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病要引起重视,儿童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被,多通风等,一旦发现可以患儿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避免交叉感染。由于此病婴幼儿和儿童为易感人群,因此一定要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防控此病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让孩子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在接触儿童前,替儿童更换尿布前,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染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要清洗消毒。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常通风,勤晒被。5、一旦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在家治疗休息,不要接触其他孩子,痊愈后才可以去上学,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二)幼儿园及学校等地的预防措施1、此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必须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3、每日要对门把手、扶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4、要教育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5、每日进行晨检,发现患儿要及时送诊,在家休息治疗,对患儿所用物品消毒处理。
只要充分做好预防工作,注意儿童的营养要跟上,多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引起免疫力下降,这样是完全可以远离疾病的困扰的。
手足口病家长该如何预防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1
学校或幼儿园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当立即向相关机构报告疫情,让家长带着孩子第一时间就诊,同时停止一切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对于带皮的瓜果要削皮后再吃,不喝生水,相互间不混用餐具。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3
对孩子会接触到的物品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像楼梯的扶手、玩具、水杯等等,都要认真消毒。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4
家长们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避免接触到患儿,增加患病的几率。
目前孩子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目前孩子手足口病还没有疫苗。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多种,严格来讲不可能会有手足口病疫苗。但危害最大的是EV71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及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其他类型的病毒株毒性相对较弱,故研制出EV71病毒的疫苗可降低手足口病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卫生部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企业等建立疫苗研发定期沟通制度,指导疫苗研发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3家疫苗企业已完成手足口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根据I期临床试验现有数据,初步说明疫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即将启动n期临床试验。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打,理由有3点:
可引起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有20多种,但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另外之所以这对这种病毒研制疫苗,而不是针对其它病毒,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80%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我们注射了手足口病疫苗,就能最好的预防EV71型病毒。
“手足口疫苗”虽然只能预防EV71的感染,不能够预防其它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但是普通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多半能自愈,让医生和家长们胆战心惊的是重症的手足口病。如果大家都能够注射手足口病疫苗,有效预防EV71的感染,那么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将会大大减少,其死亡比例也会减少。
孩子如果感染了其他肠道病毒,虽然仍可能患手足口病,但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将大大减少。
肠道病毒71型还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疾病。若是注射了疫苗后,不仅能预防绝大部分手足口病的发病及其导致的死亡,还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导致的其他疾病。
宝宝易患手足口病应注意口腔卫生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主要由胃肠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抵抗力差的幼儿。诱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包括各型柯萨奇病毒和各种肠道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从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增多,七八月份高发,主要侵犯5 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1 ~ 3 岁的宝宝发病率最高。
手手足口病如何处理?
一、治疗方案:手足口病若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只需对症治疗即可。本病预后良好,患儿多在1-2周内痊愈,家长也无需过分忧心。
二、做好家具消毒:宝宝患病期间家中应该使用酒精、84消毒液对餐椅、地板、玩具、床柜等每天拭擦,对宝宝奶瓶、餐具要每天煮沸消毒。
三、做好宝宝口腔卫生:进食前后要用温水漱口,食物要以清淡好消化、不刺激肠道以及温度合适为准。
四、要教导宝宝不要用手、舌头接触口腔皮疹,避免拭擦、挤摸手足疱疹。宝宝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比较多,不过主要还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怎么预防手足口病?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宝宝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已经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各位父母都已经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但是如果手足口病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基本没有用。
整个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针总共有2针,接种的幼儿打完第一针手足口病预防针之后,需要再打第2针,才能完成整个免疫过程,产生免疫效果,起到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的作用。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托幼机构需注意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目前,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加快,即将进入手足口病流行期,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要切实加强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各项工作。
一、对抗手足口病,父母应该掌握的四个基本点
1、为孩子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环境
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儿童玩具定期清洗。
2、密切观察孩子,警惕重症病例
对于发热的患儿,家长要及时送各大正规医院发热门诊求诊。对于发热伴皮疹的孩子,更要警惕手足口病。另,既往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仍有可能再次被传染,父母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3、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内,应进行隔离。家长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要注意,手足口病是消化道传播疾病,接触患儿及其物品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患儿吃剩的食物,切不可再食用。
患儿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污染的玩具、桌椅、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消毒。
二、防控手足口病,托幼机构不可忽视的四个重点
1、落实晨检
每日进行晨检,必要时进行午检和晚检,重点查看有无发热及皮疹的情况,如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通知家长送诊、或居家观察等措施。对缺勤的孩子,托幼机构应电话问询家长,查明缺勤原因并进行登记报告。
2、掌握正确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
3、明确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即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把握好停课原则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手足口病可以吃利巴韦林吗 为什么轻症手足口病不能吃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是广谱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虽说手足口病是因肠胃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吃利巴韦林主要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对于肠胃病毒没有防治作用,不适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只是在手足口病的具有其他重症表现的情况下才对症使用。
凡是药物多具有副作用,而利巴韦林的副作用也不少,这种吃了没有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带来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建议吃的,风险太大,而且还不利于患者恢复。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数患儿均属于普通手足口病,这类患者并不需要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只需进行常规治疗后即可自愈。而如果一味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普通手足口病,反而会对患儿造成毒副反应,造成患儿溶血性贫血等安全问题。
根据2014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建议,手足口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热及疼痛可使用非处方退热药或止痛药,并没有提及抗病毒治疗。而利巴韦林的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其适应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作为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明显并不在其适应证的范围内。
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科疾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且以婴幼儿为主。手足口病常识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块了解一下。
患儿表现为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手足口病例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往往从4月份开始增多,夏季达到高峰。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预防手足口病,市民可记住15个字: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由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肠道、呼吸道飞沫和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等途径传播,勤洗手、常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正确洗手的方式就是使用肥皂液或洗手液在双手揉搓15秒钟以上。同时注意婴幼儿的营养、适度运动及充足睡眠,也可以提高免疫力。
托幼机构应做好预防工作,如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阻断间接接触传播。并实行严格的晨检制度,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了解手足口病常识。关键是在家长,家长要做好幼儿的卫生工作,将病毒彻底杜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