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暑刮痧图解

中暑刮痧图解

1.定穴取穴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2.刮痧方法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3.刮痧功效

祛暑清窍。

注意: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中暑后刮痧哪个部位 没有中暑会刮出痧吗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出痧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的。

怀孕了中暑能不能刮痧

一、从理论上来说,孕妇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在中医上也称为“发痧”、“抓痧”,认为是因为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趁虚而入导致。而通过刮痧能够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等功效。此法在临床或是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不错,理论上也是使用与孕妇的。

二、但是,不建议孕妇中暑后采取刮痧法。

1、孕妇中暑了,首先刮痧绝对不是首选。中暑是因为过热导致机体调节温度障碍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神经系统受损所致,关键在于降温补充水电解质。孕妇中暑要特别注意补水电解质,防止循环血量受到影响而休克。最好还是及时就医比较好。

2、怀孕期间最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药物摄入,防止影响胎儿,以及,对于刺激的治疗如刮痧、针灸、汗蒸都最好避免。刮痧可能会刺激到一些穴位,不太适合孕妇,孕妇刮痧可能不小心引起子宫收缩,有造成流产的可能。

刮痧可以缓解白领头疼吗

“阴暑”常发生在爱熬夜、少动的上班族,因其毛孔开合功能较差、血液循环不佳,又常处冷气房。刮痧可起到活血化淤、疏风解表、驱风清热作用,不过老人、小孩、孕妇不宜。另外,刮痧前应先用酒精消毒器具,接着清洁皮肤并涂抹乳液帮助润滑,同部位刮痧不可超过20下,刮完后应多喝温开水,能帮助血液循环。

刮痧不可天天刮,至少需间隔2~3天,出痧还没完全退也不要刮。此外,眼周、颈部前、鼻到嘴的三角地带、骨头处如手背,都不宜刮,而屁股和腹部作用不大,刮痧主要选经络汇集处,如背部、肩膀、四肢等。

这样刮最有效:

刮眉心治头痛:先在额头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发际处由上往下刮至眉心正中间,重复20次。

功效:有助清热、散头风,缓解夏日头昏脑涨。

刮肩膀解僵硬:肩膀先涂一层薄薄介质,再拿刮痧板从颈肩交界处开始,刮至左肩头,刮20次换右边,也重复20次。

功效:缓解头昏、肩膀僵硬,提神。

刮手臂消暑热:手肘涂一层薄薄介质,弯曲手臂,横纹最末端为曲池穴,从此穴上方3指处往下刮20次,换手,重复20次。

功效:缓解暑热、头昏脑涨。

中医师指出,当上班族出现一些“阴暑”症状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有效的结合中医刮痧,就能促进局部郁积在体表的热、气滞宣泄出来,最终达到缓解阴暑的症状的功效。

怎样刮痧调理热毒

一般民众常常使用刮痧来治疗轻度的中暑,刮痧其实类似按摩的作用,它是利用水牛角制成的刮痧板来刺激皮肤,使得皮下充血、毛细孔扩张,以便让体内暑热秽浊湿气由里出表,如此经络气血得以畅通,进而调节身体五脏六腑的功能。

刮痧前,刮板及所刮部位的皮肤要注意消毒,小儿或体瘦者,因为皮肤柔嫩需特别注意轻刮,或隔着薄衣来刮。

刮痧疗法的禁忌有,年老、久病体弱或过度疲劳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心血管疾患,糖尿病患者,皮肤有伤口者,皮肤容易过敏者,骨折处、局部组织肿胀处,饥饿或刚吃饱者均要慎刮、禁刮。

中暑刮痧图解 没中暑刮痧会红吗

没中暑刮痧也可能会变红的。

刮痧后皮肤变红或者出现紫、黑斑或黑疱的现象,即为出痧,也称为痧象,是一种经络瘀毒反映在体表的临床综合征,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痧象,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中暑,只要身体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刮痧后都是可能会出痧变红的。

热射病的刮痧治疗方法

热射病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

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此法无论在临床还是在民间均有使用,且疗效颇佳。

一、刮痧的具体操作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附图)。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二、刮痧的注意事项

1)夏季刮痧时,应回避空调风扇直接吹。

2)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同时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中暑可以刮痧吗

一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主要适应于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中暑是可以刮痧的。

二 中暑刮痧的主要穴位 2 中暑患者临床上行主要以壮热、烦渴、汗出、昏迷为主要特征,其刮痧的穴位主要有百会、风池、大椎、心俞、檀中、曲泽、曲池、委中、涌泉穴等。 相关阅读:中暑刮痧刮哪里

三 刮痧方法

1、选取合适的刮痧板。用刮痧板以45°圆钝侧,平面朝下。

2、先在百会、风池、大椎穴附近轻轻刮试,至局部发红,再有百会刮至风池直至大椎。悲剧心俞有上向下、由内向外、左右反复刮试,刮试面尽量腊肠,用力均匀适中以皮肤潮红、不感疼痛维度。再每穴位反复10-20次(或每部位1-2分钟)。以刮至出现斑点或痧斑或病人疼痛为度。

3、胸部膻中穴主要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反复刮试。

4、上肢曲泽、曲池、下肢委中均有近端向远端刮试。

5、涌泉穴位于较低,应以点按为主,也可由远端向近端刮试可适当用力。

中暑刮痧图解 中暑按摩哪里最有效

如果有人中暑,先让病人平躺在通风阴凉处,然后再用拇指指端掐住病人的人中穴,力度要适中,每次掐压保持3秒钟,反复20次后,再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20圈。

然后再用相同的方法,按揉两手上的合谷穴与手腕处的内关穴,每个穴位按摩20次,按摩至局部发热即可停止,再配合解暑的药物,效果会更加。

随后再用拇指指腹按揉两臂上的曲泽穴,力度要稳健,每个穴位按摩20圈,按摩患者穴位的时候要注意衣物要松解,否则会影响按摩效果,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如果中暑者的症状仍得不到缓解的话,可以用手指按揉两腿上的足三里穴,这样可以疏通全身经络,缓解中暑症状,如果患者伴随着腹痛等症状,也可以按压此穴,这样都会起到神奇的效果。

宝宝中暑怎么办 刮痧解暑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宝宝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不过,家长不懂刮痧疗法,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中暑刮痧哪些部位图 中暑刮痧刮哪些部位

刮痧部位:背部,肘部,腘窝部。

刮拭步骤:1.刮背部正中线督脉,从大椎起沿正中线往下一直刮到十七椎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大杼穴起往下一直刮至关元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两肘外侧曲池穴及膝窝正中委中穴,以皮肤出痧为度。

主穴:大椎,委中,曲池,尺泽。

配穴:兼有胸闷者,加膻中;头痛者,加印堂,太阳;昏迷者,加掐或针刺人中。

操作手法:使用泻法,重刮主穴,可随症刮拭配穴。

取凉水半碗,先用少许凉水沾湿局部肌肤,操作者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屈曲,先后在病人鼻梁上部,甲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和腰大肌处捏皮肤数次,直至皮肤出现红色或暗红色即可。

刮痧法助老人摆脱足跟痛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或行走,常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肢冷等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昆仑、解溪、申脉、照海、太溪、阿是穴。(见图3-5-1、图3-5-2、图3-5-3)

(2)定位 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溪: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照海: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3)刮拭顺序先刮足内侧的照海,再刮昆仑、解溪、太溪、申脉,最后刮阿是穴。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足部内侧的照海穴,宜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然后继续刮拭足部昆仑、解溪、太溪、申脉穴,自上而下来回刮动,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刮拭足部阿是穴,出痧为度。

中暑刮痧图解

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神阙、关元、劳宫、涌泉、中冲、十宣。

取穴方法:

(1)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1胸椎,约与肩平齐。

(2)胸夹脊:第1胸椎至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3)曲泽: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4)内关:腕横纹直上2寸,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取腕横纹直上三横指,两筋之间。

(5)劳宫: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6)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7)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8)神阙:肚脐正中凹陷处。关元:脐正中直下3寸。

(9)委中:人体腘横纹的中点。

(9)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采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颈部大椎、胸夹脊,上肢部曲泽、内关;点揉腹部神阙、关元,手部劳宫;刮下肢部委中;点揉足部涌泉。放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具体操作方法:

(1)在颈部大椎、胸夹脊、曲泽、内关和委中处均匀涂抹红花油。

(2)以上各穴均用角刮法:用刮痧板的棱角或边角,在刮拭部位上进行较小面积或沟、窝、凹陷地方的刮拭,以局部刮出出血点为度。

(3)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用拇指揉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4)中冲、委中和十宣严格消毒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进行点刺,以能放出5~7滴血为度。

祛暑清窍。

注意: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状态,应先开窍醒神,然后再行刮治,术前要患者饮少量温水。

相关推荐

​上班族常刮痧 赶走职业病

刮眉心 当人们患上阴暑的时候,容易感觉到头痛脑胀,这个时候可以用选择刮眉心来缓解散头风,缓解头部晕胀的症状。 方法:在额头部位涂上介质(可选择的介质有油性以及水性两种,专家建议大家选择按摩油之类的油性介质),再用刮痧板从发际的部位往下刮直至眉心,可刮至眉心发热或感到疼痛。 刮手臂 阴暑容易让热气堆积在人体表面,刮痧手臂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散出体表的热气,达到有效的缓解暑热的功效。 方法:手肘部位涂上介质,把手臂弯曲起来,在手肘内部有个穴位叫做曲池穴,从这个穴位往下刮20-30次,也可刮到手臂出现红痕。 刮肩

暑夏刮痧细节要注意

我们中医养生的方法有非常多种,我们既可以采用气功来起到养生的功效,也可以采用泡脚来养生,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推拿按摩以及针灸等中医的方法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呢,我们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里面有一种方法就是刮痧了,刮痧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是刮痧也有很多禁忌需要我们注意。 夏季是我们最容易出现中暑的季节,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采用刮痧的方法来治疗中暑以及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的作用,但是刮痧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夏季人体阳气升发,正是治病祛寒的好时机,不少医院和中医诊所都打出“冬病夏治”的特色服务来招揽生意。刮痧疗法

中暑可以刮痧中暑刮痧注意哪些

1、刮痧场所应荫凉而又非当风之处。 2、暴露待刮痧的皮肤,涂抹刮痧介质(万花油、活血剂等),刮板与皮肤成90度或45度角进行刮拭。 3、刮痧可选择以下部位:颈部(颈部正中线,颈两侧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线,背部两侧)、胸部(胸部正中线,胸肋间隙)、上肢(肩、臂、肘窝)、下肢(腘窝处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 4、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可强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须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准。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

刮痧的历史起源

在生活中,人们对刮痧都还是相当的熟悉的,凭借刮痧来实现对身体的保健,其实刮痧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刮痧就开始出现了,随着人们的进一步研究,岁月的积累,成就了现在的刮痧技术,变得系统化,在民间广泛流传。 传统中医中,刮痧依赖于中医哲学,得益于传统中医学说的滋润,发展成为一种在中国养生技术中相当的核心的一个技术,在改善人体局部内循环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的,目前刮痧已经发展为一种系统化,精密化的养生哲学了。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

刮痧疗法的起源

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刮痧疗法的雏形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王庭《序》中所说:“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

感冒刮痧刮哪里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刮痧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功效:寒邪外束,用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之风池可疏风散寒;督脉之大椎穴可退热;刮拭中府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属俞募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刮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气,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热止痛。 取穴:曲池,尺泽,合谷,外关,风池,大椎。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

中暑刮痧 刮委中穴

位置: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夏季中暑怎么办? 一、刮痧 夏季容易中暑试试拔罐 除病人中暑症状外,可将右手中指弯曲,在病人胸部皮肤上划一下,如有明显的紫红色隆起的划痕,就说明有'痧',使用刮痧方法就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一枚一元的硬币或光滑的汤匙柄(用酒精消毒)做工具,有专门的刮痧板更好,蘸香油或花生油在清洁的后颈部两侧、脊柱两侧、两肘、头骨上下等处刮。刮痧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手持刮痧板以30~45度角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顺着刮,用力均匀,每次刮5~6遍或皮肤出现紫红色刮痕为止。多数病人刮后就可以感到头脑清醒。但如病情较重或刮痧无效

感冒刮痧刮哪里

风寒感冒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刮痧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少商,大椎可放痧。 功效:寒邪外束,用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之风池可疏风散寒;督脉之大椎穴可退热;刮拭中府及前胸肺俞及肩胛部属俞募配穴,可宣肺祛邪散寒,刮拭足三里可扶助正气,少商,大椎放痧可解热止痛。 风热感冒 取穴:曲池,尺泽,合谷,外关,风池,大椎。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

中暑刮痧 刮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主要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