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吃哪几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颈动脉斑块

常吃哪几类食物有助于预防颈动脉斑块

1、新鲜的水果蔬菜类

多食有叶蔬菜,如花菜、卷心菜、芹菜等,可以提供人体必须的大量纤维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预防心脑血管硬化;多食颜色鲜亮的蔬菜,如洋葱、菠菜、红薯、南瓜、胡萝卜、西葫芦、红黄绿辣椒等,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的同时,还有抗氧化生物素,帮助减低血脂及预防血管硬化。

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草莓、西红柿、桃子、葡萄等,水果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及抗氧化生物素,更好的预防了心血管疾病。

2、 豆类、全谷类及乳制品

多食豆类食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干豆等,营养心脏的健康,补充植物蛋白、脂类和纤维素。

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片、爆米花等,减低低密度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

乳制品选择低脂肪或是不含脂肪,如无脂牛奶、低脂乳酪、酸奶等,减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机率。

3、 用菜油、豆油、橄榄油做菜

这些油中含有丰富的奥米加三类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帮助维持肌体的正常心脏血管功能。

4、 深海鱼类

三文鱼、沙丁鱼、剑鱼等深海鱼类,同样含有奥米加三类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5、 低度酒

啤酒、葡萄酒这些低浓度酒类,都可以帮助减低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颈动脉斑块如何治疗

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一天口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同时应控制血糖、血脂在理想水平。

要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要戒烟、限酒;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态。

二、药物治疗: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阿斯匹林75mg/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日;

2、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心脑康、维脑路通、步长脑心通等口服;

3、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

目前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或减小斑块,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安全。

4、手术治疗:

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手术。但因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所以要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

5、定期复查:

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结合老人的情况,虽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但斑块呈稍强回声,说明斑块相对稳定,另外颈动脉内径正常,血流充盈好,说明动脉无狭窄,结合老人年龄较大,目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好,

可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可口服,也可输液。同时选择阿斯匹林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服用。

查脑血栓要做哪些检查

脑血栓的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的检查,比如头颅的CT或MRI,就是我们说的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明确它的病变部位及梗死灶的具体情况,有没有合并出血型的梗死。

也可以早期进行一个血管造影,也可以发现脑动脉闭塞的情况。第二个是心脏或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心源性栓子的部位,以及评价颈动脉狭窄和动脉斑块情况。

第三个是腰穿,有一些血性脑积液或脑脊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有助于出血性脑梗死或感染性栓塞的诊断。

颈动脉斑块的检查

1.多普勒超声

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硬化病变的筛查及随访。不仅可以显示斑块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并可对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正常IMT应小于1.0mm,IMT在1.0~1.2mm间为内膜增厚,大于1.2mm为斑块形成。超声下根据形态和回声特点,斑块可分为①低回声脂质性软斑;②中等回声富含胶原组织的纤维性扁平斑块;③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硬斑块;④回声强弱不等的溃疡性混合型斑块。其中,软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属于不稳定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另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可显示颅内外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是否有侧支循环开放等,经常与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术后评估。

3.CT血管造影(CTA)

CTA对颈动脉狭窄的判断准确性高于多普勒超声,但对斑块的形态学显示欠佳,目前广泛应用于狭窄的诊断,可作为术前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4.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重建颅内动脉影像,对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判断敏感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假牙、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者禁行此检查。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详细评价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但因属有创操作、价格昂贵、风险较高,临床上很少单纯用于检查。

为什么颈动脉斑块疾病呈年轻化病因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使得颈动脉斑块疾病日趋高发,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颈动脉斑块原多见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而目前患病年龄已提前到45岁左右。人到45岁以后,其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45岁以上人群应高度预防患病。

据了解,颈动脉斑块是全身疾病,一般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但要到中老年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可以说,每个人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只不过部分人未发展到表现出临床症状。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颈动脉斑块的高发人群。此外,吸烟、肥胖、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等原因,也导致颈动脉斑块的高发。

为了避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合理膳食,做到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含糖食物的摄入。40岁以上人群要避免常吃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脏、鱿鱼、猪油、蛋黄、蟹黄、奶油及其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另外,中老年人群要进行适宜的体育活动,如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生活要有规律,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远离烟酒。

颈动脉斑块的预防措施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此病的侵害。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最好是一天口服一次的降压药物,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长期降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根据个体的情况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等。

2、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每天保证400克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物和豆类食品,尽可能减少含脂肪多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小于5克,尤其对高血压患者目前主张每天食盐量应小于2.3克。

3、戒烟、控制饮酒:男性平均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0-30克酒精含量,女性不应超过10-15克酒精含量。

4、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和轻松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乐。

5、药物治疗: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目前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

6、手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7、定期体检:定时查体可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怎么办

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可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经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布考和烟酸等。

中药治疗,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大,机体正气虚弱逐渐出现,气虚血是病理病机,局部粥样斑块形成是积聚的范畴,扶正化瘀是中医治疗大法和基本原则,中原五行中医研究院采用的噬斑通管ASP在动脉硬化疾病的五行辨证的基础上,针对血液、血脂、斑块、血管四个方面,通过“噬斑通管ASP”系统治疗理念及核心配伍组方,使得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噬斑通管ASP内在活血养血,化瘀筛血,阶梯固斑噬斑及管壁荣养平衡,从而实现提高血液灌流速度,清血化脂,强力阶梯化瘀,实现“稳斑固斑、原位蚕食”的阶梯噬斑效果,提高动脉斑块的附壁安全系数,降低动脉斑块的致命脱落风险,并逐步原位消除动脉斑块。

手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手术。

维生素E女性动脉清洁工

意大利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E较少的女性,即使是在不存在其他的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其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也会增加。

研究显示,摄入维生素E最多的女性在其颈动脉分叉处形成脂肪斑块的可能性最小,一般情况下颈动脉分叉处是脂肪斑块最容易开始聚集的地方。这种脂肪斑块的形成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意大利FedericoII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提示,常常存在于坚果、橄榄油和某些蔬菜中的维生素E,将能够预防脂肪斑块的早期聚集。研究人员对310名年龄在30~69岁的受试者进行了调查,检测了其血液中维生素A、C、E和其他一些抗氧化剂的水平。

研究发现,那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进食量最多的妇女,在颈动脉分叉处脂肪斑块的沉积水平最低。在绝经期妇女中,那些维生素E摄入水平最低的人出现动脉斑块的可能性增加了近三倍,不管其年龄、吸烟习惯、血压、体重指数和其他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何。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血液中维生素E水平相对于胆固醇水平较低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在该研究中也同时发现,其他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C,以及β胡萝卜素与脂肪斑块的形成无关。

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颈动脉斑块 中度回声回答者:刘丽红这并不要紧,服用五福心脑清或步长脑心通等药物改善供血即可。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双侧颈动脉斑块回答者:田孝军你好 暂时继续住院进行治疗吧 继续用吡拉西 坦 和倍丙脂进行治疗 加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注意低脂饮食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双侧颈动脉斑块回答者:施波你好,这种情况应该控制好血压、血脂。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辛伐他汀治疗。

颈动脉斑块治疗回答者:轩存旺你好, 斑块的形成。 建议遵医嘱治疗。 最好是手术治疗的。 建议去医院正规的治疗。

颈动脉斑块回答者:王骞目前的症状还是可以试试结合银杏叶制剂,血塞通等, 手术比较难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回答者:黄红远你好,脑梗塞又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脑梗塞恢复期要适当地服用末梢循环改善剂,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降低血脂,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注重血压等治疗,对有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者,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

颈动脉有斑块如何治

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引起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酯、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颈动脉斑块治疗方法为:

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一天口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同时应控制血糖、血脂在理想水平。

要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要戒烟、限酒;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态。

二、药物治疗: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阿斯匹林75mg/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日;

2、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心脑康、维脑路通、步长脑心通等口服;

3、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

目前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或减小斑块,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安全。

4、手术治疗:

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手术。但因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所以要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

5、定期复查:

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结合老人的情况,虽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但斑块呈稍强回声,说明斑块相对稳定,另外颈动脉内径正常,血流充盈好,说明动脉无狭窄,结合老人年龄较大,目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好,

可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可口服,也可输液。同时选择阿斯匹林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服用。

相关推荐

腿这样的人当心肝不好

1.食指短于无名指:女性易患膝关节炎。《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食指短于无名指的女性罹患膝关节炎的几率增加两倍。预防措施:增强膝盖周边肌肉。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并与地板平行,保持5—10秒,共做10次。 2.身高超过157.5厘米:可能缺长寿基因。《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一项研究发现,身高超过157.5厘米的女性可能缺少一个有助于长命百岁的基因突变。预防措施:不吸烟、少喝酒和少吃肉等健康习惯有益延年益寿。 3.腿部粗短:当心肝病。《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杂志》刊登一项研究称,腿长在51—74厘

蛋黄吃多了会伤心脏吗

鸡蛋吃多了也不好。据英国媒体报道,《动脉硬化症》杂志刊登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对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患者而言,蛋黄吃得越多,血管受损就越严重,还增加心脏病危险。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新研究对平均年龄为61.5岁的1231名男女参试者的吃鸡蛋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利用超声波设备检查了参试者血管堵塞及硬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试者的生活方式。结果发现,40岁之后,颈动脉斑块(动脉血管内蜡样栓塞物质)区域会随着年龄而增大。每周至少吃3个鸡蛋黄的参试者颈动脉斑块明显比每周最多吃两个鸡蛋黄的人更严重

三大动脉硬化危险区

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明显下降。时间长了会导致脑萎缩。若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知,颈动脉硬化会严重降低人的生存质量,确属最危险的动脉硬化之一。最近,心血管病专家研究了颈动脉硬化的病因。研究结果提示,吸烟对颈动脉硬化形成影响最大。 因此,戒烟是预防颈动脉硬化的第一道措施,如果一个人不吸烟,或在老年前期戒烟,那么,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性就小得多

可以治疗动脉硬化斑块的中药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范畴中无此病名。有学者根据其病理特点及发病部位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属于中医"瘀血"、"痰浊"、"脉痹"的范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有本虚标实之分,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则以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多见,而"血瘀"之病机则贯穿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整个过程。 化痰类 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因素是血脂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脂质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失常,均可使血脂升高而为痰浊。《内经》称为"膏人"、"脂人"。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

哪些食物有助于预防心脏病

1、杏仁 作用:预防血小板凝结,减低心脏病风险。含有丰富油脂的坚果,如花生、杏仁等,在美国被视为每日必须食用、有益心血管的食物之一。坚果中含对心脏有益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四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 杏仁不但富含蛋白质,还有维生素E和精氨酸,其功能是打通血管,防止血小板凝结,降低心脏病风险。但杏仁热量高,在吃的同时,最好减少其它油脂的摄取。如何用:将杏仁磨成粉状,拌入菜中或是洒在饭上,不但可以增加口感,也可以充分吸收杏仁营养。 2、人参 作用:补气

​老人小腿粗 心脏更健康

医生在线网据《老年健康》报道,法国科学家发现,小腿粗并非坏事,这可能预示着心血管功能良好,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的穆罕默德・苏里克博士及其同事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 专家调查了法国第戎蒙彼利埃及波尔多的6200多名居民,其年龄在65~84岁之间。 结果发现,与小腿细的老人相比,小腿粗的老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几率要低29%。 专家指出,小腿的粗细与向大脑供血的关键通道――颈动脉密切相关,小腿越粗,颈动脉出现斑块或阻塞的危险就越小,发生血栓和心脏病的危险也越小。 专家已将小腿周长

男人寿命短最常见的9表现

嗅觉差 存在风险:易得帕金森氏症 《神经学年鉴》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难以辨别香蕉、柠檬、桂皮或其他气味的老人4年内患帕金森氏症的危险比正常老人高5倍。嗅觉损伤通常比帕金森氏症确诊早2—7年。 预防措施:服用鱼油补剂有助于预防帕金森氏症。 臂短 存在风险:老年痴呆危险大 《神经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称,臂展不到1.52米的女性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是臂展更长女性的1.5倍。 预防措施:绘画或陶艺等业余爱好有助于更好地锻炼手臂的灵活性,降低老年痴呆症危险。 耳垂折痕 存在风险:心血管危险更大 《美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

哪些食物有助于预防牙周炎

1、核桃 正常的牙齿洁白而坚固,外表完整无缺,但一遇到酸、甜、冷、热食物便酸痛起来,这就是牙本质过敏症。常吃核桃,可起到防治作用。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钙、镁等成分,其中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 次。 2、梨 饭后吃些鲜梨,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治牙龈充血、萎缩,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床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3

动脉硬化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动脉硬化是导致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因此人人要预防动脉硬化,了解动脉硬化的相关知识,避免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 人体全身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心脏动脉硬化,脑组织的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 大家应该知道,心脏动脉硬化可导致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溢血,那么,颈动脉硬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能大家还不甚了解,可以说,颈动脉硬化的危害不亚于心、脑部的动脉硬化。 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当颈动脉硬化时,如同两只手掐住了颈部,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感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多吃蛋黄好吗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新研究对平均年龄为61.5岁的1231名男女参试者的吃鸡蛋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利用超声波设备检查了参试者血管堵塞及硬化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参试者的生活方式。 结果发现,40岁之后,颈动脉斑块(动脉血管内蜡样栓塞物质)区域会随着年龄而增大。每周至少吃3个鸡蛋黄的参试者颈动脉斑块明显比每周最多吃两个鸡蛋黄的人更严重。吸烟和吃蛋黄过量会进一步加速该区域的增长速度。 专家表示,高胆固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摄入过多会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堆积,导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