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淤入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机理探讨
从痰淤入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机理探讨
1 dgp中痰淤的成因与作用机理
dgp中出现痰淤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外感而致,有内生而成,还有内外合邪及饮食药物七情等因素,均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诸多变证,为痰淤的形成和变化奠定了基础。长期的糖尿病,往往给患者带来精神和 经济 负担,造成心理压力,致使肝气不疏,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失调,水化为湿为痰。脏腑阴阳虚衰,日久都会引起肾气的不足,“久病伤肾”。肾为水脏,主调节水液而司开合,《素问・水热穴卷》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医贯・痰论》中说:“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水湿属阴,最伤人阳气,脏腑阳气虚弱,难以温化水湿,水湿不化,日久聚而成痰。或肾阴亏耗,虚火灼液,化湿生痰;或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津凝为痰。凡此种种,正如张景岳所说:“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糖尿病多数患者为肥胖者,多饮、多食,“脾为生痰之源”,摄入过剩,脾不能尽将其化为精微,则转而生痰。饮食不节、肥甘厚味易造成脾胃损伤,中焦失运,水谷精微无以敷布,易产生痰湿。运动量少,脾气亦惰,逸则气郁,气郁则运化水液失调而生痰。糖尿病病人多肥,“肥人多痰湿”,内外合邪,更易引湿入体聚而成痰。而阳热下降,水气上腾,空气潮湿,湿侵入人体,或由居处潮湿、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湿邪袭人,入里亦能久聚成痰。dgp中“淤”的产生,亦与糖尿病关系密切。
首先,糖尿病程长。《临证指南医案》中说:“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久病入络,血络易淤;加上消渴病久,阳气虚弱,鼓动无力,血行亦减缓;阳虚生内寒,寒则血凝,也将导致淤阻脉络,发生血淤;此外,久病情志不节,心情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亦可致血行艰涩而成淤。其次,糖尿病血淤的产生,也与糖尿病气阴亏虚燥热的病机有关。所谓“气虚气滞则血郁,阴虚血热则血淤”。阴虚燥热,津液大量耗损,不仅入脉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津液外渗,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血流速减慢,血滞脉络,形成血淤。故《读医随笔》中说:“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
由于dgp病位在脾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久病入络,络脉淤滞则血行不畅,全身性络脉受阻必然影响到脾胃络脉,进而导致脾胃之气血运行不畅。脾之运化功能,无论是运化水湿还是运化水液,都必须以气血的流畅为前提和物质基础,一旦脾胃气血运行不畅,则脾失运化,升降失职而发生胃轻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浊气在上,则生胀” “太阴脾,喜燥恶湿,得阳始运”,痰湿为阴郁之邪,可壅遏脾土,而使脾失运化,《兰室秘藏・中满腹胀》中说:“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唐容川《血证论》言:“淤血既久,亦能化痰。”内生痰湿痰气交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司,痰淤互生,痰淤互结则脾之运化更惰。
太阴与阳明相表里,胃为阳明之腑,受纳水谷,性喜通降,以降为和,故如脾不运化升清, 则胃之浊气不降,气不下行,郁滞于胃,可出现脘痞腹胀,食少,稍食即饱,甚至出现气滞、胃痛等;如胃之浊气逆而向上,则表现为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所以,痰淤是dgp发生的重要病理特点之一,且往往贯穿病程的始终,耗伤正气,而变生他邪。
2 痰淤在dgp中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分析
dgp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胀痛、灼热感、恶心、饮食难下甚至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血糖波动,加重病情。不同的学者对dgp的证型分类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目前 ,对dgp进行辨证目前临床上主要归纳为饮食伤胃或饮食停滞型、肝气犯胃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亏虚型、痰湿中阻或痰饮内停型、中焦虚寒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淤血阻滞等证型。除外痰湿中阻或痰饮内停型及淤血阻滞型,其它证型,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痰淤。根据痰淤在dgp中的具体表现,通常可分为以下几型:
2.1 痰热中阻证见上腹饱胀,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干红,苔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中阻,胃阴亏虚。
2.2 痰湿内停证见形体肥胖,上腹痞满不舒,头晕身重,头重如裹,咳嗽痰多,恶心呕吐,不知饥不欲食,喜温喜按,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溏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辨证属痰气交阻,脾胃虚弱。
2.3 食积痰阻症见胃脘食后饱胀,纳呆,恶心,呕吐,嗳气酸腐,大便不畅,形胖,舌苔多厚腻,脉滑。辨证属宿食停滞,痰湿内生
2.4 食滞血淤症见上腹胀、腹痛、恶心、反酸,进餐后及情绪激动时上症加重,饮食难下,舌质暗淡,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弦数。辨证属肝气犯胃,食滞血淤。
2.5 淤阻胃络证见痞满呕吐,胃脘隐痛,进食痛甚,或吐血、便血,舌紫黯,脉涩。辨证属血行滞涩,气机受阻。
血糖异常的症状 消化不良
糖尿病还会损伤帮助胃排空的神经,造成“糖尿病性胃轻瘫”,增加控糖难度。食物堆积在胃里不能进入肠道消化,就会引起腹泻、便秘或大便失禁等各种形式的消化问题。进食或吞咽困难,也可能是胃轻瘫的症状。
糖尿病会连累到胃
原来血糖异常增高之后,支配胃运动的神经可因之发生变性而失去正常功能。胃本是由几层平滑肌构成的囊,可以强力收缩起到研磨作用,使食物由大变小,由粗变细便于消化。但是,由于血糖升高,使胃的肌肉细胞发生变性,因而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另外,糖尿病人中患萎缩性胃炎的人远比正常人多,比同龄人出现得早。有大约17%的患者最大分泌胃酸量为0。胃酸是消化蛋白质的重要角色,而蛋白质又是正常食物中的重要成分,胃酸少了,自然就消化不好。还有一个原因是血糖升高,影响胃肠内分泌,也可抑制胃的收缩蠕动。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胃排空力弱。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胃轻瘫,好像手脚、面部肌肉轻度瘫痪了一样。
对于胃轻瘫要积极治疗。医学研究证实,胃轻瘫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好有密切关系,而治疗胃轻瘫会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所以治高血糖与治胃轻瘫应该双管齐下,这样可获显著功效。
在饮食方面,除按糖尿病治疗要求定量饮食外,还应少量多餐,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如油炸、油煎、油腻食物)和烹煮过度的蔬菜。不要空腹吃柿子,尤其不能吃带涩味的生柿子。因胃收缩力弱,排空慢,容易形成胃石。而细嚼慢咽可以大大减轻胃的工作负担。此外保持心情舒畅、大度乐观也很重要。因为胃的运动、分泌和消化功能,极易受神经精神活动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因
一、原发性胃食管反流
原发性食管下括约肌关闭不全,是原发性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原因。通过对有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均证明有胃食管反流。
还有一部分胃食道反流患者是追查不到反流的原因的,而这个时候就称之为原发性的食管下括肌关闭不全所导致的。
此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结缔组织松弛、隔食管裂孔部位的"弹簧夹"作用减弱、食管下扩约肌(LES)的内在功能衰退有关。
二、继发性胃食管反流
任何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的因素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分述如下
1、食管裂孔疝
2、先天性畸形
(1)先天性食管下段锦膜柱状上皮化生食管就膜上皮是由鳞状上皮所组成,在其间出现非鳞状上皮区称柱状上皮化,这种先天性食管激膜的柱状上度化仅发生于食管下段激膜,不伴有相关联的或并发其他解剖异常。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常合并反流性食管炎。
(2)食管到我们的腹部过于的短小,也是会产生胃食道反流的情况出现的,而正常的胃食道的长度是三到四公分,如果此段过于的短的话就容易发生反流情况。
3、胃轻瘫
胃轻瘫可由许多不同的原因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胃手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药物。
但通常原因不清,属特发性胃轻瘫。胃轻瘫者胃排空延迟或有胃内容物储留,同时胃轻瘫患者还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及食管下段肌肉轻瘫,使食管下括约肌抗反流功能降低,食管清除率下降,造成胃食管反流。
4、食管炎
反流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食管炎,又可使食管原发性蠕动压、食管下括约肌压下降,食管清除率降低31起胃食管反流加重食管炎。
吗丁啉的作用
吗丁啉主要具有以下作用:①可直接作用于人的胃肠壁,促进胃肠蠕动,缩短胃在餐后的排空时间。
②可扩大胃幽门口(胃与十二指肠的接口)的直径,使食物更顺利地进入肠道。
③可提高贲门(胃与食道的接口)括约肌的紧张度,防止食物反流回食管中,从而起到强效止吐的作用。
具体来说,吗丁啉可治疗如下疾病: 1.可治疗胃轻瘫 吗丁啉可用于治疗胃轻瘫(即胃排空延迟),尤其对由糖尿病和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胃轻瘫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实践证实,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若每日服用40毫克的吗丁啉,连续用药4个星期,可使病情明显好转或痊愈。
2.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吗丁啉可用于治疗中度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症状为餐后上腹胀痛、嗳气、早饱、烧心、恶心及呕吐等症状)。此类患者可每次服用10~20毫克吗丁啉,每日服3次,连续用药2—8周为1个疗程。临床实践证实,有75%以上的此类患者在服用吗丁啉后,其症状可明显减轻或消失。
3。可治疗反流性胃炎 吗丁啉对反流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但此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不太理想。
4.可防治恶心、呕吐 在临床上,可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吗丁啉主要用于防治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①由消化性溃疡、厌食症、进食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呕吐或持续性呕吐。
糖尿病腹泻是并发症吗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其中有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胃轻瘫,胃排空延迟,胃肠动力紊乱,此类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交替的现象。因此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以出现拉肚子的现象的。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鉴别诊断
1.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反流亚型与其鉴别困难,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反流症状,内镜证实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炎症改变,24h食管pH监测有酸反应,无内镜下食管炎表现的患者属于反流样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不易确定,但两者在治疗上是相同的。
2.消化性溃疡 具有溃疡样症状的器质性消化不良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幽门管溃疡,幽门前区溃疡,糜烂性胃窦炎。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亚型前必须进行内镜检查以排除以上器质性病变。
3.胃轻瘫 许多全身性的或消化道疾病均可引起胃排空功能的障碍,造成胃轻瘫。较常见的原因有糖尿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运动障碍亚型时,应仔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胃轻瘫。
糖尿病患者饮食九大注意事项
1、调整进餐次数
在胃轻瘫的时候,可以一日多次进食,但是每次的量要少。正常人的每日三餐,对于糖尿病人可以将它分为六到七次来进食。可以在餐后准备点点心,这样可以避免饥饿,同时也减少了餐后的高血糖。
2、调整食物状态
胃轻瘫时,固体食物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匀浆化,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甚至完全依靠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3、调整食物成分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马铃薯等),虽有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肠道反应,因此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不能多吃。
4、称重治疗饮食
对所需食物,均应在烹调前将皮、根、骨等不食用部分去除后称重、加工然后进行烹调,更为合理的控制热量的摄入,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饮食较繁琐之处。
5、饮食丰富多样
糖尿病人的主食可以选择谷类食物,然后进行粗细搭配。可以尽量多吃蔬菜水果,喝点奶类饮品,经常吃点鱼和瘦肉,但是每天的量要控制好。吃菜以清淡为主,尽量减少油的用量。坚持运动,保持自己的体重,此外,每天还要大量喝水,但是饮酒要控制好量,不可过量饮用哦。
6、用大豆来补充蛋白质
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7、禁食含糖高的食物
如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8、少吃动物性油脂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
9、合理减轻体重
不要选择过于严格的饮食,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因为这种饮食方式会使您在短期内减轻体重,但不利于长期坚持。糖尿病患者需要对日后的饮食方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饮食将与糖尿病病情有关,向健康生活方式迈进一点点,身体便将获得莫大的益处。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不能“吃软怕硬”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吃较软的食物,血糖上升较快。如果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已经部分转化为糊精,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粥熬的时间越长,粥越黏稠,吃后血糖升高得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软怕硬”。要“吃硬不吃软”,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得比较慢,因而不容易使血糖快速上升。
不能吃“独食”
虽然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专挑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吃,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混合进食是控制餐后血糖的有效办法。也就是说,将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与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混合,以降低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3、不要“望梅止渴”
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多尿”症状,不敢多喝水,以至于“望梅止渴”。其实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多喝水。糖尿病患者体内处于高血糖状态,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如果限制饮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升高血糖,而且会加重高渗(高于血浆渗透压)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为时已晚,这时血糖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波动。
不要“画饼充饥”
不少糖尿病患者以为饮食治疗就是饥饿疗法,每顿饭主食(粮食类)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身体所需的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来释放能量,这时会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否则容易出现酮症。
不宜吃得过饱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餐后常腹胀、打饱嗝、恶心、呕吐等,还带有一股酸臭味,好像吃进去的东西堆在胃里下不去。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规律地进食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基本疗法。患者应绝对避免吃得过饱,每日进食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食量分配各为1/3。
血糖控制不好胃也遭罪
血糖控制不好 胃也“遭罪”
胃轻瘫综合征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胞胀、恶心、发作性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又称胃麻痹、胃无力等。一般来说,正常人饭后4小时胃就会消化排空,但胃轻瘫的患者由于胃动力不足,一般要12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也无法排空。
为什么糖尿病也会引起胃不舒服呢?据了解,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可能跟胃肠激素失调、微血管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障碍有关。
由于胃轻瘫的症状与普通胃肠道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很多糖尿病患者常误以为只是胃肠道问题,吃了一堆治胃病的药也不见好转,甚至因延误治疗而病情变得更加糟。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饱胀、腹痛、呕吐等症状时,除了到消化内科就诊,还要及时到内分泌科查查。
糖友防治胃轻瘫
严格控糖是“王道”
1.血糖控制不佳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主要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预防胃轻瘫,最重要的就是严格地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让胃轻瘫有“可趁之机”。
2.平时少吃多餐,尽量不增加胃部负担。特别是老年糖友,本来胃功能就处于退化阶段,暴饮暴食对胃肠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因此饮食上应该少吃多餐、低脂饮食、匀浆化食物为佳,每天可吃5-6次小餐,以控制餐后血糖,并促进胃排空。
3.留意有无低血糖。由于胃轻瘫并不容易发现,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长期的饱胀、消化不良,就会下意识地减少进食量,长期下去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及胰岛素的患者,一旦出现饥饿导致的心慌、手抖、出汗、全身乏力时,应立即停用降糖药物,到医院查明是否存在胃肠道异常。
胃消化不良是有哪些原因导致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拍手治疗糖尿病
拍手运动治好了我的糖尿病我原来是个糖尿病患者,06年12月份血糖化验的指数是23.1,采用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钱都不起作用。拍手治疗糖尿病:后来我从网上看到拍手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病,从2008年年初开始我照此方法进行练习,一个月后化验就降到了18.9,三.四月份又分别降到了10.6和8.7,五月份化验竟神奇般地降到了7.2,距正常值(3.9---6.8)只差一步之遥了。而且手.脚指发麻.浑身骚痒.(这两种是最难以忍受的,整夜整夜不能眠)便秘.散光(我原来上网是要戴300度的花镜的,从两个月前就开始不戴了),肾功能衰弱等并发症全部消失了,''''''''三多一少''''''''的现象也见鬼去了。这期间我除了前期(一.二月份)吃一点治疗神经末稍炎(维生素B1)和治疗骚痒(仙利特)的药以外,其它的药全停了,只是平时非常注意饮食质量的控制。
拍手治疗糖尿病:此外,患糖尿病的人一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症状,即:腰腿酸痛,四肢无力,总有一种疲劳感。平时不爱动,走路不能快,长期靠服用“六味地黄丸”来缓解。即苦恼又受罪,还增加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刚开始锻练时,每次往家走的时侯,两条腿连步都迈不动,回到家以后,混身瘫软的就向一滩泥,坐下就不想再起来了。
拍手治疗糖尿病:我的锻练方法是:早餐前去公园在有卵石子的路径上,边走边拍手,每天早上大概走2500步,拍手3000下左右,一天就练一次。
撰写此贴的目的是想让那些能看到此贴的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及有其他漫性病的朋友不仿一试。还是那句话:不花钱,不受罪就能治好病,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