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血压应该如何治疗
老年人低血压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措施
(1)针对几种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采取:
①睡眠使用头高脚低、与地平面呈20°以上斜度的床板,以便降低肾动脉压,有利于肾素的释放和有效血循环量的增加。
②夜尿使用床旁便器,以防止夜间如厕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厕所宜设扶手以备随时扶持;保持大便通畅,便时不宜过分用力。
(2)康复锻炼宜循序渐进,这在年高体弱、久病卧床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尤为重要。体位变换不能过急过猛,应先由他人或器械辅助,然后逐渐过渡到独立地站立、行走,锻炼的内容和时间也需逐渐增加。
(3)物理疗法:如使用可增加静脉回流的紧身腹带、紧身裤和弹力长袜,但有些老年人不愿接受。
2.病因治疗
(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特别要慎用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见上述);正在使用的药物被明确为已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果断停止使用;必须使用的药物,如心绞痛时使用的硝酸甘油制剂,若已引起与低血压有关的不适反应,应及时减量或拉长用药间隔时间或改变剂型或改用其他药物。
(2)适当放宽饮水和摄钠的限制。
3.药物治疗 一般情况下不应过分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只有在症状严重、晕厥发作频繁,上述各方法无效时,才在严密观察下试用之。
(1)提高血容量:适用于平时食盐很低又无绝对禁忌证者。可增加氯化钠的摄入或口服醋酸氢化可的松0.05~0.1mg/d,有升高立位血压之功效,但需监视其致心衰和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2)升高血压:如血管加压药和拟交感神经药麻黄素碱、间羟胺等,在住院条件下已小剂量试用,升压效果是肯定的,但其对心-脑血管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
低血压治疗
1.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定期随访,因为某些所谓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低血压病,也可能原属病理性低血压病,只是早期未能发现有关病理改变而误认为是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2.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饮食营养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烟酰胺(维生素PP)等。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此外,饮用蜂蜜或蜂王浆也有裨益。
(2)适当参加运动和医疗体育:如医疗体操、保健操、太极拳、气功、按摩以及理疗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升血压。
(3)对于上述治疗无效:且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用小剂量激素,如9-A氟氢可的松0.1MG/D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本药具有水钠潴留作用,通过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15~30MG,1~3次/D)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此外,根据临床症状可予以对症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低血压病主要是心脾阳虚,阳气不足,血行乏力所致。因此,主要治则是温补通阳,佐以补脾健运。一般情况下可用肉桂、桂枝、甘草各10G,1剂/D,水煎服或泡开水当茶饮。若伴睡眠欠佳者可加夜交藤30~50G。舌红少津咽干者加麦冬15G、五味子10G。此外,根据辨证施治,可辅以中成药如归脾丸或人参营养丸等也有一定疗效。
老年人低血压的危害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老年低血压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它和高血压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长期的症状性低血压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低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压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它可以造成老年人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甚至会导致各种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衰退。会使人经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低血压也会导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老年人表现为低血压反而对健康不利,因为往往会促进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这是因为血压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因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缺血性中风。此外,老人血压太低还易导致昏厥、摔跤和受伤。总之,老年人低血压会明显增加死亡率。
老年人低血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老年人常常有各种疾病,低血压也是老年人可能发病的疾病,其实老年人的低血压有时可以通过生活护理,做到有效预防,从而避免低血压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今天就让我们详细了解老年人低血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信对您更深了解老年人低血压预防有帮助。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4、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如果你还想继续了解更多介绍低血压的内容,小编为你推荐文章:长期低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通过我们对老年人低血压预防的相关介绍,您是否对老年人低血压疾病更深了解。老年人常常有着诸多疾病,给老年人正常生活带来很大伤害,对此,老年人日常一定要做好健康预防和护理,减少疾病发生以及疾病伤害,让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希望本文对您了解低血压护理有用。
头晕无力容易累这些很可能是低血压常见症状
所谓低血压,是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
成人正常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低于100/70毫米汞柱,也称为低血压。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多为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
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
老年人低血压的危害
一般来说,成年人高压(收缩压)低于75~85毫米汞柱时即称为低血压。老年人引发低血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使动脉弹性减小;体质虚弱;在闷热或室内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及长期卧床,体位突然改变等。此外,糖尿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会诱发低血压;膀胱内压力骤减,如夜间排尿后,则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回腹腔而引起短暂性低血压。低血压主要分为5类:1.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老人,女性多见;2.继发性低血压,如失血、休克、心肌梗死等,由于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结果;3.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长期站立或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时发生的低血压,常见于植物神经失调,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冬眠灵等)引起;4.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低血压,常由于低钠、血容量减少、心搏减少等引起;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血压,如结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重症糖尿病等。
老年性低血压患者往往有头晕、眼花、疲倦、头痛、健忘、心慌气短、睡眠欠佳等不适感觉。低血压的人还爱打哈欠,这表明体内明显缺氧,而本能地试图通过打哈欠多吸进一些空气,以改善大脑缺氧。
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略有增高是正常现象。而老年人表现为低血压反而对健康不利,因为往往会促进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成为间接危险。这是因为血压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和凝固性高,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得狭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因而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缺血性中风。此外,老人血压太低还易导致昏厥、摔跤和受伤。总之,老年人低血压会明显增加死亡率。
低血压有一定的遗传性,父母患有低血压其子女患低血压的风险就比较大。静脉曲张患者容易引起低血压,这是因为在扩张的静脉中最多可积存半升血,这些血就不能参加血液循环,因而易使血压下降。
老年人低血压因为啥
1、心源性
(1)后负荷过重:
①主、肺动脉或其瓣膜狭窄,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心搏量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
②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致心缩中、晚期心搏量急剧下降、压力阶差增大。
③肺动脉高压、肺梗死,致右心心搏量减少,右心衰,肺循环血量下降,体循环淤血。
(2)前负荷不足:
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老年二尖瓣钙化而狭窄,致左心室充盈受阻,心输出量下降。
②左房黏液瘤,致左室中、晚期充盈不足,心搏量减少。
③腔静脉阻塞症,致周围回心血量下降,心室充盈不足。
(3)心脏收缩机能不良:
①冠心病劳力性低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衰,致心肌有效做功下降,射血分数减少,重要脏器特别是大脑灌注不足。
②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致心脏舒缩功能异常,心室充盈欠佳,心搏量下降。
(4)心律或心率障碍、心脏起搏器功能失调,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40次/min或快速心律失常心室率>180次/min,致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逸搏心律,心肌多为无效做功,射血分数急剧、严重下降。
2、周围神经或血管张力增高
(1)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颈动脉窦等压力感受器过敏,将冲动反射至心血管中枢,致心率、血压下降。
(2)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症,致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血管调节机能障碍。
(3)体位改变:其所致的可逆性低血压多为周围静脉淤血、血流缓慢、降血压或利尿过度,当体位改变时,老年人的神经、血管和有效血容量来不及调整所致;不可逆性低血压则多为特发性系统萎缩,自主神经和血管功能受损等所致;某些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也属此范畴。
3、内分泌或代谢机能障碍
(1)嗜铬细胞瘤,致过量儿茶酚胺中毒,在血压急剧上升后出现心功能和周围循环机能障碍。
(2)艾迪生病和低血糖症,致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代谢机能降低;能量不足,影响心、脑正常机能,周围血管阻力下降。
(3)甲状腺机能减退,致血中甲状腺素浓度下降,从而减弱了它通过对自主神经、血管或代谢的正常调节而应发挥的升压作用。
(4)类癌或高缓激肽症,致缓激肽和组织胺等扩血管物质过多,造成回心血流减少、低血压以至晕厥。
(5)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致心功能受损、血管阻力降低。
4、尿毒症或肾透析术后 长期卧床和利尿剂应用不当等,致电解质紊乱,有效血容量不足,血中部分缩血管物质丢失,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调节机能不良,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
5、麻醉、手术或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 麻醉剂应用不当,术中出血量过多或合并严重心功受损、心肌梗死等;交感神经节切除后血管调节机能不良,外周阻力下降,周围血回流不畅以及心输出量不足等共同影响血压。
6、中枢神经机能障碍、自律神经功能不全如Shy-Draqer's症、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和脊髓病等都可致血管调节不良。
7、药物 扩血管药、降血压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镇静药、三环类药、胰岛素过量等均可使血压降低甚至引起严重低血压。
8、其他 如各种休克、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失血、脱水、主动脉夹层血肿和主动脉弓综合征等,也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调理
一、最好穿宽松衣服
老年人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患有高血压的人要穿柔软宽松的衣服,而且穿透气性要好,这样有利控制自己的血压。
二、重视直立性低血压
老年人容易产生直立位低血压,因此老年病人在降压治疗中由平卧改为直立位而出现头晕目眩时,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的可能,要高度重视。
老年人低血压不能吃什么
1、加强营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但食盐摄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5.少吃赤小豆、葫芦、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老年人低血压不能吃什么,大家应该去了解老年患者的饮食治疗,在饮食上注意一些,也能够很好的缓解低血压的现象,到了老年阶段大家都要能够定期的去测量自己的血压,出现了一些异常的情况也能够更好的采取一些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