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地黄止血的传说
关于生地黄止血的传说
生地黄又叫做地黄、生地、地髓等。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宋代方书《信效方》中,记载有一则关于生地黄的生动故事。该书作者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一次外出验尸,当地保正赵温却没到验尸现场。他就问当地人:“为何赵保正不来?”回答说:“赵保正衄血数斗,昏沉沉的,眼看有生命危险了。”后来他见到赵保正,只见赵的鼻血就像屋檐水似的不断滴着。他马上按平日所记的几个止衄血的方子,配药给赵治疗,但血势很猛,吹入鼻中的药末都被血冲出来了。他想:治血病没有药能超过生地黄的了,于是当机立断,即刻派人四处去寻找生地黄,得到十余斤。来不及取汁,就让赵生吃,渐渐吃到三四斤,又用生地黄渣塞鼻,过了一会儿,血便止住了。也有生地黄止血的记载:癸未年(公元1163年),该书作者的姐姐吐血,有医生教她姐姐取生地黄捣烂绞取汁煎服,每天服用数升,3天就痊愈了。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作为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将地黄晒干入药称为生地,它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滋阴清热、止渴生津。可治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崩漏、产后血晕,以及小儿热病、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等作用,可应用于多种病症。
肺结核中药配方 肺结核辩证施治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时带血丝,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肺。方用泻白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阿胶,桑白皮,地骨皮,白芍,玄参,生地黄,川贝母,生甘草,百合。
方中生地黄,玄参阴凉血止血;桑白皮,地骨皮泻肺中郁热。白芍,阿胶益气养血;麦冬,百合,贝母养阴润肺止咳;生甘草和中。
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咳痰不爽,或痰多,稠黄,时时咯血,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心烦口渴,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绛而干,苔薄黄,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方用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银柴胡,秦艽,生地黄,乌梅,花蕊石,百部,紫苑。
方中以生地黄,麦冬,知母,乌梅滋养肺肾之阴;鳖甲,地骨皮,秦艽,青蒿,银柴胡清虚热;花蕊石止血;紫苑,百部化痰止咳。
症状:咳嗽声低,动则气紧,偶见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赤,颧红,自汗盗汗,食少便溏,倦怠无力。舌质嫩红,脉细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中药:天冬,麦冬,知母,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阿胶,黄芪,太子参,地骨皮,百部,白及,五味子。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生地黄,天冬,麦冬,知母养阴生津;地骨皮清虚热;熟地黄,当归,阿胶止血补血;百部,白及止咳。
症状:咳逆喘息,少气无力,声嘶失音,有时痰中带血,血色黯淡,潮热,自汗盗汗,肢冷,男性阳痿,滑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脉弱或细数。
治则:滋阴补阳,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黄芪,山药,龟甲,枸杞子,熟地黄,紫河车,鹿角胶,五味子,当归,冬虫夏草,诃子。
生地黄的副作用
生地黄有很好的药用功效,我们可以用生地黄来做出各种美味而且养生的药膳,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善用生地黄呢,我们可以用生地黄做成著名的四物汤,我们在食用生地黄的同时,要注意生地黄的副作用。
生地黄,别名:地黄、生地、地髓、原生地、干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中国各地均有生产。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地髓(《本经》),原生地(《本草正义》),干生地(《中药志》)。原植物地黄又名:苄(《尔雅》),芑(《别录》),牛奶子(《本草衍义》),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山烟、山白菜、酒壶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鲜地黄: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促进造血功能、止血
生地黄具有明显的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能够促进和分泌多种造血因子而增强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且生地黄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大全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鲜地黄和生地黄的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法与用量 鲜地黄 12~30g 。 生地黄 9~15g。
生地黄禁忌
生地黄是新鲜的块根,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的功效。新鲜的生地黄可以治疗急性发热、中暑等症状。生地黄性寒,脾胃虚寒的人士是不宜食用的。生地黄对治疗热病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榨汁,将生地黄汁和大米煮成粥后,给发热、口干舌燥的人食用最好,但是服用生地黄粥时,不要吃葱白、韭菜、薤白和萝卜。或是将生地黄和枸杞、大米等煮粥,可以治疗阴虚火旺、头晕耳鸣的症状。
生地黄禁忌:
一般来说,生地在作为中药煎服的时候,用量是10到30克,鲜地黄的量会加倍。不过需要注意鲜地黄性寒,脾虚湿滞的人,不能使用。
生地性寒,所以脾胃有湿邪及阳虚者应忌服生地。《雷公炮炙论》:勿令犯铜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生地黄性寒而滞,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虚寒(虚弱)、大便溏薄、胸闷食少、气滞痰多者不宜应用。《药性论》:忌三白,指生地与萝卜、葱白和薤白相克。
生地黄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将生地黄取汁和益母草汁在一起煎煮后服用,能治疗女性的月经量多的症状。因为生地黄有止血的作用,因此用来治疗女性月经量多问题比较好。生地黄寒性大,要注意用量,过量饮用,会引发痛经的。
生地熟地汤有什么好处
生地熟地汤对人体的好处是很多的。可以补血、凉血。还可以滋阴补肾。特别适合养生。而且这两种药物并不是什么贵重药材,廉价易得,可以在生活中注意服用一些,下边介绍一下生熟地的功效。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用: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熟地黄甘,微苦,微温,归心,肝,肾经.功用:补血调经,滋阴补肾。
熟地黄是生地黄用黄酒拌闷,晒蒸的复制品,所以功效有别,生的多用于清热滋阴,熟的多用于养血补肾。
以上介绍了生地熟地的功效。两者合起来熬制就是生地熟地汤,对人们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但是生地熟地汤最好是熬制,不要代茶饮,这样的效果不如熬制后效果好。还可以在生地熟地汤中添加一些其他的中药,例如加入龙骨,可以助于睡眠。加入黄芪,可以增加补气的功效。
阴虚火旺失眠怎么办 生地黄粥
生地黄50克,大米100克。先将生地黄加水煎煮,取50毫升生地黄汁,与粳米加水煮沸后加入地黄汁,煮成稀粥。
作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改善失眠心烦,口干作渴等等症。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生地黄的作用:
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能够治疗肝炎,生地黄配上甘草一起服用,临床实践证明,有治疗肝炎的功效。
经期能吃地黄吗
经期能吃地黄吗:
可以的。
功能主治: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熟地黄:9~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砂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