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来瘦,老了很瘦真的好吗

老来瘦,老了很瘦真的好吗

老年人胖瘦应有度,莫盲目追求

老年人身体的机能本就在退化,身体健康的维护工程应加以重视。

老年人若是过于肥胖很容易出现“三高”、还有糖尿病等危险情况;过瘦会产生抵抗力弱、疾病多生等情况。

因此,过胖和过瘦都不好,我们选择“健康适度瘦”!

老年人是瘦是胖有“标尺”

老年人的身体体重标准较于年轻人就有所不同了,衡量胖瘦有标准,通过简单公式就能知晓。关爱祖辈健康,我们来学习学习吧。

老爷爷:身高(cm)-105=体重(kg)

老奶奶:身高(cm)-100=体重(kg)

既然get到了新的技能,赶紧给老人测一测,看看是否符合瘦纸标准。

老来胖的益处与老来瘦的麻烦

“老来胖”有老来胖的益处

7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太多理由要减肥,只要不是久坐的生活方式,稍胖还可以长寿。研究人员富立克博士等,对70岁以上的超重老年人随访10年结果证实,他们比正常体重老年人的死亡危险低13%。富立克博士指出,除非因超重导致糖尿病或骨关节炎发生或恶化,没有太多理由要求70多岁的老年人减肥,老年人受惠于额外的体重。另有多达24项观察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人有一些额外脂肪是有益的。

加拿大研究人员也曾调查了4437名男性和5166名女性,分析数据包括其体重指数、腰围、臀围以及腰与臀部的比例等。结果发现,对18岁至64岁的人来说,身体超重会增加早亡风险;但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体重低于平均水平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女性尤为明显。

“老来瘦”有老来瘦的麻烦

虽然过度肥胖确实多数伴有疾病,但不能简单地说胖就不好。人到中老年以后由于新陈代谢发生改变,活动量减小,脂肪消耗量减少,稍微胖一些也是正常现象。情志开朗,家务负担减轻及社会责任变小,出现“心宽体胖”,只要不是过分肥胖,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人到中老年以后如果身体太瘦,一定要查明原因。老年人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不利健康,但老来过瘦也不好,如果为了求得“老来瘦”而过分节制饮食,那就更不明智了。

事实上,老年人倒是适当胖点比瘦好。老年体瘦者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如果再遇到突发事件或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强烈变化等情况,一般难以适应。

老年体瘦者,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此外,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

因此,专家建议,老来胖点未必是坏事,只要不是大腹便便、过于肥胖者便不需刻意去节食减肥,老年人在饮食上不要过于限制或大量进食某种食品,还是各种食物都吃一点好。相比于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老年人更需注意不能久坐,需要多运动。

​什么原因导致老人突然变瘦

“千金难买老来瘦”。但是,如果瘦得太快,千万别大意,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老人变瘦是有度的。正常的变瘦应该以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为衡量标准。BMI值只要在20至24范围内波动,就基本属于正常变化。 还有一个更简便的判断方法:老人如果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了2.5至5公斤,就要检查是否患病了。此外,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也能发现身体的变化,如以前穿着合体的衣服变得宽大了、腰带松了或感到鞋子肥大了,都不能马虎大意。

能引起老人体重锐减的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中就身体消瘦这一项,即“三多一少”。老人如果突然变瘦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真的患有糖尿病,专家建议使用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来治疗,因为这就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效果最佳的疗法,而且效果十分明显,备受广大“糖友” 的好评!

当然,也有些变瘦并非疾病造成,但同样不能忽视。因为体重下降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抵抗力降低,因而发生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几率随之增加。体轻者在摔倒时缺乏脂肪保护,更容易骨折;太瘦的人缺乏御寒能力、经不起疾病消耗。老人要以健康为重,不应盲目限食吃素,要保证营养供应。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的任何异常都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要时刻关注身体的细小异常,才能永葆健康长寿。

不要盲目追求老来瘦

时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科学家证实,体重超过正常人体重10%以上(超重)者和体重正常者相比,患高血压的几率高6倍,患心脏病的几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高5倍,患胆结石的几率高2.5倍,患月经异常的几率高3倍,患膝关节炎的几率高6倍。45岁以上的人体重如果超过正常标准的10%,那么,每再超过1公斤,寿命就要减少29天。所以大多数老年朋友普遍信奉“千金难买老来瘦”这一信条,有些甚至一味追求“老来瘦”。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老来瘦”者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如果再遇到突发事件或生活及自然环境的强烈变化等恶劣情况,一般难以适应。老年体瘦者,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患老年性糠疹、皮肤角化症、皮肤瘙痒症等老年性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此外,瘦人由于体内贮存的能量物质很少,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使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甚至很难渡过危及生命的难关。 >>>突发"老来瘦"可能是癌变征兆

因此提醒老年朋友,为了健康,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不利健康,但老来过瘦也不好,不要盲目追求。如果为了求得“老来瘦”而过分节制饮食,那就更不明智了。

老人为什么越来越瘦

1、病理型消瘦

慢性疾病型: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慢性疾病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疾患、糖尿病等等。

手术型消瘦: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手术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胃切除、胆囊切除术、消化系统手术、脏器移植手术等等。

2、综合型消瘦

即属于病理型消瘦又属于脾胃虚弱型消瘦的患者两种因素都具备,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症状的患者统称为综合型消瘦。

老人为什么越来越瘦

1、病理型消瘦

慢性疾病型: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慢性疾病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疾患、糖尿病等等。

手术型消瘦:主要表现为在患某种手术后造成长期或间断性消瘦,比如:胃切除、胆囊切除术、消化系统手术、脏器移植手术等等。

2、综合型消瘦

即属于病理型消瘦又属于脾胃虚弱型消瘦的患者两种因素都具备,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症状的患者统称为综合型消瘦。

消瘦老人怎么吃?

1、每日多吃几餐,尽量使总进食量增加些。

2、甜食易于吸收,脂肪类热量高,应适当多吃些。

3、补充多种维生素,以调整全身器官功能。适当补充些锌,以改善食欲。

4、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既占了体积又影响其他营养素吸收,应适当控制。

5、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这时就不宜过分顾及胆固醇含量而控制荤食了。

千金难买老来瘦是误区

瘦也可能脂肪超标。人们总把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些,事实上,很多体重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由于没有“胖子们”警惕性高,体重轻的老人往往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自动忽略血糖血脂检测项目,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建议很瘦的老人,也要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并少吃油腻,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半小时运动。

警惕营养不良。瘦老人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差,常常会感觉精神不振,易出现疲劳和头晕目眩的现象。此外,有些老年人并非天生就瘦,而是盲目推崇素食,只吃米面、蔬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拒绝肉鱼禽类等动物性食物,这些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足、能量缺乏,进而发生贫血、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等。

易引发疼痛。脂肪是内脏器官、皮下组织的保护器,起着衬垫支撑、缓解震动的作用。精瘦的人由于没有足够的脂肪作为骨骼的缓冲物。他们久坐时,臀部骨骼常因为被压而感到疼痛。由于脚底脂肪垫薄,走路也会觉得痛。

免疫力下降。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并且一旦患病,往往经不起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折磨。太瘦的老年人由于皮肤变薄和干枯,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

老年人消瘦可能缺少蛋白质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不过对此营养学专家并不认可。专家指出,老年人瘦了未必好。老年人消瘦可能缺少蛋白质。

《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近半数老年人缺乏营养和健康知识,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这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生,而患病后营养不足高发,越发影响治疗。

专家指出,老来瘦很可能是体内缺乏蛋白质,而这可能导致老年人患上少肌症,带来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肿瘤风险增加、代谢异常等问题。目前,少肌症已经是中国老人第六位死因。因此,如果老人有力量下降、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最好到医院就诊。

除了老人因为消化系统衰退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外,没有科学指导的节食减肥、手术、慢性病,都可能导致体内缺乏蛋白质,带来少肌症等疾病。这些人群要科学补充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动物蛋白、大豆蛋白(黄豆、青豆、黑豆)。

老年人到底胖好还是瘦好

老年人胖点好?

不少人会有这个观点,老人家胖点好,说明营养充足,有精神,相应的抵抗力好,小病小疾的能扛过去。

瘦点就不好?

既然胖点好,那么瘦点就不好?肯定不是的,对于老年人来说,还会强调:千金难买老年瘦。可见,还有很多老年人想着瘦点才好呢?毕竟瘦,谐音“寿”,让自己高寿,何乐而不为?

瘦一点的老年人,说肥胖老人易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

由此可见,瘦一点、胖一点的人,说出的话,似乎都有道理。想要健康,单单从胖瘦分析,是不够的,还要从多方面考究。

BMI很重要

其实,想要身体健康,对老年人来说,看重的不是胖瘦,而是BMI,这个指数能考察一个人健康,在18.5—25之间,同时,浮动不超过10%。

BMI看出体重、升高的指数,对了解腰围、体型非常好,能更加全面的反映老年人健康,对防病、控制身材有帮助。

老来瘦就是老来寿?老年人胖好还是瘦好?​ 太胖当然也不好

因为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密切相关,对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体质指数(BMI)常用来作为一个人是否肥胖的参考。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的结果应该在 18.5~25 之间。

除此之前,还要结合腰围、体型、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来综合评估是否肥胖。体重控制不单纯为了形体优美,更多的在于健康。

不要以为胖了就不会有「少肌症」,有着明显松弛的「蝙蝠袖」手臂,腰腹肥胖的「苹果型」身子,这样的体型往往意味着不仅肌肉减少,同时脂肪也大量增加。中老年人患少肌症肥胖的,男性为 35.1%,女性高达 48.1%。研究发现,少肌症肥胖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远高于「单纯肥胖」及「单纯少肌症」。

1、50 岁以后的绝经女性,受激素变化的影响,少肌症和骨质疏松症都格外需要被重视。

2、65 岁以上老年人少肌症的发生,与年轻时营养及运动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可以试一下下面这 5 种简单的自测方法。

1. 看体重,没有刻意减重,体重每年下降 5% 时,需要注意。

2. 看速度,按照日常步行速度行走 4 米,如果步速 ≤ 0.8 米/秒,所用时间 ≥ 5 秒时,需要注意一下。

3. 看姿势,坐在约 43 厘米高、无扶手的椅子上,后背挺直,双手环抱于胸前,自行起立,然后坐下,再起立再坐下,30 秒内坐起次数 < 14 次,需要注意。如果日常生活中,从地面或沙发坐起时困难,总需要依靠手或外力支撑才能够站起,也要留意。

4. 看力量,使用简易握力器,如果男性握力 < 30 千克、女性握力 < 20 千克,需要考虑握力下降。

5. 看肌肉,臀大肌变得扁平、小腿的腿围减少、上臂有明显的皮肤松弛下垂俗称「蝙蝠袖」,都是肌肉流失的表现。

少肌症初期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不过老人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如果有上述多个表现,还需要去医院进行骨骼肌量的准确测量,进行确诊。

加强运动以及注重营养。

1. 加强运动,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每周至少 3 天,每天进行累计 40~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 20~30 分钟。坚持 3~18 个月的综合运动,就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

2. 注重营养,除了少盐少油低糖外,还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以及鱼虾蟹肉、鸡鸭禽肉、猪牛羊畜肉以及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都是优质蛋白质,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有益于防治少肌症。建议每天吃够一到二两的肉类,再喝上一杯奶。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

总之,老年人不要超重,也要注意防止肌肉流失。不要觉得都上了年纪还关注体型,是「矫情」,这其实是对健康状况的重视。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一味追求老来瘦,也不要太多肉,健健康康,生活质量才有保障,才能长寿。

瘦脸针打不好脸太瘦会显老

有些打过瘦脸针的人会发现,在下颌瘦下去的同时,颧骨下方也出现了凹陷,显得太瘦而且显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主要作用是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从而导致肌肉不会收缩,如果肌肉长时间不收缩就会发生萎缩。当肉毒素打入咬肌起作用后,由于咬肌长期不能收缩,就会发生萎缩而瘦下来。因此,打肉毒素瘦脸不能打颧骨下方的咬肌,否则极易造成此部位凹陷而呈现老态。也有的人打瘦脸针时并没有打在颧骨下方的部位,但也出现了颧骨下的凹陷。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入体内的肉毒素是液体,会向周边弥散,如果在靠近咬肌上方的位置打入过多的肉毒素,就会因为弥散作用而麻痹颧骨下的咬肌。因此应该进行两点或三点注射,而不是多点注射,因为后者因弥散作用会导致咬肌上方麻痹的机会增大。二是颧骨下的面部是否饱满和咬肌的浅头及中头的饱满程度有关。当部分咬肌被麻痹时,咬肌上方没有被麻痹的肌肉由于缺少下方肌肉的牵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表现在面部形态上就会出现颧骨下的凹陷。

老人偏瘦更易得重病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不瘦疾病稠”。一些体瘦老人自认为身体瘦,血脂自然不高,得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胖老人肯定要低,因此在饮食结构、锻炼、定期体检方面都不太注意。但据近来一项调查发现,体瘦老人化验检查出现异常,如体瘦老人血压、血脂或血糖超过正常时,其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比体重正常老人高5倍,比胖老人高3.1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老人不仅要看到身体瘦是健康的本钱,相反,也要看到危险的一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刘征堂教授强调,太瘦的老人要定期体检,并且重点关注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骨密度等指标的情况。

老人脏器、血管老化,本身就容易出现“三高”,较瘦的老人欠缺饮食和锻炼的注意,容易成为痰湿体质,出现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其次,消瘦老人多有营养不良,抵抗力也相对降低,许多疾病会乘机而发。因此,体瘦老人要更加关注血红蛋白指标,它直接反映贫血程度。另外,骨质疏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尤为密切,调查发现,消瘦老人的锻炼程度一般低于肥胖老人,因此,其患骨质疏松的几率要更大一些。那老人怎样最健康呢?美国医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老人的体重指数(BMI)在23.5—24.9之间最好。中国台湾的研究则认为,老人最佳的体重指数值应该在18—23.5之间。

​“老来瘦”或藏更大祸根

都说老人瘦点好,事实上真的是如此,老人瘦虽然高血压高血脂的威胁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老来瘦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老人们你知

都说老人瘦点好,事实上真的是如此,老人瘦虽然高血压高血脂的威胁较小,但是并不代表就没有,老来瘦很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祸患,老人们你知道多少呢?

“老来瘦”或许藏祸根

自古以来,流传着“有钱难买老来瘦”的古话,可是如今这“老来瘦”还真不可忽视呢。邻居张大妈最近有些消瘦,她自己没当回事,认为是日常锻炼的成果。家人觉得这瘦的不简单,首先想到是测血糖,结果一出来,家人吓了一跳,餐后血糖25mmol/l!看着结果张大妈倒不紧张,我没啥不舒服呀。第二天她到了医院,测血糖结果还是20mmol/l,医生建议她马上住院,可张大妈坚持先回家,过两天再来。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念之差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当天晚上,张大妈突然感觉自己右手有些麻木,不听使唤,一早醒来,不仅手和脚动不了了,连说话都不清楚了。家人急忙把她送进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张大妈被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

家人想不通,老太太怎么一下子病的这么重?

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治医师尚菊菊介绍说,人类的健康生活与外环境和内环境的稳定密切相关。血糖过高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平衡,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影响了各个脏器的功能。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酮症、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脑血管病变、眼底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等。

目前的专家共识认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证”。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病因,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糖尿病是一种以糖脂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不但可使血糖增高,而且还会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其脂肪过度氧化、分解为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形成高脂血症,加速了糖尿病人的动脉硬化。据统计,糖尿病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并且发生年龄早,病程进展快。病变主要位于脑动脉、冠状动脉和下肢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弱,动脉内膜粗糙,易造成血小板在动脉壁上附着,所以容易发生血栓。此外,糖尿病人激素调节功能异常,生长激素增多,使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强,胰高血糖素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这些均易导致血栓包括脑血栓的形成。

怎样应对老人维权新难题

一项全国范围开展的调查显示,某地2011年累计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超过3500件。数据显示,老人来信来访的内容已从传统的“退休费、财产继承、子女赡养”纠纷,转变为“替子女买房、再婚财产、精神赡养”三个方面。老年人遭遇这些维权新难题该怎样应对呢?

替子女买房最好先公证

不论是父母首付由子女还贷,还是共同出资买房,一旦子女出现婚变,老人权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年过七旬的郭松岭老两口在儿子婚后第二年便倾尽所有为儿子购买了一套房屋,并以儿子的名字办理了产权登记。谁知,2011年10月,小夫妻却因感情确已破裂而离婚,房子成了他们的争抢焦点。

点评:在在双方争执的情况下,必须有证据证明是“一方父母出资”,还是“双方父母出资”及份额。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为了避免类似情形发生,老人在为子女买房时,最好进行公证。

避免财产争执 再婚前书面约定

老年人再婚的突出烦恼是因彼此子女对他们财产的态度,导致其不得安心。

2008年元月,72岁的濮诚与比自己小4岁的关兰萍再婚。濮诚的子女提出,如果父亲去世,房子须由男方子女继承,继母须无条件搬走;关兰萍子女也提出,母亲的数十万元积蓄只能独自花费,若母亲去世,所剩积蓄须由女方子女继承。最终双方闹得不可开交。2011年11月,两位老人无奈离婚。

点评:《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再婚老人如事先订立书面约定,由于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既可使各自子女放心并避免争执,也可以使老人的婚姻与养老不必受各自子女的牵制和影响。

精神赡养 花钱奖励大可不必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赡养的主要矛盾更大程度体现在精神层面上。

年逾七旬的蒋令芳夫妇共有3个子女,由于各种理由很少回家看望父母。“谁常回来看看就可以得到奖励!”老两口无奈推出了一个“家规”,可效果并不好。2011年11月,两位老人选择了诉讼,诉求只有一个:让子女“常回家看看”。

点评:一方面,给父母精神慰藉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常回家看看”是传统美德。这种美德也为法律保护,如《民法通则》第七条就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

老人去世后——银行存款如何支取

不久前,张某的伯父在车祸中遇难,因死得突然,未留遗嘱。张某的3个子女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一张5万元的存单,于是他们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和父亲的存单、死亡证明到银行支取,银行以手续不全拒绝付款。那么,人去世后银行存款如何取出呢?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高检察院、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存款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规定,存款人死亡后,继承人要支取存款,必须向银行出具自己享有其继承权的有效证明,主要是指继承证明书。

继承证明书必须通过公证机关或者法院办理,如果几位合法继承人对死者的存款分割没有争议或者只有一个继承人,则继承人可持存单、身份证明和存款人死亡证明等材料,到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证明书。经公证处调查审核,符合出证条件的,才出具继承证明书。银行凭继承证明书办理存款支付或过户手续。

如果几个合法继承人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的,则不能申办继承证明书,而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对死者存款的继承权归属以及各继承人应得份额问题作出裁判。裁判生效后,继承人就可以持法院的裁判文书到银行办理存款支取或者过户手续。

《西游记》职场潜规则

唐僧:论能力,论业务,上司不一定非得比下属强。当领导的不一定是专家,甚至有可能就是一个门外汉,关键是用人有方。唐僧虽然身无绝技,但能让自己的徒儿个个发挥特长。

孙悟空:和对手过招,一定要有一斗到底的决心。职场里的输家,往往不是没有手段和智谋,而是开工总想回头箭。真正的赢家,永远一往直前。孙悟空之所以成为斗战胜佛,这与他对大小妖精们一斗到底的决心密不可分。

猪八戒:有些时候,做得多不如说的多。在职场里,有些人明明做了很多,却不懂表现,以至于没人知道,甚至功劳被别人抢走,这种人就算累得半死,也往往讨不着半个好,因为上司压根看不见。猪八戒最大的长处就是会说,会多说,而且在说时会让师傅听着顺耳。

沙僧:老实人不吃亏,但绝对多受累。从长远来看,职场中的老实人不吃亏,但绝对要多付出。西天取经,大小行李全靠沙和尚默默无闻地挑着。

大小妖精:不是每个机会都值得尝试。在职场里,最大的问题并非是要不要往上爬,而是如何抵御诱惑。许多人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晓得如何选择。大小妖精们如果满足于吃点凡夫俗子的肉身,就不会有灭顶之灾,偏偏都想尝试着吃口唐僧肉,于是厄运难免。

王母娘娘:老板娘有时是最得罪不得的老板。悟空在蟠桃大会上得罪了王母,才有了后来的五百年牢狱之灾。

相关推荐

四种体型老人适合不同运动

1、水桶型老人 这类老人体格强壮,但过重的体重同样不利于健康。因为体重过重会给膝关节增加负担,让已骨质流失的关节不堪重负。 这类老人应多进行耐力训练。在运动过程中,老人要保护好关节,可以多做慢跑、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但不建议采用爬楼梯的锻炼方式。 2、苹果型老人 年轻时并不胖,年老后却腰围大增,体重较正常,只是臀部、腹部堆积不少脂肪,形似苹果。这类老人最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冠心病的风险也较高。 苹果体型的老人应该注重锻炼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建议选择跳操、广场舞等方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

怎么样才能让老年人减肥成功

因此提醒老年朋友,对胖与瘦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过于肥胖不利健康,但老来过瘦也不好,不要盲目追求。如果为了求得“老来瘦”而过分节制饮食,那就更不明智了。专家们认为,只要掌握下面2个策略,就能获得成功: 1.懂得性别差异。身高、体重相仿的男女吃同样多的东西、接受同样强度的训练,男士的体重总是减得更多更快。因为男性每磅体重含有更多的肌肉组织,正是它们需要“燃烧”更多的脂肪。因此,女性想取得男性减肥的效果,必须进行超过想像的更多的锻炼。 2.制订合理的减肥方案。吃低脂食物,减少腰腹部脂肪,营养专家推荐的是饱和脂肪

老人无故消瘦可能患甲亢

老年人如果突然消瘦的话,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可能是患有某些疾病。老年人突然消瘦可能是患了甲亢。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在临床上,老年人突然消瘦许多是疾病在侵袭。广州某医院内分泌科黎天鉴主任医师提醒,对于老年人来说,消瘦要区别不同情况。如果一向消瘦,也没有任何异常反应,这种瘦是正常的。但如果老年人突然消瘦就不是件好事了,很可能是某种的疾病造成的,比如糖尿病、甲亢、肿瘤、结核,这几种疾病都会引起老年人突然消瘦。再比如,老年人患癌症的几率较高,并且恶性肿瘤都会导致消瘦,因为癌细胞消耗掉了体内大部分

老人突然变瘦小心这些疾病

老人突然变瘦是疾病信号 老人变瘦太快是异常信号,正常的变瘦应该以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为衡量标准。BMI值只要在20至24范围内波动,就基本属于正常变化。 还有一个更简便的判断方法:老人如果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了2.5至5公斤,就要检查是否患病了。此外,注意一些生活细节也能发现身体的变化,如以前穿着合 体的衣服变得宽大了、腰带松了或感到鞋子肥大了,都不能马虎大意。 能引起老人体重锐减的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中就身体消瘦这一项,即“三多一少”。老人如果突然变瘦

减肥期间猪肉怎么吃不会胖

减肥期间猪肉怎么吃才不会胖? 猪肉的部位多,几乎全身各部位都能入菜,每一种依据肉质的特性和味道,都有其适合的烹调方法,台湾人最常使用猪肉做好菜,所以猪肉最能表现出道地的台湾味来,要了解猪肉每个部位适宜的烹饪方法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猪肉含脂肪的部位比较多,要瘦身的美眉千万要慎选部位,不要一时贪嘴吃了许多高热量的猪肉而不自知喔!以下就是简单的猪肉部位介绍图,要上市场或超市买肉的美眉们,可要了解一下你要买的部位,才能买到适合做瘦身汤料理的瘦肉喔! 猪肉的烹调方式 一般而言,位于猪腰内肉、里肌肉、小排、梅花肉部位

昙花的植物文化

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灿烂。她还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后来此事给玉帝得知,玉帝于是大发雷霆要拆散鸳鸯。玉帝将花神抓了起来,把她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

​老人体型胖瘦的患病几率分析

老年健康是现在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近来一项调查发现,体瘦老人化验检查出现异常,如体瘦老人血压、血脂或血糖超过正常时,其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比体重正常老人高5倍,比胖老人高3.1倍。 研究显示,瘦老人抵抗力相对较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容易发生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影响寿命。而且瘦老人内脏下垂的发病率也很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老人不仅要看到身体瘦是健康的本钱,相反,也要看到危险的一面。太瘦的老人要定期体检,并且重点关注血压、血脂、血糖

以下养生准则你注意了吗

一、静神少虑 1、老年人精神上要乐观开朗,不要为了一些琐事去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2、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3、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4、注意仪容仪表,不同的场合装束要得体,心态年轻化,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二、劳而勿过 1、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适当运动。 三、节欲保精 既老则安 老人养生准则 要

老年人过瘦有哪些危害

太瘦免疫力低下 瘦弱的老人免疫功能往往低下,对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发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及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太瘦不能抵御寒冷 脂肪除为能量的仓库外,还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瘦人怕冷的道理亦在于此。 太瘦引起骨质疏松 老年人太瘦还会引起一种名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疾病,成为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瘦易体质虚弱 老年人太瘦了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都会比正常老人低,体质相对较弱,对饥饿和劳累的耐受能力

老人太瘦怎么补

营养处方: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特别是蛋白质营养。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青壮年略高,只要肾功能允许,老年人膳食蛋白质摄入量要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3克。每餐摄入25-30克蛋白质,能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蛋白质合成。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增加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等摄入。还要提高维生素d的摄入量。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老人,要增加维c、维e、类胡萝卜素、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运动处方:增加抗阻训练是防治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哑铃、杠铃、拉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