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运动治疗。
痨病的临床表现
侵入不同部位表现不一。肺结核早期或轻度肺结核,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多在午后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患者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1.肺部结核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
2.胃部结核
临床表现很不一致,有些无症状或很轻微,有些类似慢性胃炎、胃癌、多数似溃疡病,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腹痛与进食无关。幽门梗阻所表现的呕吐多以下午、晚间为重,呕吐物为所进之食物,不含胆汁,潜血可为阴性,呕吐后腹胀减轻。除胃症状外还可伴全身结核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下午发烧、夜间盗汗等。体格检查上腹有时可触及不规则的包块,有幽门梗阻时,在上腹部可见胃型、蠕动波及震水音。
3.肝结核
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热多在午后,有时伴畏寒和夜间盗汗;有低热者也有弛张型者,高热可达39~41℃。身患结核病者可长期反复发热。
4.肠结核
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与肠外结核并存,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因此,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性病的临床表现
由于性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症状因病而异,感染了性病病原体后,有的人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也有的人没有任何表现。男性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道口分泌物;阴囊肿大;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颜色发黄、有异味、脓性或血性等);女性外阴瘙痒,下腹痛;生殖器部位出现水疱、糜烂、溃疡;生殖器部位出现赘生物;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全身出现不痛不痒的对称分布的皮疹,尤其是在手心、足底出现这样的皮疹。
糖尿病肾病的五个分期症状是什么
根据专家的介绍,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变化非常大,初期的时候基本症状很难被发现,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患者所处的糖尿病肾病阶段以及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事实上糖尿病并不是只有简单的早期和晚期这两个阶段,那么,该病到底有哪些阶段呢?
Ⅰ期:以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轻度增大为特征。表现为GFR升高,肾小球毛细血管襻血浆流量增加和毛细血管内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GFR升高25%~40%,可达150ml/min,肾脏体积增加25%左右,但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亦无任何临床症状。目前一般的临床诊断方法无法发现,为糖尿病初期。
Ⅱ期:休息无尿蛋白排量增多。运动激发后,可出现尿蛋白排量增高。该期肾小球开始出现结构性损害,但系可逆性。在此期GFR可能更高,可超过150ml/min,部分患者血压开始从原有基础升高。在此期如能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Ⅲ期:表现为持续性尿白蛋白排量(UAE)增高(20~200μg/min),为高度选择性蛋白尿,称为早期肾病,也即通常所指的早期DN。在该期GFR逐渐恢复至大致正常水平,血压可略增高,但未达高血压水平。 早期DN中GFR与血浆流量的增加与血糖控制状态有一定关系,血糖控制后两者可下降。有人发现给予高蛋白饮食,GFR可增高,但限制蛋白质饮食后,GFR可降低。
Ⅳ期:即临床肾病期。在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诊断指标应用前,临床上诊断的DN多为此期。该期特点为出现进行性增加的临床非选择性蛋白尿,GFR逐步下降。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步发展为肾小球硬化。
Ⅴ期:尿毒症期。糖尿病临床蛋白尿期进一步发展,则肾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此时,肾糖阈常常明显增高而尿糖增多不明显,肾脏毁损时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有多系统累及,各系统病变的严重可以不同。 DN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其他肾脏病所致的尿毒症相似。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糖尿病肾病的五个阶段。患者持续性或经常出现明显蛋白尿,临床表现变化幅度大。此期内除早期蛋白尿可能有些选择性以外,主要为非选择性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从糖尿病发病到出现蛋白尿,尿蛋白增加5~20倍以上。
糖尿病临床表现
糖尿病是常见的疾病,它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涉取的食物营养含量越来越高高,含有大量热量、大量脂肪、大量蛋白质的食品被大量端上餐桌,30年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在0.7%左右,短短30年的时间,该病患病几率增长了15倍,此种状况不能不引起关注。
从医学上讲,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由于胰岛素不能正常的分泌或者是胰岛素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发挥,作为胰岛素的分泌器官胰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长期血糖高会破坏全身的组织器官,尤其对眼睛、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会引起技能机能衰竭和组织功能障碍。如果症状非常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失水,并伴有一些并发症,如高渗昏迷。
如何识别是否患有糖尿病?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四大类,下面进行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类是典型性症状,此类症状通常表现为人们传统讲的“三多一少”症状。三多中的第一多是多尿,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尿液增多,排尿次数增加,对排尿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第二多是多饮,糖尿病患者除了多尿外还会有多饮的症状,经常会感到口渴,需要不停的补充水分;第三多是多食,患者会经常感到饥饿,需要补充实物来满足能量需求;一少指的是患者会不断消瘦,虽然患者饮食量在增加,但是还是会不断消瘦。
第二类是指不典型性症状,此类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简单的表现为头昏、全是无力症状,有的患者甚至没有症状表现,此类患者在发病早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器官完全分化后就不再发生畸形。糖尿病妊娠的婴儿常在胚胎发育第7周之前发生先天性畸形,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处理非常重要。
2、病史与体格检查:
虽属重要,但可能是阴性的。因此有下列情况时,应注意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1)糖尿病的家族史:
有血统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患糖尿病的人数越多,孕妇患此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2)经产妇过去有反复流产、
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死产史、新生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或胎儿畸形等病史,与糖尿病的存在有一定关系。对这些病人进行尿糖、血糖及糖耐量测定,以便及时确定诊断。
3、临床表现
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应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根据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观察,可以将此疾病分为4种类型
(1)潜在糖尿病
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2)显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代谢功能正常。妊娠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部分孕妇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胎儿、死胎及死产等),但在分娩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均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中又出现,分娩后又恢复。这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显性(临床)糖尿病。
(4)糖尿病前期
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妊娠合并了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疲乏无力、体质差。
注意不要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葡萄糖的异常代谢加速,引起血液中、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妊娠早期合并糖尿病易发生真菌感染。妊娠中期糖尿病症状可减轻。妊娠晚期分娩、引产、剖宫产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而使糖尿病症状进一步加重。
4、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999年WHO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和临床症状。以下诊断标准是1999年WHO、IDF公布,同年得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认同,并建议在中国执行。
痫病的临床表现
癫痫最常见的就是痉挛现象,经常会突然发生痉挛,然后倒地不起。这个只是轻微症状,如果患者嘴里会吐白沫这就是大的发作了,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现。同时,大发作的危害也比小发作要大,发生大发作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去痉挛,癫痫患者总是会出现愣神的现象。愣神发作时的情况:两只眼睛会往上翻、说话的时候会突然的停止、手里的东西会突然的掉到地上。有很多青少年癫痫患者都有过特殊而相似的经历:在上课被老师提问时,会突然失神,愣神,走神。老师会认为孩子是有意为之,进而对其有误解。还有的患儿在年龄小的时候,家长会发现他们很爱笑,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微笑甚至大笑。癫痫并非只有抽搐发作,那些失神的、傻笑的、畏惧某种特殊光线的、受到某一方面刺激就会恐惧害怕的,其实都可能是癫痫病的症状。
此外,癫痫病的一些症状也可以从患者的身体上看出来,例如身体的某个部分会出现异常的感觉。有时老是出现幻觉或是无意识的动作,或者突然觉得眼前物体忽大忽小,仿佛置身仙境。《爱丽丝漫游仙境》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去过大人国和小人国,周围的世界一会儿变得无比微小,一会儿又会变得巨大无比。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的作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种经历也恰恰是在描述某一类癫痫患者的发病症状和过程。爱丽丝梦游综合征别名是小人国眼界或小人国幻觉。长时间观察一种事物,会忽然变大,或者忽然变小。病人有时候眼前会出现马赛克的视觉效果,有时会出现焦距问题,某个东西看起来特别遥远或者特别近。这种情况在儿童患者中更多一些,甚至在两三岁就会出现。患者如果预感到要有这样的感觉出现,建议找一个地方独处一会儿,等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正常工作,否则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或者意外摔倒。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与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常见的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前期,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2、潜在糖尿病,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显性糖尿病,孕妇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代谢功能正常。妊娠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部分孕妇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胎儿、死胎及死产等),但在分娩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均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中又出现,分娩后又恢复。这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显性(临床)糖尿病。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1、足部的一般表现: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在足部的一些症状,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是由于神经病变,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呈袜套样改变,脚踩棉絮感;因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使骨头下陷造成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部畸形。
2、缺血的主要表现:
其次,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了之后还会有缺血的主要表现,专家解释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难。当病人患肢皮肤有破损或自发性起水泡后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3、糖尿病足溃疡:
再次,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还会表现在足部溃疡的症状,专家解释称可按照病变性质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和混合性溃疡。神经性溃疡:神经病变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环良好。这种足通常是温暖的,麻木的,干燥的,痛觉不明显,足部动脉波动良好。
淋病的临床表现
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淋病又死灰复然,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是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男性淋病患者潜伏期为2~14日,通常以尿道轻度不适起病,数小时后出现尿痛和脓性分泌物。当病变扩展至后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检查可见脓性黄绿色尿道分泌物,尿道口红肿。
女性淋病患者通常在感染后7~12日开始出现症状,虽然症状一般开始轻微,但有时开始就很严重,有尿痛、尿频和脓性阴道分泌物。子宫颈和较深部 位的生殖器官是最常被感染的部位,其次依次为尿道、直肠、尿道旁腺管和前庭大腺。子宫颈可发红变脆,伴有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压迫耻骨联合时,可从尿 道、尿道旁腺管或前庭大腺挤出脓液。输卵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
同性恋者,直肠淋病常见。女性常无症状,但可有肛周症状和直肠分泌物。男性同性恋者,严重直肠感染较常见。患者可以发现粪便包有粘液脓性分泌 物,并诉排便或直肠交媾时疼痛。口-生殖器接触所致的淋菌性咽炎通常无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诉喉痛和吞咽不适;咽和扁桃体发红,偶有水肿。
女性婴儿和青春前期少女淋病患者,可有外阴部刺激、红斑、水肿伴脓性阴道分泌物及直肠炎。患儿可诉尿痛或排尿困难,家长可发现其内裤有污染。
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老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
1.“三多一少” 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消瘦。有报道,老年人糖尿病以“三多一少”为首发症状者仅占17%,且其中部分人说不清具体起病时间,实际病程已非一日,只是近来症状明显而已。
2.病情隐匿 本型占1/3~2/5,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中发现血糖高,并进一步检查糖耐量后确诊的。因为2型糖尿病早期,尤其是老年人 2型糖尿病早期,首先表现的是餐后高血糖,而清晨空腹血糖可正常或稍高,空腹尿糖也是阴性。这种餐后血糖高而空腹血糖可高或不太高的糖尿病人,临床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的症状多不明显。这是因为,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胰岛素释放的第一时相延迟,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因此餐后血糖增高,但胰岛素释放的第二时相多正常,且分泌峰值可较正常稍高,时间延长,导致胰岛素释放总量不减少,有时还增多,因此清晨空腹血糖多正常。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大多仍采用1985 年WHO的标准:空腹血浆血糖≥7.8mmol/L;服葡萄糖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但40岁以上人的糖耐量检查中,若以空腹血糖 ≥7.8mmol/L做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服葡萄糖2h血糖≥11.7mmol/L做诊断标准对照时,空腹血糖标准的漏诊率可达56.5%。说明临床大量糖尿病的早期被漏诊,失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疑有糖尿病时,应首先查餐后2h血糖或尿糖,在大量体检筛查中也应查餐后尿糖以减少漏诊。
3.特殊表现 由于长期、慢性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引起了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眼病、神经病变、皮肤及会阴瘙痒或感染等)前来就诊时,才被发现有糖尿病。因此,许多老年糖尿病人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应提高警惕。另外,10%病人可有肩周关节疼痛伴中、重度关节活动受限。糖尿病性肌病,包括不对称的肌无力、疼痛和骨盆肌、下腹肌萎缩。精神心理改变表现为精神萎靡、抑郁、焦虑、悲观、记忆力减退。足部皮肤大疱。肾乳头坏死往往无腰痛和发热的表现。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主要有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酮症酸中毒、药物性低血糖或诱发乳酸酸中毒。对已有多种慢性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些急性并发症易诱发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1)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DNHS):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过去称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以严重的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无明显酮症伴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中部分患者无昏迷而表现为轻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故将“昏迷”一词改为“综合征”。主要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或以往无糖尿病史的老年人(尤其后者极易误诊)。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胰岛B细胞有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不足,但平时仍有一定的分泌功能。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不高或稍高,无“三多一少”的症状。但在感染、创伤、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或手术等应激情况下,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等分泌增多,拮抗了胰岛素的作用。使糖异生增强,糖原分解增多,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加重了内源性葡萄糖负荷,血糖明显升高;由于血糖升高引起高渗性利尿,水分大量丢失。有时老年人由于渴饮中枢功能障碍,渴觉不敏感,水分补充不足,进一步加重脱水。由于脱水,血容量不足,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造成高血钠、电解质紊乱、血浆渗透压增高,并发生肾前性尿少、尿闭。在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通过脑细胞膜的速度异常缓慢,因而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于脑细胞内的渗透压,脑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转移,形成脑细胞内脱水,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精神、神经症状,甚至昏迷。DNHS患者虽然此时胰岛素的作用对血糖明显不足,但尚足以抑制脂肪过度分解,从而能防止酮症的发生。
(2)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应激状态如严重精神刺激、感染、创伤、手术、心梗、妊娠,以及治疗中断等。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促使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血酮体升高称酮血症,尿排出酮体称酮尿。如pH在正常范围称代偿性酮症酸中毒,pH<7.35时称夫代偿性酮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代偿期症状不严重,仅有多尿、口渴、多饮、乏力、头晕、恶心、进食明显减少,如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很快能予以纠正。否则.将发展到失代偿性期,上述症状加重,并有烦躁不安、呼吸加深,有烂苹果味。后期严重脱水、口干、尿少、血压下降、四肢厥冷。进一步发展到意识障碍、反射消失、昏迷。
(3)乳酸性酸中毒:多见于老年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常合并高乳酸血症。1型糖尿病时由于动脉缺氧和血压降低,葡萄糖无氧酵解加强,产生过多乳酸。2型糖尿病虽无缺氧,但由于乳酸产生过多,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常减退使乳酸消除过慢,以及在用降糖药治疗时易引起药物性低血糖,从而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神志模糊、嗜睡、呕吐、呼吸深快而昏迷。剧烈吐泻者可有脱水、休克。约有10%~15%合并酮症酸中毒,50%合并非酮症高渗性综合征。
2.慢性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年龄大、病程长、治疗延误等原因,慢性并发症较多,其中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表现与其他2型糖尿病人相同,但发生率、严重程度、致残率、致死率在老年病人中更高。
(1)心血管病变:国内有报道,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5%~70%,高出非糖尿病者2~3倍,且随增龄而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34%)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者(24.2%),心梗死亡率(44.2%)远高于非糖尿病病人(27.5%)。此外,老年糖尿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2)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人合并脑血管病变的比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10倍,其中85%为缺血性脑卒中,为反复、多发的腔隙性脑梗死,其死亡率2倍于非糖尿病患者。据统计,糖尿病心梗死亡与脑血管病死亡的比率为73.6%:13.6%,日本为 (25.7%~41.6%):(15%~36%),我国的资料两者大致相同。
(3)糖尿病肾病: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常与视网膜病变同时存在,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包括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
(4)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自内障、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据北京协和医院报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白内障达48%,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报道,老年糖尿病人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35.6%。
(5)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是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动脉闭塞,局部组织缺血,主要病变部位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供血区。DLASO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随病程延长、年龄增加,患病危险性亦加大。DLASO较非糖尿病人发病率高7~10倍,且占非外伤性截肢的50%以上。
3.糖尿病眼病
(1)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及虹膜睫状体病变: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时以白内障或青光跟为首发症状就诊,对已确诊为糖尿病者,应引起注意。
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与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相同,但发病率高,发病早,成熟快。是台井老年皮质型白内障。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国内外资料表明,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老年糖尿病人并发视网膜病变者为27%~41%。强化治疗的研究中,视网膜病变比非强化治疗组明显减少。
1单纯型(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Ⅱ期-硬性渗出或+出血斑;Ⅲ期-软性渗出或+出血斑),特点是微血管瘤,无新生血管。软性渗出的棉絮状物,是视网膜血管闭塞性损害的表现。
2)增殖型(Ⅳ期-新生血管或+_玻璃体出血;V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Ⅵ期-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视网膜脱离)。特点是有新生血管。基本病因是视网膜缺血。
4.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
(1)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多发生于40~70岁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年龄增加,患病危险性亦加大。
(2)临床表现:早期小腿、足部发凉。若影响到神经干的供血,可有麻木、蚁行、针刺感,小腿乏力,行路不能持久。间歇性跛行、疼痛(腘动脉远端小动脉闭塞,仅为足部疼痛;腘动脉远端及近端均受累则为小腿及足部均有疼痛)等。
(3)若血管已闭塞不能扩张,热疗使疼痛加重:此时可表现有静息痛,即肢体痛夜间休息时加重,疼痛难以入睡,起床行走、局部按摩以减轻疼痛,严重时夜间和白昼均有持续性疼痛与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烧灼、刺痛及肢端发凉等感觉)。应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鉴别,后者多为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呈手套、袜套式,肢体远端更明显,但很少有痉挛性疼痛。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部音叉震动阳性。
(4)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肢端坏疽: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及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多发生在50岁以后,60~70岁更多见。多为干性坏疽,可突然发生,疼痛剧烈。但多数为缓慢发病。由于伴有神经损害,也有无疼痛的坏疽,病初由于局部轻微损伤、感染、小水泡而诱发。足坏疽好发部位为足趾及足跟,易受挤压、受重力所致。
(5)老年人低血糖:多发生在进食过少、治疗中药不当或合并感染等应激情况下。
临床表现:①交感神经综合征:饥饿、心悸、手抖、出汗、震颤。③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嗜睡、意识模糊、行为失常、语言障碍、轻度偏瘫、抽搐或癫痫样发作及昏迷等。要提高警惕。
蚕豆病的临床表现
蚕豆病起病急遽,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时,最长者可相隔9天。如因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潜伏期的长短与症状的轻重无关。
本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大多很严重。症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巩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甚至如酱油。一般病例症状持续2~6天。最重者出现面色极度苍白,全身衰竭,脉搏微弱而速,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可以致死。