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这些部位得多按摩按摩
养胃这些部位得多按摩按摩
1、按摩大陵穴对胃好
这个穴位在五行属土,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调。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2、按摩四缝穴对胃好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穴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3、按摩内关穴对胃好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4、按摩中脘穴对胃好
按摩能养胃首先进行中脘穴的部位按摩。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5、按摩天枢穴对胃好
按摩能养胃其次是进行天枢穴的部位进行按摩。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6、按摩足三里对胃好
按摩能养胃三是在足三里进行按摩。足三里穴在我们的外膝眼下的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按摩这些部位可以保养肝脏
1、多按大脚趾可以调理肝肾,明目安神
太冲是人体足部肝经的一个穴位,在大脚趾与第二脚趾结合部位的凹陷位置,平时多按摩可以起到给肝脏排毒的作用,还会增强性能力。
2、多捏行间可泻火
很多人不理解行间的意思,其实行间就是一个给肝脏泻火的穴位,它位于大脚趾与第二脚趾中间的一个凸起位置。经常捏这个位置可以治疗因肝脏引起的流鼻血,眼胀痛等情况。
3、多捏脚踝可以治脚冷
足部是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往往气血不足会导致手脚冰冷,女性这种症状比较常见。中封穴,是肝经在足部的转折处,肝经过这里会转化为凉性水气。中封穴位于足背内侧,脚踝前面。平时可以在家盘腿而坐,自行按摩治疗因肝脏血气不做所致的脚部发冷的现象。
按摩哪些穴位能养胃
1、气海穴
作用:有温养和强身的功效。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按法:按摩时以顺时针方向。
2、内关穴
作用:消除胃胀气,胃痛时按摩还可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位置: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处。
按法:如果胃痛发作,可以按200次。
3、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还能止疼。
4、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5、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6、四缝穴
作用:消宿食、化积滞。使用四缝治疗消化不良效果非常好。
位置:它不是单一的某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
按法: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以自觉稍痛为度。每日进行2~3次,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胃部不舒服可以按摩这些穴位
1、上脘穴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2、中脘穴
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处,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泛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3、下脘穴
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处,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老人按摩这些部位能延寿
按摩部位1: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按摩部位2:腋窝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按摩部位3: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也可。
按摩减肥按哪些部位 自我按摩小腹
饭后半小时,或在散步的时候,将双手掌交替在胃脘部,肚脐及小腹部依次做顺时针按摩,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60-80周,每天按摩1-2次,每次半小时。
也可以在睡觉前或起床前,躺在床上,用左右手掌或双掌重叠,在腹部,以脐为中心作顺时针方向摩腹每次半小时。
减肥原理:中医认为,大腹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腐熟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摩腹可以健脾胃,助运化,消积导滞,祛脂减肥。
按摩减肥按摩哪些部位 颈部及上肢减肥按摩部位
1.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将大鱼际置于颈部指腹积存处反复摩擦,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然后用手指在指腹肥厚处切掐半分钟。
2.被按摩者坐位,手臂外展,按摩者双手握住被按摩者腕部,从下往上用力搓揉至肩部,反复操作10遍,注意力求使搓揉力量达到筋肉深部,左右侧交替进行。
3.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将拇指分别置于少冲,劳宫,内关,青灵,极泉和天泉穴,用力由轻渐重点按各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发热感为宜,然后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手掌,上下抖动2分钟。
油压按摩部位按摩
1. 头部按摩:用指尖沾按摩油,用指尖按摩整个头部。头痛时,按摩脖子底部的周围,然后顺着脖子往上按摩至头顶部,手指要采用滑动的按摩动作,力道要强,让精油渗透到体内。
2. 背部按摩:使用滑动轻抚及揉捏的手法,力道可强可弱,但不要在脊椎上按摩。从背面的腰部内侧开始,两手的动作要连贯顺畅,向上按摩到肩膀,在往下按摩至背部的外侧。多次重复这个按摩动作,时间越久,身体越感轻松。
3. 胸部油压作用:有缓解胸闷、心慌等功效,还有丰胸作用。
4. 油压推拿小腹部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殖系统,有效平衡内分泌。
5. 油压推揉膝盖:用油压推揉膝盖,可以活动关节,有效治疗关节炎。
按摩减肥按摩哪些部位
胸腹部减肥按摩部位
1.被按摩者取侧卧位,按摩者立于一侧,将两手掌同时置于前正中线两侧,然后用手掌缓慢用力,向两侧推摩至腋中线,推摩时五指可同时用揉按法,用力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反复推摩,由胸部到下腹部,连续操作15分钟。
2.被按摩者仰卧位,按摩者将两手掌重叠分别置于患者中脘,神阙穴,以顺时针方向自上而下快速摩动,连续操作5-10分钟,以被按摩中脘和自觉腹中松动,肠鸣漉漉或排矢气为佳。
3.被按摩者侧卧,按摩者立于其身侧,将双手或单手的虎口紧贴于胯部,从下往上推至腋下,反复30次,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4.被按摩者仰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根置于两侧期门,章门,京门和梁门穴,用力下按,由轻渐重,吸气时下按,呼气时抬起,反复3-5次后,改按为揉20-40次。
腰背部减肥按摩部位
1.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置于后背正中线两侧,然后用力由内向外横推,由腰部至背部反复推5-10分钟,最后,按摩者将手放在背部至腰部肌肉丰厚处揪,提,捏,反复操作2-3分钟,以局部发热发胀为宜。
2.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根相并置于患者两侧肺俞穴,用力向下推摩至腰骶部,反复五次,以脊柱及两侧皮肤发热发红为宜,然后将两手拇指置于两侧肝俞,胃俞,肾俞,膀胱俞上,用力点揉各半分钟,以患者自觉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3.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右手拇指置于大椎穴,由轻渐重用力点按1分钟,改按为揉,顺时针揉100次,逆时针揉100次,以有气向下行感觉为佳。
4.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置于按摩者腰背部,有节奏的拍击腰背部,上下反复3-5分钟,以患者自觉腰背部皮肤灼热为宜。
颈部及上肢减肥按摩部位
1.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将大鱼际置于颈部指腹积存处反复摩擦,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然后用手指在指腹肥厚处切掐半分钟。
2.被按摩者坐位,手臂外展,按摩者双手握住被按摩者腕部,从下往上用力搓揉至肩部,反复操作10遍,注意力求使搓揉力量达到筋肉深部,左右侧交替进行。
3.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将拇指分别置于少冲,劳宫,内关,青灵,极泉和天泉穴,用力由轻渐重点按各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发热感为宜,然后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手掌,上下抖动2分钟。
下肢及臀部减肥按摩部位
1.被按摩者仰卧位,按摩者将双手置于被按摩者脚踝并握住,用力向上搓摩至大腿根部,反复操作15遍,以下肢皮肤发红发热为宜,左右交替进行。
2.被按摩者仰卧位,按摩者将手掌重叠置于足底涌泉穴,用力擦揉3分钟,以局部有灼热和酸胀感为宜,然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府舍,冲门,血海,风市,殷门,委中,丘墟处,点揉各半分钟。
3.被按摩者侧卧位,按摩者将手掌置于骶部,用力向下推挤至大腿部,左右交替各15次,然后再将肘尖置于居髎穴和环跳穴,用力点1分钟后,改点为揉40-80次,以有酸痛感向下放射为佳。
按摩减肥按哪些部位
饭后半小时,或在散步的时候,将双手掌交替在胃脘部,肚脐及小腹部依次做顺时针按摩,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60-80周,每天按摩1-2次,每次半小时。
也可以在睡觉前或起床前,躺在床上,用左右手掌或双掌重叠,在腹部,以脐为中心作顺时针方向摩腹每次半小时。
中医认为,大腹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腐熟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摩腹可以健脾胃,助运化,消积导滞,祛脂减肥。
也可以用手指或手掌放在肚脐下三寸的关元穴上进行按揉,按揉的力量不可过重,速度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按摩1-2次,可在睡觉前和起床前进行按摩,按摩期间适当控制饮食。
关元穴属任脉经腧穴,是小肠的募穴,按摩关元穴可以使纤维素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帮助抑制体内的糖转化成脂肪,可促进脂肪的消耗和利用,直接起到减肥的目的。
按摩哪些穴位能养胃
1、足三里穴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是调养脾胃的大穴,也是人体的重要强壮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
2、内关穴、公孙穴
内关是人体上的重要穴位。内关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公孙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有8个,4个在上肢,4个在下肢。
中医常把上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和下肢上的一个八脉交会穴相配,组成4对,每一对都有独特的治病功能。内关和公孙就是专治心、胸、胃病的一对。
3、中脘穴
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够调动胃经的元气,六腑的健康问题首选它们对应的募穴治疗,胃是六腑之一,所以养胃不能不用胃的募穴中脘。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
日常保养胃部,治疗胃痛,可以常常按摩这4个养生穴位,也可以用艾灸(隔姜灸的效果更好)的方法常灸它们。胃痛严重的时候,可以用拇指分别对这几个养生穴位用力按揉,同时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连续按揉3~5分钟便能止痛。
健脾胃按摩这些穴位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能养脾胃;命门(位于第二腰椎下两肾俞之间)顾名思义,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每天对这4个穴位艾灸10~20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增强抗病能力。平时忙碌的人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助人为乐足三里
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脏腑疾患,尤其擅长治疗腹部疾患。足三里穴可谓是一个多面手,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都可取它来治。
不仅如此,足三里穴还是一个长寿大穴。若经常刺激足三里穴,还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现代人平时应酬特别多,饮食无规律,夜生活过于丰富,再加上平时工作压力大,因此胃肠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胃痛、胃胀等,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刺激足三里穴。
如何取穴呢?站立,把同侧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胫骨上,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即是此穴。按摩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在足三穴里处按压,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很多上班族长时间坐着,难免感觉体乏肢酸,可在休息时敲打足三里穴,再辅以按摩涌泉穴。每次5~10分钟,即感疲劳顿消,步履轻盈。
总的来说,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从足三里穴调治。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头痛、头晕、产后乳汁不足等,也可以通过每天按揉此穴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