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处暑如何养生

处暑如何养生

1、早睡早起

处暑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人们在此时段很容易觉得身体疲乏,春困秋乏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疲倦感,因此,处暑节气后要早睡早起、多多休养身体。

2、补充水分

处暑后,天气会变得比较的干燥,出现口干、皮肤干的情况,所以,处暑后要多多为身体补充水分,女性还可以经常敷面膜,保持面部皮肤的湿润,身体上擦身体乳,养护身体。

3、做好防晒

处暑后,虽然天气变得舒适了一些,但是出门依然要做好防晒工作,出门一定要擦上防晒霜,即使如此,也避免长时间将皮肤暴露在日光下,以免晒伤。

处暑养生七个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三、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五、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做一些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六、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七、护理好脐部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而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严重的还可出现闭经、不孕。

处暑养生食谱 沙参粥

食材: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适宜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属阴虚者。

处暑养生食谱 五彩菠菜

食材:菠菜150克,鸡蛋丁100克,香肠丁、冬笋丁、水发木耳丁各50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

1.菠菜、黑木耳、冬笋用沸水炒熟,捞出,将菠菜切段。

2.将菠菜段、鸡蛋丁、黑木耳丁、冬笋丁、香肠丁放入打完,加盐、姜末,拌匀即可。

功效:敛阴润燥、滋阴补血、润肠通便、护眼、抗衰老。

处暑养生五个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即将到来的处暑天气由原来的炎热渐渐转凉了,这个节气就是交替的时候,大自然将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人体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着变换而变换。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 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病 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 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 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 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 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三、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俗话说的好,到了春天是要捂到了秋天是要冻的,意思就是说到了秋天的时候,人体的体温不太太高,这样有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量的释放会使外面的寒气替换的身体内部。但是到了夜晚的时候,外出一定要多穿一些衣服,以保护阳气。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寝应关 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 阳气。然而,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为如此,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五、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但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做一些既可促进血 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处暑养生吃什么

芝麻菠菜

原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捞出浸入凉水中,凉后捞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味精、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百合莲子汤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而属阴虚者。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石斛以水200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约100毫升,再将药汁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400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人冰糖搅匀。每日早、晚稍温顿服。

功效:滋阴、生津、养胃。

应用:温热病后,阴津耗伤所致的心烦口渴、虚热不退、胃脘隐痛、不思饮食、嘱逆干呕等。

青椒拌豆腐:

原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处暑养生 处暑运动宜登高

登高的在我们平常的时候是作为民间爬山的活动,一般都是自己聚集好友一起去的运动活动。它作为我们平常的锻炼身体的好的运动方式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例如能使人体的肺活量增大,还可以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等等。

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处暑养生 处暑倒走减肥

倒走还是减肥的好方法。倒行比正常行走的心跳加快15%,氧气消耗量高出31%,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也更高。因为倒走改变了人生理行走的常态,由于本能的害怕和紧张,大脑兴奋度和肌肉紧张程度都会大幅度增加,不知不党消耗了更多的ATP。

相关推荐

小暑节气吃什么对身体好 第五宝面食

除烦止渴、养心安神。 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且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处暑节气风俗食物 处暑节气养生

处暑节气养生宜:滋阴润燥。 处暑节气时,气候干燥,饮食上宜多食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例如:鸭肉、百合、银耳、梨子、木耳、冬瓜等,日常也要多喝水,为身体补充水分,此时节秋季皮肤也容易缺水,要经常给皮肤擦上具有滋润和补水的护肤品,呵护肌肤。

2019年什么时候初伏

2019年07月12日。 初伏是三伏天中的第一个伏天,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来说,到了初伏就算暑天的正式开始,初伏后温度逐渐升高、太阳照射地面的时间增加、照射程度加强,因此,常常会让人觉得暑夏难捱,日常要做好避暑养生工作。

早晨适合做什么运动 游泳

游泳是夏季晨练最适合的运动方式,既能健美身心,又能祛暑养生。有规律的游泳能改善人的呼吸系统功能,有效防治慢性气管炎,还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提高一天的工作效率,此外游泳还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凉茶

凉茶是有些人会在处暑节气时食用的茶饮,处暑节气时,白天天气还是比较的炎热,这时候防暑、避暑依旧是养生的重心,凉茶中添加有多味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饮用凉茶可以降低身体中的燥热之气,保健身体,因此,凉茶也是处暑节气时人们会选择的食物之一。

处暑养生食谱 百合莲子汤

食材: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1.先将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 2.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润燥,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大暑养生6妙招

一、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

大暑养生禁忌事项有哪些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大暑养生禁忌事项2: 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养生禁忌事项3: 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

大暑养生吃什么

1、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大暑养生茶饮

瓜豆茶 原料: 绿豆衣40g, 西瓜翠衣40g。 用法: 煎水饮服。 功效: 主治中暑烦渴。 牛乳山药饮 原料: 牛乳500mL, 山药30g。 制法: 将山药炒黄研末, 牛乳煮沸后调入山药粉, 拌匀服用, 每日1 剂。 功效: 主治口燥咽干, 消渴, 反胃吐酸等症。 西瓜露 原料: 西瓜2~3kg, 蜂蜜150g, 香油150g, 鲜姜片100g, 大红枣10 枚。 制法: 挑选一个2~3kg 重的西瓜, 切开一个小口, 把中间西瓜肉挖出来, 留瓜瓤3cm 厚左右,然后放入蜂蜜150g, 香油1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