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也可以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病也可以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病也可以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出现严重心功能衰竭后,睡眠时易出现呼吸停止,患者的胸腹部呼吸运动及口鼻气流消失,医学上称之为“陈-施呼吸”,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最近还有研究发现,行心脏移植手术后,心脏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消失。可见,这一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引起的。
早在1934年医学工作者就描述了陈-施呼吸的临床特点:在患者睡眠或昏迷时出现。 常在刚入睡时发生,睡眠加深后可能消失。 陈-施呼吸可使患者频繁憋醒,影响睡眠。 陈-施呼吸可引起血氧下降,加重患者的缺氧程度。缺氧及频繁觉醒使患者白天疲惫不堪,不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的陈-施呼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大约50%的慢性心衰患者会出现此类异常呼吸模式,且常提示预后不良,其5年生存率只有 20%左右,而无“陈-施呼吸”的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80%左右。相反如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吸氧和无创通气治疗祛除“陈-施呼吸”,其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80%左右。
打呼噜真的会遗传吗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打鼾具体以什么方式遗传还不明确,但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都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988年,研究人员调查了4000对芬兰孪生者,发现打鼾在遗传因子相近的单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远比双卵双生者中的符合率为高。1991年美国的调查发现,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打鼾、白天嗜睡及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要比正常对照者直系亲属中这些症状的发生率高出2~4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确实与遗传关系密切。日本的研究者经过人群调查,发现存在于人白细胞表面的特殊抗原HLA-A2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高度相关,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遗传基础。
打呼噜具有家庭聚集性,睡眠状态下,大脑对呼吸的驱动能力降低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之一。呼吸中枢对低氧及高二氧化碳刺激反应低下者,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且呼吸暂停发生后患者不能及时憋醒,难以使气流尽快恢复。这也就是说,呼吸驱动功能低下者睡眠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频率增加。中枢性呼吸驱动功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曾有报道,一家三代九口人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测其中五个人的呼吸驱动功能发现,他们全部对低氧刺激的反应低下,这说明他们都有中枢呼吸控制功能缺陷。
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打鼾
食盐可以补充人体体力,也是饮食中的必需品,但据数据调查显示,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打鼾。全球5%的成年人正遭受睡眠呼吸暂停的困扰,夜间鼾声如雷,白天疲倦乏力,此病还与高血压和心脏病有很大关联。
新研究中,巴西阿莱格里港医院研究人员对一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进行了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服用1片利尿剂,B组吃低盐饮食,C组不接受任何治疗。一周之后,研究人员对三组参试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进行对比发现,与不接受任何治疗的参试患者相比,服用利尿剂和吃低盐饮食的参试者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明显好转。这表明,降低食盐摄入量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症状。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食盐摄入过量容易导致体液积聚,当患者躺下后,体液会在睡眠过程中进入脖子,导致上呼吸道变窄,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增加。利尿剂和低盐饮食都可降低患者体内的水分,降低脖子周围水肿,进而降低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
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治疗疾病
中老年群体最为常见的打鼾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出现呼吸不畅、憋气等症状,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损害心血管健康。
建议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观察睡眠中深度睡眠的比例、有无睡眠呼吸暂停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尽早发现和治疗。其他一些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失眠,也应尽早治疗原发疾病,减少对身体的危害。
睡觉打呼噜并非睡眠质量好
夜间睡眠中 潜伏着心脏危机
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涛平教授表示,大家都知道,不论睡着或清醒,心脏始终辛勤的“工作”着,为全身输送着血液。很少人知道,即便在睡眠状态下,大脑也参与了心脏稳态的调节,扮演了“指挥官”的角色。在觉醒-睡眠周期转换中,大脑参数的动态变化影响了心率、血压、心脏血供、呼吸等,这种波动在正常人可以耐受,但会增加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风险。据估计,美国20%的心肌梗死和15%的心源性猝死属于夜间睡眠相关性心脏事件;在国内,这种情况更加不鲜见,大家常常在夜间或凌晨听到救护车呼啸而过,与夜间睡眠相关性心脏事件高发不无关系。这已日益成为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睡眠中的呼吸障碍 加剧心脏患病的风险
睡眠中如果伴有呼吸暂停,对心脏更是“雪上加霜”。睡眠呼吸暂停期间,每夜可以发生数百次中枢性或阻塞性的呼吸停止,可能对心肺活动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现在已经知道,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衰等多种心血管事件相关。
小张,40岁,体型偏胖,自从半年前体检发现高血压后,已经用到3种降压药了,血压一直降不下来,远没有达到理想标准。医生无意中询问发现他夜间睡眠打鼾厉害,建议他做多导睡眠监测,发现存在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经过1个月的治疗,小张的血压得到明显控制,逐渐开始减少降压药的服用。
据大规模人群调查发现,5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中,至少30%患有OSAS。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OSAS患者比例更高,达到83%;这部分患者OSA多被漏诊而贻误治疗。针对这部分高血压患者,治疗OSA才是降压的治本之策。
老王,62岁,频繁夜间胸闷、憋气3个月。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频发早搏,而且多在夜间睡眠中,甚至有5次长达8秒的心脏停搏。家里人都吓坏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晚上“睡死”过去都有可能。老王平时没有其他疾病,就是打鼾特别厉害,经检查发现存在重度OSAS,由于他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夜间,医生高度怀疑和OSA相关。经过CPAP治疗后再复查心电图发现早搏次数明显减少;心脏停搏也消失了。
近年来研究表明,OSAS本身是导致夜间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缓慢性心律失常。在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中OSA患者的比例高达59%,因此相关指南建议医生对准备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系统评价,如确诊OSA,又存在明显夜间心律失常,应先针对OSA进行治疗。
2008年国美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联合发表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科学声明》,2009年我国出台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全面深刻认识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和治疗现状。尽管如此,全社会,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睡眠呼吸疾患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睡眠呼吸暂停 隐匿的杀手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老百姓俗称“打鼾”“打呼噜”,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表现。
李涛平教授指出,以前认为“打呼噜是睡的香”,现在发现,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打呼噜的人由于睡眠质量不高,常常觉得“睡不够”,随时随地都能入睡,而被误认为“睡眠好”。其实,打鼾是气道狭窄的一个表现,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睡眠中造成呼吸停止,从而带来缺氧、觉醒;反复出现则会导致睡眠质量差、片段化,长期以往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
大家很容易发现,胖人更容易打呼噜。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肥胖是导致OSA的重要诱因。OSA也是一个增龄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原来没有OSA的人会患上OSA,以绝经后的女性尤其明显。
OSA病程发展缓慢,在睡眠中出现,最初往往被忽视,等出现其他问题时才被显现出来。由于它具有一定隐匿性而又危害巨大,更因被人们重视,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病时。
关爱心脏,从关注睡眠做起!
失眠的原因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大脑正常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很多原因都可以通过影响大脑正常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而导致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主要包括躯体、生理、心理、精神、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
1、躯体性原因
包括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比如关节痛、肌肉痛,以及心慌、咳嗽、憋闷,皮肤病导致的瘙痒,高烧,腹胀,便秘和尿频等躯体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也会导致睡眠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鼻、咽喉部结构异常导致上呼吸道缩窄,使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或者阻塞而出现鼾声和呼吸暂停)常见于成人,亦发生于儿童。胸部、背部、颈部、脑部基底处的畸形,均是此症的病因;而肥胖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因素。不安腿综合征病入睡眠会感到双腿虫爬感,从而影响睡眠。
此外,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不足、肢端肥大(一种罕见的生长疾病)、低血糖症、气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均会影响睡眠。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引起心慌、胸闷、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头晕、周身不适、情绪易激动等,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这是交感神经张力过高,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所致。
2、生理性原因
如时差的改变,车、船、飞机上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异味,室温过高或过低,室内空气太干燥等,都可以影响睡眠质量而引起失眠。
3、心理性原因
焦虑和抑郁、神经衰弱等常伴发失眠,但焦虑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以凌晨早醒为主。紧张、思虑、悲喜、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等也是引起失眠常见病因。
打鼾具有哪些潜在的危害
打鼾给很多室友们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事实上打鼾不仅影响别人对自己更是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深陷打鼾的患者都具有哪些潜在的危害性:
1因气道狭窄或堵塞,可引起睡眠时的憋气或睡眠呼吸暂停,有潜质生命危险。
2这种窒息长期反复发生,是缺血的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还会引起各种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高血压病;是引起夜间碎死的元凶之一。
3研究表明,睡眠时打鼾及呼吸暂停可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证据表明,打鼾及呼吸暂停是脑血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4打鼾不仅直接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危机他人生命安全。夜间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司机,起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这类司机出事率是正常时司机的2倍。除此之外还会其它操作事故发生。
注意事项:打鼾一定要及时治疗,不然给别人带来影响更是危害自己的健康。
引起失眠的原因
1躯体性原因包括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比如关节痛、肌肉痛,以及心慌、咳嗽、憋闷,皮肤病导致的瘙痒,高烧,腹胀,便秘和尿频等躯体症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也会导致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鼻、咽喉部结构异常导致上呼吸道缩窄,使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或者阻塞而出现鼾声和呼吸暂停)常见于成人,亦发生于儿童。胸部、背部、颈部、脑部基底处的畸形,均是此症的病因;而肥胖是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因素。不安腿综合征病入睡眠会感到双腿虫爬感,从而影响睡眠。此外,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不足、肢端肥大(一种罕见的生长疾病)、低血糖症、气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均会影响睡眠。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引起心慌、胸闷、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头晕、周身不适、情绪易激动等,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这是交感神经张力过高,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所致。
2生理性原因如时差的改变,车、船、飞机上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异味,室温过高或过低,室内空气太干燥等,都可以影响睡眠质量而引起失眠。
3心理性原因焦虑和抑郁、神经衰弱等常伴发失眠,但焦虑以入睡困难为主,抑郁以凌晨早醒为主。紧张、思虑、悲喜、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等也是引起失眠常见病因。多数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过于疲惫和思虑过多而阻碍良好的睡眠。患者由于过分地关注自身睡眠问题反而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会产生躯体紧张和习惯性阻睡联想,后者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这两种因素互为强化干扰睡眠,时间越长患者关注程度越强。
诊断打呼噜的标准
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若经常打呼噜,而且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憋气即为严重打呼噜,临床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打呼噜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多导睡眠图检测、睡眠透视法、心电图、脑电图以及耳鼻咽喉、体重和心肺检查,为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判断打鼾的良恶性,可以根据打鼾的症状及次数,分为良性打鼾和恶性打鼾。恶性打鼾是由良性打鼾慢慢发展而来,若久治不愈将影响睡眠质量以及生命健康,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打呼噜的分类诊断
打呼噜是由于呼吸过程中气流高速通过上呼吸道的狭窄部位时,振动气道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在吸气过程中较为明显,呼气过程中也可发生。这种声音有时可高达80分贝,不亚于繁华大街上的汽车噪音;打呼噜也称鼾症,通常人们把睡的香形容为呼噜震天响,其实不然,某些鼾症却对身体有致命的威胁。
一般打呼噜分为三类:
1、在某些情况下一次性打鼾,如疲劳或过量饮酒后,它对身体健康无损害,无须特别治疗。
2、单纯性打鼾,常年发生,尚未损害身体,但可能发展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心跳骤停、窒息、猝死等。应及时诊断治疗。
打呼噜的诊断标准
打呼噜可以分为单纯性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译】: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两类。单纯性打鼾为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时打鼾,但很少发生呼吸暂停及缺氧,对健康影响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若因睡眠时上呼吸道发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导致口鼻呼吸频繁停止、憋气,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上气道气流受阻导致呼吸气流停止10秒以上,称为发生一次呼吸暂停;如果1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5次以上,则可以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打呼噜。
1、鼾声响度大于60db者。
2、睡眠期每次憋气持续10-20秒以上者。
3、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左右。
4、除鼾声过响外,晨起头肿、迷糊、口舌干燥、白天易睡者。
5、多导睡眠监测、睡眠呼吸暂停及低痒血症者。
6、家属典型反映症状,检查咽腔狭窄者。
温馨提示:
打呼噜不仅可导致患者白天嗜睡、疲惫,而且可能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有关,有诱发高血压、脑心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的可能。所以,不管是轻微打呼噜,还是已经发展到了睡眠呼吸暂停,一定要予以重视,并及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