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按摩选穴:肾俞、命门、中极、关元、曲池、合谷、大椎、风池、百会、三阴交等。
盆腔炎按摩方法
掌摩关元3~5分钟。
按揉中极、三阴交各50~100次。
掌振下腹部2~3分钟。
滚按腰骶部5~10分钟。
用拇指指端按揉肾俞、命门各100次,大椎50次。
掌按并擦热腰骶部处。
用力拿捏风池、曲池、合谷各20~30次。
按摩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慢性盆腔炎一般需要至少按摩3~5个疗程,才能见效。
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按摩选穴:肾俞、命门、中极、关元、曲池、合谷、大椎、风池、百会、三阴交等。
2、盆腔炎按摩方法
掌摩关元3~5分钟。
按揉中极、三阴交各50~100次。
掌振下腹部2~3分钟。
滚按腰骶部5~10分钟。
用拇指指端按揉肾俞、命门各100次,大椎50次。
掌按并擦热腰骶部处。
用力拿捏风池、曲池、合谷各20~30次。
按摩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慢性盆腔炎一般需要至少按摩3~5个疗程,才能见效。
按揉鼻炎穴可以治疗鼻炎
鼻炎穴怎么找
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歌诀
鼻炎穴位颧下缘,交叉下颌面神经,进针方向透鼻翼,三叉鼻炎与面瘫,面肌痉挛后遗症,感冒过敏下颌炎。
取穴方法
交叉取穴。
穴位解剖
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和面神经颧支,下颌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功用
退热,止痛。消炎,调节神经,抗过敏。
主治
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
穴位配伍
1、鼻通组穴:鼻通(经验穴)、合谷、迎香、命门、上星、肾俞。
2、下迎香组穴:下迎香(经验穴)、巨醪、足三里、印堂、百会、脾俞。
3、通天组穴:通天、禾醪、曲池、肺俞、风门、素醪、大椎。
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1、盆腔炎按什么穴位
按摩选穴:肾俞、命门、中极、关元、曲池、合谷、大椎、风池、百会、三阴交等。
2、盆腔炎按摩方法
掌摩关元3~5分钟。
按揉中极、三阴交各50~100次。
掌振下腹部2~3分钟。
滚按腰骶部5~10分钟。
用拇指指端按揉肾俞、命门各100次,大椎50次。
掌按并擦热腰骶部处。
用力拿捏风池、曲池、合谷各20~30次。
按摩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慢性盆腔炎一般需要至少按摩3~5个疗程,才能见效。
3、中医怎么看盆腔炎
中医认为,盆腔炎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瘀滞所致。本病的成因,主要是邪毒侵入胞脉后,与败血搏结,进一步发展所致。由于邪气盛实,瘀热内结,正邪交争剧烈,而致腹痛较重,并有高热、寒战。当瘀热阻于肠道时,可致腑气不通、热结旁流,而见呕吐、腹泻等。
辨证论治方法如下:
胞宫积热证:发热头痛,小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秽臭,口干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泻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解毒。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大黄、黄柏、茯苓、茵陈等。
胞宫湿热证:低热起伏,少腹坠胀疼痛,腰酸纳差,带下色黄,质稠臭秽,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清热化湿。二妙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滞胞脉证:少腹坠胀、刺痛、拒按,腰骶酸楚,经行不畅,夹有血块,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质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活血行气。少腹逐瘀汤加败酱草、益母草等。
正虚邪恋证:少腹隐痛、坠胀,腰骶酸楚,劳累、性交、排便及经行后加重,带下量多,低热,少腹或可扪及包块,舌淡色暗,苔腻,脉弦。扶正法邪。慢盆汤加败酱草、益母草等。
鼻炎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
鼻炎穴是用于治疗鼻炎的有效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部及面部病变为主。平衡针灸疗法通过对鼻炎穴的操作来治疗鼻炎等病症。
一、穴位定位与治疗
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局解: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和面神经颧支,下颌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二、功能与主治
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神经,抗过敏。
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
三、歌诀
鼻炎穴位颧下缘,交叉下颌面神经,进针方向透鼻翼,三叉鼻炎与面瘫,面肌痉挛后遗症,感冒过敏下颌炎。(3寸毫针向鼻翼方向平刺1---2寸,交叉取穴)
盆腔积液为什么下腹痛?要怎么办
如果是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盆腔积液,那么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有小腹疼的症状,因为子宫、盆腔主要是处于下腹部位置。主要表现为小腹疼痛、下腹坠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
另外,而如果是附件炎、卵巢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那么患者可能会有下腹单侧或双侧疼痛的症状,因为输卵管位置在子宫两侧,也就是下腹部位的的两侧边。
盆腔积液下腹痛怎么办
一、输液治疗
盆腔积液下腹痛,考虑是急性盆腔炎发作,见效最快的方式就是输液治疗。输液治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能够缓解炎症以及炎症引起的疼痛,减少炎性积液的渗出,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物理治疗
盆腔炎患者出现盆腔积液、下腹痛等症状,通常为慢性盆腔炎,这种情况还可以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常用红外线、超声波、微波、药物离子透人等方法,促使盆腔血液循环,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三、中药灌肠治疗
盆腔炎引起了下腹痛,在物理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主要是针对盆腔炎的病机,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或温化寒湿为主;通过局部用药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黏连消退,包块缩小。
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相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中药灌肠的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的浓度,又经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因而疗效较好。
而且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安全、无副作用,并能防止因抗生素长期使用而造成的耐药和多重感染。
四、手术治疗
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卵巢肿瘤、肠道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患者也会有下腹痛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如果上述的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另外,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
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五、艾灸治疗
方法一
取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腿上穴位可以15-20分钟,用单眼艾灸盒。所有穴位都可以做移动艾灸,可以离穴不离经。
作用:辅助治疗盆腔炎、盆腔积液。
六、按摩治疗
1.手部按摩
(1)拇指指端点按双手内关穴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内关穴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治疗慢性盆腔炎。
(2)拇指、食指捏拿合谷穴1~3分钟,以感觉麻胀为宜。此法可调节盆腔血液循环,对慢性盆腔炎有治疗作用。
2.足部按摩
(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三阴交穴可调血和气,刺激此穴有助于改善女性肾脏功能,可消除机体炎症,治疗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2)小鱼际擦足底涌泉穴,以足心发热为宜。经常按摩此穴可使人精力旺盛,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慢性盆腔炎有防治作用。
3.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拔罐位置图片 盆腔炎拔罐位置
带脉穴:属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可调冲任,理下焦,除湿热。
位置: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
中极,曲骨: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具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清除湿热的作用。
中极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曲骨:中极穴下1寸。
秩边,次髎:位于腰骶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为止痛效穴。
位置:秩边位于腰骶部臀沟旁开3寸,次髎位于骶部第2骶骨孔。
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有健脾胃,益肝肾,理气血,祛湿热之功效。
位置: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
盆腔炎附件炎艾灸什么穴位
1、盆腔炎艾灸什么穴位
穴位定位: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2、艾灸盆腔炎的方法
2.1、腰阳关、次髎穴温和灸腰阳关位于督脉,具有补肾调经、散寒直通的功效;次髎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理气、调经的功效。患者可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或扩散至腰骶部或向下肢传导,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2、关元、子宫穴温和灸关元、子宫位于下焦,合用具有温补元阳、调经止痛的功效。患者可自觉热感向深部穿透至腹腔,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3、三阴交穴双点温和灸三阴交乃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调血补阴、祛瘀止痛的功效。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
3、附件炎艾灸什么穴位
快速定位:
中极穴,有前正中线上,脐下5指处;
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4指处;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直上4指,胫骨后缘;
气海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2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