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坏情绪会害了宝宝
孕期坏情绪会害了宝宝
母子连心,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当宝宝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他(她)就能接收到妈妈的情绪,与妈妈同喜同悲。即将做妈妈的您,快来看看是否有以下的不好情绪吧!
(1)精神压力对胎儿的影响
精神压力包括担心和焦虑等。在怀孕期间过度担心和焦虑的妇女往往会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最常发生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它会使肾功能受阻,从而造成孕妇手、脚、关节肿胀。一般说来,胎儿不危险,但严重者会使母亲处于危险中,胎儿也许不得不提前取出。精神压力来自于许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怀孕本身。许多母亲会担心胎儿的健康、智力、性别甚至相貌等,从而导致压力。尤其那些有家庭遗传病史的母亲焦虑更大。
除了母亲单方面的精神压力外,还有夫妻关系也会影响胎儿。
(2)极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
极端情绪主要指母亲受到意外的恐吓,比如亲人亡故等。在这种情况下,母体会产生一种激素叫茶酚胺,这种激素会穿过胎盘,侵入胎儿,使胎儿也产生恐惧。研究者们发现,儿茶酚胺存在于受到惊吓的动物和人的血液中,这种激素能够刺激植物神经的传导。
母亲所受到的暂时的、短期的恐惧不会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产生很大危害。能够危及胎儿的,是母亲所受到的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怀孕期间丈夫亡故、或怀孕期间遭丈夫遗弃等。有人研究了遗腹子的情况,发现这些人当中精神失常者为数甚多,大多数患有精神抑郁症,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是因为妻子在失去丈夫以后会长期产生极度悲伤的情感,这种情感使得她们体内不断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因此胎儿也就长期受儿茶酚胺的作用,最终导致各种精神问题。除以上提到的两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问题外,还会造就各种病态人格,比如偏执型人格变态,这种人特别固持已见,根本不听别人劝告,他们总是去责备别人,从来不会发现自己有问题;还有妄想型人格变态,这种人分不清真实与幻觉,他们常会产生幻觉,又总把幻觉当真。
(3)母亲的情绪影响胎儿的途径
母亲与胎儿各自有着自己的大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结构,各自有着自己的血液循环系统。总之,母亲和胎儿各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立系统,他们彼此之间相通的地方是脐带运输营养进入胎儿体内,排出废物给母亲,还有就是一些毛细血管的渗透。
那么,母亲是怎样把自己的情绪传给胎儿的呢?是通过母体所释放出的神经激素。母亲在受到突然的恐吓或精神的极度刺激时,这些刺激会首先作用于大脑皮层,同时立刻传递到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的下丘脑,在下丘脑内转化为情绪,同时下丘脑立刻把这种信号传给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得母亲脉搏加快、瞳孔扩大、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等;也使得神经激素的分泌加剧。释放出的神经激素会首先进入母体血液,这时不仅母亲血液中神经激素的量骤然升高,胎儿血中神经激素的量也骤然升高,这种神经激素,不仅使母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也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这种变化刺激又作用于胎儿的下丘脑,下丘脑在发出指令,指令传到胎儿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胎儿产生与母亲类似的情绪反应。
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在母体怀孕3-4个月以后。在此之前,影响只是身体方面的,不会产生更高级的反应。
(4)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会持续多久
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会持续多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这种影响仅仅是短时间的,似乎关系并不很大,但若是长久的、甚至持续终生的,关系就很大。
首先应当明确,母亲的情绪、情感和胎儿的情绪、情感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母亲极度压抑,胎儿也极度压抑,母亲十分悲伤,胎儿也十分悲伤,而是母亲的种种激烈情绪反应,在胎儿身上产生积累效应,他们最终变成一种性格怪异的孩子。
母亲对胎儿的情绪影响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一事的。要说明的是,虽然母亲的情绪变化对不同类型的胎儿都会造成影响,但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应之。高反应型的胎儿大多数时候是以身体的主动动作做出反应,低反应型的胎儿大多数时候是以消极的方式做出反应。长大之后,高反应型也许会向着一种类型的人格发展,低反应型会向着另一种类型的人格发展。
消极情绪对老人健康的影响
1、消极情绪会影响内分泌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最容易受到情绪的而影响,而坏情绪,如:暴躁、紧张、心绪不安、情绪变化大等,都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女性内分泌功能下降。我们常见的女性疾病: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痛经、月经不调,还有一些乳腺疾病,都和内分泌失调有关。
情绪不佳导致的内分泌水平不稳定还可能引起女性脸部的色斑沉淀和痤疮等。
2、消极情绪会影响人的智力水平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积极、乐观的儿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绪悲观、忧郁的儿童的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只体现在智商(iq)上,而且体现在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众多方面。在学习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做到“乐学”,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消极的情绪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帮助,而且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积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助于人取得好成绩。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社会精英,或智力超常的人,大多是较为沉稳,临危不惧,比较乐观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会有太多的情绪变化,并且能够冷静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
出牙也会让宝宝情绪烦躁
如果你的宝宝经常无故半夜哭闹,你就应该观察一下他是不是正在出牙。一般来说,多数宝宝在6个月到10个月之间会开始出牙。但对于部分宝宝来说,出牙是个痛苦的过程。所以在出牙期的宝宝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食欲下降,还可能经常在半夜时无故哭闹和磨牙床。与此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身体发育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宝宝学习翻身、坐起和爬等新技能时,他们会非常兴奋。这也就使得宝宝很难从对新技能的反复练习中安静下来好好睡觉。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害怕宝宝的哭闹而打乱了他的睡眠作息时间表。因为如果你改变了孩子的生活规律,想要再改回来就会变得很困难。要想缓解宝宝的牙龈疼痛,你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龈。也可以让宝宝咬一些比较凉的物品,比如冰镇的毛巾或婴儿牙胶。如果宝宝确实疼得很厉害,还伴有发烧或其他症状,则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不良情绪致使宝宝坏习惯
园园是个早产儿,从生下她的那天起,妈妈就老是觉得对不起她,没有给她一个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健康的开始。在保温箱里躺了15天后,园园回到了妈妈身边。从那以后,妈妈就辞了职专心在家里照看起园园。妈妈照看园园太精心了,就连吃母乳都要先挤到奶瓶里量好了量再给园园吃,生怕奶水量不够,妈妈又不知道。而且会严格地按照书上的要求,每天喂6次,一次都不能少,不管园园是不是真的饿了。
久而久之,妈妈发现园园开始不爱吃奶了,经常是把奶吐出来,要不然就是抗拒奶嘴。真是把园园妈妈急死了!
专家支招:像园园妈妈这样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哄吃饭的情况也是有的。孩子是个个体,有他独立的个体特征,不可能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一样。因此盲目地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刻板地教养孩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拒绝吃,说明孩子并不饿,孩子对饥饿有本能的反应,如果饿了,即使他还不懂得表达,也会用哭声告诉你的。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情况也是一样的。没有必要一家人追在孩子后面,只为了让他能多吃一口饭。即使这顿不吃也没有关系,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不饿,到了下一顿就会吃得很香了。
孕妇情绪差会“谋杀”胎儿健康
自从怀孕以来,准妈妈们尝尽了各种酸甜苦辣,会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不适反应、家人的照顾不周等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悲伤、孤独、焦虑等坏情绪。孕妈的精神情绪,不仅会影响本人 的食欲、睡眠、精力、体力等,而且还会通过神经体液的变化调节,影响胎儿的血液供给、心率、 呼吸和运动等许多方面。
因为准妈妈们在妊娠期间,肚子里面的宝宝每天都会通过脐带从妈妈们那里吸收到氧气和营养,才能健康的成长,这个时候的胎儿能够很好的感觉到妈妈们的情绪。
到6个月以后,它能听到声音,并能在妈妈肚子里作出各种反应,如胎动增 加、心跳加快等。当妈妈心情愉快时,胎儿也会在母体里感受到这份愉悦,它可能会微笑、吃手指 、掏耳朵,在羊水里自得其乐。但如果母亲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惊吓、忧郁、悲痛时,胎儿也可能捂着嘴巴,感觉到害怕。
当坏情绪反复出现的时候,如果孕妈妈任由坏情绪发展,那么胎儿有可能被殃及,会出现生长发育受限、流产、早产以及出生后“难养”等问题。儿保专家医生认为,孕妇的不良情绪会传染给胎儿 。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忧虑、焦躁、心情不好,那么宝宝小时候多半会很“难养”,不乖巧、容 易哭闹,长大了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宝宝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写照
给宝宝充分的自由
给宝宝充分的自由,这样会促使宝宝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周围的环境。这种能力可提高宝宝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给宝宝充分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对宝宝的行为放任,对不合理行为,仍然应该加以限制。父母需要把握限制的客观真理性,不能心情好时就“宽大处理”;心情糟时就“专政”,让宝宝无法判断是非曲直,影响宝宝日后建立正确的价值尺度。
通过讲道理引导宝宝行为
从只通过行动解决问题,到通过思考和行为解决问题,这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里程碑。这一能力的拥有,使得父母通过讲道理引导宝宝行为成为可能。但如果父母认为宝宝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而忽略了宝宝的自我意识,父母的道理就不能引导宝宝的行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仍然是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宝宝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自愿。宝宝能听懂一些道理,但父母要通过道理引导宝宝行为,还需要细心把握宝宝的意愿,要“润物细无声”。
宝宝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写照
2岁以后的宝宝,开始更加关注父母的情绪,宝宝的情绪往往是父母情绪的写照。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部。父母就是宝宝的天,天晴了,阳光普照;天阴了,雷雨交加。宝宝对父母的情绪非常敏感,当父母的情绪是阴雨时,宝宝就失去了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宝宝潜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也被压抑。宽松快乐的环境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保证。
虐童对儿童造成的伤害 儿童遭受暴力后父母如何与宝宝沟通
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过分强烈的被害者情绪,如无法控制的痛苦、愤怒、仇恨等。
因为你们的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有时,父母的焦虑、恐惧、愤怒会带给孩子二次伤害。
如果孩子在遭遇暴力伤害后表现出来各种情绪和躯体症状,父母科学的陪伴和支持就特别重要。
如果宝宝表达了自己的害怕,可以抱着宝宝告诉他/她:如果爸爸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害怕,现在我们陪着你,保护你。
当宝宝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温柔地告诉宝宝:妈妈会陪着你,别担心,我们都爱你。
短时间内尽量回避宝宝不喜欢的人和环境,允许怕黑的宝贝随时随地在柔和光线中活动。
给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有助于减缓心理上的影响。
如果孩子已经能明确表达对施暴者的恐惧和愤怒,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直面这个事件,并且明确地告诉宝宝,施暴者的行为是错误的,爸爸妈妈也很生气,现在警察叔叔已经把施暴者带走了,他们不能再伤害你了,妈妈和爸爸以后会保护好你,你会很安全宝贝不用害怕。
宝宝情绪行为表达
一、6个月以前婴儿通常表现的体态语:
1、牵嘴而笑,表示兴奋愉快:
婴儿笑的形态是突然发出的,短暂而快速,口角牵动,笑容骤现。同时伴随着满目发光,两手晃动。接着笑容立即停止,等候亲脸鼓励。这时,父母应笑脸相迎,用手轻轻抚摸婴儿的面颊,或在其面、额部亲吻一下,以示鼓励。此时此刻,婴儿会再以微笑来对父母的行动表示满意。
2、瘪嘴,表示提出要求:
婴儿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也是啼哭的先兆,而实际上是对成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厌烦了要大人抱起来换个环境或改变一种姿势。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婴儿的要求,适时地满足他的需要。
3、撅嘴、咧嘴,表示小便的信号:
据研究,通常男婴以撅嘴来表示小便,女婴多以咧嘴或唇紧含下唇来表示小便。父母若能及时观察到婴儿的嘴形变化,了解要小便时的表情,就能摸清婴儿小便的规律,从而加以引导,有利于逐步培养婴儿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4、红脸横眉,表示大便的信号:
婴儿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有明显的“内急”反应。这是大便的信号,这时父母应立即让婴儿坐便盆,以解决“便盆”之需。
5、眼神无光,提醒父母要警惕:
健康婴儿的眼睛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若发现婴儿眼神黯然无光,呆滞少神,很可能是婴儿身体适,有疾病的先兆。这时,父母要特别细心地注意婴儿的身体情况,发现疑问及去医院检查,及早采取保健措施。
6、玩弄舌头、嘴唇吐气泡,表示自己会玩:
大多数婴儿在吃饱、换干净尿布,而且还没有睡意时,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吐气泡、吮手指等。这时,他喜欢独自长时间的玩,成人不要去干扰他。
偏食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和脾气
如果注意观察可能会发现,很多宝宝从出生后的几个月起会表现得“脾气见长”,而且直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前都会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有人说,宝宝的“脾气”跟遗传有关,这个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从育婴师的角度分析,宝宝的“脾气”可能跟偏食有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饮食营养与其情绪和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偏食可能会导致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引起宝宝脾气变差,如B族维生素对情绪的影响很明显。体内维生素B1严重缺乏时,更容易表现出紧张、易怒或者淡漠等精神状态。而当维生素B6严重缺乏时,则可以引起惊厥,还可能出现忧郁或精神错乱等。
此外,缺乏营养素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还会导致宝宝其它方面出现问题。维生素A的缺乏会导致宝宝反复感冒;孩子缺维生素B会导致偏食、脾气暴躁、消化不良、容易得口腔炎等;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孩子面色发白,食欲不佳,孩子易烦躁且体重增长缓慢;维生素D的缺乏影响钙的吸收。
所以,改善宝宝某一方面的情绪问题除了给宝宝科学的养育环境和方法理念以外,还可以配合饮食。通过改善不良情绪的饮食,来帮助宝宝消除一些消极的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