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糖友熬夜血糖波动大
职场糖友熬夜血糖波动大
缺觉对人体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高。糖友们在熬夜后一定要注意补充睡眠。但是保持睡眠有规律、工作有规律、饮食有规律,运动也要有规律,让身体处于一个规律的状态中才是王道。
常熬夜的人容易对食欲"失控",难以抵御垃圾食品的诱惑,吃更多的零食和含糖饮料。而在半夜,消化系统、胰岛素功能都比较迟钝,血糖就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经常熬夜的糖友一定要更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
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是肥胖的高危人群,因为精神紧张引起内分泌失调,脂肪重新分布,同时,还会导致便秘,进多出少,而生活紧张、事务繁忙,会大幅度增加脑力劳动的时间,不断地减少体力劳动,从而减少了脂肪消耗的机会。熬夜的糖友更不容易保持健康的体重。
常上夜班熬夜的糖友由于用眼过度,易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此外,眼睛过度疲劳,造成眼睛周围的血循不良,而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布满血丝,即使是为了美丽,熬夜的糖友也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护。
天天熬夜血糖会升高吗
熬夜会使血糖升高吗?专家表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出于工作繁忙、应酬、娱乐等种种原因,许多人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睡眠时间,然后等有空的时候再依靠睡懒觉等方法把觉补回来,这种习惯如今已成为不少白领的生活方式。偶尔睡个懒觉,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没什么大问题,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可能使其病情加重,血糖波动加大。
凌晨4时到上午9时,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如果早晨没有按时起床,没有按时服药吃饭,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彻底打乱,会引起血糖的明显升高,增加肾脏的负担,随后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了病情。
除了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外,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反应的发生。特别是服用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晨不起床及时吃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糖友最好晚上10 时前入睡
糖尿病患者要平稳降糖,应从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入手。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迟,最好在 10 时之前,而第二天早晨在 6 时至 8 时之间起床,将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 8 小时左右。即使工作需要,也尽量不要打乱睡眠规律,不要耽误按时吃药打针。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晨需要 “ 补补觉 ” ,最好在早晨 8 时之前起来,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进食早餐后,再睡个 “ 回笼觉 ” ,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血糖不受睡眠改变的影响。
现在的人们觉得熬夜是很常见的,熬夜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加快,一些年轻人都习惯了这种夜生活了,其实熬夜对身体的诸多标准都变得特别的不正常了,熬夜血糖会升高吗,其实长期的熬夜也会无形中让一个人的血糖变高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的人升高的更快。
运动后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服药后运动血糖下降
糖尿病人血糖调控能力差,血糖波动大,如果在服药之后,血糖下降的情况下去运动,运动后就很可能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晕,眼睛睁不开等低血糖症状。
猕猴桃含糖量高吗 糖尿病可以吃猕猴桃吗
猕猴桃的含糖量低,维生素C含量高,可以增强免疫力,糖尿病人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适量的吃一些猕猴桃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血糖波动大,还是不建议贸然食用。
糖尿病可以吃李子吗 糖尿病怎么吃李子好
进餐次数分开最好。
糖尿病人每天进食水果的量是固定的,专家建议,每天进食的水果可以分开两次吃,比如上、下午各吃100克,这样既能防止血糖波动过大,也能给糖友解解馋。
血糖波动危害较大
最近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和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还和血糖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所以血糖波动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那么血糖波动危害较大有哪些呢?有请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临床研究证实:血糖反复波动,在治疗过程中容易频繁发生低血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专家们曾通过一项试验观察“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对照组是“单纯高血糖组”,结果发现,“血糖波动组”对内皮细胞的损伤比“单纯高血糖组”更加严重。
进一步研究还证实:血糖的高波动性对于死亡的影响要大于单纯高血糖,这是因为组织细胞对于稳定的高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形态和功能受损程度相对稳定。而当处于反复波动的高糖环境时,由于适应能力欠缺,加速了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损害。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加之饮食控制不佳、用药方案不合理、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导致血糖总体水平升高以及血糖波动性增大。表现为全天24小时血糖曲线波动明显,尤其是餐后血糖显著上升,非同日测定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变异度也显著增加。
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减少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要求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较以往更加严格。但同时必须看到,血糖控制越严格,相伴而来的低血糖风险也越高,血糖波动的幅度也相应增加,前者益处在一定程度上被后者所抵消。
为了趋利避害,取得最佳的临床效益,国际上提出了“精细降糖,平稳达标”这一新的治疗理念,按照这个理念,血糖控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血糖总体水平的控制,二是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不可片面强调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对于控制血糖是很关键的,一般人会认为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饮食要异于常人。其实,不论健康人还是糖友,都需要健康的饮食,即选择低脂、营养全面、热量适中的食品。
吃麻薯会加重便秘吗 麻薯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如果在控糖稳定的情况下,糖尿病人是可以吃一点甜的食物的,如果血糖波动大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吃,非得要吃的话要做好血糖监控,少量多次的进行,不要贸然的大量进食。
另外一定要注意麻薯成分的选择,如用的是代糖做的麻薯,像是木糖醇、赤藓糖醇等甜味剂做的麻薯就可以吃,因为食用甜味剂不只不会引起血糖波动,而且不增加食用者热量的摄入,所以可使他们免受血脂升高或体重增加的威胁,因此不只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还适合于肥胖者和所有中年以上的人。
李子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吃李子的注意事项
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并发症控制良好,这是所有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水果的先决条件。
水果一般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吃,这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专家提醒,糖友最好不要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糖尿病人每天进食水果的量是固定的,专家建议,每天进食的水果可以分开两次吃,比如上、下午各吃100克,这样既能防止血糖波动过大,也能给糖友解解馋。
吃全麦粉的好处 富含糖友最爱的微量元素铬
麦皮的大量膳食纤维可延缓糖类的吸收速度,减小血糖波动幅度。最关键的是,麦皮中的铬元素,能使人体的胰岛素活性增加、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平稳,特别适合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哦。
研究显示,血糖高的人一天只要摄取一定量的麦皮,坚持一段时间,血糖就能明显降低。看来,麦皮是糖友不可错过的黄金谷物之一。
糖友控制饮食的6个小方法
热量控制别太严格。糖友在计算全天摄入的热卡时,要用标准体重乘以25—45不等的一个系数。平时体力消耗越多,这个系数越大,另外,男性大于女性,瘦人大于胖人。如果饮食控制过程中觉得很饿,不妨稍微放宽标准。
食物里加点油。胃里没食物,就会觉得饿。食物的排空速度,脂肪最慢,碳水化合物最快,蛋白质介于二者之间。
少吃稀的。有的糖友爱吃粥、稀饭,但是稀的主食特别容易被消化掉,因此容易产生饥饿感。
适当加餐。糖尿病饮食讲究少食多餐,就是为了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其另一个好处是减少饥饿感。
控制低血糖。如果糖友感觉非常饿,同时伴有心慌、手抖、头昏等表现,那就是低血糖反应了,这个时候就要立刻吃糖,以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纠正胰岛素抵抗。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友,并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这样的糖友,进食后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让血糖迅速降低,于是产生饥饿感。
老年糖尿病昼夜血糖应稳定
一般来说,昼夜血糖波动期分为5期: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直到睡前,这3期可简称为三餐后的高血糖时间段。
血糖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昼夜血糖波动期分为5期: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直到睡前,这3期可简称为三餐后的高血糖时间段。睡眠至凌晨3时,这一时期称为前半夜(或黎明期的前期),此期缺少足够的肝糖输出,又无肠道糖的摄入,易发生低血糖。凌晨3~8时为黎明期,此期胰岛素拮抗激素出现昼夜周期的高峰,此时出现高血糖,来源于肝糖原输出。
正常人在清晨5~8时胰岛素分泌量可增加50%,即使上午血糖升高,也可将血糖保持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尿糖昼夜有一定的规律,即使无胰岛素分泌低下,也可由于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肝脏对升血糖激素敏感性增加,致使清晨血糖浓度增加;若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低下者,则黎明现象更明显。用胰岛素降糖,药效上午的作用较下午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上午10时给药,降血糖作用最强。早晨需要的胰岛素的量相对要更多一些,糖尿病人的尿钾排泄较多,昼夜节律的峰值时较正常人大约延迟2小时,有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患者还要再延迟2小时。
血糖不稳定有什么危害呢
其实每个人的血糖可以说时刻都在波动。血糖和许多生理指标一样,譬如血压,每天不同时间都会有波动。正常人体存在很精细的血糖调节机制,因此血糖波动范围比较小。
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分泌功能较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就会出现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情况。这种波动对患者的症状、血糖的控制、将来并发症的发生,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短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症状方面,比如头晕、视力模糊、口干、多尿。
长期来说,会对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造成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本身就比较差,如果血糖波动过大的话,β细胞功能衰退的程度就会加快,那么他将来的血糖控制就会更加的困难;第二个更长期的影响就是对他的并发症的影响,血糖的波动和血压的波动很类似,血压的波动能引起心、脑、肾等血管的硬化,甚至直接引起中风。
血糖波动也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长时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容易出现动脉硬化,血管功能下降,最后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慢性血管并发症。在很多的临床研究里面也得到证实,血糖波动大的话,患者的心血管和脑血管患病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而血糖波动所导致的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危害更加不容忽视,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