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发作时哪里最疼
乳腺癌发作时哪里最疼
1、乳腺癌的症状在发作时会有的表现常为乳腺肿块,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必须要及时采取乳腺癌治疗措施。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房无痛性,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肿块,少数乳腺癌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的乳腺癌的症状。常被患者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生理性的乳房变化,而丧失警惕,延误诊治。
2、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也常被发现为是乳腺癌的症状之一,隐匿性乳腺癌,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初发症状,而乳腺检查摸不到肿块。乳腺癌的出现可转移到腋窝淋巴结,锁骨上下淋巴结及对侧腋窝淋巴结。若乳腺癌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的韧带使之萎缩,乳腺癌的症状可出现皮肤凹陷,有如“酒窝”,称为“酒窝征”是早期乳腺癌的症状。若乳腺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造成皮肤水肿,毛囊处凹陷,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又称“桔皮征”,是晚期乳腺癌的症状。
3、乳腺癌的症状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了解清楚之后,对于我们在生活中及时发现乳腺癌有很大的帮助。发现异常之后,我们要配合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我们要重视这些乳腺癌的症状的相关知识,更要做好乳腺癌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是什么原因得乳腺癌
是什么原因得乳腺癌
1.家族史和遗传因素: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癌发病风险高出一般人群2-3倍。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3个及以上一级亲属患有乳腺癌,其危险度高至近4倍。
2.初潮年龄及绝经年龄: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相对危险度为2.2:1。绝经晚,行经期超过36年,乳腺癌危险性增高,绝经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者,乳腺癌危险性增高1倍。
3.首次生育年龄及哺乳: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性的一半。哺乳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风险,每哺乳1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4.婚姻:未婚者比结婚者乳腺癌危险性增加1倍。30岁以上未婚或晚婚妇女,或婚后未生育的妇女,危险性增加。
5.外源性雌激素: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患乳腺癌的风险上升15%-25%。激素替代治疗与患乳腺癌危险增高有关,能提高侵袭性乳腺癌26%的危险。
6.电离辐射:接受射线治疗的病人;胸部受到多次放射线照射,又如日本广岛地区妇女乳腺癌发病率高于日本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当年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放射性污染有关。又如胸部疾病长期反复地接受X 线检查,乳腺癌发病率亦增加。
7.乳腺良性疾病:患有纤维囊性疾病和纤维腺瘤者乳腺癌的危险度增高2-3倍。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中度普通型增生,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非增生性病变高出1.5-2倍。非典型导管增生和非典型小叶增生,这类病变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会提高3.5-6倍。
8.饮酒: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中低程度的乙醇摄入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即使每天饮用5-10g的乙醇,其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5%;每增加10g乙醇摄入量,乳腺癌发病危险增加10%。
9.体重和运动:体重增加和超重是普遍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运动可能减少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生育过的年青女性。
10.对侧乳腺癌:曾有一侧乳腺癌病史者,其对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亦增高。
11.其他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素包括流产、吸烟、不良职业环境和化学暴露。乳腺癌在全球分布的巨大差异强烈提示膳食营养因素可能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大豆摄入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低脂饮食可能通过激素途径影响乳腺癌危险度。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可能与乳腺癌危险度降低有关。
乳腺癌严重吗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乳腺癌发作时有危险吗
1 乳房触痛是不是乳腺癌?
专家解答:女性乳房疼痛可能由于许多原因导致,妊娠期女性由于泌乳素的关系乳房会出现触痛感,且部分女性会有少量乳头溢液的发生,正常女性在绝经期也可 能出现这种生理性触痛,但绝大多数女性如果出现乳房触痛应及时就医,因为女性乳房触痛可能是许多病因导致,不单单只有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触痛。
2 乳房肿块会导致乳腺癌吗?
专家解答:乳房肿块是绝大多数女性都有的一种生理特征,特别在经期前后部分女性会感觉乳房有明显肿块,行经后自行消失,大部分女性乳房肿块是生理性肿 块,少部分女性是属于病理性肿块,其主要特征为未行经时乳房触压有明显肿块,且持续时间较长,乳房肿块只有极少数会导致癌变,病理性乳房肿块可通过药物进 行治疗,多数女性的乳房肿块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
3 乳头溢液是癌变的征兆吗?
专家解答:病理性乳头溢液多见于中年女性,非哺乳期女性乳头溢液多数由于乳腺疾病所致,部分女性可能由于其他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导致,乳腺癌比较明显的特征也会出现乳头溢液,液体多为红色、棕色、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水样溢液,因此乳头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一种症状,也可能是单一发病,因此如果女性出现乳头溢液应及时引起重视,尽早就医。
女人体检查哪些项目 乳房X光片
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在50~5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患病几率为2%;在60~6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则为3%。
双侧乳腺癌有多可怕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高增之谜
“仅从发病率上来看,中国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并不算高,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猛增。”记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尽管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但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人体雌激素水平的持续升高会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乳腺癌和饮食的关系是什么
乳腺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总热量摄入与乳腺癌:在研究脂肪摄入量的同时,科学家发现随着脂肪摄入量增多,总热量也必然增加。两者均可刺激脑垂体和卵巢,使雌激素分泌增多,雌激素具有促癌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分析发现,总热量摄入多同样可使乳腺癌发病率增加。
脂肪摄入量与乳腺癌:脂肪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有专家分析了22个国家乳腺癌死亡率与每人平均脂肪消费量,发现人均脂肪摄入量高的国家,其妇女乳腺癌死亡率也高。从1930年到1980年半个世纪内,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已从60/10万人上升到90/10万人,在此期间人均膳食中脂肪消费量也从125克/天增加到150克/天。美国是乳腺癌多发国家,而日本则是乳腺癌低发国家。在日本也发现随着脂肪消耗量增加患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数增加的现象。从1955年到1975年20年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饮食日趋西方化,人均食物中脂肪消费量从1955年的23克/天增加到1975年的52克/天,同期日本妇女乳腺癌死亡率增加一倍。脂肪摄入量变化对乳腺癌死亡率的影响一般要大约10年才能明显表现出来。
维生素、微量元素对乳腺癌患者也是有影响的:动物实验发现,缺乏硒、碘、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A等可增加动物乳腺肿瘤发生率。蛋白质摄入与乳腺癌: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可使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这种相关性在多次研究中发现,使乳腺癌发病增加的蛋白质为动物性蛋白质,例如摄入肉类多,乳腺癌发病率则升高。但是,大豆蛋白是一个例外。大豆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甚至比肉类含蛋白质还要高许多,可大豆摄入多不仅不会使乳腺癌发病率升高,反而可以使其降低。
看了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乳腺癌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饮食和乳腺癌的发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同时不要吃过于刺激的食物,才能够更好的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