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认识到辅食的重要性,认为越早添加辅食越好,以防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刚两三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

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很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这样宝宝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只有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一直盯着大人吃饭,抓着食物就想往嘴里送,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最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为宝宝添加辅食的诸多误区

据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合理地添加辅助食品。

误区一:添加辅食后,就断掉母乳

从宝宝出生到6个月前,徐女士一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我见宝宝可以吃菜泥、米粉等食物了,而我又要上班,索性就把奶断掉,让他完全改吃米粉、菜泥。”但是,让徐女士没想到的是,后来带宝宝上医院检查体格发育情况,他比同龄小朋友差。医生建议她,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辅食添加为辅。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丁樱说,宝宝长到6个月后,相比宝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母乳的“质”有所下降,通过及时添加辅食,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但是,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母乳喂养的结束。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朱晓华说,不少妈妈给孩子添加辅食后,就把母乳喂养减少到一天两次,甚至彻底断掉,这等于直接把“辅食”转“正餐”,宝宝发育不全的肠胃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这些辅食的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导致少食、腹泻的发生,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宝宝1岁前,妈妈仍要按需喂养母乳。

误区二:辅食就是汤面叶、米粉1岁前宝宝不能吃肉食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汤面叶等谷类、淀粉类食物。

“这种做法不错,但要注意,3个月内婴儿体内的淀粉酶活性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过早地添加谷类、淀粉类食物,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宝宝对母乳的吸收,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而影响体格发育。”丁樱说。

还有些妈妈认为辅食就是谷类、淀粉类食物,她们觉得宝宝只有长到1岁才可以吃蔬菜、肉类等其他食品。

“正是家长的这个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孩子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缺铁、缺锌、缺钙严重。”朱晓华说,给宝宝添加辅食要遵循食物种类多样化的原则。

宝宝在3~4个月时,先添加一些家庭自制的鲜榨蔬菜汁或果汁;4~6个月,逐渐添加米粉、稀饭、蛋黄;6个月后,添加菜泥、汤面叶、鱼泥、蛋羹等;7~9个月,开始添加肉泥、肝泥、豆腐、菜粥;9~12个月,添加龙须面、馄饨等。

“总之,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从素食到肉食。”丁樱说,1岁后,辅食可以逐步过渡成“正餐”。

误区三:家长吃啥,宝宝吃啥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城市妈妈经常把食物做得又细又稀,以便宝宝消化吸收;而农村的家长则显得“大手大脚”,大人吃饭时,让孩子喝点面汤、吃几口菜,就算添加辅食了。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好。

朱晓华说,给宝宝的辅食做得太精细,不仅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这些过稀过细的食物所含的营养也相对少了。另外,添加的辅食种类也不能太精细,要让宝宝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食物,以防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相反,农村家长则不太重视宝宝辅食的制作,经常大人吃什么,就让宝宝吃什么。朱晓华说,一方面宝宝的肠胃还不适应大人吃的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成人食物中含盐、糖、油量大,不适合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味觉的形成。

还有些家长喜欢用小饼干、小馒头等零食当辅食。朱晓华说,膨化、油炸食品等是绝对不能让宝宝吃的,不仅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其含有的食品添加剂等对他们的健康无益。

给宝宝添加辅食应避免这些误区

[1号坑]鸡汤煲粥营养丰富 时间越久越好

鸡的营养主要存在于其所含的鸡肉和脂肪里,肉里的营养要比汤好得多。而且煲汤的时间越久营养成分反而会逐渐降低。

孩子6个月时可以喝一些鸡汤,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品尝这种味道,但是鸡汤中不要放盐,而且需要撇去多余的脂肪。

另外煲汤不建议煲的时间太长,因为这样汤中嘌呤含量会太高,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孩子还是要吃肉、鱼和虾。

[2号坑]蔬菜水煮熟透 营养物质更易吸收

1)蔬菜煮水过程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菜表面的化肥、农药也会溶于水内。煮出的菜水主要含有色素,也许还有化肥和农药。

2)支招:若将青菜在滚开水中焯过,既去除表面的化肥和农药,又可将蔬菜弄熟,然后剁成泥喂给婴儿。根茎状蔬菜蒸熟后去皮并碾成糊状喂给婴儿。

宝宝第一次辅食的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

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要注意什么吗?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辅食的添加时间,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并不是越早越好哦,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是在6个月左右,所以家长们需要注意不宜过早给进行第一次辅食的喂养。

2、辅食的选择

由于是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所以家长们对于辅食的选择也要十分注意,为不影响到宝宝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建议家长们首次辅食最好是选择米糊比较好,切记不宜添加一些易过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宝宝健康。

3、不宜过量

宝宝第一次辅食还需要注意不宜过量添加辅食哦,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一般来说就添加2-3勺就可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的目的是为了可以让宝宝开始接触辅食,宝宝辅食添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所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

4、禁止强迫

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保持耐心禁止强迫宝宝吃辅食,很多宝宝第一次接触辅食都会出现不爱吃的情况,这都是很正常所以宝宝第一次辅食添加家长们还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强行喂养。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1:加辅食早些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

家里老人催着给5个月大的宝宝加辅食,说这样能培养吃饭习惯,又主张可以先做鸡蛋羹,有营养又不会噎着宝宝。这种说法正确吗?

事实上,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而且,半岁前最好不要加蛋清,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认为营养更丰富

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微信里看了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敏反应,那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鸡蛋,要和其他食物分开。辅食种类最好是一样一样加,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

给宝宝喂养误区父母须警惕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给宝宝添加谷物类粮食,最好等到宝宝六个月后,因为对于宝宝来说,他的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如果过早过多添加谷物类,就会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2: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是帮助宝宝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因此对于那些着急为宝宝添加辅食的父母们来说,他们一定要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会起到很不好的效果的。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由少量到多量;由单一到多种;由粗到细;由软到硬。

误区3: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在给宝宝的喂养过程中,有很多的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任何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吃下去更健康。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而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因为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会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4: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5:宝宝就应该吃百家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可能是上辈儿人的传统观点了,因而也可能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成人的口味较重,菜里面放的盐较多,如果让小宝宝经常吃成人饭菜,摄入盐量过大,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误区6:给宝宝喝甜味的饮料没什么不好

专家观点: 宝宝应该少喝饮料,喝过多的饮料容易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减低消化功能,十分容易造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所以吃新鲜水果要比喝甜饮料好。

误区7:宝宝想吃就给吃,长得胖胖的,这样才健康

专家观点: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其实宝宝的营养摄入很容易过量,造成很多肥胖儿,其实宝宝不是越胖越健康,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会经常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孩子三天两头腹泻、发烧,其实就是吃得太多了,我们不主张饿着,但是应该适量,家长要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同时还要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一定要记住,一个肥胖儿绝对不是健康的。

宝宝养生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1.母乳喂养的宝宝无需定时喂水

世界卫生组织在《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就是除母乳之外,不喂给其他任何食物或饮料,甚至不喂水。母乳含有丰富的水分,可以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无需定时喂水。

中国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亦指出,“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可以通过合理稀释的配方奶获得所需水分,一般也无需定时喂水。

当然,如果宝宝出汗较多,比如天气炎热、发烧或其他原因,喂给适量的水也是必要的。

2.母乳喂养的宝宝无需补充维生素D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定义中指出,“允许婴儿服用滴剂和糖浆(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物)”。可见,补充维生素D与纯母乳喂养并不矛盾,因坚持纯母乳喂养而拒绝维生素D补充是错误的。

母乳含维生素D极少,所以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母乳喂养婴儿自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北方)或400-600IU(南方)。为何北方与南方有所不同呢?因为维生素D主要是在阳光照射下由皮肤合成,南方的光照普遍多于北方。

配方奶粉中添加一些维生素D,但其剂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需要,所以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补充多少呢?理论上,应先计算并扣除每日配方奶粉提供的维生素D,不足的部分再口服补充。但这未免过于繁琐,故卫生部《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建议,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与之类似,美国儿科学会《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防治指南2008》,建议所有的婴幼儿(包括母乳喂养)自出生后不久起每日至少补充400IU维生素D。

最常见的维生素D是鱼肝油制剂,不但含有维生素D,还含有维生素A,故也称为维生素AD。维生素A也是婴儿所需重要维生素,与维生素D一起补充是较好的选择。

3.婴儿开始添加辅食 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也就是说,婴儿开始添加辅食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过去国内建议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是误区,应该纠正。

除月龄外,宝宝体重达到出生时2倍,24小时奶量达到800-1000毫升,也可以作为添加辅食的参考。考虑到宝宝发育的具体情况,少数宝宝添加辅食时间略有提前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些家庭从3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吃果汁、米汤等,更有甚者,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喂黄连水、黄芩水等,这都非常错误。果汁、米汤、水等营养价值远不及母乳,过早添加会降低宝宝的营养摄入;黄连、黄芩等药物还可能有副作用。

4.第1次辅食不应包括蛋黄

过去蛋黄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推荐,但蛋黄中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第1次正规的辅食应该是婴儿米粉。婴儿米粉强化了铁、锌、维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过敏,是宝宝首选的辅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为正规的最初辅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尝试添加(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5.米粥不能代替婴儿米粉

家庭自制米粥是一种不错的食品,但不应作为最初的辅食,也不能代替婴儿米粉。添加辅食的早期,应选用婴儿米粉,不用米粥;后期也应以婴儿米粉为主,仅辅以少量米粥。

婴儿米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配方食品,专门为婴儿设计,在大米的基础上,根据婴儿需要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族、DHA等多种营养素,故营养价值更高,与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

购买婴儿米粉时要注意选择强化铁的米粉,大部分米粉都是强化铁的,但偶尔也有例外。婴儿米粉既可以用水调配,也可以用奶调配(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6.婴儿辅食市场鱼龙混杂

宝宝店、育婴店出售各种各样做成奶豆形状、小动物形状,或带有儿童图案的小食品,但很多并不是婴儿辅食。

婴儿辅食类产品有专门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GB 10770—2010(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两大类。购买时,一定要认准产品标准号,只有标有GB 10769—2010或GB 10770—2010的才是正宗辅助食品,否则不应用于婴儿辅食。

购买婴儿辅食时,不要购买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食品。有些婴儿食品加了食盐或白砂糖,要注意该食品的产品标准号,如果符合GB 10769—2010或GB 10769—2010就可以选购,如果不是这两个标准,就不行。

此外,婴儿不要食用蜂蜜水或糖水,尽量不喝果汁(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7.婴儿辅食不能一味追求软、烂、糊、汁状

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摄取。我在咨询中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宝宝都2岁了,还只能吃米粥、果泥,而不能吃米饭、苹果块等纯固体食物。

辅食添加不仅为了补充宝宝所需营养,还要训练宝宝咀嚼、口手动作、消化吸收,促进其神经协调活动。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应根据月龄主动锻炼宝宝吃更大块(菜泥→碎菜,果泥→小果块→大果块,肉末→肉丸肉丝)、更硬(米糊→软米饭→米饭)、更固体(蛋羹→煮鸡蛋)的食物。

8.婴儿进食不要全部由大人代劳

添加辅食不但要能补充营养,还应有助于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所以在添加过程中应注意食物质地和培养儿童进食技能,如用勺、杯进食可促进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学习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因此,10个月-12个月婴儿可以培养自己用勺进食。(卫生部《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为了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辅食还应注重让宝宝尝各种味道,闻各种气味,看各种颜色,听不同声音,手眼协调使用工具,精细动作训练本体感觉等。进食带来的喜怒哀乐、满足感、反抗等对宝宝都是难得的体验。

9.烹制辅食不要加盐、加糖但可适当放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烹制婴儿辅食时不要加盐,不加调味品,少放糖。这是因为盐、调味品和糖几乎不能为宝宝提供营养成分,还破坏宝宝稚嫩的味觉。但植物油例外,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亚麻油、核桃油等植物油能为宝宝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因此,烹制辅食时应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约5-1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10.婴儿吃水果应该限量

很多家长误以为水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加之宝宝爱吃酸甜可口的水果,所以每天给宝宝吃很多水果,又吃香蕉又吃苹果。其实,宝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水果,而且宝宝胃容量十分有限,吃较多水果势必影响其他食物摄入,得不偿失。我咨询过多例因水果吃太多而影响体重增长的孩子。

满1周岁时,每天蔬菜、水果各25-50克即可,不到周岁宜更少一些。50克(1两)是啥概念?大约是一根香蕉的1/3,一个大苹果的1/5。

​为宝宝添加辅食的诸多误区

误区一:添加辅食后,就断掉母乳

从宝宝出生到6个月前,徐女士一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我见宝宝可以吃菜泥、米粉等食物了,而我又要上班,索性就把奶断掉,让他完全改吃米粉、菜泥。”但是,让徐女士没想到的是,后来带宝宝上医院检查体格发育情况,他比同龄小朋友差。医生建议她,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辅食添加为辅。

专家说,宝宝长到6个月后,相比宝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母乳的“质”有所下降,通过及时添加辅食,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但是,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母乳喂养的结束。专家说,不少妈妈给孩子添加辅食后,就把母乳喂养减少到一天两次,甚至彻底断掉,这等于直接把“辅食”转“正餐”,宝宝发育不全的肠胃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这些辅食的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导致少食、腹泻的发生,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因此,宝宝1岁前,妈妈仍要按需喂养母乳。

误区二:辅食就是汤面叶、米粉1岁前宝宝不能吃肉食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汤面叶等谷类、淀粉类食物。

“这种做法不错,但要注意,3个月内婴儿体内的淀粉酶活性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不能过早地添加谷类、淀粉类食物,否则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宝宝对母乳的吸收,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而影响体格发育。”专家说。

还有些妈妈认为辅食就是谷类、淀粉类食物,她们觉得宝宝只有长到1岁才可以吃蔬菜、肉类等其他食品。

“正是家长的这个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孩子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缺铁、缺锌、缺钙严重。”专家说,给宝宝添加辅食要遵循食物种类多样化的原则。

宝宝在3~4个月时,先添加一些家庭自制的鲜榨蔬菜汁或果汁;4~6个月,逐渐添加米粉、稀饭、蛋黄;6个月后,添加菜泥、汤面叶、鱼泥、蛋羹等;7~9个月,开始添加肉泥、肝泥、豆腐、菜粥;9~12个月,添加龙须面、馄饨等。

“总之,添加辅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从素食到肉食。”专家说,1岁后,辅食可以逐步过渡成“正餐”。

误区三:家长吃啥,宝宝吃啥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城市妈妈经常把食物做得又细又稀,以便宝宝消化吸收;而农村的家长则显得“大手大脚”,大人吃饭时,让孩子喝点面汤、吃几口菜,就算添加辅食了。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好。

专家说,给宝宝的辅食做得太精细,不仅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这些过稀过细的食物所含的营养也相对少了。另外,添加的辅食种类也不能太精细,要让宝宝多吃玉米、红薯等粗粮食物,以防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相反,农村家长则不太重视宝宝辅食的制作,经常大人吃什么,就让宝宝吃什么。朱晓华说,一方面宝宝的肠胃还不适应大人吃的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成人食物中含盐、糖、油量大,不适合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味觉的形成。

还有些家长喜欢用小饼干、小馒头等零食当辅食。朱晓华说,膨化、油炸食品等是绝对不能让宝宝吃的,不仅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其含有的食品添加剂等对他们的健康无益。

辅食添加误区

婴儿辅食首选蛋黄从哪里来的?

宝宝辅食首选蛋黄的说法,曾经出现旧版本的儿科相关教材里。但这种观点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人,不少儿科或儿保科医生依然还在遵守着这个理念。但无论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还是在国外的指南上,都不建议婴儿辅食首选蛋黄。

为什么不建议蛋黄作为首选辅食呢?

可能的原因:这个时候的宝宝需要及时引入富含铁的辅食,来弥体内储存的铁的不足;宝宝此时淀粉酶开始活跃,可以消化含淀粉类食物,可以考虑引入谷类食物;蛋黄虽然营养丰富,但所含的铁为磷酸铁,吸收率低,不是补铁佳品。

吃蛋黄真的能补铁吗?很多父母都相信鸡蛋黄含铁多,1个蛋黄含铁约0.4mg,其铁的吸收率为3%,鸡蛋黄并非补铁佳品。

国外对婴儿吃蛋黄是怎样建议的?

以前没有相关数据,所以依据专家意见来建议的,就会建议晚点加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蛋黄、鱼类等)。近些年来有了相关数据。现在认为,晚添加并不会降低过敏风险,辅食种类也应该丰富才好。毕竟过敏是个体的,绝大数多孩子不过敏。尝试后过敏才暂停和推后添加,不过敏就可以吃。因此,现在没有关于几月后才能添加某种食物的建议。开始加辅食后,所有都可以加,不分先后,只需要确保包含高铁辅食。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吃蛋黄?

虽然蛋黄不是宝宝的首选辅食,但不意味着宝宝一直不能吃,毕竟蛋黄营养丰富。考虑到首选辅食的重要性,蛋黄可以在宝宝接受富含铁的辅食之后添加。满6个月给吃蛋黄不代表会有什么问题,但蛋黄作为婴儿的辅食之一,7月龄开始尝试蛋黄也不迟,从1岁以后开始吃蛋黄也没有问题。

婴儿辅食首选不是蛋黄,应该是什么?

目前,世界上较为公认的观点则是,首选强化铁等营养素的谷类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

选什么口味的米粉?目前市场米粉品牌很多,作为儿童营养专业人士,个人认为最好不要选择加糖的米粉,而是原味婴儿米粉。因为加糖米粉可能会到让宝宝对含糖食品成瘾,或干扰原味的食物的摄入,还可能给会影响宝宝血糖的稳定,增加宝宝的胰岛负担。

当然,市售的米粉含有蛋黄、牛奶等成分,有过敏体质或对蛋黄、牛奶等过敏的部分宝宝,则需要谨慎选择。如果对市售米粉过敏,则可能需要考虑自制米粉,或选择不含过敏成分的米粉。

不愿意选择市售米粉怎么办?

即使宝宝对市售米粉不过敏,但有的家长对市售米粉信心不足(尤其受米粉铅严重超标事件的影响),不愿意选择市售米粉该怎么办?这时候也要自制米粉。从营养角度分析,个人认为,用糙米或小米制作的米粉比精白的大米更有营养。为了从食物中获得吸收率较高的铁,需要及时引入肉泥、鱼泥、肝泥(安全来源的)等含铁丰富的辅食,以免宝宝因铁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

对于尝试蛋黄发现过敏的宝宝,则最好等1岁以后再尝试添加蛋黄,如果仍然过敏则需要继续回避。如果对蛋黄不过敏,一般在1岁左右可以尝试全蛋,如蒸蛋。有的家长问每天必给宝宝吃蛋黄吗?事实上,蛋黄也不需要每天都给。

婴儿辅食为什么要首选富含铁食物?

根据《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指出,2010年,6-12 月龄的宝宝患贫血率最高,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而缺铁的发病率超过40%,6-12月龄的宝宝之所以出现这么高的贫血率,主要原因在于而辅食引入的不当造成缺铁性贫血。因此,婴儿的首选辅食需要富含铁的米粉、肉泥、鱼泥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婴儿的首选辅食不是蛋黄,而是富含铁的食物包括米粉、肉泥、鱼泥等,但蛋黄可以作为宝宝的辅食,在确保富铁辅食添加后,就可以尝试蛋黄了。但不要光指望蛋黄给宝宝补铁!

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误区1:多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大多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喝下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2: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者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3: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

有的老年人认为宝宝两到三个月就可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添加辅食,是帮助婴儿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1、由少量到多量,2、由单一到多种,3、由粗到细,4、由软到硬。

八个月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1、奶粉和泥状辅食混合搭配

不少妈妈为了省事,会将奶粉和泥状的辅食混合在一起制作给宝宝吃。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泥状食物可以帮助宝宝练习咀嚼的能力,需要单独给宝宝吃。

2、以为喝汤是最有营养的

在老一辈的眼里,将鸡鸭鱼等肉类煲汤,汤比肉更有营养。一些妈妈也认同这种看法,也会给宝宝喝汤但肉吃得少。其实,汤中主要的成分还是水,给宝宝喝多了汤,容易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

3、辅食颗粒太过细腻

8个月宝宝已经在长牙齿了,此时给宝宝吃一些比之前颗粒更大一些的食物不仅能提高宝宝的食欲,还能让宝宝感受牙齿的功能。

4、睡前喝太多奶

有的妈妈怕宝宝晚上饿,通常会睡前给宝宝喂浓奶。这种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宝宝晚上的肠胃蠕动能力比较弱,吃太多奶容易消化不良。

辅食添加误区

误区之一:四个月添加辅食太心急

专家发现,大部分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是从四个月开始的,有的家长甚至算着天数,满四个月的第一天就开始喂辅食。赵主任说,四个月是比较传统的说法,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添加辅食的时间是满六个月。

通常妈妈们给宝宝添加的辅食有各种果汁,有的家长从两三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喂蔬菜水、梨水等,这些都是不对的。个别家长甚至在孩子一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喂胡萝卜水、苹果水。我们讲纯母乳喂养,是什么都不喂,包括水。因为母乳里水分是足够的。多喝水的话,会影响孩子对母乳的摄入。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天气热的话,孩子可以适当补水,一般情况下则不需要。四到六个月之间,妈妈给宝宝喂了含糖的果泥,米粉和蛋黄。

提前喂辅食,一是孩子的胃肠道还不成熟,不具备消化这些东西的能力,喂果汁、蔬菜水会造成孩子过敏;二是严重影响孩子对母乳的摄入,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四到六个月之间添加辅食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如果加的话,一定要量很少,它的作用是训练孩子的味觉和口腔功能,让孩子练习吞咽并适应小勺子,而不是为了营养。六个月之前不主张给蛋黄,可以在孩子七八个月以后甚至更晚一些,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的话还应该更晚。如果添加米粉,则需要孩子体重长得快,各项身体发育指标都比较好的情况下才可以。对于体重偏低、营养状况不好、发育迟缓的宝宝最好不要加。

误区之二:添加辅食之后太保守

在给宝宝正式添加辅食以后,家长们往往进程比较缓慢,给宝宝准备的食物比较单调。传统的食品是稀饭面汤,一般人认为稀软对宝宝的肠胃好,但是八到十二个月之间添加辅食的原则不是越稀越软才好,它们满足不了孩子的营养需要,食物的营养密度远远不够,水分太多,含的热量低,优质的蛋白少。

太保守的表现之二是肉少。我们传统的观念怕孩子上火,吃肉多了会生病,会积食。但结果却造成很多孩子缺铁缺锌比较普遍,主要因为新鲜的肉类食品摄入不足,导致孩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一直在宝宝中高发。宝宝在六个月添加辅食后,可以适当地添加肝泥,瘦肉泥,包括鱼肉。而我们的家长给宝宝准备的素食偏多,菜和水果量偏大,远远超过标准。

另外,食物的软硬程度也应该有所递增,八到十二个月的孩子开始进食半固体食物,而不是泥糊状的。泥糊状的食物无法锻炼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十二个月的孩子的食物应该向成人化的食物过渡,孩子两岁后基本上吃和成人一样的食品,不需要单独制作,并且能够完全独立进食。

误区之三:家长对孩子进食过度关注

对孩子进食过度关注,会造成孩子对进食产生厌倦,甚至拒绝吃饭。大人总是嫌孩子吃得少,希望孩子多吃一点,其实孩子吃多少自己会掌握,偶尔吃得少一些没有关系,要培养孩子的饥饿感,下顿饿了自然就会多吃。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现在很多老人在家带孩子,给孩子喂饭,总是让孩子多吃,反复地劝,甚至形成强迫。如果这顿饭吃得少,过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会用别的食物来补充,导致孩子没有饱也没有饿的感觉,形成进餐节律上和胃肠功能的紊乱,让孩子对食物没有兴趣。

误区之四:不让宝宝单独进食

孩子从九个月开始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吃饭,而我们的家长通常担心孩子把饭撒了,弄得哪儿都是,大人喂饭更省事。一岁前后是自我意识萌生的关键期,孩子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喂自己吃饭,如果不让他做,长此以往,不仅抑制孩子能力的发展和对吃饭的兴趣,也抑制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当孩子表示自己想吃饭时,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一把小勺,让他们自己喂饱自己。

宝宝辅食添加的五大误区

误区1:辅食花样多对宝宝好

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些妈妈很用心想要给宝宝多增加营养养,就会把辅食弄得多样化,一时恨不得让宝宝多吃一些丰富的食材好快快长身体,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哦。

在给宝宝初期添加辅食的时候,还是要多留心,添加辅食的食材要循序渐进,最好是一次添加一种,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因为每次宝宝吃新的食材最好观察一下,比如观察是否会出现过敏情况,这是最常见的的一个反应,一旦宝宝有不适最好停止添加该食材。

误区2、宝宝吃辅食要加盐对孩子好

大家有没有从老一辈那里听过这个说法?比如,小孩子吃盐可以长劲儿有力气、对长身体好等等。一般从理论上都倡导宝宝1岁以后再吃添加盐的食物,1岁以内的食物里可以不加盐,避免对孩子的肾脏增加负担。如果添加其他调味品或是盐很容易诱导孩子味觉过早发育,也会容易使孩子对配方奶不感兴趣,所以不要轻信宝宝早吃盐长力气一说哦。

误区3、一次做辅食量很多很方便

每天照顾孩子不是轻松事,在加上辅食需要天天来做,有些妈妈无法应对好这样的忙碌,会想着省事的办法,那就是一次多做些,然后宝宝慢慢吃,比较方便,加热就行。

这个办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行,比如冷藏辅食以一日为限为好,为了避免浪费也最好不要做太多,还有如果辅食放过隔夜,那就不让宝宝吃了,最好重新做新的辅食。

误区4、给宝宝准备过细的辅食才好

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些妈妈觉得孩子比较小,过于担心可能就会经常准备一些比较精细的辅食、或是一些营养食品,长期这样下去会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训练,而且也不利于牙齿的萌出。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吃起别的食物可能就会不舒服或是不吃,这样下去必定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误区5、辅食要随着孩子的喜好添加

虽然辅食时是做给孩子吃,但是不见得总要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喜好一味地去满足,还是要遵循身体发展的过程和需要,根据消化功能逐渐添加。如果孩子想吃什么就总吃什么或者要多少给多少,很容易养成挑食的习惯,同时也会让营养不均衡,所以还是要注意了。

小宝宝辅食添加的四大误区

1.四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WHO建议宝宝6个月以内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太早容易导宝宝过敏、腹泻,还会影响母乳营养的吸收。

但也并非是非要等足6个月才开始添加,当宝宝能表现出进食的意愿,如看到汤匙就张开嘴、能闭上嘴巴吞咽食物等,此时就可以添加辅食了。

2.辅食从米汤开始?

很多妈妈都把米汤作为宝宝辅食的第一步。但是米汤的营养价值远远不够。相比米汤而言,专为宝宝设计的米粉里面添加了多种营养素,更适合宝宝的成长。

3.过早添加蛋黄?

蛋黄营养价值高,尤其富含铁。但是对于宝宝来讲,蛋黄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过敏,能被身体吸收的铁也少的可怜。建宝宝在7个月之后添加蛋黄,初先吃四分之一个,慢慢加到半个,最后是整个蛋黄。

4.宝宝辅食中放盐?

宝宝过量的食用盐或过咸的食物,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过量添加会会造成肾脏负担;另外还会影响到宝宝对于钙剂的吸收的。所以,平时添加食物一定要少用盐,周岁之内的宝宝更加不建议用盐。

相关推荐

宝宝辅食添加时间 宝宝辅食添加时间表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先用平常喝的奶拌上未调味的婴儿米糊,使宝宝慢慢开始接触辅食,锻炼宝宝吞咽能力,并且一次只给宝宝添加一种食物,判断宝宝有没有不良反应,可以在婴儿米糊中加入苹果泥或者胡萝卜泥。 等宝宝开始乐于接受用勺子吃东西就可以开始给宝宝增加食物的品种了,以满足宝宝营养需求,培养适应各种不同口味的食物,食物也慢慢开始由稀到稠,并开始吃捣烂或剁碎的食物,如增加瘦肉泥、蔬菜泥、肉末汤等。 宝宝能用手抓东西吃了,这时宝宝的食物也更接近成人,应该吃剁碎的食物,每天2到3餐,中间加点小点心,另外每天补充500到6

三个月宝宝吃苹果泥好吗

宝宝从四个月开始,除了母乳或牛奶,还要逐步给宝宝添加喂养一些蔬菜泥、苹果泥、香蕉泥等。宝宝出生4个多月后,体内贮存的铁、钙等已基本耗尽,仅喂母乳或牛奶已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铁、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宝宝10个月时可以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到快一岁时,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并必须断奶(母乳),如果还继续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营养都跟不上宝宝生长的需要,但同

宝宝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原则

辅食添加由稀到稠; 辅食添加由少到多; 辅食添加由细到粗; 辅食添加由一种到多种; 辅食宝宝身体各项指标健康、肠胃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避免造成“拔苗助长”的情况,什么都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宝宝喝白米粥别跑三个小误区

宝宝喝白米粥别走3大误区误区一:不该添加难消化的谷物 有些妈妈为了是白米粥营养更加丰富,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秋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秋冬食用。还如玉米,纤维较粗,刚开始吃辅食的小宝宝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肠负担。 误区二:不该添加味道厚重的食物 还有些妈妈觉得白米粥味道寡淡,怕宝宝不爱吃,加入白糖或是肉汤调味。中医通常把肉类,过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归类为厚味食物;并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

哪些喂养习惯与婴幼儿肥胖有关

婴幼儿的肥胖常常与抚养者的喂养习惯有关,常见的有:①配方奶喂 养:婴儿配方奶的摄入量及次数过多;②担心宝宝吃不够:很多的妈妈们 认为“胖比瘦好”、“多吃才能健康”,看到别人的宝宝比自己宝宝胖时觉 得自己没有喂好,希望宝宝多吃些;③辅食添加不合理:有的妈妈为了让 宝宝多吃,将米粉加入到调好的配方奶中,这样容易导致过度喂养。另 外,为了补充营养,妈妈们喜欢给宝宝吃排骨汤、鸡汤等汤汁类食物,其实 这些汤类含有的营养成分很少,但含有大量的油脂,摄入过多,容易导致 肥胖。

贝因美米粉改善宝宝睡眠质量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婴幼儿来说,睡眠同饮食、空气一样重要,它可以使能量得到重新积累和利用,使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尽管从宝宝的发育来看,绝大多数婴儿在六个月的时候都应该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但是研究表明25%-50%的婴儿仍然有夜醒,到一岁左右仍然有30%的宝宝有夜醒,高达83.5%的父母都为宝宝的睡眠问题感到苦恼。排除病理原因,宝宝夜醒可能是因为没有吃饱、没有吃到习惯依恋的食物(例如恋奶)、睡前情绪波动比较大等原因引起。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所以妈妈应尽可能地保证

宝宝辅食 添加辅食四大错误常识

1、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 很多人选择蛋黄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其实是错误的。蛋类是引起宝宝过敏的一大因素,不能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宝宝辅食应该从婴儿营养米粉开始,因为婴儿米粉充分考虑了宝宝的营养均衡和肠胃健康。然后逐渐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等,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规律逐项进行添加。 2、用喂辅食取代喂奶 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辅食,就人为减少喂奶量,让宝宝被迫接受;还有的妈妈认为六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少吃点也没关系。其实,一岁之内母乳(或配方奶)仍是宝宝生长的重要营养

宝宝喝白粥勿入3大误区

误区一:不该添加难消化的谷物 有些妈妈为了是白米粥营养更加丰富,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秋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秋冬食用。还如玉米,纤维较粗,刚开始吃辅食的小宝宝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肠负担。 误区二:不该添加味道厚重的食物 还有些妈妈觉得白米粥味道寡淡,怕宝宝不爱吃,加入白糖或是肉汤调味。中医通常把肉类,过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归类为厚味食物;并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应当让宝宝养成清淡

宝宝5个月营养提示

五个月的宝宝的肠胃发育以及初有成型了,他们开始对于母乳之外的食物感兴趣了,这时候也就可以给宝宝吃一下母乳外的食物了。 比如:宝宝看到成人吃饭时伸手去抓或嘴唇动、流口水,这时就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一些辅食,为将来的断奶做准备了。 5个月宝宝可加的辅食应以粗颗粒食物为好。因为此时的宝宝已经准备长牙,有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两个乳牙,可以通过咀嚼食物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这个时候的宝宝辅食添加大概在一至两勺这样,之后可以逐步的增加,主要就是提供流动性的食物,果汁或者是果泥。

宝宝多大能吃米饭 宝宝太早吃米饭有什么坏处

宝宝辅食添加要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以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添加,过早添加辅食宝宝,容易出现过敏症、拉肚子,成年后患高血压、肥胖症的风险也更高。 小宝宝的早期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还不成熟,辅食添加过早引起消化紊乱,增加胃肠道负担。 引起婴儿吃母乳的数量和次数减少,使母乳分泌减少,导致母乳不足。母乳完全可以满足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以前生长发育的需要,其间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 过早摄入辅食的异种蛋白,容易使孩子成为过敏体质将来患哮喘等病的机比别的孩子高。 从对辅食添加早的一些孩子动态发育的观察结果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