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吴茱萸相关配伍应用
中药吴茱萸相关配伍应用
1.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除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同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所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证。
2.配党参:吴茱萸辛苦而温,芳香而燥,入肝脾胃经,有良好的暖肝开郁、温脾燥湿、除逆止痛的作用,党参具补气和中之功,二药相配应用,温中寓补,功专散寒补虚,既可暖肝,又可暖脾,用于呕逆、吞酸、胃痛、吐利。本对药目前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证。
3.配五味子:本品辛苦大热,既能人中焦温胃暖脾、散寒燥湿,又可走下焦暖肝温肾而疗寒疝寒泻,对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健运所致的泄泻,用之甚宜;五味子酸温,有益肾收涩之功,与吴茱英同用,能助其止泻之效。二药配对,一偏治本,一偏治标,有较佳的温敛固涩之功,可用于脾肾两虚、五更泄泻之证。
4.配当归:吴茱萸辛苦大热,能温中散寒,燥湿止呕,疏肝止痛,还能温肝肾而暖胞宫,治疗血寒经闭、行经不畅及腹痛等;当归味甘而重,辛而气轻,补血之中又能行血。二药合用,吴茱萸温散、当归行血以助之;当归温补、吴茱萸温经以行之。相辅相助,温经治血、调经止痛功甚著。
5.配木瓜:本品辛开苦降,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舒筋活络。两药合用,一散一收,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主治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酸软无力、疝气腹痛。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吴茱萸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杀虫,还能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那么吴茱萸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驱虫药中关于吴茱萸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炮制方法
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性 味
味辛、苦,性热。
归 经
归肝、脾、胃、肾经。
功 能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主 治
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相关配伍
1、《伤寒论》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
2、《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甘松的临床应用
功能: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主治:诸风脾郁、腹胀痛、风疳、癔病、脚气、痔漏。
临床应用:甘松醒脾畅胃之药,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胀满,皆取温香行散之意。其气芳香,入脾胃药中,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
1、治老人脾虚不食,久泻虚脱,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有温而不燥,甘而不滞之功,治脾阳虚,可与三柰配伍同用。
2、治霍乱转筋,甘松为必要之药,可与附片、黄连、吴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乱,极有捷奏之效。
使用注意:气虚血热者忌服。
用量:2~4.5g;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患处。
三伏贴贴哪里 三伏贴配方,治疗这种病贴什么位置?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中药: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适量。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中药: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中药: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取穴:神阕、涌泉
中药: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百劳、膏肓
中药: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延胡索要怎么服用
单用
1.《中国药典》中记载延胡索的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2.《中药学》中记载延胡索的一般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此三分至一钱。
配伍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制吴茱萸的配伍应用
制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大枣与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制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制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吴芋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入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体内有寒湿导致腹痛、腹部胀痛、厥阴头痛等不适症状,用吴茱萸配伍其它药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在《医方简义》中的导气汤就是用吴茱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肠道功能紊乱吃什么药
方法1
防风6克、白术3克、苍术8克、茯苓3克、白芍药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上药共为粗末,空腹前食用。
方解:方用健脾燥湿之苍术为主药,配以祛风和血,利湿的防风、芍药、茯苓、白术等,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
方法2
甘草6克、干姜12克、茯苓12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茯苓、白术健脾胜湿,合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方法3
熟地黄30克、白术(炒)9克、干姜9克、吴茱萸1.5克、甘草(炙)6克、扁豆(炒)6克、山药(炒)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熟地、白术、扁豆等健脾,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景岳全书》胃关煎。
吴芋的注意事项 降逆止呕
吴茱萸是性热的中药,入脾经,对于因腹部受寒导致的腹部冷痛、呕吐泛酸的情况,在《伤寒论》记载用吴茱萸配伍生姜、人参等药的方剂吴茱萸汤,有良好的降逆止呕作用,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用吴茱萸还是建议在医生的医嘱下合理用药。
中药吴茱萸相关配伍及炮制
配伍:1、《伤寒论》吴茱萸汤:与生姜、人参等同用,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沬,苔白脉迟等。
2、《医方简义》导气汤: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类编朱氏集验医方》鸡鸣散:与木瓜、苏叶、槟榔等配伍,治寒湿脚气痛,或上冲入腹。
炮制;1、吴茱萸:除去杂质。
2、制吴茱萸:取甘草捣碎,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延胡索粉一次吃多少 延胡索配伍推荐
本品活血力弱,止痛力佳,既能治血瘀疼痛之治,又能治气滞疼痛,故称其功用活血行气止痛。适应广泛,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药物入于煎剂。
例如: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此外,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延胡索要怎么服用
1.《中国药典》中记载延胡索的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2.《中药学》中记载延胡索的一般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此三分至一钱。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