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治疗

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治疗

出血热患者一旦染病需经过多个症状阶段,治疗方法随之不同,其中少尿期是最危险的一个关口,因为此时病毒累及肾脏衰竭才导致患者水肿、少尿,因而此阶段的治疗尤为关键。出血热的治疗原则应是保持患者内环境平衡,促进利尿,防治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以继发感染。

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治疗:

1.稳定内环境平衡

(1)热量及氮质平衡:为减少氮质血症发展,每日糖量不低于200g必要时加用适量胰岛素。亦可用能量合剂:辅酶a、atp及细胞色素c等,同时可给蛋白合成激素如苯丙酸诺龙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限制进液量,每日入量以前一日尿量及吐泻量加500~700ml为宜,应以高渗糖为主,少尿时多有高血钾,一般应限制含钾药剂的应用。本期血钠降低多是稀释性低钠,不需补钠。

(3)维持酸碱平衡:对重度酸血症,可酌情选用碳酸氢钠。

(4)稳定血压:血压高于21.3/13.3kpa(160/100mmhg),可用利血平等。

2.促进利尿:

一般宜早期应用,但对器质性少尿效果差。

(1)渗透性利尿剂(20%甘露醇液)每小时尿量小于40ml,或24小时尿量少于1,000ml,酌用20%甘露醇125ml/次静滴或静推。用药后无利尿效果或血压上升者,即应停用,以免发生心功不全。

(2)高效利尿剂:常选用速尿或利尿酸钠。严重病例两药可交替使用。

①速尿:40~100ml/次,加入50%葡萄糖液20ml静注,每日2~4次。

②利尿酸钠25~50mg/次,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推。在肾实质严重损害时,往往无效,不宜盲目加大剂量。

(3)血管扩张剂:可试用苄胺唑啉、心得安。

3.导泻疗法:

可缓解尿毒症,减少高血容量综合征,防止肺、脑水肿,降低血钾。常用甘露醇粉或中药大黄、芒硝等。

①甘露醇粉:每次25~40g,每2小时口服1次,连服2~3次。

②大黄30g用开水泡后冲服,芒硝5g。重度恶心、呕吐、消化道大出血者禁用。

4.放血疗法:

该法宜严格掌握指征,由高血容量引起的急性心衰肺水肿,其他疗法效果不佳时可用之,每次放血300ml左右。

5.透析疗法:

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人工肾),效果良好,但应掌握透析指征。

①少尿超过5天或尿闭2天以上,经利尿等治疗无效,尿毒症日趋严重,血尿素氮大于80~100mg/dl。

②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伴肺水肿、脑水肿及腔道大出血者。

③合并高血钾,心电图出现高钾图像,用一般方法不能缓解者。

④凡进入少尿期后,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意识障碍,持续性呕吐、大出血、尿素氮上升速度快,每日超过30ml/dl,可不拘泥少尿天数及血生化指标,尽早透析。

少尿期肾衰竭该如何治疗

一、少尿期的治疗首先来介绍急性肾衰竭在少尿期的治疗方法,一般患有肾衰竭的患者常常是因为出现急性肺水肿、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和并发感染等一些症状的而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治疗患者疾病的重点是治疗原发病、纠正可逆的病因,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一些症状的出现、供给适当营养和防止并发症。二、多尿期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多尿期开始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恢复,过滤功能并不是很好,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较差,治疗仍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已施行透析的病人,仍应继续透析。保证病情不在恶化。三、恢复期的治疗患者在恢复期的时候,—般无须特殊处理,定期到医院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做好护肾的工作。同时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以免病情恶化。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症状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腔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大量胃肠道出血可导致休克,预后严重;大咯血可导致窒息;颅内出血可产生突然抽搐、昏迷。

(二)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多见于休克及少尿期,多在短期内突然发作,病情严重,有明显高血容量征象。

(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见于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由于休克被纠正后肺循环高压有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或由于补液过量,肺间质水肿所致。患者胸闷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呼吸极度窘迫,两肺有干湿性罗音,血气分析可有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预后严重,病死率高。

(四)继发感染:少尿期至多尿期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等。

出血热需要多久能治好

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不分年龄的,不论何种年龄阶段的人患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只要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都是有治愈的可能. 只不过对于年龄大的患者,治愈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会比较多,危险性较年轻人高而已. 肾综合征出血热都是经历过五个阶段的,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对于本病还是以综合治疗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学变化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医嘱执行,严密观察,注意有无休克,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对于并发症的及时救治是本病治愈的关键所在.所以62岁患该病是可以治愈的.

出血热少尿期是什么疾病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急性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出血热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出血热的5个阶段: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及肌瘤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HV)。本病毒为有膜RNA病毒,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和长形三种,病毒核心为基因组RNA和核壳,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表面是糖蛋白,直径70~210nm。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一、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以弛张热及稽留热为多,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二、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五、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

一、腔道出血、 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CT检查有助于以上诊断。

三、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Kanerva对125例PUUV引起的HFRS患者进行检查,发现28%的患者存在胸膜积液或肺不张,而肺水肿罕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四、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不同时期的出血热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高热期:

此期的出血热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较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稀粥,莲米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等,出血热患者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消化不良。

应尽可能让出血热病人多饮水及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机体需要。在口味上宜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会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有可能使出血热的病情恶化。

少尿期:

肾脏血管受损是出血热的病理基础,血管变化引起肾小管受压。肾间质血管高度扩张,变性和管腔阻塞,致使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这是产生少尿的主要因素。不同时期的出血热患者应该如何饮食?此时患者一般都会食欲不振,容易恶心呕吐,故此时不宜强调进食,补充热量。

多尿期: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主要危险在于继发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因此主要工作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饮食上也需要配合这方面。给予半流质食物,如细面条、稀饭、牛奶、肉汤等。不同时期的出血热患者应该如何饮食?另外注意适量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小米、香蕉、土豆等。注意休息,水分补充要足,口腔卫生也需要注意。

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重点护理

1、精确记录出入量,可帮助掌握进液量、维持液体平衡,判断肾功能改变情况。尿量及尿蛋白能反应肾脏损害程度。少尿期记录尿量以小时记,尿量少记录不准时,可用注射器抽吸记录。应用利尿剂时要做前后比较,对其大便、呕吐物、汗液等排泄物也要尽量精确记录。

少尿期病人入量必须严格控制,限制含蛋白质、钾高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总结出入量除24h总结外,还做8h分段小结。入量分清是口服还是补液,出量中尿量另做小结。

2、保护使用静脉,少尿期病人不能口服抢救用药时,均需较长时间静脉输入。所以要有计划的使用静脉。从远端开始,做到一针见血。同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静脉炎。输液速度要按病情而定,根据出入量,合理安排输液量及输液顺序,防止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导致肺水肿、脑水肿、心衰等。

出血热疾病难发现常规检查很关键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出血热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出血热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2)尿常规:显著的尿蛋白是出血热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

2.血液生化检查

(1)尿素氮及肌酐:低血压休克期轻、中度增高。少尿期至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升高程度及幅度与出血热病情成正比。

(2)电解质:血钾在出血热发热期可有降低,休克期仍低,少尿期上升为高血钾,多尿期又降低。但少尿期亦有呈低血钾者。血钠及氯在全病程均降低,以休克及少尿期最显著。血钙在出血热全病程中亦多降低。

(3)二氧化碳结合力:出血热发热后期即下降,低血压休克期明显,少尿期亦有下降,多尿期逐渐恢复至正常。

3.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物增加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

4.特异性抗原、抗体和病原学检查

早期用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在血清、尿沉渣细胞可查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IgM1:20以上和IgG抗体1:40为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者也可诊断。RT-PCR法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出血热早期诊断。

出血热少尿期如何治疗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患者出现少尿现象时,必须严格区别是肾前性抑或肾性少尿,确定肾性少尿后,可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一、一般治疗

少尿期病人血液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仍处于较低水平,病人常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和细胞脱水现象。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应作血液渗透压监测,以区别高渗性脑病抑或低渗性脑水肿。有高血容量综合征伴有低胶体渗透压的病人,若输液不当易诱发肺水肿。

通常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限制入液量,可根据病人排出量决定摄入量;即前一日尿量、大便与呕吐量加400ml.当发生少尿或无尿时,液体要严格控制,24小时进液量不宜超过1000ml,并以口服为主。

二、功能性肾损害阶段的治疗

1.利尿剂的应用

(1)解除肾血管痉挛的利尿药物:利尿合剂(咖啡因0.25~0.5g,氨茶碱0.25g,维生素C1~2g,普鲁卡因0.25~0.5g,氢化可的松25mg置于25%葡萄糖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2)作用于肾小管的利尿药物:速尿和利尿酸钠作用于肾曲管抑制钠和水的再吸收,而发挥较强的利尿作用。速尿副作用小,可较大剂量应用。用法为20~200mg/次静脉推注。利尿酸钠剂量为25mg/次,肌注或静脉推注。

2.抗凝治疗:丹参可减轻肾血管内凝血,有疏通肾脏血液循环的作用。其用法与剂量见发热期中医中药治疗。

出血热病人临床分型症状表现

出血热病人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根据出血热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出血热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四种类型。

出血热临床分型症状表现:

1.轻型:①体温39℃下,中毒症状轻。②血压基本正常。③出血现象少。④肾损害较轻,尿蛋白在“+~++”,无明显少尿期。

2.中型:①体温在39~40℃,中毒症状较重,外渗现象明显。②收缩压低于12.0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血现象明显。④肾损明显,尿蛋白可达“卅”,有明显少尿期。

3.重型:①体温≥40℃,全身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严重,或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②收缩压低于9.3Kpa(7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③皮肤、粘膜出血现象较重。如皮肤瘀斑、腔道出血。④肾损严重,少尿期持续在5日以内或尿闭2日以内者。

4.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任何严重症候群者。①难治性休克。②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③肾损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于以上,或尿闭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120mg/dl以上。④心力衰竭、肺水肿。⑤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⑥严重继发感染。

家鼠型出血热的临床特点:

与野鼠型相比,家鼠型轻型较多,五期经过多不全。发热期较短,热退多数病情减轻,困倦衰竭少见,腰痛及眼眶痛不显著,消化道症状较轻。低血压期与少尿期轻或无。多尿期与恢复期亦较短。出血、肾损与渗出水肿均较轻。合并症少,但肝脏受损较野鼠型明显,病死率低。

出血热的临床检查方法有哪些

1.常规检查

(1)血常规:出血热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异型淋巴细胞在1~2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为10~20%,部分达30%以上;血小板明显减少,低血压及少尿期最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多尿后期始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发热期开始上升,低血压期逐渐增高,休克期患者明显上升,至少尿期下降,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血液浓缩与血液稀释的重要指标。

(2)尿常规: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

2.血液生化检查

(1)尿素氮及肌酐:低血压休克期轻、中度增高。少尿期至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升高程度及幅度与病情成正比。

(2)电解质:血钾在发热期可有降低,休克期仍低,少尿期上升为高血钾,多尿期又降低。但少尿期亦有呈低血钾者。血钠及氯在全病程均降低,以休克及少尿期最显著。血钙在全病程中亦多降低。

(3)二氧化碳结合力:发热后期即下降,低血压休克期明显,少尿期亦有下降,多尿期逐渐恢复至正常。

3.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因子大量消耗,血小板下降,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凝血酶凝固时间延长,纤维蛋白降解物增加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

4.特异性抗原、抗体和病原学检查

出血热早期用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在血清、尿沉渣细胞可查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IgM1:20以上和IgG抗体1:40为阳性,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者也可诊断。RT-PCR法检测血清中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

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腔道出血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

3、肺水肿,这是很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肺水肿。

4、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5、继发感染,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6、自发性肾破裂,多发生于少尿期,由于严重肾髓质出血所致。

7、心脏损害和心力衰竭,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因而可出现心力衰竭。

8、肝损害,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

9、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极少数HFRS患者在少尿期或多尿期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以上就是关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有哪些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是非常多的,而且还比较严重,所以患有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死亡的风险。

相关推荐

出血热患者的饮食方法

1、高热期:此期的出血热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较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稀粥,莲米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等,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消化不良。应尽可能让病人多饮水及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机体需要。在口味上宜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会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有可能使病情恶化。 2、少尿期:肾脏血管受损是出血热的病理基础,血管变化引起肾小管受压。肾间质血管高度扩张,

不同类型的出血热的症状分别有哪些

(1)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病1~5天的发热期,呈急性病容,面,颊及上胸部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如酒醉貌,皮肤黏膜可见细小出血点,常分布于上腭,眼结膜,腋下及腋前后,呈簇集性分布或条状排列,部分病人在穿刺和压迫部位可见瘀斑,咽部多充血,结膜囊显着水肿,95%以上的出血热病人束臂试验阳性,到发病5~8天的低血压期各种症状加剧,此时充血现象消退,而出血现象加重,皮肤黏膜出血点增多,可融合成瘀斑,同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进入少尿期(多在病后第8~12天)时,出血现象更为显的出血热患者,压迫部皮肤可见大片瘀

出血热治疗

一、发热期治疗 1.一般治疗:早期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以防休克,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 2.液体疗法:发热期由于特有的血管系统损伤,血浆大量渗出及出血;高热,进食量减少,或伴有呕吐或腹泻,使大量体液丧失,血容量急剧减少及内环境严重紊乱,是发生低血压休克及肾损的主要原因。 3.皮质激素疗法:中毒症状重可选用氢化考地松每日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入液体稀释后缓慢分次静滴。 4.止血抗凝疗法:根据出血情况,酌情选用止血敏、安络血及白药,但早期应避免用抗纤溶药物。 二、低血压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分型

国内有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两种,野鼠型临床表现较典型,经过较重,出现休克、出血、肾脏损害较多见,病死率高。家鼠型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经过较轻,出现休克、出血、肾脏损害较少,病程经过较短,多数病人发热期后直接进入多尿期或恢复期,病死率低。 临床分型 按病情轻重本病可分为四型。 (1)轻型: ①体温在38℃左右,中毒症状轻; ②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 ③除皮肤和(或)粘膜有出血点外,其他处无明显出血现象; ④肾脏损害轻微,尿蛋白在+~++,没有明显少尿期。 (2)中型: ①体温39~40℃、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以汉坦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状较重,而汉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马拉病毒引起者症状较轻。 1.临床分期 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而重症患者则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1)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 ①发热: 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胃肠不适和呼吸道感染样前驱症状开始,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

出血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原理

出血热患者休克、出血、肾衰的发生原理: 出血热病程在4~6日,体温下降前后,常发生原发性休克。以后在肾功能衰竭期间,因水盐平衡失调,继发感染和内脏大出血等可引起继发性休克。原发性休克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管容量骤减所致,故称“感染中毒性失血浆性休克”。小动脉扩张、间质性心肌炎、DIC的发生亦可能加重休克。 出血热出血原因可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因素,发热期出血是由于血管壁受损和血小板减少所致,后者可能与修补血管的消耗及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关。休克期以后的出血加重,主要

出血热患者的饮食方法

根据出血热不同的病程采用不同的饮食类别。 1、高热期:此期的出血热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较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又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稀粥,莲米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等,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以减轻胃肠负担,避免消化不良。应尽可能让病人多饮水及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和维生素的摄入,以满足机体需要。在口味上宜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会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有可能使病情恶化。 2、少尿期:肾脏血管受损是出血热的病理基础,血

肾衰竭少尿期治疗要注意些什么

肾衰竭少尿期要注意饮食和营养 应选择高糖、低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尽可能供给足够的能量。供给热量210J-250J/(kg.d),蛋白质0.5g/(kg.d)应选择优质动物蛋白,脂肪占总热量30%-40%。 肾衰竭少尿期要去除病因和治疗原则病 肾前性ARF应及时纠正全身循环血流动力障碍,包括补液、输注血浆和白蛋白、控制感染等,接触肾毒素物质,严格掌握肾毒性抗生素的用药指征、并根据肾功能调节外药剂量,密切监测尿量和肾功能变化。 肾衰竭少尿期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轻、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一般无须处理。当血浆HCO

急性肾衰竭带来哪些不适

根据引致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情轻重及病期等而有不同。通常可因发现患者血肌酐(Cr)或尿素氮(BUN)在严重疾病过程中突然明显上升、尿量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肾功能急性减退的症状,如神经、心血管或肺部等相应症状而被注意。传统上,为叙述方便常将急性肾衰竭分为少尿期、多尿期以及恢复期等三个时期,但在许多病例中该三个时期并不一定均出现。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肾衰竭患者尿量并不减少,24小时尿量可在500ml以上,称之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后者大多病情相对较轻,预后也相对较好。 一、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续1~2周,长

出血热该如何进行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的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与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1、发热期 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在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可应用利巴韦林每日1克静滴,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卧床休息,以体液疗法减轻外渗。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改善中毒症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肝素等进行止血抗凝治疗。预防肾功能衰竭。 2、低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注意酸中毒的纠正和改善微循环功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