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能吃什么药 降压药
喝酒不能吃什么药 降压药
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压药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高血压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高血压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高血压的病因不是单一因素所致,因此治疗也应是综合性治疗,又叫整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各种手段,才是高血压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过分地依赖降压药,尤其是西药降压药,这是临床中存在的一种错误倾向。任何降压药物都有程度不等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并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降压药。对一定要用降压药才能探制血压的患者,整体治疗(非药治疗和中、西药联合使用)取得的效果更好,而且可减少西药降压药的剂量和副作用。
如果根据高血压病的分期或分类进行治疗,则选药原则应这样考虑:轻、中度高血压病通常用单一药物,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拮抗剂便能控制血压;重度高血压病则需要联合用或使用作用较为强烈的降压药才能控制血压。
第一期高血压病的血压波动较大,采用非药物疗法或中成药、中草药治疗即可,不一定要用西药降压;第二期高血压病的血压常持久而稳定的升高,应按血压高度分为轻、中、重三度,按病情轻度选择降压药和中成药、中草药;第三期高血压病因有器官功能衰竭,因此降血压不能降得太快太低,以免加重器官功能衰竭,联合用药或使用强烈降压药时应十分谨慎,加用辨证论治的中药十分有意义。
我刚吃完中药降压药能吃西药降压药吗中药降压不明显
刚吃完中药降压药能吃西药降压药吗中药降压不明显
高血压管理可不能随意
问题一:从来不测或很少测血压
对血压进行监测是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及时测量,医生就无法诊断,当然也很难得到有效治疗。在一些医疗比较落后的地区,有些人60岁前甚至从来没有测过血压,患病多年却浑然不知。还有些人觉得年纪大了血压增高很常见,不需要经常测量。事实上,高血压对老年人危害更大,处于老化的心脏和血管更易出现意外事件。
指导建议:应通过患者教育等方式增加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还要推广家庭血压测量知识,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更为方便、省时、易坚持。《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2~3个读数,间隔1分钟;初诊或治疗早期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测量时要注意,先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着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尽可能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问题二:治高血压太随意,未坚持有效管理
很多人被确诊高血压后,没有能够进行持续有效的管理。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高血压当成感冒,吃了几天降压药血压正常了,就认为高血压治好了,不需要再吃药了。二是虽然知道高血压要长期吃药,但总自己扛,认为“不吃药血压可以维持在比较好的状态,一吃药高血压会加重”。
指导建议:高血压病人通常需要长期服降压药,对血压进行持续有效管理。如果血压降下来马上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另外,高血压不能扛,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会让高血压加重。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梗、脑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问题三:选药不合理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长期坚持服药,但吃的药物不是长效、安全性更好的药物,当出现不良反应时会自己停药。更有甚者,在降压药选择上也“跟风”,听说别人吃什么药降压效果好,便自作主张服用同样的药,或者听信广告的夸大宣传,用保健品、降压仪等替代药物治疗。
指导建议:选用降压药的原则包括降压效果好,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一天中血压忽高忽低;安全性好,长期服用肝肾毒性低;无药物相互作用,便于联合用药。
控制血压应根据患者情况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如果对一种药物效果觉得不满意,患者不要自行换药,需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另外,同一种降压药对不同患者疗效不同,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不能参照他人的服药方案自行降压。
问题四:吃药不评估效果
这类患者知道治疗高血压是有必要的,也在坚持吃长效安全的降压药,但很少进行监测,也不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一种药吃到底。
指导建议:患者要提高血压管理的积极性,在服药过程中及时监测血压,尤其要注意清晨血压的测量。高血压病人坚持每天在清晨服药前测量血压,能更好掌握血压在一天中的最高值,从而预测血压是否在全天24小时内均得到平稳控制,也能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人体的血压会受生活中各种因素影响,如季节、环境等,所以不要一种药吃到底,要定期找医生咨询调整。
喝酒要注意什么 吃这些药后别喝酒
①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含扑热息痛的感冒药,都不能在服药期间喝酒。
②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失眠等慢性病药物,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这些都不能在服药期间喝酒。
③ 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7日内,禁止饮酒或进食含乙醇制品。
走出四大降压误区
误区一: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误区。有些病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也是极不科学的做法。
临床上,很多病人没有明显症状,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并不会就此消除,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导致血压出现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稳定情况。而且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之前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是药力在控制血压,并非高血压症状本身已经得到控制,中断用药,血压会再次上升,会“反跳”至用药前甚至更高水平,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出现较大幅度的起伏,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品种或服药剂量,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头痛头晕就吃药,没感觉就不吃药,也不测血压,完全跟着感觉走。其实,高血压病人感觉的症状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一致,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误区三:不愿意服药。一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少吃为好,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宁少勿多,吃一点点就可以了,或者吃中药,因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确诊了高血压病,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可先行非药物疗法;如果血压不降,或降压不明显,就应该用药。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器官的损害。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与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并保护生命相比,后者的意义要大得多。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误区四:跟风吃药。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求医,自行购药治疗,听说别人吃什么药降压效果好,便自作主张服用同样的药,或者听信广告的夸大宣传,用保健品,降压表、降压帽、降压带、降压仪等替代药物治疗。
降压需要个体化,目前,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达几十种,各有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病人的情况也各不相同,血压水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不一样,用药也不一样,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更是伪科学的治疗方法,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盲目追风、道听途说。
降压药什么时候吃 吃降压的最佳时间
合理的服药时间应该考虑到人体血压的变化规律,一般在血血压达到高峰期前半个小时到1小时服药,降压效果会比较好。具体而言如果是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第一次服药的时间应该清晨醒后立即服用,不用等到早餐后或者更晚,最后一次应该在下午7点之前服用,不可在睡前或者更晚的时间服用降压药;而长效降压药物每日只需服用一次,应该以清晨醒后服用最好。
高血压治疗莫入误区
第一个误区: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有一部分病人特别固执,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总认为自己不头晕,不头痛,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肯定自己血压不高。
其实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耳鸣、头晕、头疼。但是有些高血压病人初期确实是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个误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做法会引起血压控制不平稳,忽高忽低,对心脏和大脑是没有好处的。
第三个误区:血压降到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等血压升高了就再吃药,降下来就再停药,这样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容易导致高血压危象、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的发生。
第四个误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后,由于担心就立刻加大药量或添加药物种类,目的是赶快把血压降下来。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身体的重要脏器缺血或脑梗塞的发生。
第五个误区:随意更换治疗药品的种类或是自己随意减撤药物数量。
有 些病人服用一种降压药,如果2-3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随意更换另一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一听到别人夸某种降压药如何如何好时,也不问大夫自己能不能 吃,立马更换药品。若是吃了效果不好,再换回来。实际上降压药物达到稳定效果,一般需要2周甚至更长时间。随意更换药品,易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和选择不到 合适的药物种类。
第六个误区:服药时间不对或是总忘记服药。
有些患者因为工作忙或是忙于做家务活,总是忘记服药。这样会引起血压波动大,控制不稳定。还有些患者把长效降压药放在晚上睡前服用,这样会引起夜间血压过低,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不同降压药怎么吃?
短 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5~8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卡托普利、维拉波米(异搏定)、地尔硫卓等。一天必须服用三次。否则不能保证有效地降 压效果。这类药效维持作用不长,但起效时间却很快,硝苯地平仅需3~1 5分钟,卡特普利需15~30分钟,故常用于血压突升时的急用。
中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10~12小时左右,如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尼群地平等。这类药物一天服用两次即可。
长效降压药:降压疗效一般维持在24小时以上,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等。但一般需要4~7天才能达到稳定降压作用,故病人不要着急,这类药物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且以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
第七个误区:生活方式不改变
服着药,不用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吸烟喝酒吃大餐,尤其是口味儿重的家庭,吃盐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吃盐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原有的危害,这样的误区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居高不下。
第八个误区:听信传言,误服假药劣药。
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进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害。
第九个误区:降压药坚持吃,就不用监测血压。
这样会导致不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和服用该种药物的效果如何。因此即使血压平稳的患者,每周最好监测血压一次,并做好记录。
降血压八大误区
一、第一次服药出现不适后停药。有些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厥等不良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又叫首剂综合征。
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此,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是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
二、药价越贵效果不一定越好。有人在选用降压药物时,片面认为药价越贵降压效果越好,看价吃药。其实,药品的价格和效果不成正比,一些廉价的大众降压药同样有不错的疗效,服用得当才是关键。
三、服药出见效即停药。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值也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回到治疗前的水平,甚至诱发更加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待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力争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四、忽视血压升高。有人体检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但自觉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也就不当回事。事实上,高血压的程度与症状并不成正比,没有症状,并不表明血压不高。所以说,即使没有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也一定要上正规医院检查,并遵照医嘱吃药。
五、一味追求降压速度。降压讲究的是平稳、有效,尤其是平稳更为重要,因为血压的波动往往是引发卒中的诱因。“欲速则不达”,如一味地追求降压效果,而忽视血压的平稳,有可能导致心、脑、肾供血不足而产生严重后果。
六、服药越多越好。有人错误地认为药吃得越多,血压就会降得越快,甚至自作主张增加剂量和增加降压药的种类,其结果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危及生命安全。
七、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停药。“是药三分毒”,降压药也同样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如服用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一旦遇到不良反应,即对服药降压失去信心,转而停止服药,导致血压不能有效控制。
八防睡前服药。人的血压在一天中,午夜最低,入睡后的血压比白天平均下降20%左右。因而睡前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较大幅度下降,再加上夜间血流量减少,血流供应量不足,容易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出现失眠、失明、偏瘫等症状,所以高血压患者切忌在临睡前服药,以防夜间发生意外。
高血压喝酒的后果 服用降压药喝酒危害大
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服用降压药后喝酒,是很危险的,喝酒可使血管扩张,会导致药物的降压作用增强,降压药本来就起到降压作用,喝酒后再吃药,会导致正常血压降到更低,引发突发性低血压,引起晕厥,跌伤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