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和次密接分别隔离几天
密接和次密接分别隔离几天
密接是指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症状出现前5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其中密接需要集中隔离观察14天,并在此期间的第1、4、7、14天需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的日常健康监测,并在第2天和第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而次密接是指和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首次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而次密切接触者需要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7天内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也为阴性的话,便可解除隔离。
集中隔离是几个人一间房
一人一间。
集中隔离的意思是去统一的地方进行隔离,而不是都在一起进行隔离,一般到了隔离地点之后,会被分配到不同的房间,被隔离者之间是看不到对方的,也不会产生肢体接触,通常标配是一人一间房,否则进行隔离意义就不大了。
一般并不是说都需要进行集中隔离,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近期流调、排查、研判情况,除对密接、次密接实施集中隔离外,其他重点人员全部实施居家隔离。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黄码 接触过黄码人员要隔离吗
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正常来说,健康码黄码只是一种风险提示,并不一定代表就会感染新冠病毒,如果黄码人员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不是密接、次密接人员,也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发送,那么和黄码人员接触后,无需过于担心,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地区的疫情防控人员,主动报告接触史即可。
但要是黄码人员近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并且被判定为密接或者次密接、次次密接人群,还有相关的干咳、发热等症状发送,那么此时与黄码人员接触过,就可能会被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大数据查出来的必须隔离吗
是的。
正常情况来说,如果是被大数据排查到有风险接触的话,是会需要进行隔离的,因为大数据排查出来是人员是属于可能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接触的,而这些人员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密接、次密接风险那么大,但是这些人员仍需要进行隔离,同时健康码也会被赋予黄码。
建议在被大数据排查出来后,积极配合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如果期间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即可解除隔离,同时解除黄码。
密接者隔离多少天做几次核酸 如果是密接者多久会被通知
12小时内。
根据相关防疫要求,新冠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密接)和密接的密接(次密接)需要在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密接者收到通知的话不要慌,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回答流调人员的问题,以便流调人员尽快追踪到传染源。
确需集中隔离的应听从工作人员指引,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转运至指定隔离点,到达隔离点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核酸检测等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刻意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疫情扩散的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管控区解封需要什么条件 管控区是按照居住地址划分的吗
不是。
当病例发病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检测到阳性前2天起至隔离管理前,如其对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人员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无法精确判定该区域密接、次密接的,就会将该区域划分为管控区,管控区可精确划分至小区(自然村组)、楼栋、单元等,当该区域内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即转为封控区。
10+7隔离政策做几次核酸 什么样的人需要隔离10+7
10+7隔离政策和14+7隔离政策针对的人群是一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高风险人群,其中密接者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次密接者实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7天集中隔离;高风险人群实行10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
二是入境人员,入境人员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10天集中隔离期满后,如果目的地为北京,则会闭环转运至社区再实施7天居家隔离;如果在本市无固定居所、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会继续实施4天集中隔离;若目的地不为本市,则需继续实施4天集中隔离,之后方可离开本市。
次密接触者的接触者需要隔离吗 次密接红码一般几天后会转为绿码
7-14天。
次密接者在隔离期间是会被赋予红码的,正常来说、次密接隔离时间则是由密接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所以次密接红码转绿码的时间可能是7天也可能是14天。其次就是一些地区对密接者健康码会实行先转黄再转绿的规则,如果次密接是按照密接者来管理至14天的话,则之后7天居家会赋黄码,7天后才能彻底转为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