿,压腿等等,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坐骨神经痛,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吧!
坐骨神经痛的护理措施
一、坐骨神经痛的护理措施
(一)日常护理: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要做好预防及日常护理,以免诱发坐骨神经痛的发作或使病情加重。
1 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 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 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 治疗本病的药物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胃病者宜慎用。
5 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流产与早产。
6 激素类药物仅限于急性期,应避免长期服用,切忌滥用。
7 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二)家庭保健护理
按摩:病人俯卧,施术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下肢屈曲做髋关节上下摇动数次。
灸法:取夹脊、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阳陵泉、承山、悬钟穴,腰痛加肾俞、关元穴,大腿后侧痛加承扶、殷门穴,膝痛加足三里穴,踝痛加昆仑穴。每天施灸1~2次,每穴每次10~15分钟。
刮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刮拭患侧腰夹脊、环跳、殷门、委中、承山等穴3~5分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则不刮腰夹脊,从患侧环跳穴刮拭至昆仑穴,重手法3~5分钟。
拔罐:取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志室、涌泉穴,每次选3~5穴,留罐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敷贴:①吴茱萸、附片、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独活、威灵仙、 虫、全蝎、羌活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皂角刺9克,川椒30克。共研细末。用时每穴取药10克,置于胶布中间,敷贴腰眼、脾俞、肾俞、环跳、承山穴。每日换药一次,6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寒湿型坐骨神经痛。②丝瓜籽适量,捣烂,敷命门、承山穴,每日换药一次。适用于湿热型坐骨神经痛。 ③当归50克,红花30克,乳香、没药各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将上药入醋中浸泡4小时,再放入锅内加热数十沸,以纱布浸药液,趁热外敷腰眼、环跳、承山穴,凉时换药。每日一次,适用于瘀血型坐骨神经痛。
刺血疗法:取腰俞、委中、悬钟、殷门、委阳、阳交、环跳、正墟;下肢痛取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穴,常规针刺放血。
(三)注意事项:
1.急性期不能睡软床,否则加重病情。
2.主动要求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明确病因者,应积极配合病因治疗。
3.患有坐骨神经痛的病人常常因为害怕疼痛而减少活动,这样做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患坐骨神经痛后,只要不在急性期内,仍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帮助解决运动障碍,增大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矫正不良姿势,增强体质,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尤其是患侧下肢的锻炼更为必要。鼓励病人尽早恢复正常活动。慢走、慢跑、球类运动都可以进行。
4.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搬重物或弯腰检东西的动作应避免。
5.防止受寒受湿,尤其在运动出汗以后不可受凉,应保持干燥,不能久坐或躺卧于凉湿地面。
6.只要不在急性期内,仍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7.随着人口的老化,骨质疏松和椎间盘变性病人逐渐增多。中老年人应注意平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腰部肌肉力量。注意弯腰,抬重物时动作要轻、慢。一旦发生坐骨神经痛应积极查找病因。中老年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服用激素时,应注意血压、血糖、血钙和血钾的变化,因为激素有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和低血钾的副作用。
(四)运动锻炼:
1、抬腿,平躺于地板上,双臂置于两侧。轮流抬起每个脚后跟,使脚后跟抬离地面10到20厘米,与此同时,腿保持伸直状态。坚持,直到不舒服为止。重复5次。
2、预防坐骨神经痛:沿墙滑动,靠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下滑,蹲伏,膝部弯曲约90度。从1数到5,然后上滑。重复5次。
3、预防坐骨神经痛:抬高臀部平躺在地板上,屈膝,使得脚平放在地面上。然后抬起臀部,胃肌绷紧,与此同时挺直背部。重复5次。
二、坐骨神经痛的自我康复护理
1.按摩法:患者站立,弯腰45度,头微抬,眼向前看,全身放松,双手空握拳,从后面轻拍两侧臀部,力度由轻至重。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20分钟左右,2个月后即出现明显效果。自我按摩可以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也可以调节神经体液系统,提高痛阈耐受力,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吸收,起到止痛的作用。在自我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均匀、和缓,力量以感舒适为度。
坐骨神经痛是怎么回事呢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即疼痛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前者即坐骨神经炎,临床上少见,往往与体内感染源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常见的病因是腰椎间盘脱出,还有椎管狭窄,肿瘤,结核,妊娠子宫压迫,蛛网膜炎等。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多单侧。起病通常急骤,但也有缓慢的。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取决于致病的病因及医治是否及时,如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能及时就诊,及早手术治疗,常可治愈。
坐骨神经痛病因有很多,有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坐骨神经痛也称坐骨神经炎,可因牙齿、鼻窦和扁桃体感染引起间质性神经炎;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商病变或压迫所致,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者多见,可继发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锥体转移瘤、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症、脊椎骨关节病和外伤等。
患有坐骨神经痛的人该如何做好护理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坐骨神经痛。
3、注意起居调养:坐骨神经痛患者要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做好饮食护理: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莱,坐骨神经痛患者应多摄取水分,并避免咖啡、汽水、香烟等刺激物。多吃水果、蔬菜、核果、种子、谷类等有益的食物。经常食用燕麦町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切碎的燕麦草在温水中冲泡2分钟并过滤后就是一种补品,一天喝1—4克,若要减轻皮肤瘙痒,用细棉布包燕麦片挂在喷头下,用冲过燕麦片的水洗澡。
另外,坐骨神经痛患者需适当控制饮食的量,公道搭配杂粮,严禁暴饮暴食,如果对饮食的量和质不能科学控制、搭配,那么肥胖就不可避免。应适当吃些、粗米、粗面、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适当吃些坚果,如核桃、白果、松子等,它们含丰富的神经代谢营养物质。此外,少量饮酒对坐骨神经痛有益,根据各人酒量不同,多者不宜超过50毫升,因为酒量过多,对肝脏损害较重,降低机体兔疫力,对坐骨神经痛的恢复有严重影响。
老人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
虽然大多数的朋友都对坐骨神经痛这几个字眼十分熟悉,但是我们对坐骨神经痛的了解并没有多少,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病症,其中肢体疼痛是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因此坐骨神经痛给老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老人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希望能让老人尽快治愈坐骨神经痛。
老人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西药治疗。西药能对老人坐骨神经痛病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主要是以缓解老人肢体疼痛症状为主要目的的。常见的能对老人坐骨神经痛起到治疗作用的西药主要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缓解疼痛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坐骨神经痛患者不能自行使用。
老人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中医对老人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治疗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中医认为老人坐骨神经痛症状的出现多是由于是寒之气而引起的,因此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则是祛风散寒。常见的能起到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药有制草乌,海风藤,白术,鸡血藤,制川乌,乳香等,以上这些中药对老人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不错。
坐骨神经痛的保健护理方法
一、坐骨神经痛的对症保健护理
1、在坐骨神经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者应睡硬板床。小心着凉受湿,防止感染。有便秘、咳嗽者须积极治疗。去除加重病情的因素。
2、疼痛严重时,为减轻坐骨神经痛病人痛苦,可给予服用镇痛药,安眠药以及痛点局部作普鲁卡因封闭止痛。
3、因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可考虑作手术切除,术后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坐骨神经痛的日常保健护理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坐骨神经痛,又能加重坐骨神经痛。
3、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物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胃病者宜慎用。
5、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流产与早产。
6、激素类药物仅限于急性期,应避免长期服用,切忌滥用。
7、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5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8、站坐睡姿:坐骨神经痛与站姿、坐姿、睡姿关系密切,好多都是平时姿势不对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坐骨神经痛的病理
坐骨神经由L4-5和S1-3神经组成。是由腰丛的腰骶干及骶丛分支组成的人体最长、最粗的下肢神经。其组成成分在椎管内为神经根,出椎管后合成2cm宽的神经干,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位于臀大肌深层、股方肌浅层,经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在大腿后面下行,然后分支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按病变部位通常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
1、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内原发肿瘤、转移瘤、腰椎管狭窄症、腰骶部脊膜炎、椎关节炎、椎管内血肿、脓肿等。
2、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变在椎管外的坐骨神经走行上,如骶髋关节炎、盆腔感染、产钳分娩损伤、妊娠子宫压迫、盆腔肿瘤、髋关节炎以及全身疾病如糖尿病、中毒、周围血管病等等。
坐骨神经痛护理
坐骨神经痛对症护理
1、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者应睡硬板床。小心着凉受湿,防止感染。有便秘、咳嗽者须积极治疗。去除加重病情的因素。
2、疼痛严重时,为减轻病人痛苦,可给予服用镇痛药,安眠药以及痛点局部作普鲁卡因封闭止痛。
3、因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可考虑作手术切除,术后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坐骨神经痛日常护理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治疗本病的药物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胃病者宜慎用。
5、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流产与早产。
6、激素类药物仅限于急性期,应避免长期服用,切忌滥用。
7、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5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8、站坐睡姿:坐骨神经痛与站姿、坐姿、睡姿关系密切,好多都是平时姿势不对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方法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坐骨神经痛。
3、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流产与早产。
坐骨神经痛要注意什么
1 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 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病毒)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 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为坐骨神经鞘膜纤维织炎所致,也有因神经纤维瘤引起者。本型临床少见,往往与体内感染源有关。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在其通路上。因受其周围病变压迫或刺激引起症状。在坐骨神经出梨状肌后各种原因引起坐骨神经痛,又称干性坐骨神经痛。
①神经根痛病变为肿瘤、囊肿与纤维变性、椎间盘突出、骨性椎管豉神经根管狭窄、椎体肿瘤、脓肿压迫等;
②神经干病变,如外伤、肿瘤、炎症、营养缺乏;
③骶丛病损,如外伤、湓腔感染、肿瘤、骶髂关节炎等;
④反射痛,来自腰骶或骶髂关节病损,膝外侧半月板或腘窝囊肿。股骨感染、肿瘤等;
⑤周围血管病损。
有效诊断坐骨神经痛方法是什么
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以单侧、中年男性多见,疼痛多由臂部向下放射至足部,咳嗽、喷嚏等动作常使疼痛加剧。为了减轻疼痛,坐骨神经痛病人脊柱常侧弯,卧床时膝部微屈。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椎间盘脱出、椎管内占位、腰骶神经根炎、脊椎关节炎等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多由坐骨神经炎、髋关节病等引起,病史询问和查体时应注意鉴别。
坐骨神经痛体检发现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致患侧脚趾背屈力弱,小腿外侧皮肤痛觉减退,跟腱反射消失,臀部肌张力降低等。
中医辩证分型诊断坐骨神经痛:
1、气血瘀滞型坐骨神经痛:病程久长,反复发作或跌仆损伤。疼痛剧烈,痛如针刺或疼痛麻木,坐骨神经痛患肢不可屈伸,按压腰腿后外侧之经线穴点,多有明显之压痛。脉细涩或沉迟,舌上多见紫色瘀斑。
2、肝肾不足型坐骨神经痛:腰腿酸软乏力,筋脉时有牵引拘急,步履困难;过劳则疼痛加重,卧时痛减,烦躁盗汗,头晕耳鸣,面赤火升,夜尿频多,大便干结。脉细或细数,舌红少苔。
3、寒湿外袭型坐骨神经痛:下肢拘急疼痛,邪犯足少阳疼痛多沿腰腿外侧放射,邪犯足太阳多沿腰腿后侧放射。坐骨神经痛遇寒加剧,得热则舒,局部常有冷感,人夜尤甚,或肢体重着不移,伴肌肤不仁。脉沉涩或紧,苔薄白或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