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可以去除湿气吗 黄芩不能和什么搭配
黄芩可以去除湿气吗 黄芩不能和什么搭配
一般无特殊的相克中药材。
黄芩中所含的成分与大部分的中药材都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服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存相克药材的,建议患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具体情况来进行服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维生素C可以将黄芩中所含的苷类分解成为苷元和糖,从而影响到黄芩的疗效,所以如果在服用维生素C的话建议最好是如实告知相关医生。
黄芩补气血吗
单独使用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主要对人体起到的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暑温胸闷、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
如果想要补气血的话,单独使用黄芩是没有很大作用的,建议可以搭配其他一些补气血的中药材一起使用。
黄芪和什么搭配去湿气最好
单独服用黄芪对于祛除湿气作用不明显,建议搭配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药材同用才可起到祛除体内湿气的作用,而且临床上具有去湿功效的药材比较多,主要分为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芳香化湿药三种,需根据患者病情对症搭配服用,如:
1、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等药物,主要用于湿热。
2、利水渗湿药有茯苓、泽泻、猪苓、薏苡仁、车前子、木通、滑石等药物,具有利水止泻的作用,可以治疗水肿、泄泻等疾病。
3、芳香化湿药有佩兰、藿香、砂仁、厚朴、豆蔻,可以治疗湿邪困脾等。
中药黄芩美容配方
【药材简介】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美容方法】
1、用于粉刺、酒渣鼻等:本品能“泄肺火而解肌热”,通过其泄火、清热和燥湿之功效,而达湿热除、血热清、热毒散之目的,尤善治湿热所致的损容性疾病,如颜面粉刺、肌肤疮癣等。治粉刺属湿热型,症见红肿结节,伴便秘口苦,舌红苔黄腻等者,常与白芷、白附子、防风等为细末,蜜调为丸,于洗面之时搽之;或配黄连、蒲公英、茵陈、丹皮等配伍内服。治肺经风热,粉刺初起,,或鼻渣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者,则配防风、连翘、薄荷、川芎、赤芍等,如黄芩清肺饮。
2、用于湿疮、皮炎、疥癣、皮肤红斑等: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亦有较强的泻火解毒,凉血止血之力。治湿热引起的湿疮、疥癣等各种皮炎,可直接研末外用或摊在纱布上调敷;或与桑白皮、地骨皮等清泄肺热药同用。治毒热引起的出血、发斑,则配白茅根、生地等凉血止血解毒之品。治火毒炽盛的疮痈肿毒,可与大黄、白蔹为末外敷,或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同用。
此外,用治白疙(银屑病),可与地榆、黄柏同用,加少量凡士林研磨,外涂患处。以黄芩配制成的花露水、沐浴液等,具有治疗预防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病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者忌服。
【按语】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上焦肺热,为治肺热咳嗽,湿温暑湿,湿热痞闷之要药。又能清泄胆火而和解少阳,治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还能直折火势而凉血止血,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证。黄苓还能清热安胎,为怀胎蕴热,胎动不安等所常用。
本品善治湿热或肺热所致的损容性疾病,外敷内服兼用。治肺胃实火或湿热郁结的损容性疾病,如粉刺、酒渣鼻、皮肤红斑等,通过清泄肺火、苦寒燥湿、凉血解毒,可起到消除粉刺、酒渣鼻,亮肤洁面之功。
本品粉碎后添加于软膜粉中,作面膜用,具有美白、祛斑和除痘的疗肤功效,但本品含有的黄色色素成分,直接添加于化妆品中会令皮肤着色。现大多将黄芩中的黄芩苷提取分离,再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美白化妆品、治痤疮产品、抗敏产品及防晒产品中。既有效发挥了黄芩美容功效,又防止了皮肤的着色。此外,由于黄芩苷对黑色素细胞有极高的抑制活性,因此黄芩苷还有望成为新一代安全高效的美白添加剂。
【古今举例】
添容丸:黄芩、轻粉、白芷、白附子、防风各一钱(5g),各为细末,蜜调为丸。于每日洗面之时,多搽数遍,临睡之时,又重洗面而搽之,治粉刺。(《石室秘录》)
【本草文献】
(1)《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2)《日华子本草》:“疗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现代研究】本品含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等黄酮类,氨基酸,挥发油,以及葡萄糖、蔗糖、 p-谷甾醇等。黄芩煎剂有较广的抗菌谱,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氧自由基,能显著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延长皮肤细胞寿命,增强抗衰老的能力。并能吸收紫外线,具抗过敏作用,对于已晒伤的皮肤,有一定修复作用。黄芩苷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且能有效地清除囊肿型痤疮里的死亡细胞、死亡菌体及其他残余物,加速痤疮的痊愈,且愈后不易留下斑痕。
湿热用黄连好还是用黄芩 黄芩和黄连能一起用吗
能一起使用。
黄芩中所含的成分与黄连中所含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使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黄芩是可以和黄连一起使用的。
而且黄芩和黄连对人体来说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但两者治疗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各有专长,因此将两者搭配在一起使用的话,更能发挥出协同的作用,对于人体来说起到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清化湿热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黄芩的功效有哪些
1、可用于发热,或肺热咳嗽,及热毒疮疡等。黄芩治热病,常与黄连、栀子等搭配;若是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等药同用。
2、还可用于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引起的泻痢、黄疸等症。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3、此外,黄芩还有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胎动不安。
对于其食用作用,我们可做黄芩泡酒。此酒可治疗复发性口疮,也可解毒止痛。 治疗口疮时用棉签蘸取少许,进行涂抹,每日三到四次即可。
还可以使用黄芩花泡茶喝,有利于清热祛湿,利尿解毒,降压等功效。可直接冲泡饮用。
另外还可以用黄芩炖猪腰,吃猪腰喝汤,味美还营养。
黄芩的做法
黄芩 介绍: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岑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黄芩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向阳干燥山坡、荒地,亦常见于路边。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行装地,亦可栽培。
野生或栽培2至3年后采收,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晴天挖取,除去根部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黄芩根呈圆锥形,多扭曲,长5至25厘米,直径1至3厘米,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 有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及侧根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木部枯朽,棕黑色或中空者,称“枯芩”。气微,味苦。
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黄芩 营养分析:
黄芩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素、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抑菌实验证明,蒸、煮过的黄芩对白喉村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制作用比生黄芩(原生药)、冷水当黄芩强。这是因为黄芩经蒸制或沸水煮后,可使酶灭活,不致酶解黄芩甘类成分,从而保存药效。
黄芩 相关性群: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
黄芩 食疗作用: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胆、肝、胃、大肠经;
体轻气清,可升可降;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主治湿热内蕴,呕吐,泻痢,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咯痰,温病发热烦渴,肝火头痛目赤,痈肿疔疮,吐衄便血,崩漏下血,胎热不安。
黄芩 食物相克:
黄芩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黄芩 制作指导:
1. 清热泻火解毒宜生用,治上焦热症宜酒炒,泻肝胆实火宜猪胆汁炒,止血宜炒炭。
2. 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
3. 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4. 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5. 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
6. 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7. 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
8. 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9. 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竹茹等配合应用。
黄芩炭与黄芩的区别 黄芩炭热性还是寒性
寒性。
黄芩炭是由黄芩经过炮制之后所得到的制品,而黄芩本身的性质是寒性,虽然经过炮制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芩的寒性,使其更适合于大部分人群的体质。
但黄芩的性质并不会因为泡制而改变,还是属于寒性的中药材,因此对于一些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在使用黄芩炭的时候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对脾胃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