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儿睡姿抓疾病的苗头
从小儿睡姿抓疾病的苗头
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家长如能经常注意小儿睡眠,可抓住疾病苗头,及早医治。
烟瘾如何与你拜拜 产后减肥5大关键 恶习偷走你的美丽 瘦身存在十大误区 1.睡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且快,易惊醒,预示着发热即将来临。
2.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而且出牙晚、方颅,这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3.入睡后蹬被,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阴虚肺热所致。
4.入睡后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是胃有宿食,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5.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热,这可能是患有中耳炎或外耳道炎。
6.睡后不管听到多大声响也毫无反应,依然鼾睡,平日爱睡觉,能睡觉,则要当心孩子可能有听力障碍。
7.入睡后,上下牙齿磨得咯咯响,称之为夜间磨牙。过去认为夜间磨牙与肠道寄生虫有关。现在发现,他往往是牙颌畸形所致。此外,也有少数小儿是因为精神创伤或情绪不稳定而引起。
8.入睡后用手去搔抓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白线头样小虫在爬动,可能患有蛲虫病。
9.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张口呼吸,而逐渐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之貌,这可能是扁桃体肥大所致。
小儿脑瘫表现都是什么
1、小儿脑瘫表现:早期症状
过“百天”的婴儿若是仍然不能抬头,或者是4~5月的婴儿在挺腰的情况下,头仍摇摆不定时,要有所警惕,这是脑瘫疾病的症状之一,另外,一般情况下的婴儿,在3~5月的时期,就可以看见物体,并且也会伸手抓,若是证实其的婴儿没有这种行为的情况下,就要警惕脑瘫的可能,因为这是脑瘫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最好是能及时进行确诊。
2、小儿脑瘫表现: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是脑瘫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病情若是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双手不会抓东西的情况出现,甚至是患儿出现不能正常行走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瘫患儿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确诊。
3、小儿脑瘫表现: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也是脑瘫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等不良反应,要高度警惕的是,脑瘫疾病若是不能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想要彻底治愈就会比较困难,一定要及时治疗脑瘫疾病,并且也要注意掌握正规专业的治疗方法。
有关新生儿的睡眠
新生儿非常娇嫩,该如何照顾新生儿睡觉,是很多妈妈的疑问,既想让宝宝睡好,又怕醒的时间太短吃得不够。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日龄增加,睡眠时间减少。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晚期新生儿如果妈妈有意在后半夜推迟喂奶,一次睡眠时间可延长到五六个小时。但新生儿糖源储备少,延长喂奶间隔,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儿期,喂奶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新生儿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俯卧睡姿可以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有妈妈看护方可尝试,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如无人呵护,极易造成新生儿猝死,酿成不幸。
新生儿仰卧溢乳时,应迅速把宝宝变为侧卧,并轻拍其背,避免奶液呛入气管。新生儿不能自己单独睡眠,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
小儿睡姿会影响头骨形状吗
婴儿仰睡为最佳姿势
虽然婴儿头的形状主要决定于先天遗传因素,但后天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台湾马偕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高达30%的正常婴儿容易头部变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良睡姿。这家医院的小儿外科专家指出,影响头形发育的最主要原因是睡姿。刚出生婴儿的头形都是浑圆的,长时间仰睡会形成扁头、大饼脸;如果侧睡时间过长,头部会变得狭长,脸部成为细长形。
新生儿从早到晚都处于睡眠状态,自己不会翻身,要经常注意为孩子更换睡觉姿势,可采取俯睡、侧睡、仰睡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保护婴儿的头形,一般来说,每4个小时调换1次睡姿较为适宜。侧睡时要注意婴儿的耳郭,不要受到挤压,如果婴儿吃完奶后易溢奶,可在喂完奶后让宝宝取右侧卧位,以减少溢奶。另外,刚出生的新生儿平躺睡觉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颈、背部肌肉自然松弛,加之婴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时头与身体也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不用枕头。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将毛巾折叠几层枕在头颈部来代替枕头,不要用很硬的枕头来“睡头”,长期使用质地过硬的枕头,容易造成头颅变形或一侧脸大、一侧脸小,影响外形美观。
科研人员通过对婴儿睡眠姿势的研究发现,长期俯卧、侧卧的睡姿对小儿头、面部的影响比较大,仰卧睡姿影响较小。在1岁前,如果婴儿长期俯卧、侧卧睡,脸部较长时间承受外部压力,会引起面部软骨变形。通常见到的扁头、铲刀头形,都与婴儿时期的长期睡眠姿势有关。仰睡时,重力作用均匀向下,脸颊往往不易变形,五官也会长得端正。专家认为婴儿以仰睡为最佳姿势。
婴儿头睡扁后要常换睡姿
当婴儿的头睡扁或睡歪后,建议家长应结合婴儿的生理特点,针对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性及对光线、声音、影子、颜色等的浓厚兴趣,通过变换母亲位置、床的位置以及房间布置等方式对其习惯体位加以引导纠正。婴儿到6个月龄以后,睡觉时就会自己翻来翻去,不会长时间保持一个睡姿不动,加之宝宝有自然恢复头形的本能,就算之前头睡扁了,只要采取了正确的睡姿,头也会慢慢变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只要经常协助改变各种睡姿即可。婴儿到10个月大以后,头形就会完全固定。
疾病会带来头形异常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根据婴儿头颅骨缝闭合的情况、前囟大小及前后囟闭合时间、头围大小来评价颅骨的发育情况。一般来说,新生婴儿头围平均为 34cm,1岁时为46cm,两岁时为48cm。骨缝于3~4个月闭合,前囟最迟于1.5岁闭合。颅缝早闭可引起舟状头、塔状头或尖头畸形、枕部或前额斜头畸形。大多数颅缝早闭病例在出生时即已明显,是遗传因素造成的颅骨发育不正常,与婴儿睡姿没有关系。如果头围明显小于正常,前囟小或关闭早,提示脑发育不良;如果头围大于正常,则有可能是脑积水;前囟闭合延迟要注意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头形异常可能由不良睡姿引起,也可能因为某种疾病,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及时到医院咨询医生,并带宝宝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从婴儿睡姿看疾病信号
症状1:口腔有异味、呼吸急促、嘴唇发干发红、舌苔比较黄而且厚,平时大便干。
做法:此症状表示宝宝的胃有宿食。家长最好带宝宝去看儿科,谨防宝宝换上成人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症状2:宝宝喜欢趴着睡,入睡后屁股撅的很高,而且平时容易焦躁、惊恐,常生口腔溃疡。
做法:如果宝宝在此前不久患过急性疾病,并且有发热的现象,那就说明孩子体内的余热尚未清除干净。宝宝需要继续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复发。
症状3:宝宝睡觉姿态发生变化,如双手捂住腹部或者身体弓着,还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做法:宝宝有可能患上肠炎,更甚至是痢疾,应该及时就诊。
症状4:宝宝睡着后会用手去抓屁股。
做法:这个时候,妈妈可以仔细观察宝宝肛门附近是否有虫卵、虫体。如果有,那就说明宝宝患有绕虫病,这种病症在儿童时期很常见,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去就诊治疗。
症状5:孩子入睡后,特别是仰睡时,频繁出现打鼾或者利用嘴巴进行呼吸的现象。
做法:这可能与扁桃体肥大有关。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若有必要,可以摘除扁桃体。
症状6:睡着了也哭闹不止,经常出现摇脑袋、挠耳朵的动作,并伴有发烧的情况。
做法:很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患上中耳炎或者湿疹所致。父母应尽早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防止病情加重。
症状7:熟睡时,四肢突然抖动,像被吓了一跳。
做法:这可能是因为在白天时受到精神刺激或者活动强度较大导致疲劳,但是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那家长就要注意一下宝宝是否有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睡眠障碍。
症状8:宝宝睡着后老是掀衣服、蹬被子,两颊、嘴唇发红,手脚心发热。
做法:这通常是宝宝患上感冒、肺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致。家长应及时送孩子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自闭症会好吗 自闭症能治好吗
自闭症无法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过早前发现,干预,和特殊训练让孩子拥有基本的生活中自理能力,认知,社会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般说来,自闭症患者干预治疗后的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治疗等多种因素有关。
家长应掌握正确脑瘫小儿的卧姿和抱姿
小儿脑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该疾病是引起小儿残疾的主要原因,近年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小儿脑瘫的发病不仅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侵害,同时还给患儿的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专家表示,如果患儿的卧姿或抱姿不正确,将会加重肌张力和运动姿势的异常,影响康复效果,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卧姿和抱姿。
1、正确的卧姿
(1)肌张力较高的痉挛型脑瘫儿童应该采用侧卧位,这样既有利于痉挛性肌张力的缓解,还有利于肢体的对称。脑瘫患儿在侧卧位时比较容易将双手放在胸前抓握玩具,感受颜色及声音的刺激。
(2)对于肌张力过高的痉挛脑瘫患儿或肌张力较低的软瘫患儿,俯卧位不失为一种治疗性的体位。让他们俯卧位睡觉,在其胸前部放一低枕头,使其双臂向前伸出,保持口鼻的呼吸顺畅,当脑瘫患儿头能向上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撤去枕头。
2、正确的抱姿
(1)软瘫患儿的抱姿:让脑瘫患儿面向前方,将其背部依靠在家长胸前,家长一手托在脑瘫患儿臀下,使他成为一个坐椅子的姿势,另一手环抱在脑瘫患儿胸前,尽可能地使他的头、躯干保持竖直,这种抱姿一方面可以防止脑瘫患儿日后发生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另一方面有利于脑瘫患儿躯干平衡能力及正确立直姿势的训练。
(2)肌张力较高患儿的抱姿:使脑瘫患儿面对家长并将头高过家长的肩头,避免其面部紧贴在家长胸前,影响脑瘫患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头部不能控制但双手有抓握能力的脑瘫患儿,可让他两手搭在家长的肩膀上,家长一手托住患儿臀部,一手扶住患儿肩背部,将脑瘫患儿竖直抱在怀里。患儿的两腿要分开,分别搁置在家长两侧髋部,以牵拉下肢痉挛的内收肌。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脑瘫危害大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卧姿和抱姿”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小儿脑瘫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该疾病提高警惕,在发现孩子出现该疾病的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治,以免病情加重。
婴儿睡姿不当易致婴儿猝死
婴儿猝死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3个月至6个月大的婴儿,患儿通常在熟睡中突然死亡。不过,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确切病因迄今仍不明确。医生们一直认为,它可能是一些小问题累积起来的结果。此前一些研究显示,造成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因素可能包括遗传缺陷、俯卧睡眠、房内过热或缺氧等。
美国研究人员对多本母婴杂志中介绍婴儿睡觉姿势的图片和文章进行分析后认为,超过30%的图片以及许多文章推荐的婴儿睡姿是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
美国全国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儿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选取目前在20岁至40岁妇女中间流行的24种母婴杂志,然后对杂志中有关婴儿睡姿的图片和文章进行了分析,这些图片介绍的睡姿包括侧卧、俯卧和仰卧等。
研究结果显示,妈妈们从这些主流杂志中了解到的婴儿最佳睡姿与医生推荐的可预防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睡姿有很大出入。研究人员指出,杂志向妈妈们推荐的婴儿睡觉环境有不少是不太安全的,妈妈们从杂志中获得的建议未必在实际生活中对她们的孩子最有用。
研究人员建议,婴儿睡觉时最好让其平躺,并与父母分床,周围最好不要有毛毯、枕头或毛绒玩具等,以防婴儿猝死。
中老年正确睡姿
失眠、多梦、睡醒腰酸背痛、头疼嗓干、四肢无力等等症状,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其实很有可能是睡姿引起的,你知道吗,睡姿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一个好睡姿是最简单的“养生操” 。
左侧卧
英国胃肠病学家罗宾?丘特坎表示,“胃灼热症状在晚上往往变得更严重,虽然我们还未弄清确切原理,但人们采取左侧卧睡姿时,症状明显减轻,目前推测是因为这种姿势让内部器官在一条线上,有助于明显减少流入食管的胃酸,从而减少胃灼热带来的疼痛感。”所以,胃部不适时,请选择左侧卧睡姿。
同时,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40.9%左侧卧入睡的人自述常做噩梦,只有14.6%右侧卧入睡的人有此自述。因此,若感到精神倦怠、心理紧张,要避免采用左侧卧睡姿。
仰卧
长期腰背不适建议采用仰卧睡姿,在头部和膝盖下面垫枕头,使脊柱成一条直线,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或至少让你相对舒服地睡一晚。
此外,美容整形外科医师盖森?安森博士称,仰卧时,面部放松、透气,对面部皮肤保持活力有很大好处。
但有研究发现,仰卧时,舌头因地球引力落向口腔后部,使呼吸道变窄,会使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比侧卧增加一倍,同时还会引发白天困倦、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平时已有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的人应尽量避免仰卧。
胎儿睡姿
英国正骨疗法专家艾米?霍普建议人们多采用胎儿睡姿,“将身体蜷缩成胎儿睡姿时,脊柱有足够的灵活性,有利于夜间变换各种睡姿。”不仅能保证身体足够放松,还有助于缓解压力,特别适合压力大、感到身心疲劳的人。
但同时,胎儿睡姿可能会使颈痛症状加重。如果你不想醒来后颈部僵直或肩痛,采用胎儿睡姿时,就要使用相对较硬的枕头,使脖颈和脊椎在同一条直线上。肩宽的人枕头要厚一些,背痛的人在双膝之间夹个枕头。
右侧卧
右侧卧的睡姿会让位于胸腔左侧的心脏得到更多的空间,有助于降低血压,使心跳不那么快,对有心脏病的人有益。左侧卧或右侧卧也有利于清除大脑、脊椎和神经系统中的废物,防范痴呆症和其他退行性疾病。
但是,怀孕晚期采用右侧卧可能会造成胎儿死产。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者对155名产下死婴和310名产下活婴的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右侧卧睡姿会减少流向婴儿的血液,增加死产机率。
俯卧
采用俯卧睡姿会使内脏处于理想位置,得到充分休息,还可以促进消化。此外,采用俯卧睡姿可以有效防止打鼾,香港树仁大学还研究发现,采用俯卧睡姿的人往往有令人兴奋的梦。但俯卧时,为了方便呼吸,必须把头转向一侧,容易引起头痛、颈部僵直、肩部不适等症状,痛感会辐射到手臂。
怎么应对新生儿哭闹不睡觉
一、新生儿夜晚哭闹不睡觉
新生儿的中枢神经发育还不完善,日醒夜睡的反射尚未建立,如果白天睡得时间长了,夜间就不愿入睡,大人不哄不抱便哭闹不止。另外,大人劳累一天很疲乏,对孩子饥饿、大小便的反应不如白天敏感,处理不及时,也会使小儿哭闹。患佝偻病的小儿,由于体内缺钙,容易受惊吓,尤其是夜间稍有动静就会被惊醒而哭闹。患有结核、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小儿也常常夜间哭闹。
小儿发生夜间哭闹,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因病或营养不良引起,应及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如果不是病,父母就应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改变他的黑白颠倒现象。父母可以把给宝宝喝水、换尿布、吃鱼肝油和钙片等事,尽量集中在白天,白天不要叫孩子吃得太饱,宁可少吃多餐,使小儿因饥饿而醒来。同时,白天可以轻轻地弹弹或抓抓小儿足底,或逗逗他,让他笑几声,做深呼吸,干扰他睡眠。这样,就可以促使小儿白天少睡,逐渐建立起白天醒,夜间睡的习惯。
如果小儿患佝偻病、结核病、营养不良等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这些疾病痊愈了,夜里哭闹就会随之改变。
想要新生儿拥有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姿也是很重要的。
二、新生儿睡姿大比拼
1、仰睡
优点:一般父母都习惯于让宝宝采用仰卧的睡姿,这样可以直接观察婴儿脸部的表情,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减小婴儿的内脏器官受到的压力,也不容易被外物遮掩口鼻而导致窒息,安全性较高。
缺点:宝宝容易溢奶,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后,会聚积在宝宝的咽喉处,不易由口排出,较易呛入气管及肺内,发生危险;由于宝宝的头颅还没有定型,仰睡时总是朝着一个方向睡,就会形成扁头,影响头型美观。
2、侧睡
优点:侧睡,分左侧睡及右侧睡。这种姿势有助消化和宝宝呼吸的顺畅,减少溢奶或呕吐时被呛到,不至于流入咽喉引起窒息。右侧睡时还可以避免心脏受压。
缺点:宝宝不容易长时间维持侧睡姿势,父母需要经常协助宝宝变换姿势;如果总是侧睡,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扁头。
3、俯卧
优点:趴着睡,尤其对未满月的新生儿来说,很利于胸廓和肺的生长发育,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俯卧时面部朝下,后脑勺朝上,不会导致头部变形。而且这种姿势与胎儿在母体中最为相似。
缺点:婴儿的四肢活动不方便;趴着睡时宝宝身体紧贴床铺,不利于散热,胸腹部容易出汗而产生湿疹。
睡姿看性格 婴儿型睡姿
婴儿睡姿是最常见的睡姿,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多地采用这种睡姿。采用婴儿睡姿的人一般是外刚内柔型的人。初次见面时,他们可能会非常腼腆,但很快就会放松下来。很温柔,很可爱有没有?
小宝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1)睡眠时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尽量少穿衣裤,更不要以衣代被。被子应选用轻而不厚的;内衣的面料不要选择化纤类,因为透气性差,不利机体散热。否则,机体内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小儿闷热难受,出汗较多,他就不自觉的把被子踢开透透风,凉爽一些。
(2)在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小儿,不要恐吓他,别给小儿讲恐惧的故事和看惊险、恐怖的电视。避免白天玩得过于疲劳。否则,小儿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做梦,梦中手脚乱动把被子踢掉。
(3)要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头勿蒙在被子里,手不要压在胸前,最好养成向右侧睡的习惯。
(4)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小儿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虫病、佝偻病。当小儿入睡以后肛门括约肌放松,蛲虫便从肛门口爬出,在会阴部和肛周产卵。蛲虫爬行的刺激,可使肛门口奇痒,小儿常常迷迷糊糊地用手去抓,甚至踢被,大哭大闹。佝偻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有夜惊、睡眠不安及踢被等现象。遇到这些情况,应该请医生诊治。
宝宝7种睡姿透露身体状况
睡姿一 撩衣蹬被口干
如果你发现你家宝宝最近在入睡后,会经常踢被子,你可别以为他们连睡觉都不乖,还要折腾妈妈,因为,他们可能是阴虚肺热。
当宝宝睡觉时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睡姿二 小脸朝下
当你发现小宝宝最近很爱把他们的小脸蛋埋在小枕头里面,别以为他们睡觉也在害羞,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以下的这些表现:入睡后面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表现,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净所致。
睡姿三 翻来覆去
也许你家的“小魔王”整天调皮捣蛋的,不过一旦进入梦乡他们还在翻来不去,不好好睡觉,那么就可能是胃有宿食。
当宝宝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睡姿四 哭闹摇头抓耳
你以为宝宝睡觉时哭闹是在跟你撒娇或是抗议他们不想睡觉吗?不一定哦。当宝宝睡觉哭闹、摇头、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烧,可能是患有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睡姿五 四肢抖动
宝宝入睡后,四肢抖动,出现“一惊一乍”的情况,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睡姿六 抓屁股
宝宝要是用小手抓屁股,妈妈们可能会拍拍他们的手告诉他们不能这么做,当宝宝睡着睡着抓屁股,就要好好检查一下宝宝的肛门了。如果在肛门周围见到白线头样小虫爬动,可能就是蛲虫病捣的鬼。
睡姿七 打鼾并用口呼吸
妈妈们可别以为大人也打鼾,所以小宝宝打鼾就不是什么怪事情啦。在宝宝熟睡的时候,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强口呼吸,可能因为增殖体、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所致。
看了这七个各式的睡姿外,妈妈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呢?那么,立秋天气骤冷骤热,有的妈妈就主张立秋天气有了变化,要给宝宝多加被单;有的妈妈就不干了:立秋还不是入秋,天气还这么热呢,睡觉环境还是应该要凉爽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