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轮状病毒怎么治疗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怎么治疗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主要是由粪口传染,因此,在照顾感染病毒的宝宝时,一定要记得保持双手清洁,以免造成来回感染。

除了个人卫生之外,在吃东西时一定要先将食材洗干净,并且将食物充分煮熟之后再食用。

目前有口服式的疫苗可供宝宝使用,分成两剂型及三剂型,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家长们可先咨询专业医师,评价过宝宝的状况后再考虑要不要服用。

其实,轮状病毒并不可怕,以目前的医疗水准,即使真的不幸感染了,只要按部就班进行治疗,大部分的宝宝都能如期恢复健康。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及使宝宝整天待在家中,仍然有被感染的风险,因为轮状病毒存在于环境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入侵,所以,不管是回到家之后,或是与宝宝互动之前,都一定要清洁过双手,避免轮状病毒通过亲密接触而有机可乘唷。

预防宝宝冬季腹泻的方法

秋冬季节为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秋冬季引起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往往引起婴幼儿腹泻,大多为散发病例。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主动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的措施之一,市民可以到当地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而诺如病毒感染对象除儿童外,成人亦可发病。诺如病毒则往往引起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医院、托幼机构和孤老院等集体单位。

冬季腹泻发病以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最多见,冬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小儿胃肠功能较弱,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此病毒。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测体温在38~39.5℃之间、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是冬季最容易影响宝宝健康的“重灾区”,妈妈一定要清楚了解,才能有效地预防,避免宝宝受到“重灾区”的干扰,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流行情况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大约为900000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危害

轮状病毒感染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除胃肠道症状外,近年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轮状病毒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传播方式

主要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播。

宝宝轮状病毒怎么回事

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绒毛上皮细胞。RV感染属非侵入性的,病毒在小肠表层繁殖,并产生大量子代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病毒也可以在胞浆内增殖形成大包涵体,使受损的细胞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腹泻的原因可能是病毒侵犯绒毛上皮细胞,在胞浆增殖形成包涵体,使上皮细胞脱落,由鳞状或方形细胞代替,结果导致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而回吸收减少。特别是妨碍钠和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同时.正常肠黏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至病后8周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腹泻发生的原因还由于乳糖及其他双糖不能被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黏膜渗透压的改变,使体液进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乳糖下降到结肠被细蔺分解后,进一步增高了渗透压,使症状加重。大量的吐泻,丢失水和电解质,导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临床卜症状的轻重与小肠病变程度一致。感染后血液中很快出现特异性IgM、IgC抗体.肠道局部出现分泌型IgA,可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作用。一般病例病程3—5日,可完全恢复。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感染轮状病毒后,能否致病不但取决于感染的病毒数量,同时还取决于患儿机体免疫状态。当机体发生免疫功能低下时,将造成病毒侵人而发病。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是指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因为轮状病毒只侵袭绒毛下端1/2—1/3处成熟的带有刷状缘柱状上皮细胞,而处于绒毛隐窝处的未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却具有抵抗轮状病毒的能力。在急性感染后,大多数受病毒侵袭的成熟柱状上皮细胞发生破坏脱落,绒毛变短。隐窝处未成熟的立方细胞逐渐覆盖至绒毛顶端,这些未成熟细胞仍具有抗轮状病毒感染能力。因此,当小肠绒毛上端成熟的柱状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后发生损伤、坏死,直到完全脱落。绒毛顶端完全被绒毛隐窝处的未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所覆盖后,感染也就自限性地得到了控制。目前认为,与绒毛隐窝处的末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所不同的是成熟的肠上皮细胞上的刷状缘带有乳糖酶,而此种酶可成为轮状病毒受体,并能使病毒脱去外在壳便于进入细胞。由于新生儿、婴儿和新生动物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含有极其丰富的乳糖酶,轮状病毒很容易附着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所以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而随年龄增长.刷状缘的乳糖酶量减少,发病率也随之下降,而有学者发现某些人种乳糖酶不随年龄下降,这些人群中青年人与成人也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

近年来,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出现的特异性免疫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细胞免疫在轮状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预防轮状病毒再感染和交叉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CTL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是一种特异性作用。这些CTL在抗轮状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轮状病毒特异的CTL及CTL前体能对不同血清型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起杀伤作用。这样的作用说明CTL具有交叉保护作用。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可保护乳鼠不受同型或异型轮状病毒的攻击。在鼠及人感染轮状病毒后T辅助细胞也参与机体免疫,T辅助细胞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使体内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增加,加强机体抗病毒作用。肠道CTL的存在可能与局部肠道特异性抗体一样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在开发轮状病毒载体疫苗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尽管血清中抗轮状病毒的IgA浓度与抗轮状病毒感染保护相关,但血清中的IgA可能不是参与机体保护的必需抗体,只有当它被分泌到肠道,才发挥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双聚体的IgA可由肝脏经胆汁排到肠道,这种存在于肠道内的分泌型IgA很可能就是参与机体保护的免疫性抗体。关于血清中的IgA在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病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很可能抗轮状病毒的IgA直接参与预防轮状病毒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如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而不是病毒被中和。

轮状病毒的局部免疫机制主要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来构成。在对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肠道分泌液中,可以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特异的分泌型IgA抗体,同时也发现了对轮状病毒的肠道局部的细胞免疫。而州弱毒病毒感染无免疫力的动物,未发现抗轮状病毒的特异性悻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经口接种时则可获得抗轮状病毒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轮状病毒的主动免疫是由病毒抗原刺激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ALT)而诱导产生的.即由体液免疫和局部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或两者相互作用产生:当抗原刺激GALT后,诱导产生双聚体IgA的细胞分化、形成,然后这种细胞返回和固定于肠道黏膜固有层,产生肠道分泌型IgA。因此,测出血清巾的轮状病毒特异性IgA抗体,可推测出肠道的免疫状态。

在母乳喂养时,婴幼儿可不断地从母乳中获得抗体,中和侵入肠腔内的病毒。使他们免受感染。这种依赖于乳汁中不断分泌抗体完成机体防御作用的免疫过程称为乳汁免疫(lactogentic immumity)。这种母子免疫可能是婴幼儿在轮状病毒感染时参与机体肪御的主要的被动免疫机制。经口接种轮状病毒强毒免痘的母体乳汁中Iga。组分的分泌期较长,故可构成稳定的乳汁免疫。非经口接种弱毒或灭活病毒的免疫母体的乳汁中的免疫宅体是IgA成分,且很快消失,无法形成长时间稳定的乳汁免疫。乳汁免疫成立的基础是乳腺能产生IgA抗体。当抗原刺激GALT后,使IgA产生细胞分化、形成,并向乳腺移动并固定于乳腺,分泌出大量IgA抗体不断地向乳汁中释放,构成了乳汁免疫。由此可见.抗原刺激GALT,可导致母体的主动免疫,而这种母体内形成的主动免疫构成了婴幼儿机体防御的被动免疫,即乳汁免疫。

感染轮状病毒后,血清lgM抗体大约在5日后出现,持续至少3周,然后逐渐消失。IgG血清应答出现于感染后的2~4周.同时也可出现IgA应答。感染后2—4周粪便抗轮状病毒的IgG、IgA和IgM抗体滴度均达到高峰浓度,然后在2个月后下降到不能测出的浓度。有临床研究通过对轮状病毒抗体的常规血清筛选,证明在出生3个月内。60%一75%婴儿有对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并可能是来自母体。在3~6个月时抗体的阳性率下降到大约10%一20%,并随后再次上升。1岁时。50%-70%儿童可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的抗体,在2岁时则有80%一95%儿童可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的抗体。获得的对I型或Ⅱ型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相同。在感染后期发生血清型特异性抗体应答。目前,关于血清型特异性IgG抗体是否对相同血清型的轮状病毒再感染有保护作用尚不肯定。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50%~70%的1岁儿童血中具有I型和Ⅱ型抗体,但该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仍常见,因此,血清IgG抗体可能没有保护作用。

近来,一些学者对局部肠道IgA抗体浓度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少数成人志愿者接受了口服I型轮状病毒的接种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疾病的耐受性与空肠液存在的I型特异性IgA抗体浓度的相关性较血清IgG更为密切。而血清I型特异性IgA抗体的存在与对I型轮状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无相关性。在喂养新生儿对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及局部免疫力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在出生后IgA浓度很快就下降,88%的初乳和乳汁标本中可检测出高抗体滴度的对I型和Ⅱ型轮状病毒的IgA。在另一项研究中,42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19例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但是.母乳中抗轮状病毒分泌型IgA浓度为280μg/ml的母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则没有l例受感染.提示在新生儿对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中,母乳特异性IgA起一定作用。

总之,抗轮状病毒免疫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黏膜非特异性免疫、中和抗体产生和(或)细胞介导的免疫有着密切关系。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细胞免疫在抗轮状病毒感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抗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离不开肠分泌型IgA和T辅助细胞共同起作用。

病变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病毒在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中增殖,细胞变性、坏死并脱落,绒毛萎缩、变短、脱落。黏膜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柱状细胞呈方形。黏膜的固有层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恢复期肠道病变痊愈,不留痕迹。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作用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宝宝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约50%-60%是轮状病毒性腹泻。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34%。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宝宝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因此,轮状病毒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轮状病毒具有很高的传染性,主要途径为“粪-口传播”。但也可能存在“呼吸道传播”(因轮状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2-3天,而且从呼吸道分泌液中也可检出轮状病毒)。故卫生状况的改善并不能有效地阻止轮状病毒的传播,营养状况与发病程度的关系也并不密切。5岁以下宝宝受到轮状病毒的感染的几率很大,但高危人群主要为6个月-3岁的宝宝。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防宝宝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这是预防轮状病毒经济并且有效的方式,帮助宝宝尽早预防轮状病毒的发生。

什么是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腹泻又称秋季腹泻,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它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是秋冬季婴儿腹泻最常见病因,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

轮状病毒腹泻患者的大便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带少量粘液,病程 3~8 天。

轮状病毒腹泻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轮状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惊厥、心肌损害(验血发现心肌酶升高)等消化系统以外症状。

秋季病毒性腹泻怎么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讲究食物放置冰箱内放置的食物要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必须煮沸后食用。

4、保持空气新鲜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不要滥用抗生素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在治疗时以对症处理为主,通常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将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

6、不接触腹泻病人不去病人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接触腹泻患者的机会。

7、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轮状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使用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该疫苗口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可用于预防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宝贝的餐具、炊具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消毒;奶瓶、奶嘴、汤勺、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等食具,每次使用前后建议用开水洗烫、煮沸、晾干;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加热后食用;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秋季病毒性腹泻一般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年轻的爸妈平时要勤洗手,这样可以减少给孩子传染病毒的机会,只有平时多注意,才能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打轮状病毒疫苗能预防腹泻吗

能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其他腹泻不能预防。

(1)轮状病毒腹泻也叫秋季腹泻,是秋冬季最常见的婴儿腹泻。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现在国内接种的疫苗一般是甜味口服液,一般服用后 2 周产生抗体,4 周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对重症腹泻的保护率达到 90%。

(2)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适用于 6 个月到 5 岁的孩子,6 个月到 3 岁以内,每年口服 1 次;3 岁到 5 岁的孩子口服 1 次即可。

(3)接种时间:每年 9 月到次年的 1 月是秋季腹泻流行的季节,所以在每年的 8~10 月接种该疫苗预防效果更好。

(4)不宜接种的人: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的孩子、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患者,血液系统、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孩子不适宜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的进化史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因而建议儿童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此疫苗。

什么是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现在国内接种的疫苗一般是甜味口服液,不用注射,便于宝贝服用。

轮状病毒疫苗的由来

轮状病毒的血清型于1980年首次发表,而在隔年,来自人体的轮状病毒借由添加胰蛋白酶首次在从自然环境中猴子肾脏取得的细胞培养中成功栽培。成功培养轮状病毒的能力加速了研究的脚步,且在1980年代中期,首批候选的疫苗已经开始进行评估。

1998年,首种轮状病毒疫苗获得在美国使用的执照。在美国、芬兰与委内瑞拉的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可以对于成功预防轮状病毒A种所产生的严重腹泻比率高达80%至100%,而研究者也没有发现显著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然而,在该疫苗被发现会增加肠套叠的风险之后,疫苗制造商在1999年将疫苗从市场上全部撤回,研究显示每12,000注射过疫苗的婴儿有一个会有肠套叠的症状。这次经验也引发了关于

轮状病毒疫苗的相关风险与益处的激烈争论。2006年,两种对抗轮状病毒A种的新疫苗被证明对儿童是安全而且是有效预防的。

国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采用G10 型羊RV LLR 株研制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已于2000 年批准使用。

轮状病毒疫苗是什么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

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几乎和美国科学家同时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疫苗实际上是一种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在我国现在接种的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液,具有甜味,不用注射,尤其适合宝宝接种,减少注射的痛苦。当宝宝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2个星期的时间就会产生抗体,这时候四周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对重症腹泻的保护率达到90%。

相关推荐

预防轮状病毒腹泻

1、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地添加辅食。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食前便后用肥皂洗手,奶瓶食具洗净煮沸后再使用,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采用防蝇罩,防止苍蝇、蟑螂叮爬食物。 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对集体儿童单位做好饮食卫生。 4、做好腹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5、疫苗预防

小孩轮状病毒感染症状怎么治疗 应该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1.常给小孩的玩具、餐具、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2.在秋冬轮状病毒发作的高峰季节,尽量不带小孩到人多聚集的地方玩耍。 3.注意饮水卫生,避免与感染的人群接触,防止医源性传播。 4.口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如何区分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都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毒。往年秋冬季一般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为主,诺如病毒其次;今年诺如病毒感染明显更多。据医院一线医生介绍,今年诺如病毒感染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先出现剧烈呕吐,患儿无法进食,再出现腹泻,严重时拉出水样便。和轮状病毒相比,诺如病毒感染后起病更急,症状更凶险,但发展成慢性腹泻或病情迁延不愈的较少,只要及时诊治,平均3-5天可止泻,而轮状病毒感染病情往往要反复7天甚至十多天。 由于轮状病毒与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极其相似,所以很多家长容易混淆。孩子一旦出现腹泻,家长需要准确鉴

怎么预防宝宝秋季腹泻 警惕轮状病毒感染

一旦出现水样便,警惕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好发于秋天的感染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轮状病毒以后才发病的。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3-8天,怀疑这种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幼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宝宝秋季腹泻的原因

秋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

父母注意宝宝腹泻小心是轮状病毒性肠炎

在秋冬季节里,人类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在秋冬季节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就占据了百分之八十。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发病的集中人群, 6个月至1岁的婴儿对该病毒最为易感。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呈流行性爆发。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染,因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早期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患儿曾经出现过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所以也可以认为呼吸道传播是该病毒感染人体的途径之一。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起病迅速,发病初期,患儿会出现呕吐现象,持续三天左右,体温较高,多在四十度左右徘徊,高烧可以持续四天。发

轮状病毒感染比例

一次的感染通常会是典型的无症状,因为免疫系统提供了部分的保护机制。所以,感染症状发生的比例于两岁以下的儿童最高,之后渐渐降低直到45岁为止。 虽然新生儿感染的机会很常见,但是通常都是温和的症状或是无症状疾病;最严重的症状都会发生在比较大一点的出生六个月到两岁的小孩,以及发生在有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的小孩身上。因为从童年获得的免疫力,大部分的成人对于轮状病毒并不易受到影响;成人发生的肠胃炎通常是因为其他病因而非轮状病毒,但是成人的无症状感染依然在社群中带有感染症的传染性。有症状的再感

轮状病毒得过一次还会得吗 怎样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般来说在秋季前1个月开始接种,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需要接种,6个月到3岁每年一次,3到5岁种一次,5岁以上不接种。 虽然轮状病毒的保护率只能达到70%,但接种了以后,即使感染轮状病毒,症状也会相对较轻。 注意 第一次接种的孩子可能会反应比较大,但以后接种反应就会变小。

轮状病毒得过一次还会得吗

有可能再得 轮状病毒虽然在感染后会产生抗体,但轮状病毒的抗原有不同的类型,例如:G2、G3、G4、G9等类型,尤其是5岁以前的小儿,可能会重复感染不同类型轮状病毒,甚至平均2-3次/月。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抗体,但抗体并不是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会消失,所以仍然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秋季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秋天患的拉肚子就是“秋季拉肚子”吗?得了秋季拉肚子怎么办? 秋冬季患拉肚子的宝宝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拉肚子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拉肚子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拉肚子起病急,多有发烧,可以持续1-4天,并可有咳嗽、流涕症状。起病当日即有呕吐,并排水样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每日10-20次,并伴有脱水症状。病程一般4-7天,长的可达3周。如及时治疗后大多数较快治愈。 那么得了秋季拉肚子如何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