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阳关透曲泉的针刺手法 曲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膝阳关透曲泉的针刺手法 曲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隐神经髌下支,小腿内侧皮神经分布。小腿内侧皮神经是隐神经本干在小腿部的直接延续,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和大隐静脉。
3.针在缝匠肌的后缘刺入:此肌由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2,第3腰神经。
4.股薄肌腱:该肌是大腿内收集群中靠最内侧一条长带状的肌肉,下方以腱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它由闭孔神经支配,其神经纤维来自第3,第4腰神经。
5.半膜肌腱:此处在股薄肌腱的内后方,由坐骨神经的胫侧部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第2骶神经。
6.腓肠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后面,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第2骶神经。
若针穿过腓肠肌内侧头深达2寸左右时,有可能刺到位于腘窝处的腘动,静脉和胫神经。
深层有膝上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阴陵泉穴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膝盖疼痛、晕眩、腹水、食欲不振、腰腿痛、尿闭、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取穴方法:
取该穴位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生理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膝阳关透曲泉的针刺手法 曲泉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燥湿止痒。配带脉,中极,下髎,阴陵泉,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黄白带下;配中极,血海,蠡沟,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下注之阴痒,湿疹。
2.本穴清热利湿。配中极,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配阴陵泉,大敦,照海,针刺泻法,治疗湿热脚气。
3.本穴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配气海,血海,三阴交,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郁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配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针用泻法,治疗瘀血阻滞之产后腹痛。
4.配关元,中极,三阴交,太冲,大敦,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结之疝痛,阴茎痛。
5.配悬颅,颌厌,太阳,太溪,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清利头目,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6.本穴舒筋利节,通络止痛,配环跳,阳陵泉,三阴交,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下肢痿痹;配阳陵泉,阴陵泉,血海,膝眼,犊鼻,针刺泻法,治疗膝髌肿痛。
7.配关元,中极,肾俞,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肝肾,治疗肾虚阳痿,遗精等。
8.配百会,气海,三阴交,大敦,针刺补法,重灸百会,益气升阳,治疗中气下陷之阴挺。
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
1本经透穴:从一个穴位进针,向着同经的穴位或上或下透刺。
外关透支沟:主治热病、头痛、耳鸣、胁痛、肩臂酸楚、上肢麻木。
间使透内关、大陵:主治心痛、惊悸、癫痫狂证、呕吐脘痛、肢挛且肿。
足三里透上巨虚:主治消化不良、肠鸣腹泻、腹胀纳呆、肠痈腹痛。
足三里透下巨虚:主治乳痈肿块,下肢痿证,痹痛。
气海透关元:主治腰痛遗尿,阳痿早泄,久利不止,经闭痛经。
中脘透下脘: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2异经透穴:一经一穴进针,再透刺多经多穴,或从一经一穴进针,透刺他经他穴。
一针透五穴:由曲池下针,透刺尺泽、曲泽、少海、小海。主治泄泻,肢节病证。
太阳透下关:主治面部三叉神经痛。
翳风透瞳子髎:主治面部三叉神经痛。
地仓透颊车:主治面部三叉神经痛,中风面瘫,失语流涎,牙关紧闭。
外关透三阳络:主治中风上肢瘫痪。
阳陵泉透阴陵泉:主治中风下肢瘫痪。
内膝眼透外膝眼:主治膝关节诸疾。
中脘透天枢:主治肠胃诸病。
阳痿患者的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阳痿有独特疗效,且操作方便,近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阳痿有不同的针灸方法,现介绍如下: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③湿热下注。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④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⑤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Tips:
部分穴位位置
会阴穴: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曲骨穴: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
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极穴: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太溪穴: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神门穴: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阳陵泉: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针刺委中注意事项 委中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解毒。配气海,曲泉,行间,迎香,涌泉,譩譆,针刺泻法,治疗血热鼻衄,齿衄;配曲池,解溪,风门,阿是穴,针刺泻法,治疗血热丹毒,疔疮;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针刺泻法,治疗热壅大肠之便血;配曲池,血海,针刺泻法,活血散风,治疗风热荨麻疹。
2.本穴舒筋强腰,活络止痛,为治疗腰痛要穴。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阿是穴,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湿腰痛;配命门,肾俞,腰阳关,志室,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治疗肾虚腰痛;配水沟,环跳,龈交,针刺泻法,龈交点刺出血,治疗气滞血瘀之跌仆闪挫腰痛,疼痛不能俯仰;配肾俞,腰阳关,环跳,风市,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腿疼(坐骨神经痛)。
3.配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丘墟,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中风下肢不遂。
4.配阳陵泉,悬钟,承筋,承山,昆仑,针刺补法,舒筋活络,补髓强筋,治疗下肢痿痹拘急,足踝酸软等。
5.配膝眼,鹤顶,阳陵泉,秩边,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络痹阻之关节痛。
喉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介绍
体针法
(1)取穴;常用穴:廉泉、合谷、扶突、少商、足三里。
备用穴:天突、商阳、列缺、内庭、中脘、曲池。
(2)操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每次3~4穴,如为喉阻塞,酌加备用穴。廉泉、扶突均深刺使针感到达咽喉部,合谷透劳宫,少商点刺出血,足三里深刺,针感向上或向下放射。备用穴除商阳泻血外,均深刺得气。上述穴位,一律采用疾进缓出,提插结合捻转的凉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或直至阻塞解除)。如小儿不肯配合,可针入后略作捻转出针,不按闭穴位。每日针3~4次。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中风针刺方法
主穴分二组。
甲组: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乙组: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环跳,委中,解溪。
配穴:口舌歪斜加刺下关,地仓,颊车;言謇或不语加刺廉泉,通里,肘部痉挛加刺尺泽,曲泽,腕部拘挛加刺大陵,腕骨,手指拘挛加刺八邪;上肢抬举疼加天柱;膝部拘挛加刺曲泉,阴谷,踝部拘挛加刺太溪,照海,足趾拘挛加刺八风,涌泉。
治疗方法:两组交替使用,每组使用三次后更换1次,12次为1个疗程。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后遗症隔日1次,初期单次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因病程较久,久病必虚,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位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口角㖞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治疗方法: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三阴交用补法。刺极泉时避开动脉,直刺进针,用提插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俞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属脑,人身一切功能活动都以阳气为重,阳气不行,阴穴郁闭不通,筋脉失荣,肢体废用,中风为脑病,故治用督脉穴。
取穴: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钟,命门,腰阳关,长强。
治疗方法:隔日针1次,留针30分钟,12次为1疗程。
坐久了腿麻了怎么办 按摩曲泉穴
曲泉穴有清利湿热,通调下焦的作用,刺激曲泉穴,对治疗久坐后腿发麻有显著效果,用手指轻柔按摩曲泉穴,可以缓解腿麻。
曲泉穴位置:曲泉穴位于膝内侧,屈膝,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段,股骨内侧踝的侯媛,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极泉针刺手法 极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肋间神经外侧支即肋间臂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腋腔:刺过深筋膜(即腋筋膜),针进入腋腔。腋腔位于肩关节下方,前界是胸大肌,胸小肌等结构,后界是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等结构。外侧是肱骨及臂部肌肉,内侧是胸侧壁。腋腔近似四棱椎体形。下部称为底,由腋筋膜封闭,此筋膜与胸部,背部,上肢的深筋膜相延续;上部是腋腔上部,直达颈根;窝内有淋巴结,腋动脉,腋静脉,神经等重要结构。
在腋腔内,若刺及臂丛神经或其分支,可产生向前臂放射的触电感。
4.背阔肌腱: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为臂丛神经的分支,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6,第7,第8颈神经组成。
5.大圆肌: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中医怎样治疗脑梗塞
一、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搭配大活络丸、牛黄清心丸、华佗再造丸、人参再造丸。这些药是分别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中风偏瘫,语言困难、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言语蹇涩,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之中风瘫痪、口眼歪斜、言语不清;风痰瘀血痹阻经络引起的中风偏瘫、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再加上川芎嗪注射液、葡萄糖静脉滴注为辅助。第二种是用去壳后的蓖麻子或加冰片,研磨成膏药敷在中风那侧的面部,冬天则是用干姜、附子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佐以清热。第三种便是将鳝鱼血入麝香少许外涂息侧,外涂即可。
二、针灸疗法。
患者患上脑梗之后,通常会表现为半身不遂,中风不语等。针对这两种表现,又将针灸疗法分为两种。第一种针对半身不遂,半身不遂则是要疏通气血,调和经脉。针灸疗法便为以大肠、胃经俞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取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髎、肩贞、臂臑、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对于初病半身不遂,属中风中经者,可用手足十二针,即取双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共十二穴。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可用手足十二透穴,即取手足十二穴,用2~3寸长针透穴强刺。这十二穴是:肩髃透臂臑,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第二种则是针对中风不语,中风不语的患者便要祛风豁痰,宣通窍络。取穴:金津、玉液放血、针内关、通里、廉泉、三阴交等。
三、推拿按摩疗法
改善大脑微循环也是治疗脑梗塞的疗法之一,推拿就可以做到这样。推拿疗法适用于急性的中风患者或恢复期的半身不遂患者,尤其是半身不遂的重症患者。其手法:推、滚、按、捻、搓、拿、擦。取穴有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以上穴位以患侧为重点。推拿治疗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
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即使患上脑梗也不知道,一旦发现,为时已晚。脑梗塞发病初期经常哈欠连天,会有口吃,口齿不清现象,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如果出现上述现象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患者也不要过分担心,要保持心情愉悦才能好的快。
中医芒针治疗女性子宫脱垂效果好
(一)取穴
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
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
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
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率均由小到大,由慢渐快,强度则以病人可耐受为度,直运针至会阴部有抽动感,自觉子宫体徐徐上升。
环上穴操作法:嘱病人取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身稍向前倾,用26号7寸芒针,针尖朝子宫体方向直刺4~6寸左右,用雀啄式点刺手法进行提插,使产生触电式针感,向前阴或少腹部放射,直运针至脱出子宫有上提之感。在针刺本穴时不作捻转,每次只针1侧。
上述穴位,针前均应排净尿,针时手法不宜过重,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均不留针,每日1次,穴位可交替轮换。余穴,百会穴平刺,针后加艾条薰灸15~20分钟;关元、曲骨直刺,使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三阴交、阴陵泉针尖略朝向心方向直刺,使针感向上传。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亦为每日1次。芒针法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四个针灸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1)针刺疗法
取阳陵泉、阴陵泉、鹤顶、膝下(膑韧带正中)、梁丘、血海、足三里。以2寸毫针从阳陵泉向阴陵泉方向透刺,膝下、鹤顶用1寸毫针刺人0.3—0.5寸,余穴用1.5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艾灸疗法
取足三里、内膝眼、阳关、阳陵泉、阴陵泉。用艾条悬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治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觉温度舒适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耳针疗法
取膝、神门、交感。采用毫针强刺激,待耳部发红发热,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采用压丸法,每次选取双侧耳穴,按压至有痛、胀、热感,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次2—3分钟,5-7日更换1次。
(4)穴位注射疗法
取足三里、阳陵泉、梁丘、血海、阴陵泉。每次选用2—3个穴位,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或寻骨风注射液,用5号针头快速刺入所选穴内,略作提插,待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则注入药液。每穴1毫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阳陵泉针刺深度 阳陵泉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绯肠外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浅静脉。
3.腓骨长肌:由绯浅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到第1骶神经。
4.趾长伸肌:位于腓骨长肌的内侧,由腓深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4腰神经到第1骶神经。
5.胫腓关节:若水平直刺,碰到的硬性阻力即胫腓关节,此时针必须改变方向朝下,才有可能穿过小腿骨间膜,向内透刺阴陵泉。
深层有胫前返动,静脉,膝下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腓总神经分支。
针刺曲泉怎么操作正确
曲泉针刺深度
取穴:坐位,膝关节半屈,半腱肌,半膜肌腱内侧面前方,股骨(内髁)和胫骨的交界,腘窝横皴牧内侧终止处。
进针方向:从内侧向外侧直刺与内侧面成90°。
针刺深度:屈膝或正坐位,在膝内侧横纹端凹陷处,直刺,深1-1.5寸,留针20分钟,局部可有酸胀感。
施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曲泉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水穴,本穴具有清胆泻肝,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多用于治疗阴挺,少腹痛,小便不利,阴痒,外阴部痛,遗精,疝气,惊狂,膝,股内侧疼痛诸症。
注意事项
1、本穴忌粗针重刺,本穴深部有大静脉,不可用粗针乱刺重捣,以防损伤血管。
2、透刺膝阳关时,进针宜缓,以防损伤血管,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