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品消费误区
补肾品消费误区
到底有没有吃了之后或者用了之后能让男人强壮的所谓“春药”呢?原广安门中医院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费开杨先生说:很难说有什么特效药,但是个别秘方有功效。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国际性学界并不承认这种说法,没有“春药”的具体定义,也不认为能起到什么治疗作用。
目前,中西医公认的治疗“ED”的有效药物是“洋VIAGRA”--万艾可,其实这种药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来研究的,其有效成分是枸橼酸西地那非,这种药研制出来之后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作用于特殊部位的效果显着,明显的改善了某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成了有效的“壮阳药”。
不少冠以中成药头衔的补肾品,大都是钻检查不严的空子,加进万艾可或类似的有效成分。要想识别补肾品是否加入了这类有效成分,看看说明书的用法就知道了,凡是注明了“事前1小时服用”、“必要时服用的”都是加过料的。但是,药毕竟是药,“是药三分毒”,随便使用是很危险的事情。
男人怎样正确补肾
什么叫肾亏呢?在世界卫生组织重要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的附录中,肾亏被定性为:文化特定性障碍,不同于一般的国际性精神障碍分类,仅存在于特定的文化区域中,如:中国、印度。这大概是一种不算病的病吧。
补肾品消费误区
到底有没有吃了之后或者用了之后能让男人强壮的所谓“春药”呢?原广安门中医院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费开杨先生说:很难说有什么特效药,但是个别秘方有功效。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国际性学界并不承认这种说法,没有“春药”的具体定义,也不认为能起到什么治疗作用。
目前,中西医公认的治疗“ED”的有效药物是“洋VIAGRA”--万艾可,其实这种药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来研究的,其有效成分是枸橼酸西地那非,这种药研制出来之后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作用于特殊部位的效果显着,明显的改善了某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成了有效的“壮阳药”。
不少冠以中成药头衔的补肾品,大都是钻检查不严的空子,加进万艾可或类似的有效成分。要想识别补肾品是否加入了这类有效成分,看看说明书的用法就知道了,凡是注明了“事前1小时服用”、“必要时服用的”都是加过料的。但是,药毕竟是药,“是药三分毒”,随便使用是很危险的事情。
需不需要补谁说了算?
笔者就“90%的中国男人需要补肾”的说法请教了中西医的专家,专家们都认为这种说法欠妥,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国内、国外有关男性性功能的统计都是针对40岁以上人群,通常认为40岁以下的男性有这类问题的只是极少数,不作统计。可是据马主任介绍,来他们这里就诊的人,80%在50岁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未婚的或者没有过性经历的年轻人。在诊治过程中,他们发现心理性因素所占的比例要比器质性的比例高得多。换句话说,就是心态不好,总觉得自己不行,怀疑自己有器质性的问题。
按照人的生理规律,20~30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功能最旺盛的时期,30~40岁的时候还可以,40~50岁稍差,50岁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不同的人种之间有差别,但是即使有差别,也不会有90%的中国男人需要进补。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射精是对人体有害的,传统礼教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情是见不得人的事,这些都可能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因素。
在国际上评价男性性功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通过问卷评分的办法加上专业医生的检查才可以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是不是需要治疗。
目前,这种检查在比较大型的医院都可以做,有的医院还专门设立了性学科,有的则是附属于泌尿科,如果您真的怀疑自己有问题,不妨请大夫帮您确诊。不过可以确定地告诉您,偶尔的一两次有问题,是正常现象,不必过虑。调整好心理状态可能比吃“药”更重要,别忘了老祖宗传下的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中医解释肾的概念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虚”主要是功能低下、营养缺乏的结果,肾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比如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低下、容易骨折、贫血、憋不住尿、腰腿酸软等。这些都是中年人常见的症状,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以为出现上述症状就肯定是肾虚。
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在临床上,阴虚较阳虚更为常见。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男人阳痿早泄,性欲减退;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肾阴阳统管全身的阴阳,肾阴阳的消长变化与平衡调节影响着五脏六腑的阴阳动态平衡。
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叫生理性肾虚,而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就是一种未老先衰,叫病理性肾虚。对于中年朋友,要改变未老先衰,就应当及时补肾,改善肾虚衰老症状。
一些人认为腰痛就是肾虚。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腰痛未必是肾虚,仅用补肾的方法治疗腰痛,很容易延误病情。临床中常见到一些慢性腰痛,如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等病变引起的腰痛,用补肾壮阳的药物治疗确实有时有效。但并非所有的腰痛都与肾虚有关。补肾药大多药性温热,患腰椎结核、腰椎化脓性感染、强直性脊柱炎等湿热症的病人如果服用,就会加重病情。腰痛只是一种症状,除了腰部骨与关节、肌肉等组织的病变可引起腰痛外,腰部附近的内脏疾患也可引起。
一些男性盲目补肾,其实这里有很多的误区。生活中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必要补肾,疲劳、年龄都不是界定补肾的标准。如果不需要补肾的人吃了补肾药,不但不能补充营养物质,还会给脏器增加排毒的负担;有人认为“人到中年脾胃不好也要补肾”,这也是欠妥的,“是药三分毒”,补肾的药对脾胃不好的人伤害更大,硬要补,身体不但吸收不了,反而会有副作用;还有些中年人认为“性功能障碍就是肾虚”,这也是不正确的观点,性健康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肾虚”和“要补肾壮阳”。
临床上,很多中年人找到大夫求助性功能低下如何解决,并强烈暗示要求补肾。其实再仔细探讨他们的病情,大多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因此,遇到这样的求助者,负责的医生是不会给他开补肾药的。性健康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肾虚”和“要补肾壮阳”。有些不法商贩利用人们的认识误区,在补肾药中放入药物成分,这种做法对患者非常危险。我们不难看出补肾、护肾关键在日常,如下要领需要中年男人掌握。
1、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得以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活跃思维,强壮筋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2、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3、饮食上再给您开个小“药方”:无力疲乏时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消化不良者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家鸽等。
4、做一些自我按摩腰部的活动,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5、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病
1、早期出现,早期治疗。由于高血压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或被简单地认为休息不好或感冒所致,不被患者重视,从而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也有患者偶测血压发现有高血压,但因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认为身体没问题,不愿接受医师的正规治疗,希望血压能自己恢复正常,从而使本来早期发现的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直到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相应的症状时才引起重视。此时,已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要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认识,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2、不要迷信进口药、新药、高价药。有些人一生病,就不惜钱财购买进口药、贵重药,认为药品价格越贵,疗效就会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药品消费误区,药价与药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有些药品价格高,与税率、国家价格政策有关。新药是否就是好药?回答是“不一定”。特别是一些进口药,在国内使用的病例与老药相比少得多,因此,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就不易被发现。而许多老药,因临床应用的时间较长,如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就一定出台相应的对策。因此,在安全性上来说,使用老药更安全。
3、坚持服药。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病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任何一种非药物治疗都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即使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也往往需用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要持之以恒,即使血压降压正常后仍应坚持用药,降压药不会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却可防止血压回升。大多数病人需终身服药。有些患者感觉不舒服了才想起来服药,没有症状就不服药。这是非常有害的。
补肾误区
黑色食品就都是补肾食品吗?
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品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骨鸡等。
黑色食品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泻。黑米、乌骨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性凉,海带、紫菜性寒。
夏天可以经常吃,冬天尽量不要吃。任何食物补还是不补,一定要看这个食物的属性,性平、性温的食物,一年四季对身体都有补益的作用,性凉、性寒的食物,除了夏天以外,其他季节尽量不要吃,非要吃的话,也要与温热的生姜,辣椒、胡椒、花椒配在一起,这样既能摄入这些食物特有的营养素,又不至于伤肾、伤胃。
烧烤摊的烤腰子可以补肾吗?
吃烧烤时点几串烤腰子是很多男性的最爱,再加上吃啥补啥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男性餐桌上都少不了牛鞭、羊肾、猪肝、鸡肾等具有壮阳功能或含锌量丰富的动物肝脏。
内脏重金属含量高,台湾有专家指出:猪、牛、羊的肝肾脏里面均有不同含量的重金属镉。湖北省卫生厅曾经公布的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中,动物肝脏金属镉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制100倍。不仅仅是重金属,动物内脏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较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营养专家介绍,动物内脏容易被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如果不做熟炒透,会增加人们感染传染疾病的机会。
专家还介绍,肾病病人不宜多吃动物肾脏,因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需要限制营养摄入的。而动物肾脏胆固醇含量高,过量进食会加重肾脏负担,是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什么食物搭配最补肾?
羊肉+海参最补肾
海参是海味食品,它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钙、磷、铁、碘、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胆固醇的含量则几乎为零。而且海参肉质细嫩,又富有弹性,滋味鲜美爽口,是极好的滋补品。海参能补肾壮阳,益气滋阴,适用于精血亏虚,阴虚便秘者。在寒冷的冬天,用海参加羊肉煲成的羊肉海参汤做法简便,味道鲜美,非常适合进补食用。
男人怎样正确补肾
补肾品消费误区
到底有没有吃了之后或者用了之后能让男人强壮的所谓“春药”呢?原广安门中医院院长、国家级名老中医费开杨先生说:很难说有什么特效药,但是个别秘方有功效。而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国际性学界并不承认这种说法,没有“春药”的具体定义,也不认为能起到什么治疗作用。
目前,中西医公认的治疗“ED”的有效药物是“洋VIAGRA”--万艾可,其实这种药最初是作为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来研究的,其有效成分是枸橼酸西地那非,这种药研制出来之后在试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作用于特殊部位的效果显着,明显的改善了某些部位的血液循环,成了有效的“壮阳药”。
不少冠以中成药头衔的补肾品,大都是钻检查不严的空子,加进万艾可或类似的有效成分。要想识别补肾品是否加入了这类有效成分,看看说明书的用法就知道了,凡是注明了“事前1小时服用”、“必要时服用的”都是加过料的。但是,药毕竟是药,“是药三分毒”,随便使用是很危险的事情。
需不需要补谁说了算?
笔者就“90%的中国男人需要补肾”的说法请教了中西医的专家,专家们都认为这种说法欠妥,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比例。
国内、国外有关男性性功能的统计都是针对40岁以上人群,通常认为40岁以下的男性有这类问题的只是极少数,不作统计。可是据马主任介绍,来他们这里就诊的人,80%在50岁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未婚的或者没有过性经历的年轻人。在诊治过程中,他们发现心理性因素所占的比例要比器质性的比例高得多。换句话说,就是心态不好,总觉得自己不行,怀疑自己有器质性的问题。
按照人的生理规律,20~30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功能最旺盛的时期,30~40岁的时候还可以,40~50岁稍差,50岁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不同的人种之间有差别,但是即使有差别,也不会有90%的中国男人需要进补。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射精是对人体有害的,传统礼教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情是见不得人的事,这些都可能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因素。
在国际上评价男性性功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通过问卷评分的办法加上专业医生的检查才可以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是不是需要治疗。
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水产品消费上存在“唯贵”的误区,并不一定是越贵的水产品就越有营养。
日啖鱼肉一两为宜
节目指出,四大家鱼(清、草、鲢、鳙)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1斤大黄鱼蛋白质含量约等于1.3斤鸡蛋的蛋白含量。但专家表示,水产品不可以过分食用。每人每天最好食用50克鱼肉,即一两的鱼肉摄入量最合适。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出现贫血等问题。我国权威研究机构曾经对某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基本只食用鱼和水产品,很少吃牛羊肉,最后竟然发生群体性缺铁性贫血。专家指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水产品铁元素含量过低。
水发货非越靓越好
节目指出,水发货绝对不是越靓越好。消费者可以通过“一闻二看三摸”方式鉴别。比如用甲醛泡过的鱿鱼,一般会有医院福尔马林的味道,外表白白的,品相太好,摸起来肉会发紧,很结实。
节目同时指出,不少消费者都认为野生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因为养殖的水产品可能用某些违禁药物,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国水产品高标准养殖央视专家指出,我国已经专门设定了一批关于水产品养殖的标准,明确列出禁用药物,对于准用的药物也明确规定了计量使用标准。此外,还规定使用药物喂养的水产品必须经过禁药期才能上市。近期公布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检测结果来看。我国水产品产地药品残留抽检合格率为95%%以上,这表明我国水产品生产环节安全状况良好。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养殖加工5000万吨水产品,养殖和野生的比例分别为67%%和33%%,即其中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养殖途径生产。
保暖内衣的消费误区
保暖内衣的材料都会在内衣吊牌上标明,购买时不能只听营业小姐的介绍,还应该参照吊牌上的成分,小心一些消费观念的误区。
误区一:一件可以抵三件
按照国家的检测标准,是同样重量同样厚度的情况下,测试内衣的保暖度,厚内衣和薄内衣相比,保暖度是没有可比性的。
误区二:抗菌内衣可以杀菌消毒
做过抗菌处理的内衣,可能会降低细菌繁殖的速度,减少异味,但是在洗涤过一次或几次之后它就不具备这种功能了。
误区三:美体、瘦身内衣会让你更苗条
所谓的美体、瘦身内衣跟内衣的纤维材料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纤维材料是不具备美体、瘦身功能的,这种内衣是根据人体线条来裁剪和设计的,所以穿上以后,只是看上去有美观的效果。
走出补钙误区
时下,各种各样的钙剂充实市场,有“活性钙”、“离子钙”、“分子钙”、“络钙”等多达200多种,这些钙剂都说别的钙剂难吸收、副作用大, 都说自己的钙产品吸收率高、甚至达到100%,使消费者无所适从,陷入补钙误区。
误区一:60%-100%高吸收率
在北京召开的一次钙与人体健康专家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现时各种钙品人体吸收率只能达到40%左右,但有些厂家却将高达90%以上的动物实验结果直接用于人体吸收率的宣传,欺骗消费者,《健康报》、《中国食品报》、《中国保健食品报》等也纷纷披露这一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60-%-100%高吸收率的危害,在于误导人们大大降低钙的补充量, 使补钙量仅达正常所缺钙量的26%-50%。一方面严重缺钙,另一方面又补得严重不足, 补钙不足量,造成“补钙,还是缺钙”的严重后果。
误区二:95>39%
“补钙,关键在于吸收”,这是一句广为流行且被人接受的谐语。“吸收”,是吸收率?还是吸收量?却混淆不清,现在人们似乎都默认是吸收率,厂家也极为宣传吸收率。这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实际上,满足人体需要的是钙吸收量,而不是吸收率。钙产品的吸收率高,其钙的吸收量不一定高,满足人体钙需要的程度就不一定高。
那我们暂且把95%的吸收率设为人体的吸收率,来比较服用1克l-苏糖酸钙(分子钙)和1克碳酸钙(人体吸收率为39%),哪个吸收量更高?
即使95%成立,服用1克碳酸钙的吸收量也比同样服用1克l-苏糖酸钙的吸收量多出26.4%,满足人体需要程度也高出26.4%。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95%竟小于39%。
误区三:不清楚自己的钙需要量,按钙产品标示的服用量服食
营养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人均每日钙摄入量仅为406 毫克, 远远达不到每日800-1500毫克的钙摄入量标准,其中人均每天缺钙:儿童480毫克,青少年680毫克,孕妇乳母840毫克,成人410毫克,老人610毫克。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钙需要量,足量补充所缺钙质,否则,补钙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误区四:把钙盐当成钙含量,把高钙=足量的钙
现在市场上销售很多钙产品,一是只标钙盐含量,而不标钙含量,如葡萄酸钙才9%,乳酸钙含钙13%,磷酸氢钙含钙为23%;二是标示为“高钙”,但究竟有多少钙却没有注明;三是儿童食品名称前加上“钙”,如“钙奶”、“钙糖”。这些,造成很多医生和消费者的误解,如牛奶本身的钙含量就比“ad钙奶”的钙含量高出1.3-2.8倍,而好多家长却误以为“ad钙奶”的钙含量高。
误区五:活性、离子、分子、络合学说
这些学说,都是商家各自为战的商业行为。活钙,其活性何在,目前国内外对此无明确可信解释,它是牧蛎科动物贝壳经高温煅烧生成的含钙混合物,主要是氧化钙,水解后ph值为12,呈强碱性,口服对胃肠粘膜有明显的刺激损伤,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评价各种钙剂急性毒理实验时,发现活性钙的毒性最强。国外很“多”使用活性钙。而离子学说、分子学说尚无临床资料证实,其吸收方式也是和其它钙剂一样的。
误区六:钙不用补,多吃高钙食物即可
含钙最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钙量也是有限的,如100 毫升鲜牛奶含钙110毫克,100克大豆含钙190毫克,每天要食用800毫升牛奶或0.4 公斤黄豆,才能够满足成人一天的钙需要量。可见即使高钙食物也难以满足人类对钙的需求。
误区七:血钙正常则无需补钙
缺钙,就像一种无声无信的流行病,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身体,若人体长期钙透支,从量变到质变,在怎么补一为时过晚,长期缺钙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补钙是每一天的,刻不容缓!
当你经单光子、双能骨密度仪或头发检测结果不缺钙时,不要大意,因为只有缺钙的一定程度时才可查出。检查结果正常,并不意味着不缺。而血钙是不能正确反映人体钙营养状况的,如骨质疏松患者的血钙往往是偏高的。
误区八:青年人不需补钙
35岁左右,人体骨量可以达到最高值。而从20多岁开始,补钙越充足,这个峰值形成就越高。在35岁以上,人体骨钙每年以0.8%的速度丢失,这个峰值越高,补钙越充足,骨钙丢失的速度得以减缓,出现骨质疏松的年龄就越大。
所以,赶早补钙,增加钙的储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预防中老年缺钙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千万别错过青年补钙的大好时光。而且,充足的钙可以使机体保持弱碱性,青年人不易疲劳,精力旺盛。
误区九:恐高血钙症和恐肾结石
不少临床医生给老年人补钙是,担心补钙会使血钙升高,他们认为只有少吃钙,才能降低血钙,这是一个错误观点,恰恰相反,补钙是促使血钙转为正常的唯一途径。
许多医生总是建议肾结石病人避免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因为结石的成分是钙盐。而事实上,丰富的钙能减少形成肾结石的主要因素之一草酸盐的吸收,结石产生的根本原因恰恰是缺钙。
误区十:补钙不考虑维生素d等的危害
以往总以为缺钙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造成的,从而导致维生素d、鱼肝油和强化维生素d产品的滥用,小儿佝偻病也被片面地命名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其实,人体对钙的吸收不单靠维生素d形成结合蛋白的转运, 也可以通过肠胰的被动扩散吸收,况且,即使有大量的维生素d,而缺乏钙的摄入,也是无本之源。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还会导致高血钙而加速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患者不宜多吃维生素d。所以,使用维生素d,也应慎之又慎。
儿童食品强化维生素d过多,过滥的情况非常严重, 有一些专门针对学生的奶制饮品,每100毫升维生素d的含量竟超过正常需要的10倍。
另外,肥胖人士不宜采用高热量的钙产品,肾病患者不宜采用含钙、钾的钙产品,孕妇乳母不宜采用防腐剂,色素等辅料的钙产品等。
误区十一:胃酸消耗缺乏论
有些厂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说什么“碳酸钙不溶于水,呈强碱性,中和胃酸,不利消化,产生便泌。”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误区十二:补钙不计成本
广州市售的不少钙产品平均每天补充400毫克钙支出4.16元,有的高达10多元,补钙具有一生坚持、足量补充的特性,按每天补充 400 毫克钙来说, 全年需支出1500元,这样在经济上很不可行。但有些钙产品价格适中 ,还是可行的。
补肾六个补肾误区
误区之一:偏执型补肾。
提到补肾,人们很容易就会和壮阳联系在一起,想到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如鹿茸、鞭、雄蚕蛾、肉苁蓉、淫羊藿等含大量动植物激素的壮阳药及一些进口的单纯或局部改善性功能的化学类性药,从片面上感觉补肾就是壮阳。
误区之二:粗放型补肾:
例如用枸杞原料泡茶和浸酒已经炖汤等,枸杞能浸出的成分只是其有效成分的极少一部分,而人体能够吸收的就更加少了,几乎就等于没有什么效果可言。
现代的养生保健学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的发生是慢慢积累的一个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要在一夜之间或者是几天之内解决肾亏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补肾千万不能只求眼前急功近利。
误区之三:补肾就是壮阳:
现代大部分人都认为补肾和壮阳是一回事,其实补肾和壮先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误区之四:急躁型补肾。
追求快、猛、热、干柴烈火、立竿见影。
误区之五:掠夺型补肾:将体内精血在短期内一下子支取出来,这样就造成了健康的透支。
误区之六:激素型补肾:现在很多人都大量服用含激素类的补品,虽然得一时之乐,但人体会承受非常巨大的副的作用,不仅原来的肾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会造成新的生理乃至心理严重负担。
温馨提示:根据中医得知,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去补肾。小编提醒各位,千万不要盲目的追风而补肾,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是正确的。
牛奶的行业发展
中国乳品消费在逐步扩大,但成规模的消费市场还远没有形成。中国许多人还没有喝牛奶、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市场还远没有打开,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因经济条件所限消费不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个过程。乳企须研究中国乳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加强乳业发展的计划性。
随着中国乳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已成为技术装备先进、产品品种较为齐全、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食品制造业,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