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肝癌疾病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 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
该项包括29个国家、29925名成年参与者的国际性调查显示,在高收入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人们往往低估酒精的致癌作用,有 42%的人认为饮酒不增加癌症危险。
与此相比,低收入国家(肯尼亚和尼日利亚)中15%的人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国、黎巴嫩、乌克兰、多米尼加共和国、墨西哥等)中26%的人持相似观点。在高收入国家,59%的人认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过量饮酒更危险。而事实上,研究结果显示,蔬菜水果的保护作用不及酒精的危害作用。
误区二: 精神压力和空气污染的危害作用被夸大
在高收入国家,57%的人认为精神压力的致癌作用比酒精强,78%的人认为空气污染是比酒精更强的致癌危险因素。而实际上,并没有证据显示精神压力是癌症的危险因素;空气污染与过量饮酒相比,也只是一个较弱的危险因素。
误区三:癌症=绝症
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更加悲观。在低收入国家,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
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误区四: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
在低收入国家,75%的人认为在制定治疗癌症的方案时全都是医生说了算,仅8%的人同意患者应该与医生一起做决定。与之相比,经济发达国家中72%的人认同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的模式。
癌症的认识误区
除了预防,正确认识、面对癌症,也是战胜癌症的关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已成为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癌症的治疗目的也从单纯的将癌细胞“赶尽杀绝”变为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但目前人们对癌症仍存在认知误区。
误区一:不敢直面癌症
对大多数人来说,被确诊为癌症后,震惊、恐惧、愤怒、伤心、孤独、焦虑的感觉随即产生。在一些环境中,癌症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禁忌,以至于患者都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
专家表示,对于癌,谁都回避不了,谁都需要防范,要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判断。直面癌症、正确认识癌症可以使患者得到早诊早治,并为他们获得高质量的诊疗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误区二:早期无法发现
不少人认为,癌症早期无明显信号,到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
专家表示,事实上,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几种癌症,可能在无症状情况下,通过常规健康体检及普查早期发现。部位较表浅的肿瘤,如皮肤癌、口腔癌,可在体检时及时活检确诊。一些位于身体内部的肿瘤,也可能通过常规检查早期发现。
误区三:我们无能为力
面对癌症,很多人认为无能为力。
研究表明,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相当一部分常见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重要内容。
误区四:晚期癌症别治了
一旦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等于宣判了死刑,也就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专家表示,晚期肿瘤治疗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经济状况、治疗期望值等各个环节入手,做到“量体裁衣”式的治疗。对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患者不要过度担忧。放化疗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通过现有的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切不可因恐惧副作用而拒绝放化疗。
误区五:治疗是医生的事
有些患者将治疗癌症看做是医生的事情,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被动接受。
专家提醒,除了患者本人和医生,家属的责任也很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针对病人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并发症。在临床中,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更容易稳定,可带病延长生命,并且保证生活质量。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波动,因为治疗癌症不仅是医生的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心脏病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 “胸痛就是心脏病”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做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却一切正常。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郭兰主任医师说,胸痛不是心脏病的唯一表现,肋间神经炎和肋软骨炎、胸椎病变、带状疱疹、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都会胸痛。典型心绞痛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还可伴出冷汗。
“心绞痛可在活动和劳累后发生,或由情绪激动诱发。”她说,心绞痛一次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
有些患者属于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闷、牙痛和上腹部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病引发的牙痛是阵发性的,不会整日疼痛。胃病引发的疼痛一般和饮食因素相关且有泛酸、食道烧灼感觉,而心脏病患者症状与上述因素无关。
郭兰说,如今还有一个现象愈发突出:很多来看“心脏病”的人得的其实是“心病”。曾有一名刚升初中的少年胸口经常痛,医生发现这个孩子因学业问题导致压力大、情绪比较焦虑。
误区二:血脂正常不会得心脏病
血脂不是得心脏病的唯一风险因素。
有位30岁的商界人士因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差点送命。他的血脂一向正常,不过平时一天吸两包烟,且因工作繁忙,精神压力比较大。“医学界公认心脏病有四个主要危险因素,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郭兰说,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肥胖、缺乏运动、精神紧张。
很多人不重视精神压力对心脏病的影响,当人在工作、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中遇到各种精神刺激因素而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容易发生功能紊乱,使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交感神经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这会促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心跳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同时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黏滞性和凝固性。
误区三:女性不容易得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中男性偏多,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就是安全的。“女性50岁以前因为有雌激素的保护,相对可以减少心血管损害,但绝经之后,得心脏病的机会和男性其实是一样多的。”郭兰表示,女性也要尽早注意呵护心脏。
误区四:心梗患者要少运动
临床上发现,很多心梗和心衰患者不敢动,怕刺激病情再次发作或继续恶化。冠心病的运动康复治疗是早已被研究证实有效的,全国最新版心衰治疗指南也将适量运动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心脏病患者容易疲劳无力,自信心差,适度运动可提高病人外周肌肉的代偿能力,有助于控制其他危险因素,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一般心肌梗塞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病情可以逐渐采取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慢跑、踩单车、游泳等,一周三五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抗阻训练也是近年来推荐的运动,不过适量运动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要征求医生意见,不要看别人运动多久自己也照搬,可到有关的科室(心脏康复指导的专业)获得运动评估和运动处方。
误区五:心脏病是老年病
心脏病虽然多在老年人身上发作,但病根可能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埋下。从青少年时期就要警惕动脉硬化,可能最开始时只是动脉内壁出现“脂纹”,经过几十年发展,就可能演变成斑块,乃至血管狭窄。现在很多小胖墩多,青少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增多,他们可能是将来的冠心病“候选人”。
郭兰建议,家长应让孩子吃平衡和健康饮食,少吃油腻煎炸以及洋快餐,不抽烟,多运动。
误区六:速效丸代替硝酸甘油
有些人一感到胸口痛,就去吃一两粒速效救心丸,很快感觉“心脏不痛了”。郭兰指出,这些患者可能并非真正的心绞痛。
“硝酸甘油是心绞痛患者发作时的急救药。”她说,医学证明,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含片、喷雾等的缓解作用不可替代。
对于其他因精神紧张焦虑、睡不好觉等导致的“心病”患者,最好还是看看双心门诊,从心理上解决问题。
误区七:心脏病检查只做心电图
对于心脏病患者,除了做心电图,最好也做一下“活动平板”检查运动后心肌是否有缺血。“很多病人普通心电图无异常,单做心电图,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情。”郭兰说,上述两种检查是最常见的,活动平板做一次花费在目前要200元左右。
对冠心病进一步的诊断,还可以做CT冠脉造影、同位素心肌动静态扫描。这几种检查相对贵一些。确诊冠心病目前还是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此方法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肝脏疾病的五大错误认识
误区一——肝脏疾病就是肝炎
肝脏疾病的范围很大,其中感染性疾病占主要部分。不仅有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疟疾和阿米巴病),肝脓肿、肝脏肉芽肿变、肝胆系结核感染、麻风病、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回归热、肝梅毒。真菌感染、黑热病、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和肝蛔虫症、肝包虫病、胆道梨形鞭毛虫感染。另外,许多全身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小面积的局灶性肝脏坏死性炎症。
除了感染因素之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也可以引起肝脏的改变。
●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和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如药物性、酒精性、工业和环境中毒性肝病等;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脂肪肝、糖尿病等;
●肝血管性疾病,如肝动脉阻塞、肝动脉瘤。肝动—静脉瘘等;
●肝脏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其他肝脏肿瘤、肝胆的良性肿瘤等。
临床上能引起肝脏损害的疾病有几十种之多,有的发病率非常低,就不一一列举。
以上这些不是肝炎的肝脏疾病,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故需要广大患者对此有所了解。
误区二——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因此都会传染
肝炎的发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亦称A,B、C、D、E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被我国列为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除此以外,EB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水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风疹病毒、马尔堡病毒、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和黄病毒均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出现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但这些病毒引起的肝炎对人群的威胁并不大,故不被列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
误区三——传染性肝炎是接触传染,因此与传染性肝炎患者一起工作或学习是十分危险的
引起肝炎的病因不同,即使是传染性肝炎其传播方式亦各异。就前面提到的5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来说,它们的感染途径、预防的方式和方法就有很大差异。如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因此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家庭内应注意对餐具。茶具、毛巾、牙刷、牙缸和面盆等进行消毒;饭前,便前、便后要洗手。而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有污染的血液制品传播的,如共用注射器、医院内感染以及母婴传播等。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并不构成传染,与这类患者在一起工作和学习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误区四——黄疸性肝炎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在急性肝炎中,根据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因此,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都可以是黄疸性肝炎,也就是说,黄疸性肝炎并不仅限于甲型病毒性肝炎。
误区五——肝炎的结局必然是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其中由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由于无慢性肝炎发生,故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临床表现相似。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但往往伴有肝功能的异常。长期反复的肝脏炎症如果得不到控制,将会出现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所以说,积极治疗肝脏的炎症、保证肝脏功能正常。是预防肝硬化的必须手段。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从源头上阻断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防止肝脏持续和反复的炎症,以防肝硬化的发生。
肝癌的发生原因有许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细胞变异,使肝脏细胞无限制地生长,破坏了正常肝脏组织的结构,并且蔓延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因此,早期正确地治疗肝脏疾病,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医生指导下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大部分患者是不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
糖尿病认识误区主要有哪些呢
误区一:糖尿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
现在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糖尿病跟多吃糖有关系。不过,糖吃多了意味着能量摄入增加,可能会肥胖,而肥胖与糖尿病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得了糖尿病之后,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糖(包括水果、奶酪以及甜品)。要吃可以,但需要看血糖控制情况。
误区二:打胰岛素意味病情严重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同样缺乏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缺陷。体内胰岛素少了,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或注射胰岛素来补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一旦血糖正常了,不但可能停用胰岛素,而且还可能停掉其他口服降糖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来保持疗效。
误区三:使用胰岛素会成瘾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往往是在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现并发症以后,作为候选的治疗手段,这些患者往往都已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而且效果很差。由此,在糖尿病患者中产生了“胰岛素会成瘾,一旦用上就停不了,而且副作用很大”的错误认识。其实,胰岛素本身是一种激素,人体内本身就有,因而,使用胰岛素不会成瘾,也不会使病情加重。
肝炎的认识误区
乙肝传染性的问题:
乙肝慢性携带者的主要来源,还是婴幼儿时期的感染,而非成年人感染。现在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普及,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已经从过去的15000万,下降到9000万,快到1半了。
而成年人接触乙肝最终成为慢性携带者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比如夫妻乙方大三阳,传染另一方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是比例并不高。
乙肝孕妇用免疫球蛋白的问题
这个是好多年前的指南就已经否决了的。不主张对乙肝孕妇用免疫球蛋白。对此,我也思考了一下原因,以下理由仅代表我个人思维。
首先我们要知道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是什么
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其实就是乙肝表面抗体,表面抗体可以和表面抗原结合,因而对于没有乙肝的人来讲,这是个保护性抗体,而对于有乙肝的人来说,它毛用都没有。
体内有乙肝病毒的人,血液里满是表面抗原,那么他们体内有没有表面抗体呢?肯定有,而且比没有乙肝的人多得多,但是在庞大的乙肝军团面前,它仍然寡不敌众,最后全部被表面抗原结合。因此乙肝的人,血液里只能查出表面抗原,查不出表面抗体。
这个问题有个很好的现实证据,就是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乙肝相关性自身免疫疾病,我推测多半就和这个机理有关。
因此对乙肝孕妇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就等于往长江里面倒了一勺盐,你就希望让长江水能喝出咸味,等于做梦。
乙肝是否治疗不是根据有无传染性来判断的。
乙肝治疗的问题:不以有无传染性来判断是否治疗;而是以肝功损害,肝脏损害为标准来判断是否治疗。如果肝功没有损害,肝细胞没有破坏,抗病毒的唯一作用就是——增加耐药。
目前乙肝抗病毒的药物只有五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这五种药作用机理就是作用于不同基因位点,而这些位点是有重叠的,虽然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位点很多,但是要是多个药物耐药,剩下的位点也不多了,效果自然也打折扣。抗病毒治疗和抗菌治疗同样存在耐药的问题。病毒耐药的发生机制,就是药物作用位点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抗病毒历来就是个艰难的课题。有多少病毒,我们都没有找到抗病毒的良方。好不容易有药可以杀乙肝病毒,然而却出现了耐药,对病人来讲,将会是多么大的灾难。
盲目的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人的未来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许多人,看到有的大三阳,病毒拷贝10的7次方,甚至8次方,就积极建议治疗。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不是对病人负责,大抵有两方面原因:一,不懂;二,害怕!害怕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因为害怕传染,觉得他有害,于是就建议人家治疗,殊不知,这其实是很害人的。专业问题事小,给病人造成的无端紧张恐惧事大。
大三阳女性生育的问题:乙肝携带者,无论大小三阳,只要肝功正常,可以生育的。
对于病毒载量高的人,(大于10^7),可以在孕晚期抗病毒治疗。美国FDA把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定位B类药。对于既往发生过母婴传播的女性,无论病毒载量如何,都应该抗病毒治疗。乙肝就目前来看,还是个几乎不能治愈的感染,如果因为乙肝就剥夺人家的生育权利,断送人家的终身幸福,还是太不人道了。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个终身的事情,建议长期治疗。
所以,对于经济条件不好,又没有足够指征抗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贸然地看到病毒载量就给抗病毒,可能适得其反。
新生儿免疫阻断
免疫阻断,就是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100单位的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宜早不宜晚,超过时间了就没有意义了(具体机理,我记得之前群里有大神提到过,但是我忘记了)。
矽肺病的认识误区
矽肺病是不同于癌症的疾病,虽不是癌症但后期却如同癌症一样,矽肺病主要是因为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存在于肺内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那么,矽肺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呢?
矽肺病的认识误区,您了解多少?
对于矽肺病,大众知晓率并不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不易察觉,且病情极易复发。这些特殊性,使患者对矽肺病认识出现不少误区,以至最终影响治疗。
缺乏预防观念:吸烟已被证实是导致矽肺病的重要因素,如戒烟及时,矽肺病的发生率可减少80%至90%。但目前社会上吸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不少人患病后仍继续吸烟。吸烟成为矽肺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对早期症状不重视:虽然矽肺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仍会有些蛛丝马迹,如患者每年会出现几个月的咳嗽、咳痰现象。但是,患者大都轻视这些症状,没有到医院及时检查。事实上,此阶段若能及时治疗和戒烟,则可完全避免发生矽肺病。而一旦拖延下去,引起肺功能严重损害,治疗就会困难许多。
不重视缓解期治疗:许多矽肺病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比较重视用药,但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就停止治疗。长期这样,肺功能会逐渐下降,矽肺病急性发作也越来越频繁。
对长期综合治疗缺乏认识:一些患者认为矽肺病即使坚持治疗,也只是改善症状及避免病情恶化,并不能断根,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而另一些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经过一段治疗后没有看到显著效果,便丧失治疗的信心。
白内障治疗的认识误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人数越来越多,白内障成为我国首要致盲病因,约占致盲总数的一半,主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等种类。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
白内障从根本上讲就是眼内晶状体混浊,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衰老、物理化学损伤等都可以使晶状体混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特点是强光下的视力反而不如弱光,白内障的诊断并不困难。白内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残疾都要大。所幸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白内障所导致的盲已成为一种可治愈性盲。现代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已从单纯的防盲转变到了不断提高老年人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水平上。但许多人在白内障的治疗上还存在许多过时的认识和误区。
第一个认识误区是看不见了才能做手术。有些人认为只有等完全看不见了,即白内障成熟了才能手术,这显然是一种误区。不仅白内障在成熟过程中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且过熟的白内障通常伴有混浊的晶体核超硬及晶体悬韧带松弛或脆弱,及易造成手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术后视力恢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随着小切口超声技术及可折叠型人工晶体的应用,只要视力低于0.3,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手术,而且这时手术切口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视力质量好。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过分相信药物治疗有效。白内障治疗上可分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一些早期的白内障患者,用药后病情发展可能会减慢,视力也有可能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尽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仍有许多种抗白内障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疗效均不十分确切。目前公认主要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段最终仍是手术。一味用药只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建议您听医生的话,一旦视力下降严重,应及时就诊,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第三个认识误区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了。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受这个手术的痛苦了或者手术危险性大,不能做手术。其实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基本突破了年龄上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仅3个月的孩子,都可以进行手术并且有成功的经验。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手术时基本无痛苦,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手术,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日如年,不仅晚年的生活没有了质量而且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第四个认识误区是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疾病不能做手术。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的老年人,只要经内科治疗将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内,完全可以耐受手术。目前很多医院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通过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植入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同时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吸氧等保护措施,因此手术十分安全。
第五个认识误区是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术后视力不提高就是手术失败。我们说眼睛就好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白内障就好像是照相机的镜头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手术更换镜头。但照相机能拍出清晰的照片除了和镜头有关外,还和胶片等有关。有些老年人除了有白内障外,还有黄斑变性或其它眼底病等眼疾,就好像照相机的胶片出现问题一样。对于这类患者即使单纯做了白内障手术(换了镜头),由于眼底有问题(胶片有问题),术后视力也不一定能够提高。也就是说对这些有眼底或视神经疾病的患者,一个成功的白内障手术并不能保证获得令患者满意的术后视力。还有10%-20%的手术患者在术后不久会发生再次的视力下降,经检查发现是衬托人工晶体的囊膜术后又出现混浊而影响视力,这种后囊膜混浊又叫后发性白内障,它也不表示手术失败或无效。这是一个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一个到目前为止仍还无法完全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但是即使发生了,我们也还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再次获得良好的视力,而不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