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语言学习的四个必经步骤
宝宝语言学习的四个必经步骤
1、学听话
学听话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婴儿从出生开始,大量地听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语音和句子。
在这个阶段要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父母可以将看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断地讲给宝宝听,让宝宝的头脑中将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不要太在乎宝宝是否真的理解),这是在进行语言的储备,对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2、学说话
学说话是表达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伴随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让婴儿先后发出单音、双音,逐渐会说简单句、复杂句子。
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说话要注意,尽量使用规范的句子和句型,多与宝宝交谈,并给宝宝朗读,让孩子反复练习儿歌;同时要随时随地让孩子学习、练习使用语词,如:认识家中的各种东西;外出时教给宝宝所看见的东西等
3、学认字
认字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同样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接触(视听)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字。
这一阶段要培养婴儿的阅读意识,多给宝宝读书,在读书时告诉孩子,每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书中的字和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帮助孩子注意字的形状;当孩子主动问起字、词时,要耐心地讲给他听。
4、学写字
学写字是表达信息阶段,应伴随手部小肌肉协调能力逐渐成熟,让婴儿从简单笔划的字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孩子学习语言要知道的步骤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都很关注的,很多人都很关注孩子的语言的学习,对于孩子的语言也是有需要知道的,那么孩子学习语言要知道的步骤是什么?
一、学听话
学听话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婴儿从出生开始,大量地听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语音和句子。
在这个阶段要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父母可以将看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断地讲给宝宝听,让宝宝的头脑中将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不要太在乎宝宝是否真的理解),这是在进行语言的储备,对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二、学说话
学说话是表达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伴随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让婴儿先后发出单音、双音,逐渐会说简单句、复杂句子。
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说话要注意,尽量使用规范的句子和句型,多与宝宝交谈,并给宝宝朗读,让孩子反复练习儿歌;同时要随时随地让孩子学习、练习使用语词,如:认识家中的各种东西;外出时教给宝宝所看见的东西等
三、学认字
认字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同样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接触(视听)各种表现形式的文字。
这一阶段要培养婴儿的阅读意识,多给宝宝读书,在读书时告诉孩子,每一本书讲的是什么,书中的字和词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帮助孩子注意字的形状;当孩子主动问起字、词时,要耐心地讲给他听。
四、学写字
学写字是表达信息阶段,应伴随手部小肌肉协调能力逐渐成熟,让婴儿从简单笔划的字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上述就是对孩子学习语言要知道的步骤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孩子学习英语越早效果越好
宝宝语言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在3个月时,宝宝会发出一些咕咕声,或“a” 、“o”等声音。
进入7个月,宝宝开始咿呀学语,发出连续的元音音节。他的这些发音可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他只是在玩声音,从而肯定自己的发音能力。
1岁左右,宝宝的发音开始由语音转入词汇。
2岁左右,宝宝进入“语言爆发期”,他不仅会自言自语,而且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
由此可见,宝宝的语言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宝宝语言能力发展的重心都不一样。科学实验表明,人接受外来语言的最佳时期是 0-12岁。12岁以后,人的语言接受系统就会慢慢关闭,母语保护也已逐渐形成,如果这时候再去接受外来语言,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应增大,有可能达不到孩子应该达到的水平。
宝宝及早学习英语,是有一定优势的。
这表现在:
宝宝尽早学习英语,在发音、听力、语感上的表现较占优势。如果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提供英语的语音环境,给予他不同语音的刺激,可以让他在前10个月的语音敏感期熟悉不同语言的语音,为他将来学习这门语言打下基础。
年幼的宝宝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宝宝从出生后,就能够从各种情境中不断吸收、记忆所有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触摸到的东西,渐渐地组成有意义的概念,到了一两岁时,宝宝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逐渐进入“语言爆发期”。
可以给脑细胞丰富的刺激。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脑子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优势。因为语言刺激是促进大脑细胞生长发展的要素,在幼儿时期给予宝宝两种语言的刺激,能促进他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
母婴小编温馨提示:孩子学
语言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
1、多与宝宝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有一个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之间只能用少量的手势进行交流。这个孩子主要靠看电视与语言发生接触。3岁时,他基本上不能说话,也不能听懂别人的话,言语水平大大落后于一般孩子。这个事例清楚他说明,语言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使用而习得的,仅仅单方面地听别人讲话,不能使孩子掌握语言。因此,父母无论多忙,也应该忙里偷闲。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且也是一种感情交流,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语言学习要因势利导
父母对宝宝说话时,语音要正确、清晰,以供宝宝模仿。说话的主题,要和宝宝当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动中心相一致,这样,父母的话语才能为宝宝吸收。例如,当宝宝正在起劲地玩狗熊玩具时,你可以指着玩具说这是狗熊,是白颜色的,然后再谈些有关狗熊的事。此时,如果要让宝宝学习“狗熊”以外的话,就会吃力不讨好。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宝宝的发展水平,尽可能使他们理解。对于宝宝说的话,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设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揣摩其中的意思,给以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让宝宝知道他说的话是否妥当、正确。
3、尽早和宝宝交流
从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对宝宝说话时,要伴随相应的声调、表情、眼光和手势,以吸引宝宝的注意。这种早期交流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4、扩展宝宝的口语
宝宝开始说话时,往往是用一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单词语、双词语扩展,改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宝宝说“妈妈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表明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妈妈在吃饼干”,那么父母可以接着说“喔,妈妈在吃饼干。”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推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是妈妈的饼干”或“要妈妈拿饼干给宝宝”,那么,父母就可以说一句话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语言,宝宝逐渐知道一个意思应该如何表达。从而逐渐掌握规范的表达方式。
5、可用儿语,但要作适当调整
儿语即“宝宝语”,其主要特点是语调夸张、速度慢、重复多,所用的单词都比较具体,句子短且简单,如把狗叫做“汪汪”。研究表明,宝宝爱听“宝宝语”,对“宝宝语”容易注意和理解。因此,一般他说,父母说“宝宝语” 有利于宝宝语言的发展。不过,当宝宝的言语有了进步时,父母的“宝宝语”也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使言语适当超前于宝宝的言语水平。比如宝宝已经会说“狗”这个词后,父母就不必再用“汪汪”来称呼狗了,可以在“狗”前面加上形容词或其他说明,告诉宝宝“这是大黄狗…”“那是小黑狗”等。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在医院,有时可以见到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咨询:“我的宝宝都两岁了,为什么只会喊爸爸妈妈,问他什么他都明白,就是不肯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比划。”“我的宝宝平时看上去挺机灵的,听力和智力测试都没什么问题,就是不怎么会说话,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语言是后天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学习和练习而获得的一种与人们进行交流思想、表达心灵及情感的工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语言迟缓不仅会影响到儿童认知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那么,究竟有哪些什么原因,会让这些宝宝的语言发育比同龄的小朋友要落后了呢?
听觉器官是否异常
小儿学话, 首先必须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才能逐渐模仿并学会说话。如果听觉器官异常, 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那就无法模仿说话了, 最终也就不会说话了,这就成为所谓的聋哑儿。
很多聋宝宝在刚出生时都是看起来很健康的,但其实很可能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存在有听力障碍的问题了,这些宝宝多数到了2~3岁还不会说话,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但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因此,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聋宝宝,发现后如果能给予早期干预和康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语言和认知发育的影响,甚至可使语言的发展接近正常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种通过简单、客观、快捷的方法,将可能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宝宝筛查出来,并进一步确诊和追踪观察。按规定,新生儿初筛未通过者,42天内均应进行双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出生3个月龄内转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接受进一步诊断。但是当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家长也不必太过于慌乱阵脚,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除了先天耳聋外,后天的一些因素如药物损伤(链霉素)、炎症(中耳炎)等,也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听力障碍,最终妨碍儿童早期的语言发育。
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如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常伴有语言和智能障碍。过去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 发现其实脑瘫是可治的, 尤其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可使很多脑瘫患儿正常化。小儿在3岁前的脑组织发育还不完全, 还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大脑的可塑性极强, 恢复能力快,在这一时期如能及时应用早期康复及早期干预的方法, 促进可能发展为脑损伤后遗症的高危新生儿的潜能发挥, 预防或减轻其伤残的发生, 使其发育赶上正常儿童。
而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多胎、高龄产妇初产、先兆流产、感染、新生儿惊厥、颅内出血等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的高危因素。因此, 要积极做好母亲孕期、围生期保健, 预防早产、难产、窒息,是减少小儿脑部损伤的重要措施。
是否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一个人会说话, 不是生来就有的。语言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语言刺激,这是儿童语言发育的重要条件。小儿缺乏真正有效的语言刺激, 或没有反复的语言强化,学说话自然就会比别人慢一步了,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宝宝语言刺激的几个重要环节:
首先, 在婴儿2 、3 个月“咿呀学语”时期,一开始,婴儿会无意识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如果大人们也能给他一点回应, 婴儿就会感到兴奋, 就会重复发音,这些声音的刺激, 可以锻炼婴儿的语言听觉能力。
在婴儿7、8个月时,婴儿已经能够听懂大人说的某些词的声音。因此父母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在与婴儿交流的同时, 把说话中的某个词和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由于大人用词时总是伴随自己的动作, 婴儿也就随着模仿大人动作而逐步开始模仿大人的词音, 在经过不断强化、刺激后, 婴儿就会从单纯的模仿性发音, 逐步学会自己能够说出词音。
最后, 在1周岁后, 宝宝就开始进入正式的语言学习阶段了,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多点创造给孩子学习训练的机会,特别是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 多接触社会,见多识广了, 自然就有想表达意思和有说话的要求,且乐意同父母、家人、同伴说话, 交流他们的所见所闻。另外,父母在倾听时, 还要不失时机地帮助他掌握语言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在这个交流过程中,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很快的发展了。
看图说话训练宝宝语言能力
一、宝宝语言发育迟缓
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迟缓可能表现出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
1、语言发展的起步年龄较晚。
一般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有的甚至到了四五岁还一句话都不会说。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开口晚。确实,由于语言学习需要较好的注意,而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难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较长时间,因此"开口"的时间相对要晚。民间也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孩子先会走路,那么说话就晚;而先学会说话的,学会走路则要晚。但如果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父母最好还是带孩子去专门的机构做一些检查。
2、语言发展的速度很慢。
正常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年龄,一年里能够掌握的词汇很多,特别是在3~5岁这一年龄段,掌握的词汇量是呈几何数增加的。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可能在一年里只能掌握四五个词,且需要很大的努力。
3、语言发展的程度比正常儿童的水平要低,常出现各种错误。
一些专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语言发展迟缓现象,比如:
·不会说话或者说话令人费解;只说一个音,如语首音或语尾音;说话有前后颠倒、混淆或省略的现象;
·词汇少、说话很幼稚,没有组织,没有头绪;
·常常使用娃娃语或拟声语如用"汪汪"代替"狗",用"喵喵"代替"猫"等;
·说话断断续续,语句不连贯,只有单字,不成句子;
·从某一时候开始不再开始学习说话;发音含糊不清,令人难以理解;
·说话不合语法,没有助词、连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
·没有时间概念,无法区分句子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等。
当然,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展迟缓还必须结合其生理年龄,并进行详细的检查与评估。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即使存在上述一些语言症状,父母也不要盲目地认定他存在语言发展迟缓,最好送他到专门机构进行检查。
通常,语言发展迟缓是伴随其他问题出现的,如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觉障碍或聋、情绪困扰及呼吸器官、发声器官的运动机能障碍等,因此,在检查时,应尽量确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因为原因不同,语言干预的措施也不同。
如果孩子确实存在语言发展迟缓,家长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造成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虽然针对不同原因语言干预的措施有所不同,但有些原则却是相同的。
不管是哪类原因造成,父母都应该牢记:你们是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好的老师。因为你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与儿童相处,给予可模仿的语言对象,而且你们也是孩子最亲的人,只有你们才能给予孩子充分战胜困难的信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信孩子通过努力是有可能追赶上同龄正常儿童的。
二、宝宝的语言能力积极发展
此时的宝宝,词汇量已达到1000以上,几乎是1岁半前的4~5倍。词的种类也丰富起来。除了名词、动词外,还有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宝宝已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去的“电报句”发展到了合乎语法习惯的简单句,并且复合句的运用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宝宝听和说的积极性都很高,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爱听故事,念儿歌,并能记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还会背诵一些诗歌等。
三、练习看图说话
这一时期,可以让宝宝练习看图说话。拿着画册,让宝宝把画册上面的故事或者物品、用途讲出来。爸爸或妈妈可以先讲,逐渐让宝宝模仿,每天练习2~3次。也可以问宝宝问题,让宝宝描述,比如,“这个小牛在干什么呢”,宝宝说:“小牛在吃草”。
四、描述故事书
可以从宝宝熟悉的故事本中,找一些较突出的卡通人物剪下来给宝宝看,让宝宝说出这些卡通人物是什么角色,叫什么名字或者在做什么。也可以将几张卡通图片剪下,撒落在桌上,让宝宝按照顺序排列后,编出故事。还可以将其中一张拿开,只让宝宝看其他的几张,联想出空白位置的卡片应该是什么内容。
宝宝多大会说话才正常
一、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语言发育是怎样的?
宝宝的语言发育,有四个阶段会出现跳跃式发展,一是7-8个月时的咿呀学语期;二是1岁左右的语言起步期;三是2岁左右的语言爆炸期;四是2岁半左右的发现兴趣期。
●新生儿:
哭泣是新生儿与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2个月:
宝宝已经能辨认出妈妈的声音了。当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如果你向宝宝说话或微笑,他会做出类似微笑的表情,还会发出一些单音节的元音,比如“a/o”。这种声音虽然不是语言,但也是一种发音练习。
●3个月:
宝宝的嘴里经常发出“a/o”之类的声音,喜欢用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感觉,还会逐渐拉长音调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这是宝宝语言学习的开始,爸爸妈妈要知道,宝宝的语言发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听、看、闻、摸、运动等相互联系的,要综合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
●4个月:
宝宝除了发出尖叫,已经可以发出辅音中的唇音,比如“b/p/m”。
●5个月:
宝宝进入咿呀学语阶段,语音越来越丰富。看到熟悉的人或物时,会主动发音,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会注视并微笑。
●6个月:
宝宝开始对自己发出的一系列高低不平的声音很感兴趣,常常自言自语或者和别人对话,并且可以用语音来表达高兴或不高兴等情绪了。
孩子要从小塑造良好的性格
一 认真对待宝宝的要求。当他在电话里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牛奶。”你在外面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回到家,妈妈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
二 周末带宝宝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水族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三 宝宝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宝宝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四 宝宝提出问题,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语言学习步步走
我家小烨的语言能力突出,表达清晰,词汇丰富,被大家赞许为“小喜鹊”!在引以为豪之余,我也总结了孩子的语言学习心得,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Step 1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开口说话的基础。所以,小烨出生后,我尽可能多和她说话,声音轻柔、语速缓慢、发音清晰。尽管这时孩子还听不懂,只是我的自言自语,但这对她已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声音和爱。
Step 2 提高认知能力
宝宝学习说话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首先是语言与实物对应的认知,同时还是对语言表达方法的认知。从小烨出生后,我几乎变成了一个“不住嘴”的妈妈,不断地给孩子描述她目之所及的用品。比如,给小烨用奶瓶喝奶时,我会说:“小烨,这是奶瓶。”然后接着念:“小奶瓶,长小嘴,小烨和它嘴对嘴。”这时,小烨就会紧紧地抱着奶瓶喝起来。喝完奶,用小手帕给小烨擦嘴,我又会说:“小烨,这是手帕。”然后接着念:“花手帕,四方方,天天戴在我身上……”在简单、有趣的儿歌中,慢慢地让她将语言与事物对号入座。另外,我也会在说话中伴以动作示范,比如:“妈妈在给小烨穿衣服,来,抬起手,穿入袖子里,抬起小屁股,妈妈换尿布了……”慢慢地,小烨就会明白妈妈正在做什么,也会有意识地配合我,将语言和动作紧密的联系起来。
Step 3 加强引导,让宝宝早日开口
宝宝第一次开口说话,是从认知到表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时就要正确地引导她,创造更多的开口的机会,让她产生说话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小烨开口说话时,我会用手指着某个她已经认识的物品问:“这是什么?”刚开始她还不会发音,我便反复示范读出物品的名称,让孩子听到清晰的发音,看到正确的口型,然后鼓励她跟着说出来。有时候,我还会给小烨念一些简单的儿歌:“小娃娃,甜嘴巴,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反复给小烨念过多次之后,我就故意地只念前面的字,把最后一个字留下,等着小烨来接。在这样的语言刺激之下,小烨很快便会背熟儿歌,帮我接上最后一个字,经历了从认到说的过程。
Step 4 多看、多听、多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书本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平时,我注意训练小烨多看、多听,陪着她一起看书、给她念儿歌、讲故事,同时尽量用轻松的、游戏似的语言在充满爱的气氛中采用“有问有答式”的方法来逐步地引导宝宝。比如当我指着书中的小猫问:“这是什么?”小烨就会回答:“猫猫。”然后我会继续问:“小猫怎么叫?”小烨便像模像样地模仿道:“喵……”这时可以继续问:“小猫最爱吃什么?”“小猫有那些颜色呢?”在一问一答中启发孩子说话的欲望,鼓励孩子把话说清楚、说完整,随时纠正她在发音等方面的错误。慢慢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宝宝也越来越想说、越来越愿意说了!
其实,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但只要妈妈们有足够的耐心,抓住要领、找对方法,宝宝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很快地提高。
语言发育迟缓原因
一般宝宝1岁左右开始说话,喊"爸爸、妈妈",但语言发展迟缓的宝宝可能要到二三岁才开始开口说话,确实,由于语言学习需要较好的注意,而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难以在一件事情上注意较长时间,因此“开口”的时间相对要晚。民间也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果孩子先会走路,那么说话就晚;而先学会说话的,学会走路则要晚。所以每个宝宝的发育不一致,做完妈妈不要太着急,让宝宝自己慢慢来。宝宝语言发展慢,跟接触的语种有关系。
看到别同龄的宝宝说很多话的时候,我家豆豆还只是停留在爸爸妈妈的阶段时,我分析了我家宝宝说话慢的原因。豆豆平时是由姥姥带的,姥姥说的是家乡话,周末是由爸爸妈妈带的,爸爸妈妈说普通话,上早教的时候,早教老师说的是英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宝宝接触的语言种类太多了,他不知道他该选择说那种话了,所以就表现出语言发展缓慢了。
小孩子在日常应该适当的选择相应的语言来学习,我们应该对于语言的筛选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小孩子接触的语言一次性太多,这样会让孩子的大脑无法适应,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到小孩子的语言发育,所以小孩子语言发育和我们日常引导有关。
宝宝多大会说话才正常
●新生儿:
哭泣是新生儿与成人交流的主要方式。
●2个月:
宝宝已经能辨认出妈妈的声音了。当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如果你向宝宝说话或微笑,他会做出类似微笑的表情,还会发出一些单音节的元音,比如“a/o”。这种声音虽然不是语言,但也是一种发音练习。
●3个月:
宝宝的嘴里经常发出“a/o”之类的声音,喜欢用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感觉,还会逐渐拉长音调来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这是宝宝语言学习的开始,爸爸妈妈要知道,宝宝的语言发育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听、看、闻、摸、运动等相互联系的,要综合训练宝宝说话的能力。
●4个月:
宝宝除了发出尖叫,已经可以发出辅音中的唇音,比如“b/p/m”。
●5个月:
宝宝进入咿呀学语阶段,语音越来越丰富。看到熟悉的人或物时,会主动发音,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时,会注视并微笑。
●6个月:
宝宝开始对自己发出的一系列高低不平的声音很感兴趣,常常自言自语或者和别人对话,并且可以用语音来表达高兴或不高兴等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