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玉屏风散有什么作用 固表

玉屏风散有什么作用 固表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人体表虚卫气不固,容易受到风邪所侵,因此佐药用以防风可以走表而祛风邪。

荨麻疹吃什么中药 卫外不固型荨麻疹

主证:患者素体多汗,常因表虚而恶风自汗,汗出着则出风团,针头至豆大小,成批出现,瘙痒不止,发作不休,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则:固表和卫,御风敛汗。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白术,防风,牛蒡子,荆芥,蝉蜕,苍耳子,浮小麦,煅牡蛎,甘草。水煎,分2次服。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 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

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宜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加减。

​60岁老人出汗怎么回事呢?

1、肺卫不固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2、营卫不和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3、阴虚火旺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异常出汗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一个重要的机体信号,因为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汗腺分泌增加而多汗。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出现排汗障碍。

足汗减少或停止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之一,重者涉及下肢和下半身,而上半身出汗增加,包括头胸、背部,这可能是对下半身出汗减少的一种代偿。

导致老人异常出汗的原因

1、肺卫不固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2、营卫不和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3、阴虚火旺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玉屏风散既治内风之“散脱”(汗出),又治外风之“闭塞”(外感),既治体虚之“本”,又治外感之“标”,属于非常典型的表里同顾、标本兼治的千古名方。因此,有的人把它当成治疗虚体感冒的专用方,其实,只要是内外风兼有的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肾小球肾炎等反复发作的病,都可以使用这个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名方。只不过,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医生亲自开方调理,而频繁出现的三大常见病“感冒、鼻炎、过敏”则可以靠玉屏风散进行“异病同治”。

由此得出,如果你的皮肤属于过敏性皮肤,动不动就会起红斑,用不了一天又会消退的症状,也可以用玉屏风散,使用一段时间后,症状也会减轻不少。

此外,玉屏风散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和桂枝汤合用,是治疗免疫力低下、体虚感冒最常用的合方。这类患者往往容易感冒,大多形体消瘦,面白或黄,神疲乏力,自汗或盗汗,恶风,脉浮或虚弱无力等。服用该方调理体质时剂量不要太大,而且还要长期服用。依我个人经验,治疗盗汗气虚型的患者,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为宜。这是根据“发在芪防收在术”之意,一走一守,达表“实卫”。

不过,对于很多慢性疾病来说,药物终究还是“治标”,“治本”要靠加强运动来实现。内风和外风都会伤及精气神的“气”,而运动是大补元气的最佳方式,远胜于任何名贵中药。

玉屏风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作用有哪些

玉屏风散入选了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成为基层医院必备中药。玉屏风散,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表虚自汗,易感风邪;风雨寒湿伤形,皮肤枯槁。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是一剂中药名方,有典籍可考。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朱丹溪《丹溪心法》、《医方考》、《古今名医方论》、《古方选注》、《成方便读》等均有记载。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

玉屏风散临床普遍用于预防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哮喘、气虚感冒、虚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多发性疖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围性面瘫、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胃下垂 、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等,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玉屏风散的副作用: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本方。

玉屏风散创始人:危亦林

危亦林(1277-1347)字达斋。祖籍抚州,后迁南丰(今江西南丰县)(属江西)。医学家。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在行医和任州医官时,继承和发展危氏本家四代医学经验,积五世医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分成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兼妇人杂病科、眼科、口齿兼咽喉科、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历时10年,于至元三年(1337)著成《世医得效方》20卷50余万字。

全书编次有法,科目无遗,论治精详,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部重要方书,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

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总结了他家五代行医的经验,“所载良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其中正骨的医术尤为独创。书中对各种骨折和脱臼整复方法以及处理原则有详细的记述。其整复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法,比英国达维斯1927年提出的悬吊法早 600多年。有关用麻醉药物──草乌散(用蔓陀罗花配制),进行全身麻醉的记录,比日本人华冈青州早450年。该书被清朝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称其“载古方甚多,皆可以资考据”。数百年来,一直被医家推崇,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

小孩子能吃六味地黄丸吗

根据您对孩子的症状的描述,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孩子的主要症状是气阴两虚,表虚不固。需要的治疗方法是益气固表,滋阴敛汗。而六味地黄丸和玉屏风散都是比较常用的中成药,其中,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而玉屏风散是益气固表的,都比较符合这个孩子的症状,是对症的药物。

肺气不足的治疗

1.2对易患风寒感冒,症见鼻塞、头昏头痛、恶风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者,宜用玉屏风散加紫苏: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生姜6 克、紫苏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当益肺气固表,宜用玉屏风散前方去紫苏煎汤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风丸1次6克或冲 剂,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参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1.3对虚寒性慢性鼻窦炎,症见头昏、恶寒、自汗等。当以补肺气为主,兼以通窍、解毒。宜用鼻通宁滴剂含辛荑、苍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黄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1.4对肺气阴两虚兼肾阴不足,症见阴虚内热、舌红口干、干咳少痰、手足心发热、失眠盗汗、梦遗失精、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宜用补阴煎加减:生地15克、 麦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参10克、地骨皮10克、女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肾润肺、清虚热止干咳的作用。

1.5对肺气虚兼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频数、余沥不禁者。可补气温肾,宜用保元汤:人参9克、黄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女性肾虚会比以前容易感冒吗

肾虚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补肾,同时肺气虚,固表无力,容易着凉,可以口服玉屏风颗粒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有什么作用 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的缓和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邪容易侵入,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风寒束肺,使肺失宣降,津液凝滞,出现鼻塞、鼻痒、眼痒、咽痒等症状。

玉屏风散能够补益肺气,固表止汗,使正气内存,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

老人异常出汗什么原因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

相关推荐

半夜出汗跟盗汗什么区别

虚汗指的是在白天或者晚上的时候,稍微活动,或者是不活动而见了风之类的流出来的汗,常见为大汗淋漓,湿透胛背,虚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卫气虚,卫,开合失司,所以可见动则大汗。主治方剂为:玉屏风散。 盗汗是专指晚上熟睡时流出来的汗,主要可见,睡觉时大汗而不自知,醒后身上粘腻,身体燥热。盗汗是由阴虚引起的,肾阴亏虚,肾阳独亢,蒸腾津液,所以见睡觉时候大汗。盗汗的主治方剂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 虚汗是自汗,是人在清醒的时候,在没作剧烈运动,身体不自觉的流汗是气虚引起的,可以吃一些补气的药。如可以用人参泡茶,可

伤风感冒吃什么药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普通感冒是由于外邪入侵人体所引起的常见外感热病,其中风邪是导致普通感冒的主要原因,身体虚弱,卫不,外邪乘机入侵,内外之因相结合而发病。 所以古代医家将普通感冒称为“伤风”。多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您的感冒迁延不愈考虑是因您正气虚,卫不,受风寒之邪侵袭而发病,应服用扶正之经典方玉屏风颗粒,可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尤其针对容易感冒、反复感冒、气虚感冒的人群。且玉屏风颗粒药性温和,老人小孩均可放心服用。 对于老是感冒,反复感冒的人群,

中医效消除脸部水肿

1.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热量低,利水排除湿气和补养肠胃的效果好,能消除水肿,使肌肤保持紧实弹性,因此常被用于改善脸部容易堆积水分,导致眼袋肿、脸部皮肤浮肿按压没弹性、肤色黯黄、皮肤易出汗容易脱妆等情况。对于身体累积过多湿气所引起的四肢浮肿、小便不顺畅,以及肠胃道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腹部闷胀等症状,薏苡仁也不错的效果。 2.玉屏风散 中医师示,用黄耆、白术、防风三味药材所调配而成的玉屏风散,具补气祛湿的效果,可以改善脸部水肿的情况。 中医师指出,若以中医方剂来看,含黄耆、白术、防风三味药

夏天一直出汗应该怎么办

后背出汗 就是阴虚的现了 我也是 现在夏天睡觉 每天晚上晚上后背都会出好多的汗 衣服都湿透了 要是连带脖子也出汗的话 就是内分泌失调的现了 要是全身都出汗的话也可能是体虚,建议你可以用中药调理下,比如玉屏风散,祝你健康!如果是乏力,自汗可以吃玉屏风颗粒,如果是怕冷,怕风,要服用桂枝汤,如果是夜晚发热出汗,那可能要服用知柏地黄丸。 自汗出主要的情况是气虚或者气阴两虚,但也气分热盛的情况,比如属于阳旺体质的人,就很容易出汗,你没提供其他的症状,比如饮水如何?食欲如何?目前还不好判断是否就是气分热盛,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气”呢?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益处。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可用黄芪来。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中医一个名的方子,叫“玉屏风散”,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是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的

老年人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中医将上述症状统称为汗证,分为自汗和盗汗。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且动则加重的称为自汗;睡时出汗,醒来汗止的称为盗汗。中医认为自汗、盗汗均为阴阳失调、膜理不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将汗证分为四种类型: 一、肺卫不: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二、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三、阴虚火旺:夜寐盗汗

产后多汗疗法大全

1. 气虚自汗治法:补气,和营止汗。 方药:黄芪玉屏风散(验方)。 黄芪20克 炒白术15克 防风9克 牡蛎30克(先煎)大枣10枚 煅龙骨18克 熟地12克 当归12克 升麻6克 六曲12克加减:恶露多者,加炮姜6克、生蒲黄12克(包);乳汁稀少者,加山海螺30克、鹿角片9克(先煎);腰酸者,加巴戟天10克、怀牛膝10克。 2. 阴虚盗汗治法:滋阴生津,益气敛汗。 方药:生脉散加味。 太子参 20克 麦冬 15克 五味子 9克 生牡蛎30克(先煎)当归9克 炒白芍15克 黄芩9克 知母10克 瘪桃干

对于玉屏风散的论述哪些

玉屏风散 1.《医方考》 卫气一亏,则不足以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耆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故佐之以防风。东垣言,黄耆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 2.《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 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耆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

调理出汗症的偏方

1、二妙丸或除湿丸:清热利湿,用于湿热蕴阻证。 2、玉屏风散:益气,止汗,用于阳气偏虚证。 3、芪术方:补气敛汗,用于小儿多汗症气虚证。方用:龙骨30克,炙黄芪、大枣各15克,防风3克,炒白术、牡蛎、稻根各9克。 4、黄芪地黄汤:滋阴益气,止汗,用于小儿多汗症阴虚证。方用:炙龟板20克,炙黄芪、红枣各15克,煅牡蛎30克,生地、全当归、制黄精、稻根各9克。 5、小桂枝汤:用于小儿感冒后发生的多汗症。方用小桂枝5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炒白灼、稻根各9克。

玉屏风散 重要文献摘要

① 《医方考》:“卫气一亏,则不足以津液,而自渗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术、黄芪所以益气,然甘者性缓,不能速达于,故佐之以防风。东垣言,黄芪得防风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1] ② 《古今名医方论》:“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汗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