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发黑检查诊断
月经发黑检查诊断
诊断分型:
月经发黑气血两虚型:
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
月经发黑血寒型: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月经发黑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
月经发黑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月经发黑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
月经发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月经血块过多症:是指月经中混有许多凝结血块。如果有较大的内膜脱落,即有血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现月经量大,且月经期间血块多,为血瘀症。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卵巢病变,月经期间吃凉的、辣的东西都会引发月经期间出现血块的现象。
有排卵性功血: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尚规律,盆腔内诊检查无异常。
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月经稀少:正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之间。每个人的月经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过少。
月经发黑量少是怎么回事 月经发黑
正常的月经经血是呈暗红色,略带点粘性的。月经发黑是月经异常的表现。通常引起月经发黑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而另一种则是由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等。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对症治疗。
月经量多检查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聚集功能检查测BT择时作内膜或血孕酮测定
二、其它辅助检查:
宫腔镜、腹腔镜B型超声、子宫动脉造影检查
三、相关检查:
1、尿:
卵泡期:3.2μmol/24h (1mg/24h)
黄体期:6.4~25.6μmol/24h (2~8mg/24h)
2、血:
卵泡期: 0.6~1.9nmol/L (0.2~0.6ng/ml)
黄体中峰期:0.96~11.2nmol/L (0.3~3.5mg/ml)
排卵期后: 20.8~103.0nmol/L (6.5~32.2ng/ml)
3、血小板
显微镜计数法、血细胞自动计数仪:(100~300)×109/L (10万~30万/mm3)
根据临床表现及以上相关检查、经前5~9天测定血孕酮浓度有助于确定为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继发性闭经检查诊断
一、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有典型症状。
2、全身检查:注意一般发育及营养状况、精神神经类型、智力水平、有无躯体畸形。必要时测量身高、体重、指距及第二性特征发育情况,有无肥胖、多毛、溢乳等。
3、妇科检查:注意外阴发育和阴分布情况,有无阴蒂肥大,阴道发育情况,阴道、处女膜有无梗阻、畸形、萎缩,于富有无及大小,卵巢是否增大。
4、子宫检查
(1)官腔镜检查:了解官腔深度、宽度、形态有无畸形,有无黏连,取内膜检查有无病理改变。
(1)腹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及性腺外观,除外先天发育异常,必要时取卵巢活检。
(3)子宫轴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宫腔形态,有无畸形,输卵管是否通畅,除外结核病。
(4)药物试验检查:孕激素和雌激素试验,观察子宫内膜有无反应。
5、卵巢功能检查
(1)阴道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
(2)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有无孕激素影响。
(3)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
(4)雌孕激素水平测定:了解卵巢功能。
6、垂体功能检查
(1)测定血中PSH、LH含量:若高于正常水平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若低于正常水平表示垂体功能或更高中枢功能低下。
(2)垂体兴奋试验:一般用药后15-30分钟,LH值高于用药前的2-4倍,为垂体功能良好,如不升高或升高很少说明病交可能在垂体。
(3)血中催乳素(PRL)测定:如PRL<50ug/ml,应进一步作PRL.兴奋或抑制试验,以鉴别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与垂体腺瘤。
(4)蝶鞍x线片、叮、核磁共振等检查:以除外垂体肿瘤。
7、染色体检查:除外性发育异常。
二、继发性闭经的鉴别诊断:
1、生理性闭经:生理性闭经属于正常现象。青春期发育的早期,在初来月经的二三年内,由于卵巢功能尚不稳定,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则;受孕后的妇女,由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黄体素,刺激子宫内膜不断增生而不脱落,所以就不会来月经;分娩以后,卵巢功能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加之哺乳对卵巢的抑制,月经的恢复更晚;妇女到40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月经经常数月一次直至绝经。这种在发育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所发生的闭经称为生理性闭经,属于正常现象。
2、垂体性闭经:垂体肿瘤所致的闭经可伴有头痛,视物不清,或泌乳;垂体前时坏死之闭经,发生于产后大出血,表现为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乏力怕冷,毛发脱落。
3、运动性闭经:轻女运动员,在体育比赛或紧张的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闭经,称为“运动性闭经”。有的年轻妇女在外出旅游,或紧张的工作学习中也可出现闭经,其病机与本病相似,也可参照运动性闭经进行治疗。本病多与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中医学认为,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气机运动逆乱,冲任功能失调,血海不能满盈所致。
4、卵巢性闭经:如果卵巢缺如或发育不良、卵巢损坏或早衰,使体内无性激素产生时,子宫内膜即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周期性变化和剥脱,月经不能来潮,这种闭经,称为卵巢性闭经。
绝经检查诊断
自然绝经的诊断是根据围绝经期妇女连续停经1年来进行回顾性判断,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大多数不需借助辅助检查。人工绝经通过分析绝经的原因也不难确诊。
对于停经时间较短的妇女必须行盆腔检查,以了解子宫大小;必要时行尿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以排除早孕。因为围绝经期妇女也会有偶发排卵而受孕,切忌想当然而按绝经处理。对于40岁以前绝经的妇女,则常需依靠辅助检查来确诊。
1、血卵泡雌激素(FSH)测定:一般以血中FSH>40U/L为诊断依据。为避免FSH脉冲分泌的影响可以隔天抽血标本两次。
2、黄体生成素(LH)测定。
3、雌激素总量(TE)测定。
4、雌酮(E)测定。
5、雌二醇(E2)。
6、T3(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T4(四碘甲腺原氨酸总量)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排除内分泌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患。
7、血总脂、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排除脂肪代谢紊乱。
8、阴道或盆腔B超:了解子宫、附件情况,排除妇科器质性疾病。
9、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可反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
10、X线照片:可见骨皮质变薄,管状骨的皮质间孔隙增大,股骨颈和小梁骨(椎体)的特异小梁骨结构丧失,可提示骨质疏松。
11、骨密度(BMD)的定量测定: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月经期间腰疼检查诊断
女性在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不适,如下腹发胀、腹泻、腰酸、尿频、便秘等,也有女性伴有疲倦、嗜睡、浮肿、烦躁等全身症状,人为地用力捶打腰背,会使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阴部抵搞力降低,捶腰不利于经期子宫内膜肃脱的创面的修复愈合,易引起感染而患妇科病。
经期间腰疼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月经期长痘:是内分泌失调的症状之一。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
月经前水肿: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综合症的表现。约有25%的育龄妇女于经前10—14天可出现此表现,其中以20—30岁的青年妇女尤为突出。
经前期乳房胀痛:有很多妇女在月经来潮强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期过后,上述变化消失。
女性在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不适,如下腹发胀、腹泻、腰酸、尿频、便秘等,也有女性伴有疲倦、嗜睡、浮肿、烦躁等全身症状,人为地用力捶打腰背,会使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妇女在月经期全身和阴部抵搞力降低,捶腰不利于经期子宫内膜肃脱的创面的修复愈合,易引起感染而患妇科病。
月经失调检查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以了解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
4、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反映子宫、卵巢及盆腔情况。
(2)细胞学检查:检查卵巢功能及排除恶性病变。
(3)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肿瘤的诊断。
(4)内分泌测定:目前可以测定垂体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临床常用以了解卵巢功能的简易方法有阴道涂片、宫颈粘液、基础体温及子宫内膜活检等。
(5)X线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可了解子宫内腔情况,有无粘膜下肌瘤或息肉。蝶鞍正侧位断层可了解有无垂体肿瘤。
(6)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观察子宫腔及盆腔器官的病变。
(7)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作染色体检查。
月经血色发黑是为什么
气血两虚
这类患者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时间延长,经血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神疲肢倦,或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
肾虚
肾虚患者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还会出现足跟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者是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气滞血瘀
此类患者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月经发黑有血块建议做性激素6项检查。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 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应该是在月经来临的第三天的医院空腹抽血检查的,月经长时间不来的情况下则什么时间都可以检查,参考值不同。
为什么会月经发黑有血块?月经不调的影响很大,所以出现了月经发黑有血块的情况,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病因,在进行调理,恢复正常的月经。
月经不来的检查诊断
子宫检查
(1)宫腔镜检查:了解官腔深度、宽度、形态有无畸形,有无黏连,取内膜检查有无病理改变;(2)腹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及性腺外观,除外先天发育异常,必要时取卵巢活检;(3)子宫轴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宫腔形态,有无畸形,输卵管是否通畅,除外结核病;(4)药物试验检查:孕激素和雌激素试验,观察子宫内膜有无反应。
卵巢功能检查
(1)阴道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2)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有无孕激素影响;(3)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4)雌孕激素水平测定:了解卵巢功能。
垂体功能检查
(1)测定血中PSH、LH含量:若高于正常水平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若低于正常水平表示垂体功能或更高中枢功能低下。(2)垂体兴奋试验:一般用药后15-30分钟,LH值高于用药前的2-4倍,为垂体功能良好,如不升高或升高很少说明病交可能在垂体。(3)血中催乳素(PRL)测定:如PRL<50ug/ml,应进一步作PRL.兴奋或抑制试验,以鉴别PRL的功能性分泌增多与垂体腺瘤。(4)蝶鞍x线片、叮、核磁共振等检查:以除外垂体肿瘤。
染色体检查
排除外性发育异常。
月经发黑的诊断
月经血块过多症:是指月经中混有许多凝结血块。如果有较大的内膜脱落,即有血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出现月经量大,且月经期间血块多,为血瘀症。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卵巢病变,月经期间吃凉的、辣的东西都会引发月经期间出现血块的现象。
有排卵性功血: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尚规律,盆腔内诊检查无异常。
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月经稀少:正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间。每个人的月经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过少。
诊断:
月经发黑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
月经发黑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
月经发黑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
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
月经发黑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
月经发黑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