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针刺神门针尖方向 神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针刺神门针尖方向 神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膻中,气海,内关,太渊,针刺补法,振奋心阳,治疗心阳不足之心悸气短,心痛,自汗肢冷等。

2.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活血通络,安神定治,治疗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3.配印堂,大陵,丰隆,公孙,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心悸,失眠等。

4.配膈俞,内关,少府,劳宫,腕骨,针刺泻法,清心凉血,治疗心火上炎之心烦口渴,口舌生疮,重舌,吐血,小便短赤,尿血等。

5.配阴郄,劳宫,丰隆,照海,井穴,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清心泻火,豁痰开窍,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头痛失眠等。

6.配心俞,膈俞,脾俞,内关,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心脾,治疗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眩晕,癫证,痴呆,月经不调等。

7.配心俞,肾俞,复溜,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多梦,心悸,遗精等。

8.配胆俞,心俞,大陵,丘墟,针刺补法,养心益胆,治疗心胆虚怯之失眠多梦,易惊,胆怯善恐等。

9.配内关,太冲,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清心安神,治疗肝气郁结之脏躁,睡眠不安,悲伤恸哭,胸胁闷胀,心中烦乱等。

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肾俞,气海,中极,太溪,针刺补法,可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治疗肾阳亏虚,水湿不化之遗尿,尿频,癃闭,小便不利,水肿等。

2.配肾俞,脾俞,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可灸,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痢疾。

3.配肾俞,志室,气海,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气,固涩精关,治疗肾虚遗精。

4.配俞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法,温肾培元,固本止带,治疗肾虚带下。

5.配合谷,间使,中极,三阴交,针刺泻法,益气行血,通经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

6.配肾俞,百会,足三里,针刺补法,补益心神,治疗肾虚髓海不充之头晕,神经衰弱。

7.配肾俞,腰阳关,委中,太溪,针刺补法,补肾壮腰,治疗肾虚腰痛。

8.配脊中,身柱,大椎,后溪,委中,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止痛,治疗经气不利之脊强痛。

针刺的作用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例如: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选用;十二井穴、十宣、人中等穴,多在祛邪时选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

如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的虚脱证,治宜回阳固脱,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如见高热神昏,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的外感温热证,治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

扶正与祛邪,方法不同,但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既可先祛邪后扶正,又可先扶正后祛邪,或扶正与祛邪并用。一般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神门的针刺方法 神门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掌支双重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由尺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组成。

4.针的桡侧有尺神经干及动,静脉通过:尺神经干在此处位置较表浅,针稍偏向桡侧即可刺中,尺神经干被刺及后,可产生向手尺侧缘及指端放射的触电感,尺动脉为肱动脉的两大终支之一,尺静脉为其伴行的静脉。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四白针刺方向 四白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合谷,阳白,睛明,太阳,瞳子髎,足临泣,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上攻之迎风流泪,目翳,头面疼痛等。

2.配承泣,睛明,太阳,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痒等。

3.配丰隆,太白,太冲,针刺泻法,涤痰通络,疏肝明目,治疗肝火上炎,风痰阻络之目翳,眼睑瞤动,目眩等。

4.配鱼腰, 太阳,合谷,地仓,颊车,迎香,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熄风止痉,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眼睑瞤动等。

5.配迎香,针刺泻法透刺,通络止痛,治疗胆道痹阻之蛔厥。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指(拇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通里的定位在哪里

通里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快速取穴:

1.坐位,仰掌,在前臂前区,于尺侧腕屈肌桡侧缘,在神门与少海连线上,神门上1寸处。

2.仰掌,平尺骨头中部,在尺侧腕屈肌桡侧缘。

通里穴的作用主治

通里是心经要穴,心经对调节人的情志有重大作用,通里有开心窍的作用,人在心经气血不通的时候,就容易心慌,心神不安,通过刺激通里,可以清热安神,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动过缓,中风失语,绕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疝气,支气管炎等症。

通利穴常用配伍

1.配少府,腕骨,内庭,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清心泻火,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木舌,重舌,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甚则尿血等。

2.配心俞,厥阴俞,人迎,内关,针刺补法,或用温针,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治疗心阳不振之心悸,心痛。

3.配神门,内关,三阴交,复溜,针刺补法,滋阴降火,清心除烦,治疗阴虚火旺之心烦补眠,口燥咽干。

4.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针刺补法,补益心气,安神定惊,治疗心气虚惊恐。

中医针灸治疗阳痿的方法

针灸方式:

①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

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停,再捻,如此30秒,取针。针配穴得气后留针5分钟。另以艾条作雀啄灸,先关元后会阴穴,各49次。

③湿热下注。取肝俞、行间、曲泉、会阴为主穴,取阳陵泉、膀胱、水分为配穴。先针主穴,捻转泻法不留针。后针配穴,平补平泻。7次为1个疗程。

④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⑤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

针灸最为中医治疗不可忽视的一块,对于治疗阳痿也是有着它独到的效果。阳痿虽然是一个让男性患者很痛苦的一件事,不过患者朋友一定不能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不然只会加重病情。心理因素是引起阳痿的重要原因。患者朋友一定要放松心态,积极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肩井针刺方向 肩井常用配伍疗法

1.配期门,行间,内关,天池,乳根,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通络下入,治疗肝气郁结之乳痈,乳汁不下。

2.配合谷,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理气活血,治疗气滞血瘀之滞产。

3.配章门,天井,足临泣,阳陵泉,大迎,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行滞,化痰散结,治疗气郁痰凝之瘰疬。

4.配丰隆,劳宫,太冲,水沟,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神之中风。

5.本穴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配风池,风门,阳谷,后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颈项强痛;配秉风,曲垣,天宗,肩贞,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背痹痛;配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手臂疼痛,不能举。

相关推荐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

胸乡穴在什么位置

胸乡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乳头旁开2寸,再向上1肋间(第3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胸部,平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

针炙治疗糖尿病穴位

针刺治疗糖尿病常用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穴为脾俞、膈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为肺俞、胃俞、肝俞、中脘、关元、神门、然谷、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2.主穴为脾俞、膈俞、足三里。配穴:多饮烦渴加肺俞、意舍、承浆;多食易饥、便秘加胃俞、丰隆;多尿、腰疼、耳鸣加肾俞、关元、复溜;神倦乏力、少气懒言、腹泻加胃俞、三阴交、阴陵泉等。针刺方法以针刺得气为指标。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15分钟,出针前

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1、针刺疗法:以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为主,配以素髎、少冲、少泽、十宣。先刺人中、内关、涌泉,施泻法,强刺激,间歇捻转5分钟,足三里直刺,施捻转补法。若效果不明显,可加用配穴1~2个,均用强刺激泻法,或十宣点刺放血。 2、电针疗法:电针:取足三里、合谷、涌泉。电压为 10~15v,频率为106~120次左右,轻者一支电针一个穴位,重者两个电针两个穴位。或者取人中、素髎或加内关、涌泉,轻者取单穴,重者取 2~3穴,电压6~9伏,频率100~200次。 3、耳针疗法

神经萎缩的治疗

神经祖细胞三联修复疗法是由神经祖细胞、康复、理疗三者联合的综合疗法。 【治疗】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视区。 (二)治法 用28号2寸针,快速刺入并推进至所需深度。两侧均刺,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4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4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87例共136只眼,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显效20只(14.4%),有效56只(40.6%),无效62只(45.0%),总有效率为55.0%。其中以外伤

天枢如何针刺 天枢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璇玑,腹结,梁丘,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肠之绕脐痛,腹胀,呕吐,不嗜食。 2.配二间,上巨虚,大肠俞,针刺泻法,理肠导滞,治疗积滞内停之腹痛肠鸣,或腹泻,或便秘,或里急后重,下利不爽。 3.配风池,合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针刺泻法,至阳穴针后加灸,散寒化浊,和胃止泻,治疗寒湿中阻滞脘闷腹痛,肠鸣泄泻。 4.配曲池,上巨虚,大肠俞,关元,针刺泻法,针灸兼施,温经散寒,和肠止泻,治疗感受寒邪或内伤生冷不洁食物之腹痛,腹泻。 5.配下巨虚,合谷,足三里,公孙,合谷针刺

针刺中脘可治什么病 中脘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灸,散寒除湿,理气和中,如配足三里,梁丘,合谷,胃俞,治疗寒积胃痛;配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治疗寒积腹痛;配脾俞,胆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治疗寒湿阴黄;配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治疗寒湿霍乱;配大椎,外关,合谷,治疗外感风寒之呕吐。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消积导滞,如配天枢,内庭,治疗饮食停滞之纳呆,泄泻,便秘;配足三里,内关,治疗饮食停滞,胃气上逆之嗳气,恶心,呕吐;配丰隆,内庭,神门,通里,治疗宿食停滞,胃气不和之失眠,心烦。 3.本穴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有效疗法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认为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刺激、感染等应激状态是本病的常见诱因,而家族遗传也有一定关系。 以下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有效疗法: (1)针灸 ①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a.气瘿、三阴交、复溜。b.上天柱、风池。配穴:a.阴虚火旺配间使、神门、太冲、太溪;气阴两虚配内关、足三里、关元、照海。b.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 气瘿穴位置:相当于天突穴,视甲状腺肿大程度而稍有出人。 上天柱穴位置:天柱穴直上5分。 操作:主穴和配穴之第1组用于甲亢之高循环

神门穴怎么针刺

神门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掌,豌豆骨(手掌小鱼际近腕部有一突起圆骨)的桡侧,掌后第1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刺向背侧与前臂掌侧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酸胀感,并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作用主治 神门乃心经原穴,针之可补益心气,调整心神,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作用,以调气为主,主要用于治疗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妇人脏躁,小儿抽疯,目黄,胁痛,掌中热诸症。 注

脊中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脊中穴属督脉,具有温中通督,止痉宁神,健脾利湿之功,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痔疮,脱肛,小儿疳积,癫痫,腰脊强痛,增生性脊柱炎等症。当脾胃虚弱,寒凝中焦导致腹痛,痔疮,脱肛,腹泻之证;或是因肾虚失养,经脉痹阻引起腰脊强痛时,脊中位置就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之后再进行调理治疗。 脊中穴常用配伍 1.配肾俞,命门,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温补脾肾,治疗虚寒 泄泻。 2.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治疗脾虚阴黄,腹泻等。 3.配气海,长强,百会,承山,针刺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