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癌可以治好吗
壶腹癌可以治好吗
一、治疗原则
根据病情尽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结合手术、化疗、放疗、免疫以及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手段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疗。在评估各种切除范围的术式时,不能忽视综合治疗的意义。应强调支持治疗的重要性。由于进行放疗、化疗等对机体具有侵害作用的治疗手段,加上进展期病人本身体质虚弱,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营养、免疫等方面的支持治疗,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帮助病人完成其他辅助治疗。
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一)根治性切除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935年whipple首创胰头癌根治术。后人为纪念其贡献,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称为whipple手术,并沿用至今。鉴于Whipple手术已成为规范化手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己很低,因而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施行的术式。但由于临床上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困难,确诊的胰头癌多为进展期癌,部分病例癌肿又侵及周围血管,如门静脉、肝动脉等,因而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是其不利之处。
2.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973年日车首先开展了合并主要血管切除的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94年土屋调查了日本9个单位510例胰头癌,手术切除率43.7%,其中区域性切除术达30%。国内近年逐步开展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认为扩大切除术可显著提高胰头癌的切除率,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均未提及5年生存率。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范围包括肝总管以下的胆囊、胆道及周围琳巴结,肝总动脉右下方的软组织及淋巴结,腹腔动脉千周围淋巴结,远端1/3~1/2胃及10cm空肠上段及周围淋巴结,胰腺切缘在腹腔动脉或腹主动脉左缘,腹膜后广泛淋巴结廓清,胰头神经丛、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神经丛、腹膜神经丛完全廓清以及积极地合并门静脉切除。该项手术的施行,使过去认为不能或不适合切除的胰头癌得以切除,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二)姑息性手术
晚期壶腹周围癌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时机,引起胆管、十二指肠梗阻和/或胰管梗阻,黄疸呈进行性加深,进而影响肝肾功能,导致呕吐频繁、不能进食、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负氮平衡,全身情况迅速恶化。病人的消化不良、上腹及腰背疼痛随着胰管梗阻、胰内压增高而日益加重,病情严重者不能平卧,日夜蜷屈床头,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针对此类病人可酌情考虑姑息性手术,以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姑息性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内、外引流术解除胆道以及胰管梗阻。
另外,缓解腹部或腰背部疼痛也是姑息性手术的目的之一。壶腹周围癌特别是胰头癌侵袭腹膜后神经丛,可引起顽固性疼痛,妨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严重影响著病人的生活质量。手术缓解疼痛是近十几年开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如腹腔神经丛切除术、放射及化学性内脏神经去除术、局麻药物注射阻滞内脏大神经等,因这些方法又存在伴有顽固性腹泻、疼痛缓解时间短等缺点而未被广泛采用。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内脏大神经切断术不仅具有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伴有难以控制的腹泻等优点,而且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基本上不会加重手术创伤和延长手术时间。在行胆肠或胃肠吻合术时附加该手术,可以提高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2.化疗
壶腹周围癌和其他腹部肿瘤一样,由于全身化疗用药量大,毒副作用多,病人不易耐受.加上疗效也不够理想,故现已少用。目前一般主张采用区域性化疗。由于壶腹周围癌特别是胰头癌对大多数化疗药具有异常的抗药性,必须使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要求,而胰头癌义属缺血性肿瘤,瘤体中心为低血管区,要克服这一特殊情况,唯有从肿瘤的供血动脉灌注大量化疗药,以便使瘤区的药物浓度达到治疗的要求。然而,从目前的临床报告看,虽然单纯的区域性化疗的疗效稍好于全身系统化疗,但并没有预期的效果,其最大的优点是全身的副反应相对较轻。但由于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低反应性.决定了单一的区域性化疗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因此,目前主张在术前或术后联合放疗、化疗.以加强辅助治疗效果。
3.放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则可以考虑放疗。
4.介入治疗
适用于已经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通过ERC先作Oddi括约肌切开或行PTC,在癌肿狭窄部之间的胆管近远侧安置可扩张的网状支架,使狭窄部撑开.有利于缓解胆管梗阻的症状。
壶腹癌可以做哪些检查
1.粪便和尿液检查
约85%~100%患者粪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多有轻度贫血,尿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阴性。
2.血液检查
血清胆红素增高多在256.5~342μmol/L,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癌胚抗原,CA19-9和CA125均可升高。
3.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十二指肠可引流出血性或暗褐色液体,其潜血试验阳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脱落细胞学检查60%~95%患者可发现癌细胞。
4.胃肠钡餐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
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外上方有胆囊压迹,及其第一,二段交界处有增粗的胆总管压迹,十二指肠乳头增大,黏膜呈不规则紊乱或充盈缺损,胰头癌者可见十二指肠圈扩大,十二指肠内侧壁“僵硬”受压,变形或部分性梗阻,呈“∑”形,但典型表现者少见。
5.B型超声检查
示胆总管或(和)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但壶腹癌本身的诊断率较低,这是由于该部位常有十二指肠及胃内积气及食物掩盖所致,对无黄疸者能提供早期进一步检查线索,有经验者有时可观察到局部的癌块。
6.CT
MRI检查 对鉴别胰头癌有意义,有助于本病诊断,可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轮廓,影像上壶腹癌与胆总管癌表现相似,胆总管,胰管均可扩张或仅胆管扩张,这取决于壶腹癌的生长方式;胰头癌时则胰头增大,有肿块,胰管扩张,环影突然中断变形,出现双环影,表示胰头,胆总管均有侵犯,有时可见扩张的胆总管内有软组织影或异常信号。
7.ERCP
可以窥视十二指肠内侧壁和乳头情况,可见乳头肿大,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质脆易出血,并可活检进行病理学确诊,对壶腹癌,胰头癌(可有胰管狭窄或不显影等)的诊断均有较大帮助。
8.PTC检查比ERCP为优
因壶腹乳头高低不平,管腔狭窄,堵塞,ERCP常不易成功,PTC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呈“V”字形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闭塞,有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PTC有发生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可能性,需加以警惕。
9.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SCA)
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对胰头癌诊断有益,从血管位置改变,可间接确定胰腺癌所在部位。
10.核素检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75Se-蛋氨酸胰腺扫描,在胰腺癌肿处出现核素缺损(冷区)。
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上,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可与常见的肝胆、胃肠疾病相混淆,如果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缓解或逐渐加重者,应针对胰腺癌进一步进行各种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胰腺癌。
如出现腹部隐痛或饱胀不适,应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相鉴别。当出现黄疸时,应首先区别黄疸性质。如B超检查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应查“三抗” 及肝功能,排除肝炎可能。如系肝外胆管阻塞时要与胆总管下端结石、胆道良性狭窄、慢性胰腺炎、壶腹癌、胆管癌鉴别,需要时可检查CT及ERCP,以明确胆道扩张的程度和病变的部位、性质。如出现胰腺区肿块时,应与腹膜后肿瘤、肾肿瘤、胃癌、胰腺区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胰腺癌鉴别诊断方法
胰腺癌应与胃部疾病、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原发性、急性胰腺炎、壶腹癌、胆囊癌等病进行鉴别。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多不高。
3.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5.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腺癌,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点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但有些病例经各种检查有时也难鉴别,可在剖腹探查手术中用极细穿刺针作胰腺穿刺活检,以助鉴别。
6.壶腹周围癌:壶腹周围癌比胰头癌少见,病起多骤然,也有黄疸、消瘦、皮痒、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壶腹癌开始为息肉样突起,癌本身质地软而有弹性,故引起的黄疸常呈波动性;腹痛不显著,常并发胆囊炎,反复寒战、发热较多见。但两者鉴别仍较困难,要结合超声和CT来提高确诊率。壶腹癌的切除率在75%以上,术后5年存活率较胰头癌高。
上述症状均需与消化道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尤其是慢性胰腺炎,特别是腹痛的鉴别,因为二者均有腹痛及消瘦、乏力等。已有将胰腺的慢性炎症当作诊断和治疗,也有反过来将癌症误诊为炎症,所以要结合其他检查来鉴别这些症状。
十二指肠壶腹癌晚期出现什么症状
大肠癌晚期症状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1、肠梗阻现象。当肠腔完全阻塞后,则出现便秘、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2、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直肠癌晚期侵及骶前神经丛,会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症状大肠癌晚期转移至肝脏时,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症状。3、肛门指检时可触及肿块,大肠癌晚期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4、肠道分泌物增加。这是肠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有少量的黏液分泌物会随大便排出,大便表面有条状黏液,当肿瘤继续发展,对大肠粘膜刺激更大,病人感到直肠内有轻度不适,或经常有一种虚无的便意感。大肠癌晚期癌瘤表面溃烂时,大便则更加稀薄,可如水样而混有粘液和血液。晚期大肠癌患者许多是无法进行手术的,这类患者可采用放化疗等其它治疗方法。药物除选择配合治疗必须的辅助治疗药物之外,可以对症选择药物。作为治疗可以选择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是目前针对直肠癌最有效的靶向性口服化疗药物。需要调节免疫的话可以选择含量为16%的人参精华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胸腺肽、白介素-Ⅱ等。
胆汁性肝硬化是怎么引起的
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常见的原因为胆管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癌、Vater壶腹癌)等对肝外胆道的压迫,引起狭窄及闭锁。在儿童患者多因肝外胆道先天闭锁,其次是胆总管的囊肿、胆汁性肝硬化等。胆道系统完全闭塞6个月以上即可引起此型肝硬化。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本病在我国很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可形成大的免疫复合物,通过补体系统引起免疫损伤。肝内外的大胆管均无明显病变,门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可发生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继而小胆管破坏并出现淤胆现象,纤维组织增生并侵入、分隔肝小叶,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肿瘤标志物看哪个科 肿瘤标志物高是癌症吗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释放到血液当中,但并不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就一定是癌症。举个例子来说,如CA199这个指标,除了在胰腺癌、胆囊癌、壶腹癌有一些增高外,在某一些消化道的炎症性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会升高,但是这种升高一般都是在正常值的两倍以下。
有些人可能看到这种升高就非常紧张,但其实没必要。因为有些指标有广谱性,并没有特异性。如果发现有增高,肯定要去监测它的变化。因为升高也分程度,如果是轻度的升高,一般只要监测就可以了;如果是明显的升高,升高正常值大于三倍、四倍、五倍,那确实还是要引起相当的重视,还是要明确升高的原因。
胃出血的病因
1、胃、十二指肠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粘膜糜烂、应激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手术后吻合口溃疡、套叠、胃肉芽肿病变、十二指肠憩室。
2、食管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3、血管病变:主动脉瘤、脾动脉瘤、胃壁内小动脉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动静脉畸形、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4、肝胆胰疾病: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综合征、胆道出血、壶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急性胰腺炎。
5、全身性疾病和其他: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原性心脏病、肺气肿合并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白血病、紫癜、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淋巴瘤、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结节病。
壶腹部肿瘤治疗
首先,一般腹部肿瘤可分为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一些妇科肿瘤。一般最常见的腹部肿瘤有胃癌、肝癌、大肠癌这三种,不仅常见,而且对人体伤害也大,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最后,腹部肿瘤通常做法是进行手术,结合放疗化疗以及再术后中药调理。如果通过检查确认为良性肿瘤可以直接切除,并不需要放疗化疗;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恶性肿瘤比较小的肿块可以直接放化疗治疗,只有较大的肿块可以考虑先切除一部分然后再放疗化疗,当然也有不需要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直接吃中药治疗的要看具体的肿瘤发展阶段决定。
注意事项:腹部如果发现疼痛或是肿瘤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尽早检查,尽早治疗。
壶腹癌要如何鉴别
由于本病有上腹闷胀不适,黄疸,有时并发胆道感染,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误诊为胆管结石,但根据反复发作史,夏科氏三联征,波动性黄疸,影像学检查可加以区别,少数可误诊为传染性肝炎,可根据壶腹癌时AKP升高,转氨酶与血清胆红素发展不平行作出鉴别,也有误诊为胆管癌,肝癌的,可根据影像学胆管癌之胆管呈偏心性狭窄,肝癌时的特征性声像图及AFP升高与本病进行区别,有时易与胰头癌相混淆,但胰腺癌腹痛重于本病,B超,CT,等检查可见胰腺内肿块,临床上可进行B超,PTC,ERCP,CT,MRI等检查,结合症状,体征便可诊断本病,并与易误诊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以往曾习惯将胰头癌包括在壶腹周围癌内,然而两者在病程,手术切除率,预后等均有明显不同,后者发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5年治愈率达40%~45%;而胰头癌发展快,迅速出现胰腺和周围淋巴结转移,黄疸出现晚,手术切除率20%左右,5年治愈仅10%,壶腹周围4种癌的鉴别主要依靠B超,ERCP,PCT及CT或MRI检查,其症状等一般鉴别点。
生活中的癌信息
嗅觉丧失是脑肿瘤的第一个信号 脑内肿瘤首先压迫的是嗅觉中枢及嗅神经,使嗅觉信息不能正常传入或传出,导致嗅觉障碍乃至丧失。继而肿瘤增大压迫交叉神经,使视觉减退,以及出现头痛、思维减退等现象。因此,嗅觉的减退比视觉障碍和出现头痛要早得多。
黄疸当心壶腹周围癌老年人突然出现黄疸,而且黄色越来越深,使全身皮肤和巩膜呈现金黄色等现象,首先想到患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以外,还应当心是否患了阻碍胆汁排入肠道的胰头癌、胆管下端癌或壶腹癌。 老年斑突然增多要防癌 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老年斑类皮疹,而且迅速增多、增大,不仅限于头面部,也可播散到颈、躯干和四肢,常伴有剧烈瘙痒。上述症状常合并恶性肿瘤,多数为腹部腺癌,也有白血病或淋巴系统肿瘤。
时常晕厥当心癌瘤 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特别是老年患者易出现晕厥症状,表现为突然眩晕、短暂的意识丧失、失语或口齿不清,严重者会发生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几秒钟或数分钟后症状消失,或数小时后缓解。癌瘤亦能引起晕厥,如颈部淋巴瘤、甲状腺肿瘤、肺癌等。
胰腺癌的诊断
基于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特点,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
对临床出现下列表现者应引起重视:
1.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或腹痛,位置较深,性质也较模糊,与饮食关系不一。
2.进行性消瘦和乏力。
3.不能解释的糖尿病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胰腺癌应与胃部疾病、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原发性肝癌、急性胰腺炎、壶腹癌、胆囊癌等病进行鉴别。
胰腺癌如何鉴别诊断
胰腺癌是种非常严重的恶性肿瘤,而且目前的发病率非常高,但很多人对于这个病不是很了解,所以当疾病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胰腺癌疾病必须及时鉴别诊断,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胰腺癌疾病治疗时,对症下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保障。今天我就为大家讲一下胰腺癌如何鉴别诊断。
胰腺癌应与胃部疾病、黄疸型肝炎、胆石症、胆囊炎、原发性肝癌、急性胰腺炎、壶腹癌、胆囊癌等病进行鉴别。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多不高。
3.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5.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腺癌,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点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但有些病例经各种检查有时也难鉴别,可在剖腹探查手术中用极细穿刺针作胰腺穿刺活检,以助鉴别。
6.壶腹周围癌:壶腹周围癌比胰头癌少见,病起多骤然,也有黄疸、消瘦、皮痒、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壶腹癌开始为息肉样突起,癌本身质地软而有弹性,故引起的黄疸常呈波动性;腹痛不显著,常并发胆囊炎,反复寒战、发热较多见。但两者鉴别仍较困难,要结合超声和CT来提高确诊率。壶腹癌的切除率在75%以上,术后5年存活率较胰头癌高。
上述症状均需与消化道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尤其是慢性胰腺炎,特别是腹痛的鉴别,因为二者均有腹痛及消瘦、乏力等。已有将胰腺的慢性炎症当作癌症诊断和治疗,也有反过来将癌症误诊为炎症,所以要结合其他检查来鉴别这些症状。
以上我为大家讲了胰腺癌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希望我的讲解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胰腺癌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癌症疾病,提醒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朋友,一经确诊,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给身体带来更大痛苦。
壶腹周围癌发病机制
VPC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多为1~2cm,很少大于3.5cm癌肿起源于壶腹 ,本身多柔软呈息肉样,表面可糜烂、充血易缺血坏死,因此常引起间歇性梗阻,很少达到完全性梗阻。起源于乳头单层柱状上皮的癌肿呈小的乳头状易缺血、坏死、脱落和出血;来自胰管和胆总管末端黏膜者多呈结节状或肿块型浸润性大较坚硬,可形成溃疡;来自十二指肠降部内侧黏膜时癌肿多呈溃疡型;来自胰头腺泡时常呈浸润性生长坚硬呈肿块型,常压迫邻近组织VPC扩散方式主要是沿胆管及胰管或十二指肠黏膜扩散由于肿瘤的恶性程度低,转移少因此病程较长。
肿瘤大体标本呈息肉型或结节型、肿块型或溃疡型。大多为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不好的腺癌约占15%如出现症状则已有3/4肿瘤侵及主胰管。组织学分类除腺癌外余为乳头状癌、黏液癌、未分化癌、网织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类癌。由于癌肿的特殊位置很容易阻塞胆总管和主胰管,致胆汁及胰液的引流不畅以至阻塞,引起梗阻性黄疸及消化不良,亦可直接浸润肠壁形成肿块或溃疡加之消化液、食物的机械性损伤,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与上消化道出血其转移方式有:
1.直接蔓延至胰头、门静脉及肠系膜血管
2.区域淋巴结转移如十二指肠后、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上下等处的淋巴结转移
3.肝转移。晚期可有更广泛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