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针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为你解答如下:由于肝硬化是肝脏实质性病变,普遍认为较难逆转,因而在治疗上除对症外,缺乏其他有效措施.不过用中药通过活血,舒肝健脾的治疗方法,对改善肝功能, 消除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都是非常有效的.只要早期识别肝硬化,并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治愈的,可把详细的检查结果告诉我看能否帮的上你.

关于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为你解答如下:肝炎肝硬化是可以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的. 截止目前国内外西医尚无很好的疗法治疗肝硬化,这些西药虽能暂时解除病人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而且价格也昂贵,多少家庭因而负债累累,泪水涟涟.给病人及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慢性肝炎诊断鉴别

根据国际工作小组1994年底在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建议的原则,我国肝病专家在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上,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修改。对无论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划分为轻度、中重、重度3类。

1、轻度相当于原先认识的慢性迁延型或轻型慢性活动型,临床上病情较轻,生化指标仅1~2 项轻度异常。

2、中度相当于原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变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居于轻、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无门脉高压症证据,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球比值异常,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329/L,胆红素>85 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3项中只需一项达标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病毒性肝炎有哪几种类型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可称为病毒性肝炎;由药物中毒引起的肝炎,可称为药物性肝炎;而由酒精引起的肝炎,则可称为酒精性肝炎。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这是一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肝炎,有很强的传染性,那?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的种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最先想起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了,因为它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肝病,相对来说传染性比较强强。主要分类有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庚、己等,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过肠道传染。

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均通过血液传播,并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在这五种肝炎病毒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系通过粪一口传染。起病急,病程较短,能够自愈,不会转变成慢性肝炎。乙型、丁型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注射和母婴间传染,起病时症状不明显,可转化为慢性肝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少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综上所述,无论你是哪种病毒性肝炎都需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因为肝炎病毒的危害不容忽视。

肝炎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所以做科学规范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根据不同病情、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才能确保肝病治疗的效果。

丙型肝炎能够治愈吗

1、丙型病毒性肝炎有预防性的疫苗吗?

由于丙肝病毒易发生变异,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

2、得了丙型病毒性肝炎能否治愈?

丙肝起病隐匿,初始症状不明显。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正是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

3、以前说“肝炎日”都是5月19日,为什么会变成了“7月28日”呢?

2004年,欧洲2个肝炎患者联合会发起了世界性宣传肝炎防治知识的活动,即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在连续四届“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的防治。2007年11月,世界肝炎联盟正式成立,并决定将延续原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自2008年5月19日起连续5年举行“世界肝炎日”活动。2010年5月举办的“世界卫生大会”将7月28日或各个会员国决定的另一日或数日定为世界肝炎日,以便提供一次教育机会,增进对病毒性肝炎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了解,并促使各会员国加强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女性感染了丙肝,能否怀孕生子?如果已经怀孕后,发现感染了丙型病毒性肝炎,会不会影响孩子?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约有5%~10%的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因此新生儿应在1岁时检测丙肝病毒,不宜过早,因为有可能存在假阳性。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母乳喂养可以传播丙肝,但乳头有破损时,要避免母乳喂养。

丙型病毒性肝炎通过母婴传播的几率较低,但是还是有通过怀孕和生产过程感染孩子的可能,因此建议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一旦怀孕后发现感染了丙肝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慢性丙型病毒肝炎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博赛匹韦(BOC)饭后,每天三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VR)饭后(非低脂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RNA,若发生病毒学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log),应停用蛋白酶抑制剂。

二.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①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三.特殊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儿童和老年人有关儿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经验尚不充分。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IFNα单一治疗的SVR率似高于成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好。65岁或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原则上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一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以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2)酗酒者慢性酒精中毒可能促进HCV复制,加剧肝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HCC,的进程。由于酗酒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耐受性和SVR率均较低,因此,治疗丙型肝炎必须同时戒酒及戒毒。

(3)合并HBV或HIV感染者合并HBV感染会加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硬化或HCC的进展。对于HCVRNA阳性/HBVDNA阴性者,先给予抗HCV治疗;对于两种病毒均呈活动性复制者,建议首先以IFNα加利巴韦林清除HCV,对于治疗后HBVDNA仍持续阳性者可再给予抗HBV治疗。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尚需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与乙肝谁的危害性更大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丙肝传播途径主要是输血、针刺、吸毒等。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呈全球性流行态势,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乙肝与丙肝哪个严重?

丙肝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但是人们对丙肝认识却十分有限。慢性丙肝是引起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丙肝病毒通过血液传染,目前没有丙型肝炎疫苗。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18岁以上成人的调查中发现,在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人数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4倍,到2010年,死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数要多于死于艾滋病毒感染的人数。

与丙肝的危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众对丙肝普遍缺乏重视。7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不知道他们患有该病,使得许多感染者没有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检测率低下,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还有近三成被调研者认为丙肝无法治愈。

1、丙肝不易被发现,患者常常只是感觉劳累,部分会有肝区不适。

2、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5%会变成慢性乙肝,而成人感染丙肝,85%会转变为慢性丙肝。

3、丙肝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比例更高,从这一点上说丙肝比乙肝更有危害性。

4、因为丙肝病毒没有疫苗,常规体检又不查丙肝,因此预防和控制比乙肝更为困难。

5、丙肝与乙肝这两种病均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丙型比乙型肝炎更高,丙型肝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更大。

6、丙型肝炎也可能有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但不如乙型肝炎发生率高。

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轻微,亚临床型感染较多,但慢性化趋势较乙型肝炎严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该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发现丙肝的症状时,还需尽早到医院诊断,及时治疗。

1、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

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

(2)临床表现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等,少数伴低热,轻度肝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脾大,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部分病人无明显症状,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表现为隐匿性感染。

(3)实验室检查

ALT多呈轻度和中度升高,抗-HCV和HCV RNA阳性。HCV RNA常在ALT恢复正常前转阴,但也有ALT恢复正常而HCV RNA持续阳性者。

有上述(1)+(2)+(3)或(2)+(3)者可诊断。

2、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诊断依据

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2)病变程度判定

病变程度判断可参考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西安)中关于肝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HCV单独感染极少引起重型肝炎,HCV重叠HIV、HBV等病毒感染、过量饮酒或应用肝毒性药物时,可发展为重型肝炎。HCV感染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嗜肝病毒所致重型肝炎基本相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经过。

(3)慢性丙型肝炎肝外表现

肝外临床表现或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异常免疫反应所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眼口干燥综合征、扁平苔藓、肾小球肾炎、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B细胞淋巴瘤和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等。

(4)肝硬化与HCC

慢性HCV感染的最严重结果是进行性肝纤维化所致的肝硬化和HCC。

(5)混合感染

HCV与其他病毒的重叠、合并感染统称为混合感染。我国HCV与HBV或HIV混合感染较为多见。

(6)肝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

丙型肝炎常在肝移植后复发,且其病程的进展速度明显快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

3.重型丙型肝炎

(1)以急性黄疸肝炎起病,高度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2)胆红素迅速上升,日升高值大于17.0μmol/L或170μmol/L。

(3)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4)意识障碍。

(5)起病10天以上出现上述表现者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半年以上慢性感染者为慢性重症丙型肝炎。

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通过乙肝疫苗等抗病毒措施,乙肝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可降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目前仍有5%—10%的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所生婴儿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侯金林介绍,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研究显示,在乙肝疫苗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结合更多有效的抗病毒措施,能够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目前,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可以降低至1%以下,甚至达到完全阻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介绍,达到并保持高水平乙肝疫苗接种率是我国乙肝防控重点。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免费为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10年,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免费接种。基于此,2014年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4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为0.32%,5—14岁人群为0.96%,乙肝病毒新感染者减少了3000万。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表示,病毒性感染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的检测和治疗,减少由于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进而降低死亡率。

丙肝的治疗

1.抗病毒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

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周1次给药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博赛匹韦(BOC)饭后,每天三次(每7-9小时),或特拉匹韦(TVR)饭后(非低脂饮食),每日三次(每7-9小时)。期间应密切监测HCVRNA,若发生病毒学突破(血清HCVRNA在最低值后上升>1log),应停用蛋白酶抑制剂。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最终确定,但早期治疗对于基因1型高病毒载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A级)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病毒性肝炎

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传播途径:

一般在发达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

病毒性肝炎传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哪些 肝炎怎么治疗最好

肝炎是指肝脏炎症损伤,它的发病原因各种各样,因此它的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比如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毒治疗,而药物性肝损伤表示一个对症治疗,还有酒精性肝炎,主要是一个护肝治疗,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就需要抗免疫治疗,因此肝炎的治疗方法,根据发病原因来定。

相关推荐

治疗病毒性肝炎

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为常见。 西医病名 定义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为常见。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 病理生理 第一阶段病毒复制期,该阶段是病毒经血液直接侵犯心肌,病毒直接作用,产生心肌细胞溶解作用。第二阶段免疫变态反应期。对于大多数病

奥密克戎病毒高温可以杀死吗 84消毒液能杀死奥密克戎吗

能。 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里指出对于新冠病毒应当采用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就是含有活性氯离子的具有氧化作用的消毒剂,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含氯消毒剂,能够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但应用84消毒液时因其产生的气味对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所以在应用时应该佩戴好手套和口罩,同时用84消毒液消毒喷洒物体表面进行灭活新冠病毒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氯气过多使人产生中毒的症状。 另外,要注意84消毒液避免和洁厕灵同时使用,两者会产生更多的氯气使人体中毒。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药有哪些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药有哪些?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此病不仅发病非常快,而且还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如何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重症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尽快治疗,那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药有哪些呢?这款弄爱普生。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及重症三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自然治疗药物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药如下: 病毒性肝炎一般可按中医传统分为黄疸和无黄疸两大类,黄疸又分为阳黄和阴黄进行诊治,但需重视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乙肝一般是不会通过吃饭传染的,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染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它不仅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身边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疗,部分患者会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肝硬化、肝癌发生,所以患者要根据自身病情积极对症治疗。 患者在治疗时如果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治疗误区,那么,肝病康复是有希望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会传染,但是一般的生活中是不会传染的,在吃饭

病毒性肝炎检查

1、肝功能检测 (1)血清酶学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细胞中的浓度比血清高104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浓度升高1倍,急性肝炎阳性率达80%-100%。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中浓度最高,故在判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疾病的影响。AST 80%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明显增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线粒体中AST释放入血,血清转氨酶增高的程度大致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平行,但重症肝炎时,可出现胆红素不断增高,而转氨酶反而下降,即胆酶

丙型肝炎治疗

1.抗病毒治疗方案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每

酒精性肝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酒精性肝癌是怎么回事呢?酒精性肝癌是肝癌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酒精性肝癌的治疗通常以手术为主,很多人都很困惑,酒精性肝癌的诱发病因有哪些呢? 肝癌给患者带去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临床肝癌可分为酒精性肝癌与非酒精性肝癌,主要与乙肝病毒、肝硬化及长期大量饮酒等原因造成的。非酒精性肝癌可由中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造成,中毒性肝炎中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能引发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可诱发肝癌;而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同样可引发患者转氨酶升高,诱发肝癌。酒精性肝癌则是由于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

得了丙肝应该怎么办啊

1.抗病毒治疗方案 在治疗前应明确患者的肝脏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得到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PEG-IFNα联合应用利巴韦林,也是现在EASL已批准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标准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均优于单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扰素α(PEG-IFNα)是在 IFNα分子上交联无活性、无毒性的PEG分子,延缓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体内清除过程,其半衰期较长

病毒性肝炎病因

【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其形态为无囊膜的20面体呈立体对称的球形颗粒,直径25~29nm,内含单股正链RNA基因组,沉降系数33~35S,分子量2.25×106~2.8×106,病毒基因组已被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体系统。HAV在体外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0℃60分钟及pH3的酸性环境,但在100℃5分钟、氯1mg/L30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甲醛1∶400037℃72小时均可灭活。HAV在体外培养已获得成功,可在原代狨猴肝细胞、猴胚肾细胞

病毒性肝炎治疗常用的方案具体是什么

西医治疗病毒性肝炎 需要注意休息:病毒性肝炎发病早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 补充营养治疗:病毒性肝炎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欲好转后,应能给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